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華人記者,揭秘大選背後的媒體大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今年美國總統選舉日為11月5日,選戰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民主、共和兩黨陣營勢均力敵,特朗普與哈裏斯頻繁出席線下集會、媒體采訪等積極造勢拉票。隨著選舉日的臨近,美國各界高度緊張,輿論場一片喧囂。

日新說編輯部采訪了一位剛剛從學校畢業、目前在美國擔任自由記者的華人,她分享了自己對美國大選的觀察。

受訪者介紹:王苡晴,今夏剛從西北大學新聞學院畢業,主修調查新聞(investigative joirnalism)。畢業後一直在做自由記者,她本人稱“這算是失業的一個比較好聽的說法(笑)”。

王苡晴寫過不少報道,主要涉及調研方向,包括健康、移民和政治相關的內容。之前在芝加哥,現在在華盛頓特區,為弗吉尼亞州的一個郡的媒體擔任自由記者,同時,我還在華盛頓附近的一家華人創業公司兼職工作。

阿K:大多數讀者對於美國大選的選舉流程比較了解了,但對於美國人具體怎麽投票,卻不太清楚。如果想為某個候選人投票,能請你具體介紹一下操作流程嗎?如何確保一人一票呢?

王苡晴:每個州的法律有所不同。

以我所了解的弗吉尼亞州為例,每位選民在投票前必須先在網上注冊,注冊生效後才能到現場投票。投票時必須出示有效證件,這些證件種類繁多,包括駕照、軍官證、護照等——隻要這些證件要能證明持有人是弗吉尼亞州的合法居民,並且擁有有效的地址,同時還是美國公民。整個流程設計都是為了確保每人隻能投一次票,避免重複投票和身份欺詐。

投票通常在各個投票站點進行,選民需根據自己所在區域的選舉規則投票。投票不僅限於總統選舉,還包括州長、郡長、縣長等地方官員的選舉,這些基層公職人員往往要逐戶拜訪居民,爭取每一票的支持。地方的選舉參與度也很高,選民不僅要考慮總統候選人的政治理念,還需要權衡地方領導人的政見與個人需求

阿K:不同州的投票規則會不會讓選民感到困惑,甚至對某些群體的投票權造成障礙?

王苡晴:我認為選民不會感到困惑。每位選民隻能在自己的州和所在的郡內投票,也隻需要了解自己所在州郡的規則。

例如,住在弗吉尼亞州Fairfax郡的居民,隻能在Fairfax郡內投票。這些投票站點還會有許多誌願者幫助選民了解流程,並發放印有“I Voted”標誌的小貼紙,以鼓勵公民參與選舉。整體氛圍非常熱烈,有助於激發公民的參政熱情。

拍攝人:王苡晴

阿K:近年來,有關選舉欺詐和選舉程序公平性的討論逐漸成為焦點。您認為,美國的投票係統目前麵臨哪些挑戰?

王苡晴:關於選舉欺詐,我個人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投票時需要驗證身份,且隻有合法公民才能參與。舉個例子,我有美國駕照,但我的駕照上明確標注了聯邦限製,表明我不是美國公民,那麽我就無法投票,這樣的身份驗證使得選票造假變得極為困難。很多時候,有關選票欺詐的說法更像是黨派鬥爭的產物,例如,川普曾指責民主黨選票造假,並拒絕承認敗選,這實際上更多是政治手段。

阿K:那關於您提到的製度性障礙問題,是否確實存在某些群體無法行使投票權的情況?例如,無家可歸者或孤寡老人是否會因為某些限製而無法參與投票?

王苡晴:確實存在現實困境。比如,無家可歸者通常沒有固定地址,而投票需要提供有效地址作為注冊依據,這些人群的投票權在實際操作中難以保障。

此外,對於一些生活困頓的群體而言,日常生存問題已是首要挑戰,他們可能無暇顧及國家層麵的政治參與。這就像“何不食肉糜”一樣,如果連基本生存需求都無法滿足,那麽讓他們關心政治和投票權就顯得不切實際了。或許隻有先解決這些群體的生存問題,才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政治參與度。

拍攝人:王苡晴

阿K:結合近幾屆大選的變化,像社交平台和算法推薦這樣的新傳播技術,您認為它們對選民的投票行為有多大影響?

王苡晴:我認為影響非常大。

拿川普舉例,他可以說是首位把社交媒體作為宣傳主戰場的美國總統。傳統的競選宣傳多依賴電視廣告和高速公路廣告牌,但電視廣告費用高昂。相比之下,川普在推特上頻繁發聲,與選民互動,拉近了距離,營造出一種“親民”形象。同時,他還借助博人眼球的言論吸引大量關注度。

美國的政治選舉,在某種程度上更像一場達人秀或脫口秀,你也一定看過他們的總統辯論,看上去更像一場表演秀,與候選人推行的政策實際關係有多大?很難說。奧巴馬在競選時承諾為黑人爭取福利,但上台後並沒有實質性地實現這一點,這表明,選舉的核心不在於政策,而在於展示個人魅力和影響力。

新媒體技術,尤其是推特,幫助候選人更直接、高效地展示自己,並吸引支持者,這種方式讓競選活動與過去大不相同。選民的參與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僅被候選人的政策吸引,更關注候選人的人格魅力。

可以說,新媒體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政治動員的形式和選舉的生態。

阿K:那麽隨著人們獲取信息方式的變化,尤其對於年輕選民來說,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是否已經微不足道了?

王苡晴:我不認為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已經微不足道。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同,或許我們這一代人更習慣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獲取信息,但我認識的一些編輯和教授,他們依然訂閱紙質報刊,例如《紐約時報》或他們當地的《Fairfax County Times》。他們多年來都保持著閱讀的習慣,一直能從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因此,我覺得不是傳統媒體的影響力變小了,而是這些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不像網絡用戶那樣活躍於社交平台上、活躍於主流視野中了。可能我們會覺得傳統媒體的聲音減弱了,但事實上,他們的影響力依然存在,隻是隱藏在那些不會在網絡上積極表達的讀者群體中。

從我的觀察來看,媒體常常成為推動特定議題的工具,尤其在大選年這一現象尤為明顯。以最近兩隻大熊貓從中國運抵華盛頓動物園為例,《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幾乎同時發表了報道,但其焦點並非大熊貓本身,而是批評中國科研項目,指責中國對熊貓采取了非人道對待。報道稱,中國科學家與美國動物園合作,為促進大熊貓繁殖,采用了人工授精、注射安眠藥等非常規手段。

然而,這種批評並不合理。如果按照這種邏輯,牧場裏的雞鴨等家禽的飼養方式也應成為新聞焦點。同時,報道中“非人虐待”一詞也存在問題:首先,熊貓並非人類,無法以人類標準去評判;其次,報道並未詳細解釋“非人虐待”具體指什麽,模糊的表述可能讓讀者感到困惑。盡管如此,這類報道仍引起了一些美國人的共鳴,因為他們傾向於接受這種敘事,認為大熊貓不應遭受這樣的“痛苦”。

這一例子說明,媒體在報道時具有明顯的選擇性傾向,尤其偏愛在能夠吸引最大關注的時機發布內容。不論是編輯層麵還是媒體高層,很多時候都會傾向於追逐熱點或製定特定的報道方向,以迎合讀者需求或實現某種宣傳目的。尤其在大選期間,所有信息幾乎都會圍繞選舉展開,其他新聞往往會被讓位於政治議題。

阿K:您如何看待近年來美國媒體在政治報道中的中立性和公信力?不同媒體的立場對讀者群體的分化有何影響?

王苡晴:首先,我認為美國媒體在政治報道中並不中立。在美國,大部分媒體都有鮮明的立場。例如,福克斯新聞代表共和黨的聲音;而《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則代表左派立場;CNN相對中立一些,但也偏向自由派。這些不同的立場導致了媒體受眾的分化。

美國是一個高度分裂的社會,每個群體都想為自己的利益發聲。例如,黑人呼籲“黑命貴”,白人要求減稅,華人注重教育。每個群體的政治觀點都十分鮮明。你可以想象一個典型的美國郊區中產家庭——有獨棟房子、兩個孩子和一條狗,父親是律師,母親是醫生——他們大概率也是保守派的。

在社會分裂的背景下,可以說,並不是媒體選擇了受眾,而是受眾挑選了符合他們立場的媒體。不同立場的媒體可以通過敘事手法影響讀者的觀點,同樣的事件可以被不同媒體講述成截然不同的故事——媒體清楚自己的受眾是誰,因此會以符合受眾期待的方式去講述故事。

阿K:您作為記者,還是一名華人記者,如何去克服這種立場呢?

王苡晴:媒體在報道政治新聞時,往往會受到不同黨派和候選人的資金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自由不可避免地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因此,新聞報道需要在立場上保持平衡,而這並非記者個人能夠改變的,這種選擇性報道已經成為一種係統性存在的現象

比如,我最近在《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上看到一篇關於哈裏斯的報道。這篇報道提到她早年在加州擔任檢察官時與州長的婚外情關係,但隻是在一小段文字中簡短提及,整篇文章的重點依然是她的生平介紹。這也反映了媒體在敏感問題上的謹慎態度。

但我在做新聞時盡量保持中立,平衡觀點。畢竟,一個人的出生地和成長環境在潛移默化中都會影響到他的認知,而我不希望這些因素幹擾我的報道。

我目前主要關注的是華人社區在美國的生活狀態。例如,我在費城讀本科時,了解到當地正在計劃在中國城建一個新的籃球館,如果建成,這將迫使很多小商鋪和居民搬遷,而他們中的許多人依賴廉租房維持生活,因此反對這個計劃。我一直在跟進這個故事,希望通過報道,讓在美國的華人聲音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留學生去擔任華人記者,有一個大家可能忽視的最大優勢,那就是能夠講中文,並與華人社區建立身份認同。這種背景使我在報道中國社區的議題時更有優勢,因為我能更深入地理解並表達他們的訴求和困境,這種紐帶讓我更適合做這類報道。

拍攝人:王苡晴

阿K:你還有其他想分享的嗎?

王苡晴: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國家政治立場與自己接受信息的方式混為一談。每個社會和群體對同一事件的看法都不盡相同,因此希望讀者們能夠海納百川,多聽聽不同的聲音,不僅僅局限於自己喜歡的內容,也去接觸反對的、批評的聲音。

我認為新聞是一座橋梁。這也是我學習新聞的初衷——我喜歡不同的文化,喜歡了解世界各地的故事。而用第二語言學習新聞,更是讓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每次采訪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也讓我不斷反思和成長。因此,我希望讀者們能將新聞視為一種拓寬視野的方式,多多了解不同的世界麵貌。

在美國生活的華人確實麵臨很多挑戰——身份認同、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都很難改變。但我想說的是,不要害怕,這是一個有共同經曆的群體,在困難中互相支持。我在許多采訪中,和受訪者聊到他們的生活時,總能感受到他們的艱辛和努力。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感觸良多。

查看評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