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周,有人歡喜有人憂。
有的父母為終於結束了暑期兩個月的帶娃苦旅而歡欣鼓舞。
而有的父母卻因為“神獸回籠”失敗,愁得頭都快大了。
咋回事呢?
最近,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江西等地的家長紛紛在網上發帖抱怨,孩子的學快上不下去了。
罪魁禍首是這幾天異常的高溫。
別看有的城市晚上已經涼快到晚上要蓋被睡覺了。
但這幾個省份卻是剛撤回了38度的夏天,就迎來了一個40度的秋天,熱得大家是苦不堪言。
大人在離開空調房都需要一定的勇氣,更不用說小孩子了。
40多度的天氣,那麽多人擠在沒有空調的教室裏上一天的課,受罪程度堪比酷刑啊。
多地家長紛紛發文吐槽,因為小學教室沒有空調,孩子已經熱濕了幾套衣服,身體遭不住了。
在家長們發出來的視頻裏,一眼望去,每個孩子身上都是汗涔涔的,像剛洗完澡一樣。
他們隻是端坐著,汗水都順著頭發滴下來。
身上的衣服早已濕透,緊緊地黏在他們身上,不知道有多難受。
頭發一天下來就沒有幹過。
有的孩子被熱得已經兩眼無神了,隻能趴在桌子上休息。
被熱病了的孩子也不在少數。
湖北的一位家長說,他們班上幾乎每天都有被熱暈倒的孩子。
有的孩子即使堅持到了放學回家,也忍不住嘔吐、拉肚子。
身上起痱子已經見怪不怪,很多孩子都被熱得流鼻血了。
看著那一張張無精打采的小臉,做父母的怎麽能不心疼?
影響學習是小事,孩子整天穿著被汗浸透的濕衣服上課,要是身體出了什麽毛病怎麽辦?
於是,家長們積極地和學校溝通,商量解決的辦法。
比如,有家長往學校裏送冰塊,放在教室裏,幫助降溫。
很多地方製冰廠的冰塊已經被搶購一空,訂單甚至排到了一周以後,價錢也從一塊10塊錢漲到了一塊60塊。
不說冰塊越來越貴,家長們跟著搬前搬後,也要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隻能跟公司請假。
而且,冰塊化得太快,容易打濕地麵,孩子稍不注意就會滑倒,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這樣下去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因此,家長們希望學校能夠在教室裏加裝空調,這樣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現在義務教育階段都是免學費,國家經費有限,一些經濟條件沒有那麽好的地區買不起空調也能理解。
但很多學校,卻以電路帶不起空調為由搪塞家長,甚至一些學校表示,不安空調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能力。
家長們急得沒有辦法,在網上議論紛紛,各種想辦法,甚至很多家長提出要平攤購買空調的機器費和電費,但隻要有一個家長拒絕,就辦不了這個事。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家長們這一愛子心切的行為,卻在網上引發了一大波冷嘲熱諷。
不少沒有孩子或者孩子已經長大的網友覺得,這些家長,太矯情了。
“7、80年代沒有空調的時候,孩子就不熱?沒看誰說受不了了不上學了啊。”
“再熱能熱到哪去,現在的孩子就是沒吃過苦。”
在他們看來,以前沒有電器的年代,還不是都過來了。
怎麽到了現在,孩子們一個個都這麽金貴了,沒有空調就不能上學了?
一時間,那些家長在網上成了眾矢之的,兩波網友在網上直接吵了起來。
到底是真的需要空調還是家長們太矯情?
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立秋已過,不少地方都已經冷了下來。
但很多人可能對一些省份麵臨的高溫,沒有什麽概念。
現在南方有些地區熱到了什麽程度?
從8月21號開始,重慶已經連發了16個高溫紅色預警。
川渝多個地區氣溫飆升至40度。
打開天氣預報,觸目驚心的一片紅,湖北江西的最高溫已經打破往年紀錄了。
有些人動不動就拿以前的年代說事,把所有鍋都甩在是這一代人不能吃苦上。
但他們沒想過,以前有近幾年這麽極端的高溫嗎?
以前的生態環境有現在這麽的差嗎?
以前的人知道什麽是熱射病嗎?
時代不一樣了,我們的生存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全球變暖越來越嚴重,極端天氣越來越多。
有些人還照本宣科,拿著從前的那一套標準去要求現在的孩子,卻不知道已經過時了。
這麽熱的天,你讓孩子們忍。
但請問有幾個大人能拍胸脯保證自己能擠到幾十人、40多度的密閉環境中?
老師的辦公室有空調,領導們的辦公室有空調,動嘴皮子的網友辦公室有空調,他們要不要先示範一下40多度無空調的高溫中辦公?
換句話說,連成人都示範不了,又何必要求身體素質更差的孩子?
網友坐在空調屋裏,喝著冰飲悠然自得地享受著科技進步的便利。
孩子們就非要幾十個人擠在一個小教室裏,熱得都中暑了還要憶苦思甜。
真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不知道心疼啊。
第二,我想問問大家,我們送孩子去學校的目的是什麽?
是的,我們送孩子去學校是為了學習的。
現在孩子都熱得有氣無力,生病暈倒了,哪裏還有讀書的精神和力氣?
老師也熱得沒有精神上課,整個教室都是學生在扇扇子,哪有什麽學習效果?
為了所謂的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連學習都學不下去了,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嗎?
是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
明明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非要讓孩子遭罪,這就是典型的沒苦硬吃。
沒有困難就製造困難,有困難就放大困難。
不知道是在教育,還是在阻礙教育。
第三:我們捫心自問一下,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每天穿著濕衣服上學,放學後拉肚子,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那你是更願意讓孩子在空調房上學,還是在高溫的環境中上學?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
實際上,隻要條件還可以的學校,都是有空調的。
在一些孩子因為高溫而如坐針氈的時候,另一些孩子安安心心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裏麵。
評論區還有一個媽媽說,看了這些中暑的孩子,隻慶幸自己孩子幸運。
教室是可以裝空調的,而為了讓孩子吃苦,硬是讓孩子在高溫下學習,真的有必要嗎?
捫心自問,作為父母,你更願意讓孩子在哪種環境下學習?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多遭罪?
用犧牲孩子健康的方式,來培養他們的吃苦能力,這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苦難教育當然是人生的必修課,但它至少不應該是這樣的方式。
無意義的苦難,本質上是一種虐待。
很多中國家長,真的很執著於讓孩子吃苦。
比如那個坐火車時故意給孩子買無座站票的母親。
網友不解地問:又不是什麽急事,為什麽要孩子買無座票一直站著?
這個媽媽的回答細思極恐:我吃過的苦,她也得感受一下。
孩子肉眼可見的非常難受,車廂內的空間狹小到連腿都伸不開。
她坐在行李箱上,連吃口飯都要看來往旅客的臉色。
媽媽甚至還有點委屈地說,女兒朝自己翻了好幾個白眼,根本不理解她的良苦用心。
殊不知,這根本就是她的一廂情願。
這種所謂的苦難教育,其實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心理陰影。
還有之前那個逼著孩子每天坐兩個小時公交車上下學的父親。
孩子抱怨為什麽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住得近一點,家裏又不是沒有這個條件。
父親卻說,因為爸爸小時候在農村就是這麽走過來的,你必須感受一下。
還有父母規定上高中的兒子一頓隻吃5毛錢,必須從自己家帶鹹菜來吃的。
“我二十年前讀高三,也是五毛錢一頓飯的夥食費。”
這些父母為什麽要千方百計地給孩子製造苦難?
底層的邏輯是,隻有小時候能吃苦,長大了才能麵對生活的苦,不會被輕易壓垮。
但為了吃苦而吃苦,非但不能磨煉心智,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永遠的自卑。
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話題,叫父母對你影響最大的是什麽?
最高讚回答寫到:
“父母從小教育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所以我隻能穿哥哥姐姐剩下不合身的衣服,上學的時候也隻能吃食堂最便宜的飯菜,一天的夥食費隻有幾塊錢,卻不知道我在學校受盡嘲笑。”
他們不僅沒了自信,長大之後還有了享受羞恥症,給自己多花一點錢都覺得可恥。
有多少孩子都是這樣?
因為一直被教育要吃苦,所以覺得自己根本不配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配得感極低,即使在長大之後也無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快樂。
家長一味地把苦難當作財富,對孩子的來說卻是一種深深的悲哀。
像餘華在《活著》中寫的:“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苦難不值得被追求,磨煉意誌是因為苦難無法躲開。”
上一代人動不動就喜歡把現在年輕人的失敗或脆弱,歸結於吃不了苦,卻沒意識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要吃的苦。
在他們那個年代,苦難可能就是缺這少那,饑一頓飽一頓。
他們的苦,是到工地搬磚扛大包,是麵朝黃土背朝天,更多是身體上的苦。
但如今這一代年輕人,更多是精神上的苦。
是被迫996、007,無盡的加班,陷入內卷的苦;
是高房價,高物價,月月光,看不到未來的苦;
是養不起孩子,照顧不了老人,結不起婚姻,踽踽獨行的苦。
苦難沒有具體形式,每個年代的苦,都會變化。
所以,這個時代,普通人一輩子要吃的苦已經夠多了。
何必還要給孩子去製造那麽多不必要的苦難?
就算孩子要吃苦,吃的也是本就存在,有意義的,能讓他們成長的苦。
而不是我們刻意營造出來的,除了給他們造成生活和心理上的負擔,半點意義都沒有的人工苦難。
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建立麵對挫折和苦難的信心,磨煉自己的毅力,用高配得感自信地麵對一切。
這不一定需要很多的苦難,但一定需要很多的愛。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吃苦的。
我們的人生目標有且隻有一個,那就是追求自己的熱愛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