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年輕人畢業後先啃老幾年",梁永安解釋原因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畢業工作、買房安身、結婚生子,傳統“社會時鍾”將年齡標好了刻度,裹挾著年輕人打卡式步步向前,脫軌或延遲都成為“非常規選擇”。

近日,複旦大學中文係教授梁永安卻提出“有條件的年輕人畢業後可以考慮啃幾年老”的觀點,引發廣泛討論。

他表示,“啃老”並非不勞而獲、消極躺平,而是重要的自我探索過程。年輕人畢業後無須急於工作,應當趁年輕挖掘興趣、理解世界的多樣性,體驗不同生活方式,建立更寬廣的人生觀念。即使花兩三年探索世界後沒有很快得到太實際的回報,但還是擁有了不一樣的過程,看過世界和生命的顏色,未嚐不是一種“滿載而歸”。

在不少人看來,“啃老”一說推翻了傳統社會時鍾、打破傳統代際模式,也頗有幾分理想主義色彩:在諸多人努力追求確定性的時代,卻強調保持“不確定性”的意義;在學曆擠壓、職業焦慮的現狀下,畢業即工作並非唯一路徑。

“到跨文化、跨文明的時空裏拓寬生命體驗,或許會獲得新的自我關照。”

“別輕易放棄探索自己的才華點,要努力活到自己的天分上去。”

“不管是時代的資源,還是當代年輕人的學識、認知資源,都不應該被浪費。”

在梁永安眼中,置身於中國現代社會的城市化、中產化發展軌跡之下,年輕人積蓄精神力量、拓寬創造空間,將成為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動能。當下每一個青年的個體選擇,終將匯集為河流的形狀,成為社會潮湧奔流的方向。這也成為他反複敘說的意義。

對話梁永安

澎湃新聞:關於“提倡有條件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啃幾年老”,可否介紹一下你說的“啃老”是什麽含義?這樣的建議有什麽具體的語境嗎?

梁永安:關於建議年輕人畢業後先啃老幾年,這樣的話我其實在多個場合提到過不止一次。所謂“啃老”並非指追求安逸、直接躺平、不勞而獲。而是建議年輕人在大學剛剛畢業之後,先不著急直接投入工作。在找到理想工作之前,可以給自己兩三年時間,慢下來探索自我、理解差異、認識世界,建立更寬廣的人生觀念,如此能幫助他們走得更遠。

在我看來,一個年輕人如果按部就班地從畢業到就業,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缺環”,也就是缺少自我探索階段。沒有走過世界,就沒有能力理解世界的廣泛和差異性,眼下雖然安穩,但後麵會缺失競爭力和生長力。

其實這樣的建議有一定的語境。按照社會人口統計,現在中國18到24歲年齡段的年輕人,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有史以來最高的。這批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理應擁有更高質量、更具創造性的發展。

但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大學生麵臨的就業形勢嚴峻,學曆擠壓現象較為嚴重,年輕人選擇的質量開始下降,人生的可能性更加逼仄。甚至有不少人覺得畢業後無業會被判定為“失敗”,為了逃避“無業焦慮”,有時候會倉促地選擇一份工作就起步。但如果將就選擇不喜歡的工作,年輕人很容易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出現職業倦怠。

我希望年輕人能夠意識到,目前的工作選擇空間隻是被前一代人建構出來的,這個世界上除了既有的社會分工體係外,還有很多工作選擇的“空白”。年輕人應該盡量避免受限於被規定好的狹窄勞動空間,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富有活力的增長點。很多時候,思維的受限是“隻緣身在此山中”,所以我覺得可以考慮借鑒國外“gap year(間隔年)”的工作性旅行方式,前往跨文化、跨文明的空間裏體會生命應該怎樣過,再回頭看就可能形成新的自我關照。這不僅是對年輕人個體的意義,還有對整個社會發展的長遠意義。

在進行跨文化體驗時,有時需要外部資源支持一下,才能擁有前進探索的自由,這就形成了“啃老”一說。就像梵高依靠弟弟的支援才能自由地作畫,肆意發掘天賦;巴爾紮克大學畢業之後不願從商,家人雖不滿意但也勉強同意給他三年的生活資金,他才得以堅持寫作。此刻的“gap year”並非遊手好閑,恰恰相反,是為了更遠期的成長性而投資,甚至是對長期發展更有思考、更有規劃的體現。

澎湃新聞:“啃老”有怎樣的適用邊界?你強調“有條件”是指怎樣的條件?

梁永安:“啃老”需要綜合看家庭經濟能力,以及青年人的未來規劃意識、心理成熟度等。如果家庭的經濟條件的確並不適合支持孩子自由探索,更迫切需要獲得收入,那麽“是否啃老”已經不隻是經濟問題,而涉及代際倫理問題、道德問題。這種情況下,我也會建議年輕人先找工作,在工作過程中開展自我探索。

澎湃新聞:你提到允許年輕人“啃老”和自由探索,不僅是對年輕人個體的意義,還有對整個社會發展的長遠意義,如何理解?

梁永安:從更廣闊的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來看,當前的時代有兩重不可避免的趨勢,即更加深度的城市化和中產化。

一是整個社會的城市化轉型。從1978年城市人口隻占18%,到2023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6.16%,城市化將是必然趨勢。尤其是當下的城市化發展且不再局限於大中型城市,而是向2800多個縣城蔓延,可以看到縣城的圖書館、歌劇院、音樂廳、博物館也開始大規模普及,人們的精神需求普遍放大。同時縣鄉裏大量原生的物質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尚缺乏挖掘和轉化。比如中西部文創資源非常豐富,大量富有民族性的文化資源、古老傳統、圖案器具等尚未被縱深發掘,其中潛藏很多的創造環境,年輕人隻有在大地上先走過、理解過、觀察到,才能有所發現。

二是中產化,即生活方式的轉變。人的需求從衣食住行的需求向著更高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轉變。社會文明的內在質量正發生變化。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對現代契約、遊戲規則的認知都要有變化,未來所需的人才模式也將不再一樣。

現代社會的這兩大轉向裏,蘊藏著青年人重新認識世界的契機、創造新生活的契機。如果青年隻追求快速安穩、安身立命,過早將自己框住,喪失的可能是曆史機遇。我認為不管是時代的資源,還是當代年輕人的學識、認知資源,都不應該被浪費。利用好天分與學識,把握創造性空間,是這一代人的曆史使命,對社會、國家的未來發展也會有長遠影響。

澎湃新聞:畢業先“啃老兩三年”的說法,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求學就業、買房安身、結婚生子的常規“社會時鍾”,也與中國傳統的“孩子成年就自力更生養活自己、贍養父母”的代際模式有衝突性,如何讓父母理解“啃老”這件事?

梁永安:其實何時求學、就業、買房安身、結婚生子的“社會時鍾”,也來自既定的文化建構。我相信未來將是更具流動性的文化創造時代,人們的生活需求將越發差異化,不會再像過去那麽標準化、板塊化。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中,更需要每個人發展文化個性,看到遠方即將發生的變化。

兩代人代際之間觀念難以調和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主要因為父母輩與年輕人的思維模式存在根本差異,如同農耕時代與航海時代的兩種模式的碰撞。上一代父母是較為偏向農耕社會的文化心理,渴望平穩安定,很多父輩對子女的期待停留在“安身”上,希望讓孩子在諸多不確定中找到坐標,早日獲得穩定工作、買房結婚生活,風調雨順過一生。從數據統計來看,中國首次購房者平均年齡僅為27歲,比很多發達國家的青年都早10年左右。但這樣的快速安定,可能跟社會發展下一步對年輕人的期待和必然出現的新型人才模式錯位。

我非常建議父母在有條件支持孩子的情況下,應該先謹慎考慮往哪個方向去給孩子投入:是為了此刻的安身,還是為孩子未來十年後的發展而投資?用於買房安身的這筆寶貴資金,是否還有更加能發揮價值的地方?

當代年輕人的思維模式更偏向航海時代的思考方式。他們實際上算是“現代中國成長的第一代人”,處在時代交替之中,年輕人需要出海探索未知,發掘創造力,實現自我的精神成長、建立對世界更廣的理解。兩代人的思維方式存在根源上的差異,但在代際維度上又貼得很緊密。因此難免會有不理解和摩擦。

我認為當代父母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作為一個很好的港口,用溫暖目光看著孩子揚帆遠航,但要隨時準備好迎接他路上可能遇到的不順利和波折風浪,幫助他療傷安歇再出發。父母和孩子最好能保持這樣一種文化關係和情感關係便可以了。

澎湃新聞:有人認為“啃老”是逃避工作、延緩進入社會的借口,並指出工作也能幫助年輕人理解世界,無需“gap year”。對此你怎麽看?

梁永安:不可否認工作對年輕人的成長是有意義的。工作關係不僅是科層製下的一個指令體係,工作過程中跟你相處在一起的群體也是富有差異化的共同體,我們可以在工作相處中體會到人性深處或者社會關係的複雜性,有利於形成對社會的觀察能力和鏈接能力。此外,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很多難關,也會讓年輕人發揚韌性、磨煉堅持力。這些品質是不管做什麽事情都需要具備的。

我建議年輕人可以“啃老三年”的意思,並非拒斥工作,不是說“如果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我偏不去,一定要去漫遊”。而是不必那麽著急地、迫於約定俗成而按部就班地走進工作環境。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前,可以給自己保留成長探索的時間和可能性,別輕易讓自己步入將就的選擇。

正如我之前也對年輕人提過建議:“一輩子隻需要拿一半的時間去工作就行了,你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努力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澎湃新聞:如果擁有“啃老”條件,你覺得年輕人如何利用好這段時間、做哪些事情,能夠真正達到探索自己、理解世界的效果?對年輕人的自由探索有何建議嗎?

梁永安:我想探索過程不單是要有知識與技術的磨煉,更重要的還是內在精神力量的成長。對於一個年輕人的成長要素來說,我認為最需要的是才華、專業、勇氣。

一個人一輩子不要輕易放棄尋找自己的才華點。其實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有才華,但很多人一輩子沒有達到自己應該達到的才華點,隻是缺乏了探索的機會。過去某些社會評價體係可能存在單向度的傾向,導致唯獨標準化能力被認可,其他方麵的才華得不到重視。但今天的社會是多元的,存在極為廣闊的社會分工領域。年輕人更應該抓住機會,別放棄尋找自己的天賦與才華。一個人到底適合什麽,必得經曆探尋過程。“活到自己的天分上去”將會是一種很盡興的人生。

第二是專業,任何行業都有運作邏輯和係統,投入任一行業都需要長期觀察和磨煉基本功。比如深入了解一個地區、一種產業或者行業發展到什麽水平。拿當下的城市化背景舉例,年輕人完全可以潛下身去,到縣鄉探索,將原生的縣鄉遺產文化帶到大城市中挪用為新元素;也可以將大城市的社會觀察、文化理念等帶到縣鄉,這其中會誕生很多有待打開的全新公益空間,年輕人可以嚐試盡興地參與社會、建立社群聯係,將情感、精力釋放到勞動實踐中。而後會發現,任何專業發展到較高的程度,都是一門藝術,是具有創造性的。

第三是勇氣。在探索體驗的過程中,會發現世界上很多原以為跨不過去的東西其實都可以跨過。你可能也會發現很多人不讚成你,因為你走的路或者價值選擇過於獨特,甚至讓一些人覺得被冒犯。但一個人麵對自己獨立的選擇,要有堅持的勇氣。你也將在不斷的觀看和探索中擴展心理容量,打破一元化的認知,不再隻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學會接受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一切,理解不讚成我的人。年輕人要學會差異性生存,學會和很多不同的人在一起共生、創造更好的世界。而這首先就要經曆很多不同,才能達到如此廣闊的心理空間。

澎湃新聞:或許花兩三年探索世界之後,並未獲得大多數人眼中可變現的智識、可量化的“收獲”。如何看待這段旅途可能的“無意義”“沒結果”?

梁永安:即便沒有得到太實際的回報,但是陰晴風雨都是所得。從過程哲學上來看,已經足夠了。就如“被認識的生活才值得過”,獲得的一切都已經在自己心中,追求的從來不是為別人可見的結果。哪怕遊曆一圈歸來,仍住簡陋的房子,也沒有辦法買車,但覺得心理上曾有波折,擁有了不一樣的過程,看過世界和生命的顏色,未嚐不是一種“滿載而歸”。

查看評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