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是時候醒醒了,少捕慎訴慎押的政策正在變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家人們,是時候醒醒了,少捕慎訴慎押的政策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從數據上看,這種變化尤為明顯。

2024年1月到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和決定逮捕犯罪嫌疑人16.8萬人,而不捕的人數為8.4萬人,不捕率為33.2%。

與此同時,共起訴了34.7萬人,而不起訴的人數為8.4萬人,不起訴率為19.4%。

對比去年,也就是2023年1月到3月份的數據,不捕率由48.5%下降到了百33.2%,不起訴率則由28.3%下降到了19.4%。

不逮捕率與不起訴率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而指望第二季度數據發生逆轉,目前來看,可能性真的不大。

這種政策的變化,並非無跡可尋。在今年最高檢的工作報告當中,就已經提出了對於輕微犯罪依法少捕慎訴慎押,減少對抗,增進和諧的方針。

然而,這一提法事實上對“少捕慎訴”進行了限定,即在輕微刑事案件當中才適用少捕慎訴,言外之意,對於非輕微的刑事案件,則可以不考慮少捕慎訴。這種政策性調整,可能是導致不捕率、不起訴率大幅下降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那麽,這一變化又意味著什麽呢?

它充分地說明了,未來的檢察機關在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上,可能會采取更為嚴格的態度。對於那些可捕可不捕的嫌疑人,檢察機關可能會更傾向於批準逮捕;

對於那些可訴可不訴的人,檢察機關可能會更傾向於決定起訴。這種趨勢的出現,無疑給那些原本抱有“反正也不逮捕,反正也不起訴,取保候審就沒啥事”想法的當事人和家屬敲響了警鍾。他們必須趁早打消這種幻想,正視現實,積極應對。

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這種政策的變化也反映了我國刑事司法政策的調整和變化。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我國一直在推動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製度改革,強調保障人權、尊重程序正義。

而少捕慎訴慎押政策,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一種司法理念,旨在減少不必要的羈押和起訴,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犯罪形勢的變化,刑事司法政策也需要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完善。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政策的變化就一味地悲觀。畢竟,政策的調整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權益。

對於犯罪嫌疑人來說,隻要他們積極配合調查、認罪認罰、積極賠償損失等,仍然有可能獲得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機會。而對於當事人和家屬來說,他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正確地應對這種政策變化,如何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總之,少捕慎訴慎押政策的變化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我們需要正視這一變化,理性地分析其原因和影響,並積極地尋找應對之策。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適應這種政策變化,更好地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人民的合法權益。作為刑事律師,我們更應該密切關注這一變化,為當事人提供更為專業、更為有效的法律服務。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