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災難,是一個社會走丟了反思能力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反思似乎成了一種忌諱。

輿論場,我看到的多是陳述句和感歎句,卻少有疑問句。

這既有客觀環境的因素,也有潛移默化中主觀認知的規訓。

我發現身邊的一些人,明明他有想法,但欲言又止,不敢表達出來,覺得表達了就是不合適、不體麵,甚至是不對的……

這,就對嗎?

我們的輿論場正在喪失一個很大的功能——反思現狀。至於為什麽喪失了這一功能,和“反反思”的逆向輿論環境不無關係。

你但凡有點思考和質疑,總會有人找過來質問你:你憑什麽在這質疑,你做了什麽?

回答一下這種萬金油式的質問:至少做了思考呀。

還有一種說法叫:大家都在忙著祈禱,請不要說風涼話。

可是,風涼話和反思完全是兩碼事,不能混淆。但在一些人看來,你稍微有點反思,都該被扣上“風涼話”的帽子,不誣陷你“遞刀子”,已經算客氣的了。

還有一種說法叫:不是不允許反思,而是不準在這個時候反思。

這句話的邏輯含金量,大概和“我的母校隻能我批評,你有什麽資格”不相上下。

我試著去理解這種邏輯的變異,它或許是類比了“這個時候不是問責的時候”。但問責和反思,完全是兩碼事,是兩種不同的形態,也是兩種不同的階段。

反思追尋的是為什麽,以求解決之道;而問責是“怎麽辦”的一部分,已經進入了解決問題的階段。

而且,“這個時候不是問責的時候”,有著比較現實的原因。

比如,兩軍交戰,往往要考慮不能臨陣換將或斬將,或者基於“正是用人之際”,為此,不得不謀求一個擱置責任,然後秋後算賬。更重要的是,問責是要建立在調查事故原因和結果損失程度的基礎上。

而反思,沒必要也不該有這種時間顧慮。什麽時候發現不對了,就什麽時候反思,發現哪裏不對了,就從哪裏反思。這樣才能將反思的針對性和及時性提到最高,才能形成最大的敦促力。

有人可能會說,等到救援工作結束,才是反思的時候。我覺得此言差矣。

捫心自問,我們做了那麽多年的網民,還不夠了解網絡熱點話題的傳播規律嗎?哪個話題能持久受到強烈關注,不都是各占熱搜兩三天?

俗話說,過了那個村,就沒那個店了。十天後、一個月後再去說一些具體的、細節的、充滿即時場景的問題,還有多少人記得?還有多少人願意聆聽?

如果說,“現在不是反思的時候”成立,那麽真正能等到的時候,一定是下一次惡性事件發生的時候。

反思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改進、預防,為了避免類似的災難和悲劇再次發生,或者降低這樣發生的可能性和減少帶來的損失嗎?

相反,一味地感慨或悲傷,乃至從中尋求某種感動,並不能在預警機製、應急措施、日常關照上改變什麽。

反思是一種能力。一個善於反思的人,身上有一種成長性。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如果呂蒙不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後去針對性的學習,就不可能有“刮目相看”的效果。

反思是一種美德。縱觀曆史,善於反思和改變的民族,往往是幸存者。相反,不擅於反思的,不喜歡改進,不精益求精、革新自身的民族和國家,往往被吞沒消逝。

對讚美附和的語言,追求多多益善,對批評指責的語言,進行百般挑剔,這種心態,才是不健康的,容易走火入魔的。

我們應該圍繞一場場災難、一次次事故,去不斷提問,而不是圍繞著“反思”本身,去各種限製、責難。

要明白,我們都在同一輛車上,安全感是共享的,風險是共擔的。活人的反思,環境的一點點改善,就是對逝者最好的紀念。

如果有一天,我們徹底走丟了反思能力,那才是真正的大災難。

查看評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