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當新當選的特朗普承諾動用總統手中的各種權力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時,他的怒火所對準的目標曾被廣泛視為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中國是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廠,也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商品和服務市場。“力量平衡肯定已向對美國有利的方向傾斜,”在康奈爾大學研究貿易政策的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說。“雖然中國經濟還沒有完全瀕於失敗,但它已經掙紮了一段時間。”但在這一普遍持有的看法背後也存在種種因素,也許能增強中國承受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的任何措施的能力。https://t.co/nLP0JXD4e0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November 12, 2024
隨著特朗普現在準備第二次入主白宮,他誓言要加劇與中國的貿易對抗,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加征60%或更高的關稅。他正在向一個已受到多重問題困擾的國家施壓,中國的房地產投資狂潮已造成了災難性後果,銀行係統麵臨著難以估量的損失,地方政府陷入債務危機,經濟增長乏力,還有難以解決的物價下行問題——這可能是經濟將長期停滯的先兆。
國內的不景氣讓中國企業格外關注海外市場,這使得中國的出口變得脆弱,稍有風吹草動都會受到影響。而這一弱點又將加劇來自特朗普政府的預期壓力,因為它正在尋求以某種方式迫使中國增加購買美國商品。
“力量平衡肯定已向對美國有利的方向傾斜,”在康奈爾大學研究貿易政策的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說,他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中國部門負責人。“雖然中國經濟還沒有完全瀕於失敗,但它已經掙紮了一段時間。”
但在這一普遍持有的看法背後,也存在使問題複雜化的種種因素,它們也許能增強中國承受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能力。
最直接的因素是,中國政府擁有刺激國內經濟的巨大資源。由於擔心房地產投資再次增長,一直拒絕放鬆信貸的中國央行今年已數次降低買房者和企業的借貸成本。周五,政府批準了一項10萬億元的救助方案,讓地方政府以更低的利率對現有債務進行再融資。
與此同時,政府主導的提升國家工業實力的戰略已使中國成為電動汽車和其他清潔能源技術的主要供應國。這讓中國企業得以控製關鍵產品快速增長的市場,不管美國加征多少關稅。在人們對氣候變化日益擔憂的時代,世界要麽用中國製造的東西來減少碳排放,要麽避開中國的工業。至少在目前,世界正苦於無法兩件事都做到。
與特朗普上次提高關稅時相比,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已經有所降低。特朗普政府從2018年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大範圍產品加征關稅,並在拜登政府期間持續,最終覆蓋了約4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中國工廠則相應地將目光投向了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市場。
據倫敦投資研究公司TS Lombard的數據,在過去六年裏,中國在美國進口商品中占的份額已從20%降到13%,但這種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為了避開美國的關稅,一些商品是經墨西哥和越南等國轉口,最終進入美國的。
隨著歐盟最近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中國加快了在其他地區擴大銷售的步伐。
“北京正在用全球南方來抵消市場份額被西方奪走的影響,”倫敦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於潔說。
中國領導人對農產品等商品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將部分大豆采購從美國轉移到了巴西和阿根廷的供應商。
這一經驗可能讓北京有信心,覺得它能在不斷升級的關稅麵前不讓步,並通過減少從美國進口商品(尤其是農產品)來進行反擊。中國還可能進一步限製關鍵礦產品的出口。
“與特朗普第一次加征關稅時相比,中國有了更多的籌碼,”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
說。“如果中國認為特朗普正在發動一場全麵經濟戰爭的話,它在反製美國上有一係列可動用的工具,並能給美國的經濟造成一定的傷害。”
特朗普也許會得出美國經濟將受到關稅威脅的結論,從而選擇緩和他的關稅威脅。經濟學家警告,對大範圍的進口產品征收關稅將推高消費者支付的價格,阻礙依賴進口零部件的國內製造商。
盡管如此,如果特朗普真的提高關稅的話,中國的工業將受到影響。
據澳大利亞金融服務公司麥格理集團的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估計,在加征關稅後的一年裏,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暴跌8%,同時讓中國的年度經濟增長率下降兩個百分點。如果特朗普尋求阻止中國公司將它們在墨西哥等其他國家生產的商品出口到美國的話,中國的損失將會更大。
據TS Lombard的數據,中國目前生產占全球出口17%的產品,高於特朗普第一任期裏的12%,這一事實凸顯了中國受貿易中斷影響的敏感度已有所增加。
關於中國的工業,通常的說法是由大型國有企業主導,這些企業受製於臃腫的官僚體製和執政的中共的要求,因此不適合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這是讓美國的杠杆起作用的又一個表麵原因。
但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拉迪說,這種設想忽略了中國龐大且更加靈活的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目前生產的產品約占中國出口的一半,而國有企業僅生產中國出口產品的9%。
“這是一個巨大的結構性變化,”拉迪說。“它給了中國更多的適應能力。”
專家們說,中國政府有能力通過擴大開支來彌補出口減少。它能調動國有銀行和企業巨頭來實現經濟增長等國家目標。
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出台的經濟刺激方案比一些人預期的更為漸進和溫和。盡管如此,這些方案已經引發回想,表明中國領導人由於擔心公眾對停滯不前的生活水平不滿,已決心推動經濟增長。
“與我交談的中國交易員形容這就像是從臨終之榻直接跑進了夜總會,”TS Lombard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羅裏·格林說。“一係列的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中國政府轉向刺激政策,凸顯了中國體製適應衝擊的一個核心特點。在權力無限的中共統治下,中國嚴厲控製個人言論,沒有自由選舉。然而,一旦中共決定采取緊急行動,它有迅速製定政策的能力,不受民主社會裏常見的那些障礙的限製。
“中共迅速行動和解決危機的效率很高,”格林說。“他們有很多可以拉動的杠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過去十年裏一直在鞏固權力,已確保了自己的任期不會受到任何限製。
特朗普2017年第一次擔任總統時,習近平的國家主席任期剛進入第四年,法律上,他仍受到兩個五年任期的限製。那時,他剛開始實施一項名為《中國製造2025》的計劃:政府為提高本國在10個先進技術行業的能力,將投入廉價的土地、大量的國有信貸,以及訓練有素的專家。
在一些關鍵領域,這個計劃取得了非凡的結果。據國際能源署,中國目前控製著全球至少60%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池和其他減少碳排放的能源係統部件的產能。中國的投資在已宣布的擴張中所占的比例甚至更高。
據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的一項研究,中國公司正在移動電話領域占據越來越多的主導地位,按銷量計算的十大品牌中有八個總部位於中國。
在另一個方麵,中國的計劃在一個關鍵目標上明顯地失敗了——未能縮小國產計算機芯片與台灣製造的最先進芯片之間的差距,後者生產的芯片用了來自歐美和日本的技術。
拜登政府已對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口采取了管製措施,同時向盟友施壓,要求他們不要向中國出口使其半導體工業能夠趕上來的技術。
但一些專家聲稱,美國的出口限製可能間接地提高了中國抵禦任何即將出台的貿易限製的能力。
“這些出口限製正在加速中國自給自足的努力,”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拉迪說。“認為我們能整體地減緩中國的發展速度的想法,在我看來是不明智的。”
特朗普提出的下一輪關稅將給中國帶來挑戰。然而,它也將強化一個在中國政府內部越來越廣泛流行的觀點:中國不能再依賴國外市場來供應其所需的零部件和技術。
“中國的領導層將學到一個慘痛的教訓,那就是,他們確實不能依靠任何人,隻能依靠自己,”多倫多大學研究中國政治的教授王慧玲說。“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也許是送給中國經濟自力更生的一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