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裔女科學家的離世 眼下的局麵很不樂觀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楊丹旭:美籍華裔女科學家的離世

來源:聯合早報

中美科學界不少人最近都留意到一則消息,在美國知名高校任教的華裔女科學家吳瑛,7月令人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噩耗傳開後,吳瑛生前的同事、朋友,包括中國高校與她並不相識的學者都頗為震驚。除了吳瑛在科學界有不錯的口碑,這件事在學界引發高度關注,也因為她生前的一些遭遇,再次點燃了很多人的憤怒。

吳瑛是神經科學家,生前在美國西北大學任教,主要從事RNA剪接和RNA結合蛋白調節的研究,與失智症、漸凍症相關。吳瑛1963年出生在安徽合肥,1986年從上海醫科大學畢業後到美國留學,獲得斯坦福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她之後到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任教,2005年進入西北大學。

中美關係從特朗普時代開始急轉直下,彼此之間的不信任和敵意日益上升。為應對來自中國的安全威脅,美國司法部在2018年啟動“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打擊被懷疑從事中國經濟間諜和研究竊取的人員。吳瑛離世後的好些討論,就圍繞著這項計劃在科學圈子,尤其是華裔科學家群體中引發的寒顫效應。

這項計劃對美國的大學教授展開調查,審視他們與外國的關係。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中國行動計劃”共起訴了148人,88%的被告是華裔或者中國公民, 其中受廣泛關注的案子有幾樁。

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係教授利伯(Charles Lieber)被指隱瞞參與中國政府的“千人計劃”,在2020年被捕。麻省理工學院華裔教授、機械工程和納米技術專家陳剛也被指在尋求聯邦撥款時,隱瞞與中國的關係,但美國司法部後來撤銷對他的控狀。

“中國行動計劃”運作的那幾年,學術界人士、民權組織批評,這類調查給學術界帶來恐慌,助長對亞裔的偏見,損害美國對全球頂尖人才的吸引力。有數據顯示,單是在2021年就有1490名華人學者離開美國,投奔中國的高校。

這項計劃2022年在反對聲浪中落幕,但“獵巫”式的肅殺氣氛沒有那麽快褪去。《南華早報》上周在報道中披露,過去這些年為吳瑛在西北大學提供研究經費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幾乎與“中國行動計劃”同期啟動一個類似項目,並在過去六年調查了超過250名絕大多數是亞裔的科學家。

報道指,這些調查最終隻達成兩項起訴和三項定罪,但112名科學家因此失業,吳瑛也是被調查的對象。吳瑛在學術界的同僚認為,這些調查毀滅了她的職業生涯。

吳瑛離世後,還有很多謎團未解開。有傳聞稱,NIH的長期調查導致她的實驗室被關閉、科研權被剝奪,這是否屬實?吳瑛在2009年參與了中國的“千人計劃”,她是否因此遭到調查?調查的壓力是不是導致她結束生命的直接原因?

無論如何,這場悲劇再次讓人審視中美政治環境給學術領域蒙上的陰影。即便是兩國關係眼下止跌,但雙方基於安全考量的防備心仍然很重、很牢固。有中國學者私下透露,今年幾次到美國公幹,入境時被關“小黑屋”已成為常態,甚至會被扣留盤查數小時。

中美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在減少。在中國的美國留學生本就不多,疫情之後進一步減少。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去年底在一場演講中說,六七年前在中國有1萬5000名美國學生,2022年下降到350名,雖然去年回升至700人,但“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是如此。2022至2023學年,在美國求學的中國學生有大約29萬名,比2019年的37萬人減少逾兩成。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不久前稱,基於安全考量,美國大學正限製中國學生接觸敏感科技。他甚至主張,到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應該修讀人文學科,而不是科學。看起來,未來幾年中國赴美的留學生進一步減少,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與科技、貿易、軍事等領域相比,學術合作交流是相對比較不政治化的,本應是雙方關係破冰的突破口,但現實的情況顯示,破冰遠比想象中困難。中美各自有頂尖的科學人才,也幾乎沒有一個全球性的課題不需要中美合作,這種合作因為政治因素而被切斷,無辜的科學家遭到猜忌、質疑,因而被迫或主動放棄需要合作的研究,這無疑是科學的退步。

中美之間也有增進理解的需要,以教育為代表的民間交流,尤其是年輕一代通過學習對方的語言、文化,到對方國家生活,以相互了解彼此的看法、立場,形成換位思考的能力,從而拉近思維上的距離都是必不可少的。幾年前美國知華派學者代表傅高義去世時,不少人都在問一個問題,中美還會不會有能夠深刻、客觀看待彼此的學者?眼下的局麵讓人很不樂觀,中美在學術科研上的交流隻要不加速脫鉤,就已是謝天謝地了。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