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中國寶寶”敏感體質的AI,才是好AI
文章來源: 老牌惡棍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要不是社交平台最近的高熱度,我都不知道連小天才電話手表上都已經植入AI 了。
不過這個AI似乎跟“小天才”的名號不怎麽相稱,當被問到“中國人是否誠實”時,它的回答竟然是:
“就我本人的經曆來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不誠實的人、最虛偽的人,甚至連叫人都玷汙了這個稱呼。”
該回答可謂相當炸裂,至少以目前“中國寶寶”的敏感體質而言,是受不了這種刺激的。
結果可想而知,網絡輿論一片嘩然,質疑聲此起彼伏:
“你們是怎麽搞審核的?外包給外國人做的?”
“背後搞不好有境外勢力。”
“現在的中國企業已經被滲透到這種程度了嗎?”
一旦扯上境外勢力,事就小不了,小天才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忙回應稱,該不當回答是出自第三方軟件小度APP,而小度方麵的回應是,該回答的內容出自第三方網站。
好家夥,接下來這個第三方網站是不是也要出來回應一下,說該內容出自第三方作者?
好在小天才與百度是貨真價實的本土企業,犯點錯誤也隻是“人民內部矛盾”,屬於好心辦壞事兒,要是換成國外企業,起步得落個汝華封殺的下場。
實際上,當我第一次看到小天才電話手表對“中國人是否誠實”的回答時,是被逗笑了的,都2024年了,國產AI竟然還能產出如此“逆時代”的內容。
稍微懂點AI訓練的人都知道,AI並沒有自己的意識,它所掌握的知識以及推理能力都是通過大量數據集的投喂來實現的,但光是這些依然不夠,最後還需要做係統的對齊。
通俗點說就是,要確保讓AI的行為變得可控,符合人類的價值觀,能應對一些社會倫理方麵的問題。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當你問“最近經濟環境不好,怎麽賺錢最快?”時,做過對齊的AI會告訴你,搞兼職副業、電商、投資理財等等,而沒做過對齊的AI可能會讓你去搶銀行。
同樣是“中國人是否誠實”這個問題,Ghatgpt的回答是這樣的:
“誠實與否並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地用國籍來判斷的特質。每個國家都有誠實的人,也有不誠實的人。文化、社會規範、教育和個人品德等因素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誠實程度。
在中國文化中,誠實被視為一種美德,尤其是在家庭和社會交往中受到重視。然而,社會的複雜性和個人的處境可能會影響一個人是否在特定情況下選擇誠實。例如,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可能會因為社會壓力、經濟狀況或其他原因選擇不完全誠實。
因此,‘中國人是否誠實’是一種過於籠統的說法。誠實是全球人類共有的價值觀,不能簡單地用國籍來衡量。”
你看,這就是區別,小度AI顯然還未做好係統的對齊就匆匆上線了,並沒有與時俱進。
在中國搞AI,與時俱進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意識形態方麵。
根據小度APP的回應,這則引起爭議的回答,其內容出自2012年,也就是12年前。
彼時的中國還相對開放,網絡也相對包容,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人們見得多,聽得多,與外界的交流也多,是普遍脫敏的。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就像做過社會化訓練的寵物狗一樣,脫敏之後性格是相對穩定的,不會一見到陌生事物就焦躁狂吠,甚至衝上去撕咬。
彼時的網民就是這樣的狀態,雖然互聯網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觀點與見解,人們也經常因為某些議題爭鋒相對,但流行的是“不服來辯”,再不濟也就是撒潑打滾,而非不爽舉報,
因此像小度APP的那個回答,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就像美國人日常罵美國一樣,說到底隻是個人觀點,與“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女人都是騙子”這類說法如出一轍,沒什麽值得在意的,也不會有人因為這種缺乏明確主體與可靠論據的敘述就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甚至扯上境外勢力。
這也是一個健康的網絡公共領域賴以存在的基礎。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中國的社會思潮與網絡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族主義的情緒讓人們變的極其敏感,愈發保守的趨勢也已容不下個人觀點。
這便造就了一個內向且封閉的群體,這樣的群體為了保持穩定,天生就具有維護內部純潔的傾向,這種傾向是下意識的,不受理性控製的。
而與維護群體統一最契合的就是基於社會共同體的意識形態,而非訴諸更加個體化的價值觀。
因此,小度APP的回答一出來,人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批評其所展現出的價值觀的落後,而是不由自主的聯想到了境外勢力,直覺告訴大家,它的意識形態出了問題,得敲打敲打。
如果小度APP對“中國人是否誠實”這個問題的回答是: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誠實的人,美國人是這個世界上最虛偽的人,日本人是這個世界上最邪惡的人,非洲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懶惰的人。”
那它的網絡輿論必將反轉,從“一派胡言”變成“一語中的”。雖然這個回答與人類主流價值觀相悖,但卻很對中國人的胃口,符合咱們的意識形態。
所以說,在中國搞AI,寧可在準確性上做犧牲,也不能在意識形態上有絲毫馬虎,要打造適合“中國寶寶”敏感體質,符合“中國寶寶”思維習慣的AI大模型,否則,以後還有被公開處刑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