連董事會都要到美國開,台積電真的要變"美積電"?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選舉期間曾多次指責台積電搶走美國的芯片生意,還揚言要台積電交 " 保護費 "。如今,距離特朗普上台隻剩一個多月,台積電被曝明年第一季度的董事會將改到美國召開,這也是台積電成立 37 年來的首次。這令島內輿論倍感擔憂,台積電真的要變 " 美積電 " 了嗎?

連董事會都要到美國開,台積電真的要變"美積電"?

董事會改在美國舉行 台積電這個 " 首次 " 政治意味濃

11 月 21 日,台積電董事之一的劉鏡清在台立法機構證實說,他已接獲明年 2 月 10 日赴美參加董事會的通知。島內輿論稱,該消息震撼業界。這將是台積電成立 37 年以來,首次將董事會選在台灣地區以外的地方舉行。

台積電解釋稱,此舉是為了讓董事會成員更加了解公司運營,董事會並非都在固定地點召開,而是會在台灣地區及海外各運營據點舉行會議。不過有業界人士認為,此舉或有相當的政治考量,或與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任及台積電美國廠量產有關。

有觀察指出,為了維係與特朗普新政府的關係,此前就已傳出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落成典禮延後到特朗普就任後再舉行,此次台積電董事會又改在美國舉辦,時間點同樣安排在特朗普就職後,意圖明顯。



事實上,台積電被美方覬覦已久。特朗普更視台積電為 " 盤中餐 "。在選舉期間,他曾接受網絡節目采訪,點名指責台灣搶走美國芯片生意,應向美國支付 " 保護費 ",還借此抨擊拜登政府的《芯片與科學法》" 太糟糕 "。

對於特朗普要收 " 保護費 " 的說法有不同解讀。一種看法認為," 保護費 " 指的是特朗普說要將台灣地區防衛費的 GDP 占比從目前的不到 3% 提升到至少 5%、" 最好是 10%"。另一種觀點認為,特朗普索要的 " 保護費 " 實際上就是要讓台積電變成 " 美積電 "。隨後台積電就宣布送董事會上門到美國開,難免令外界產生聯想。

外界注意到,台積電同時被拜登和特朗普視為自己的政績。為了鞏固自己的政績,拜登近期終於答應發放拖延已久的台積電赴美建廠的 66 億美元補貼。但其中附加了較多條件,包括台積電必須同意在 5 年內放棄股票回購,僅部分例外,同時將根據 " 收益分享協議 " 與美國政府分享任何超額利潤等。

對此,有輿論認為," 這哪裏是補貼,這分明是入股,美國政府以補貼之名索要台積電的利潤,是台積電淪為‘美積電’的重要一環 "。

台灣地區前民意代表林鬱方在接受直新聞采訪時表示,台灣的上市公司中有二三十家都相當依賴台積電過日子,給台積電供應原料、供應廠房設備、甚至幫忙封裝,這是一條產業鏈。所以今天台積電受到打壓,等於它的相關廠商全都受到打壓,這也是台灣芯片業為什麽會緊張的原因。

民進黨當局為討好美國 讓台積電變 " 美積電 "?

事實上,美國對台積電依賴程度很高。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2023 年工作報告顯示,截至 2021 年,美國進口的包括中央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在內的邏輯芯片,有 44% 來自台灣地區,其中台積電一家獨大。實際上,美國科技企業蘋果公司和英偉達等都是台積電的客戶。

然而,民進黨當局卻沒有好好利用這種優勢地位為島內爭取利益,而是為了抱美國大腿,把台積電 " 雙手奉上 " 給美國。在美國和民進黨當局的慫恿推動下,自 2020 年 5 月首次宣布赴美設廠以來,台積電已陸續規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 3 座工廠,不僅搬來自家最尖端的人才和設備,累計投資也高達 650 億美元,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外方直接投資項目,相比之下美方的所謂 " 補貼 " 僅有 66 億美元,且一拖再拖。

另一個狀況是,台積電在美國水土不服很嚴重。4 年過去了,台積電亞利桑那廠還未產出任何半導體產品,直到近期才對外宣布,其第一座廠最早將於明年初開始量產。但島內業界擔憂,台積電美國廠生產的都是高端產品,包括 2 納米技術和下一代技術的 A16 製程技術,直接服務於目前火熱的人工智能產業。這相當於逼迫台積電這家島內芯片產業的龍頭企業向美國進行輸血。

林鬱方指出,在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中,比如人工智能等領域,大家會搶先布局、加強研發,因為隻有更先進的芯片,才能更快速進行運算,才能達到效果。



據悉,台積電的 2 納米晶圓先進製程技術領先全球,被認為是島內半導體產業的 " 矽盾 ",也就是技術壁壘。但隨著台積電淪為 " 美積電 ",所謂的 " 矽盾 " 已經破功。

" 你們看早期台積電是怎麽講的,先進的製程比如像 2 納米的芯片絕對不會到美國去,所以到美國去的是 4 納米這些芯片,可是你看美國不會對你這麽好的,美國就是要最好的,你不給它都不行,所以你看現在連董事會都要搬到美國去開,等於美國在指揮台積電的董事會召開了。" 林鬱方說," 搞不好未來台灣還沒有,美國就開口要了,如果不給它,它就會懲罰你、對付你。"

此外,鮮為人知的是,截至 11 月 21 日,台積電的外資持股比例已高達 73%。在上一次董事會改選後,全部 10 位董事成員中,中國台灣籍已減至 4 席,外籍董事則增至 6 席,其中英國 1 席,而美國獨占 5 席。外界質疑,這不是 " 美積電 " 是什麽?還有島內輿論質疑,英美藉董事關鍵時到底聽命於誰?台積電到底是台灣人的還是美國人的?

台積電作為公認的台灣芯片產業 " 護島神山 ",事關全產業鏈的安全。台灣西陵電子創辦人吳思鍾近期撰文表示,台積電是一塊 " 肥肉 ",隻要有機可乘,美國絕不會手軟。他也批評民進黨當局為了自身利益,把芯片科技 " 白玉當白菜 ",到處送人,令人匪夷所思。芯片產業的外移,對台灣傷害至大,芯片去台化之後,台灣未來怎麽辦?

文章還指出,民進黨當局對美國過度屈從,造成美國對台灣予取予求。此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曾多次要求台積電提供機密資料,但民進黨當局並未出麵為台積電爭一個公道。

淪為遏華工具 美方限製台積電高端芯片對大陸出口

島內還關注,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其對中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態度,以及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的所謂 " 管製 " 問題,這都將會影響台積電發展走向。

數據顯示,台積電的芯片代工業務占據了全球 60% 的份額。雖然該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超 71% 的營收來源於美國市場,但其中很多產品的最終流向仍是中國大陸。而大陸市場的營收也占比高達 16%,是台積電經營版圖上的一塊重要拚圖。



日前,美國商務部致函台積電,對運往大陸的某些用於人工智能加速器和圖形處理單元的 7 納米或更先進設計的複雜芯片實施出口限製。對此,中國商務部回應稱,半導體是全球產業分工合作的典型代表領域,美方做法將嚴重損害各方利益,阻礙全球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也在 13 日回應指出,美國打 " 台灣牌 ",升高台海緊張局勢,目的是 " 以台遏華 "。而民進黨當局妄圖 " 倚外謀獨 ",一味隨美起舞搞 " 脫鉤斷鏈 ",給兩岸有關產業合作設置越來越多的人為障礙,最終損害的是島內企業的利益,削弱的是台灣相關產業的優勢,讓台灣進一步錯失產業發展的機遇。

林鬱方表示,現在的台積電連 7 納米的芯片都不能賣到大陸去,影響了台積電每年 5%-8% 的營收,這是很大的一筆錢,所以說美國這麽強權,令它的對手和朋友都非常痛苦。

查看評論(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