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的教育方式正在發生變化。
一條對話了三位采取教育新方式的家長:
81年的Smile,
把9歲的孩子培養成了“世界公民”,
3年時間旅居30個國家,
通過home school、“地理套利”等方式,
開銷比北上廣還低。
50歲的史新紅,
在加拿大一座小城當陪讀爸爸,
從北京公司老板“降級”為加拿大藍領水管工,
隻為了讓孩子活得更輕鬆。
全職陪讀媽媽宋立勵,
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
開銷和深圳持平,
但文化更多元,自然環境更好。
兩位采用教育新方式的家長:帶娃環球旅居的Smile(左),陪孩子在泰國國際學校讀書的宋立勵(右)
當我們討論這股跨國育兒熱潮時,
關注的不隻是經濟壓力,
還有孩子能獲得怎麽不同的教育選擇和生命體驗,
同時,成年人如何自我成長,不成為孩子的附庸。
Smile和女兒在土耳其、埃及、秘魯
Smile,81年生,女兒11歲,現旅居土耳其
2022年,我看了一本書叫做《每周工作4小時》,裏麵提到了一個概念:“地理套利”(在高收入國家賺錢,在低消費國家生活,這樣可以用低成本享受更豐富的高品質生活)。
看完這本書,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我在新西蘭開網店12年了,工作一直都是遠程線上完成的。新西蘭的物價特別高,如果搬到其他地方,生活成本能省下來一兩倍不止。
2022年9月,我把新西蘭的房子出租了,帶著9歲的女兒萱萱開始環球旅居的生活,計劃用3年時間走遍五大洲30個國家。
旅居第一站是在北美自駕
到現在一年半時間,我們先後去了美國、墨西哥、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加拿大、菲律賓、中國、埃及,現在到了土耳其。
很多人有一個思維誤區,總覺得要有很多錢才能環球旅行,其實費用真的不高。
我20多歲的時候,身上隻帶了一萬塊錢,就敢啟程環遊中國,在30歲前走過了30個國家。現在旅居一年多,我們平均每個月的花費也就2萬出頭,國內大城市很多家庭一個月的生活費也要這麽多。
我身邊還有朋友,孩子上私立學校,一年學費就要30多萬。加上平時的培訓班,假期出國,一年在孩子教育上至少要花50萬,遠遠高於我們環球旅居、邊玩邊學的花銷。
Smile和女兒都考取了潛水證
之前萱萱在新西蘭的小學讀書,新西蘭的快樂教育,對孩子學習太寬鬆。加上小學期間知識結構比較簡單,通過自學和網絡資源是完全能夠滿足,不需要一直待在學校裏麵。
另外,新西蘭是大洋洲上的一個小島國,四麵臨海,一直在這裏待著,人的見識受限。在9-12歲這個年齡段,開闊視野、挖掘興趣,比起待在學校裏麵更重要。反正都是玩,與其在這麽小的一個地方裏玩,還不如讓她去外麵看看,在看世界的路上學習。
所以一定程度上,我們是脫離了“體製內”的學校,選擇用home school的方式,尋找適合孩子的課程內容。
學習風波衝浪和射箭
在旅居的過程中,“地理套利”也可以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比如萱萱想學西班牙語,我們在拉美的時候,去當地的語言學校上西班牙語課,一節課才40塊錢。我們還可以和當地人交流,菜場、餐廳、超市都可以是我們的課堂。
再比如,我們在夏威夷玩的時候,萱萱嚐試了一節衝浪課,愛上了衝浪,我就帶她到哥倫比亞的海邊去學。夏威夷720元一節的衝浪課,在哥倫比亞隻要80元。
在墨西哥參加亡靈節
我和女兒都很喜歡騎馬,新西蘭的騎馬課500多人民幣,每周一次課,上課45分鍾,來回馬場路上2個小時。這周上課學到一點東西,下周上課時又忘了一半。我學了一年還不能騎馬慢跑。
但是在墨西哥的一個小城,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騎馬教練。我們就住在他的馬場附近,走路10來分鍾就可以到,在那裏待了兩個月,純粹學習騎馬,每周去6次,每次騎一兩個小時,讓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策馬奔騰。而且每節課一小時才180元。
在埃及騎馬
後來到了埃及,一節馬術課更加便宜,117埃及鎊,折合人民幣隻要16塊錢,馬場環境和教練水平絲毫不比其他地方差。
凡是我們待得比較久的國家,都是有好玩的事情的。當地有什麽本土運動,我們就去體驗什麽,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低了非常多,學習效果反而更好。
同時基礎教育我們通過網課和學習app完成。
第一類是語言,英語是她的第一語言,聽說沒問題,她會每天看新聞和英文書,有主題地寫作,鍛煉綜合能力。
中文是第二語言,我每天會用中文與她溝通,每周上兩次閱讀課,持續增加她的詞匯量。
西班牙語是第三語言,每周會上三次西班牙語課,找西班牙語母語的老師與她聊天,鍛煉口語,學習語法。
左圖:萱萱在家學習,右圖:月度學習總結
第二類是通識教育,比如說數學、科學、曆史、地理。數學與科學上網課,曆史與地理采用項目式自主學習,每到一個國家,我就會讓她大量搜集資料,參觀博物館,探訪曆史遺跡,自主學習和親身探訪結合起來,這個印象就特別深刻了。
回到中國的那段時間,萱萱說想有小朋友跟她玩,我還在大理找到了一家接受短期遊學的創新學校。她在這裏中文進步很大,還交到了好朋友,每天放學都不想走。
玩的時候就盡情地玩,學的時候就好好學,我不太想把它們混在一起。我們現在在土耳其,前麵10來天我們就是到處去玩,這是“旅”的部分。
但是等我們回到伊斯坦布爾,住下來了,就進入到一種日常生活的狀態。我會回歸我的工作,萱萱也要進入她的學習狀態,每天學習五六個小時,其他時間我們就出去吃飯、閑逛、遊玩。
在土耳其玩滑翔傘
在秘魯學習衝浪
這樣的教育方式,對我來說也輕鬆了很多。之前在新西蘭,我每天接女兒上下學,高峰時期至少要花兩個小時。現在這些時間就省下來了,可以做我喜歡的事情,每天像是多“賺”了兩個小時。
有時候我們在外麵吃飯,我在這邊處理工作,她在另一邊就和隔壁一桌20多歲的年輕人聊起來了,就一起玩牌。在旅居過程中她接觸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Smile和女兒正在土耳其旅居
我們80後這一代,拚命讀書擠進好學校,為了好找工作選專業,一切都是隨大流,拿了大學文憑,找了工作,對自己的生活方向還是很茫然,我不想女兒再走這樣的彎路。
所以我希望引導女兒找到自己的熱愛,她未來想過什麽樣的生活,再倒推需要具備什麽樣的能力,然後有目標地學習。
比如她現在喜歡潛水,喜歡衝浪,又會好幾種語言,她說她可以當教練,在全世界潛水衝浪。把熱愛變成技能,又把技能變成謀生手段,更好地去享受生活。
Smile在自媒體賬號上記錄旅居生活
開始旅居之後,我在視頻號上分享我們的生活,順其自然建立起了“環球旅居”的社區,分享我們的旅居經驗。我和女兒來土耳其之前,還有幾位小夥伴帶著孩子,專門從中國飛過來找我們一起玩,相當於一個小的“遊學營”。
玩也玩了,學也學了,順便把錢也賺了。
所以這種生活不是非要財富自由才可以實現的,關鍵在於轉變思維,不給人生受限。用更高性價比的方式,培養孩子做世界公民,對於中產階級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史新紅,1974年生,現居加拿大安大略省,水管工
我們在安省的一個小城市倫敦村7年多了,剛來的時候沒什麽華人,這幾年來的中產家庭越來越多。我建了一個安省陪讀家長的群,好幾百人,大家分享的感受都是困難比以前多,落差感很大。加拿大移民政策一直在收緊,經濟不太好,就業率不高,通貨膨脹太厲害了,比我來的時候起碼翻了一倍。
我原本在北京開公司,想讓孩子接受歐美的教育體係,選這個小城市,原因是和美國相比,加拿大整體便宜些,這裏消費水平就更低。加拿大中小學教育都是公立的,差別不是特別大。我們不想去華人家長紮堆的地方,這不又卷起來了嗎?要攀比,給孩子報這個班那個班,那為什麽要下那麽大的決心送出來呢?
倫敦村的冬日風光
孩子媽媽先陪他來讀九年級。孩子叛逆期,跟她對著幹,我隻好把公司關了來做陪讀爸爸,他媽媽回老家照顧父母,上麵還有養老壓力,不能兩個人都走掉。
最開始幾年的費用相對低,學費一年15000加元(約8萬人民幣),住home
stay(寄宿家庭)的話一年大概12000加元(約6.4萬人民幣),往返北京的機票便宜的時候3000人民幣,現在得加個0。
我很快買了房子,當時拿旅行簽證都能買,不限購,還可以貸款。剛來的時候利息隻有一點幾,現在到6-7個點。房貸款利息漲得厲害,買房限製也多,收取25%的海外買家稅。房價翻了2-3倍,2016年的時候一棟小別墅(house)成交價35萬加元左右(約187萬人民幣),到2022年最高點82萬(約439萬人民幣),最近跌到60萬左右(約321萬人民幣)。
從去年開始,沒有永居身份的話禁止買房。一些家庭隻能租房,一室一廳的公寓或者在一個house裏住一個房間,月租在8000-5000人民幣左右。
史新紅在修水管
我來加拿大的時候已經43歲,大學學的那點英語早就忘了。孩子一開始不適應,英語成績隻有五六十分,我說我和你一起學。我就去上語言學校,每次考試成績都給孩子看,後來他也慢慢進步。
讀完一年語言學校,我又去上了一所類似大專的學校,第一年學水管,第二年學電工。第一次發現我動手能力很強,以前不知道自己這麽厲害。我的同學90%是本地高中畢業,和我兒子一樣大,身高馬大,我做實驗的速度遠遠超過他們。
我的計劃是拿幾年學簽,再拿工簽,最後拿永居。選專業之前就得倒推,能不能找到全職工作,工資夠不夠養活一家人。我發現這裏沒有華人水管工。房子都是木頭和石膏板,水管一破房子一泡就完了。但本地人上門,哪怕什麽都不修就看看,也要收100加元的上門費,五點以後就下班了,得支付近2倍工資,節假日根本找不著人。
工作裝備,有的在亞馬遜買當地的,有的從中國帶過去
我在學校就意識到,憑我的年紀和語言能力,跟本地人競爭水管工崗位很吃力。我就去找我的老師,鼓勵他成立一個水管工公司,他沒存款,我說啟動資金我借你。於是我就成為藍領工人了。吃的苦太多了,主下水道一打開,排泄物從頭淋到尾,冬天在戶外做水管,零下30多度,5分鍾手就凍僵了,還得繼續。有時候會想,要在北京的話怎麽可能要幹這樣的體力活。
但這裏沒有職業歧視,做工人挺受人尊敬的,有技術的藍領收入比很多白領還高,我出幾天遠門,倫敦村很多華人都急了,問我什麽時候回去。
在院子裏開辟菜地,中國人的種菜基因
如果不工作隻是陪讀,你會覺得好山好水好無聊。沒有價值感,沒有社交圈。我們也不是財富自由的家庭,每個月生活開支很大。但是來陪讀的家長以7080後為主,這個年紀找工作沒有優勢。尤其這兩年,我在工地上看到,水電工、氣工、瓦工、木工這十幾個工種,裁掉了50%以上的人,就是說建築類技工很難找工作了。但我發現,做維修服務的,醫學方麵的護工、牙醫助理、藥劑師助理還是缺的。
因為想出來陪讀的人很多,一些騙子中介就出現了。很多家庭過來轉了一圈發現留不下來,賠了時間賠了錢。有一個女生被忽悠過來做木工拿工簽,木工是純露天工作,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爬高搭木頭框架,她哪裏吃得消做這個。
院子裏的花
我孩子被滑鐵盧大學數學係錄取了,已經搬出去獨立生活,專業是他自己選的,他的興趣所在。家裏就我一個人,除了工作,我就在院子裏種花種菜。
在這裏,國內的社會關係、階層、經曆都要清零。但我對事情判斷力、學習能力,那些經驗是清不掉的,所以我會更理智,規劃自己未來的路應該怎麽走,更知道自己內心真正的追求。
宋立勵原本在深圳做設計有關的工作
宋立勵,1984年生,現居泰國曼穀,全職陪讀媽媽
2020年9月,我和孩子從深圳到曼穀。沒娃的時候就有出國上學的打算,後來看到清邁的夏令營,了解到泰國的國際學校很不錯,價格和國內的差不多。地理上,泰國離深圳不遠。我們給學校發郵件,他們回複很快,入學手續和簽證都很好辦。
孩子剛剛上一年級,這個學校原本是給在泰國工作的美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的孩子,後來慢慢發展成比較大的國際學校。學費一年將近19萬人民幣,漲了很多,前兩年學費是17萬左右。
學校裏主要說英語,他還在學西班牙語作為二外,最後還是要進入全球的國際學校係統。孩子跟我說,英語課會強調發音、閱讀和寫作,鼓勵他們自己創作畫和故事。他經常帶書回來,學校組織他們每禮拜去圖書館借,喜歡什麽就讀什麽。數學就沒有國內那麽強,一年級還在20以內的算數。音樂課會問開放式的啟發性的問題,比如這個音樂表達什麽情緒。不是單純跳個舞唱個歌,唱得很整齊就好了。
孩子有充足的機會接觸大自然
他每天兩點半就放學了,不光小學,高中也是這個時間,沒什麽作業,有很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放學那麽早,我不給他安排點活,我的天,哪有那麽大精力天天陪一個7歲的娃。他上過足球、籃球、鋼琴、滑板、折紙、象棋,想學就去學,不想學就換一個。我跟他說,深圳的小朋友六點放學,回家還要寫作業,他覺得不可思議,沒辦法想象天黑了才回家的感覺。
泰國的自然環境很好,去自然學校或是夏令營也很方便。平時我們就逛農場,大人喝咖啡,孩子就在溪水裏玩,釋放天性。生活的氛圍是輕鬆的,不急不慢,每個家庭似乎都能遵照自己的節奏來。孩子在這個年紀有很多玩的時間,有很多機會嚐試喜歡的東西,本地人也非常友好,曼穀又是一個國際化城市,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人,感受多元文化的融合,這些豐富的體驗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是沒法替代的。
學校裏世界各地的學生都有,美國學生比較多,第二多的是中國孩子。中國家長,有的在聯合國上班,有的在跨國企業上班,我們屬於特別普通的家庭,這點家產都不值一提。一個辭職陪讀,一個在國內搬磚。外國家庭的話,基本是家長在這裏工作,不會像我們這樣專門為了孩子教育,跑到另外一個國家,夫妻兩地分居。本地人的話,就是家產雄厚的有錢人,因為泰國家庭得交很貴的讚助費才能來,要麽是明星要麽是富豪的孩子。
經濟上麵有壓力,應付個學費還是可以的。生活上,我們是租房住。這裏的房子很大,租一間比較小的一百五六十平米,月租7500人民幣。日常開銷我算過,和在深圳基本持平,不過也一直在漲。
兒子在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圖源小紅書立立在木
剛開始,孩子的融入上,出過短暫的問題。三歲在幼兒園,老師反映他在班上打人。其實是他的應激反應,班上隻有他一個中國小孩,當時有疫情的背景,幾個歐美小孩排斥他,產生了矛盾。但孩子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慢慢就好了。
孩子拿的留學簽,一個孩子給父母一個陪讀簽,由學校開具資料,一年續簽一次。如果有兩個孩子,夫妻雙方都可以拿簽證。購房上沒太多限製,有錢就可以買,醫療的話,我們買的商業保險,一年差不多3000人民幣,看病挺方便的。
宋立勵和兒子合影
泰國不是移民國家,這個簽證在這裏不能工作,也沒辦法把它轉換成永居。雖然有其他辦法留下來,但我從一開始沒想在這裏定居,大概率還是會等孩子大一點就回國。
我沒有在這裏建立社交圈,日常基本圍繞著孩子。這裏帶小孩過來的家庭居多,大家在國內有不同的背景和經曆,在這裏因為工作的限製也好,個人選擇也好,隻有一個身份:陪讀媽媽。我們因為這個身份才認識,關係好像很單一,今天這個媽媽跟那個媽媽好,明天又不好了,我總覺得自己無法在這裏獲得真正深度的交流和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