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不單繼續以國家安全為標淮來限製可供公眾借閱的圖書,將包括荷蘭學者馮客有關中國大饑荒這浩劫的獲獎作品下架,還把保持政治中立的條款從選書宗旨和淮則中刪除。國安至上:香港圖書館刪館藏中立淮則 涉中國大饑荒獲獎曆史書被下架審核 https://t.co/NVye7IwaTH pic.twitter.com/GVsCF0ZAD4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ugust 13, 2024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港府的公共圖書館於2022年夏天加入「必須確保館藏不會不利於國家安全」作為收入館藏的要求,《明報》於去年刊登分析性報道,指公共圖書館在去年5月前的大半年時間內,曾至少把195項館藏下架,該報不時覆查檢索發現,由去年5月至本月,至少有70項館藏重新上架,不少與政治無關,例如立法會前議員鄺俊宇的愛情小說丶吳靄儀的金庸評論;至於與1989年「六四事件」和前支聯會已故主席司徒華的作品則繼續不在架,累計有180項館藏去向不明。
馮客的「人民三部曲」將缺一
另外,同一時段內,至少有32項館藏下架,包括書名有「劉曉波」的兩項館藏丶社會民主連線的三項刊物丶已停運的《蘋果日報》於1997年出版的《留住百年回憶:1997香港回歸紀念特刊》丶2005年出版的《回望香港十年》圖輯等。
更教人難以接受的是,與香港事務無關的中國曆史事件著作亦被下架,當中包括現任香港大學曆史係講座教授馮客(Frank Dikötter)的《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該書透過翻查檔案來梳理「大躍進」期間造成大饑荒的一段曆史,2011年獲頒「塞繆爾.約翰遜獎」,是全英非小說類作品的最負盛名獎項之一。該書亦為馮客編撰的「人民三部曲」之一,另兩部為《解放的悲劇 - 1945-1957年的共產黨革命史》及《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曆史,1962-1976》。
中國大饑荒是因為已故領導人毛澤東在1958年至1962年間推行「大躍進」的計劃經濟,結果引來大饑荒,造成中國巨大的經濟和社會災難,學術界過去將大饑荒的非正常死亡人數估計在1500萬到3200萬人之間,而馮客在閱覽多省上千份官方檔案後發現,那段時期至少有4500萬人死於非命。
至於虛構曆史小說亦有機會被下架,該報發現,曾在香港丶台灣和中國生活,而現居北京的著名作家陳冠中,其「中國三部曲」小說之一的曆史假想小說《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亦被下架。該書想像國民黨,而非共產黨於國共內戰勝出後中國發展的另一情況,曾獲浸會大學第六屆「紅樓夢獎」專家推薦獎。至於「中國三部曲」餘下的《裸命》和《盛世》則仍在架,可供市民外借。
研究中國現代及當代文學的中文大學中文係副教授黃念欣形容,《建豐二年》以文學與曆史展開對話,「屬劃時代」之作,「華文界少有丶絕對有文學價值」,「如果少了人看這本書,對於國族丶曆史教育是一個缺失」。她認為,圖書館館藏應愈齊全愈好,而陳冠中是香港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應該完整地在公眾視野裏被看見,否則會讓人對他的認識有所缺失。
當局刪中立條款 仍稱淮則不變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回覆傳媒查詢下架書籍的原因時重申,若發現館藏涉嫌違法或不利國家安全便會把書籍下架複檢,確定沒問題會重新上架。
不過,根據公共圖書館網頁顯示的「選書宗旨和淮則」,內容已經改變,已在淮則中存在至少23年的政治中立條款已被刪除:「香港公共圖書館對公眾事務並無任何取向,也不試圖透過館藏宣揚任何信念或觀點」。按翻查過往網頁內容的工具Wayback Machine顯示,這條款在不遲於今年4月被刪走。
康文署沒有直接回應該報有關刪除淮則的理據和過程,隻是說,公共圖書館「不時更新網頁內容,以提供簡潔和清晰的資訊」,強調圖書館在選購圖書館資料的宗旨和淮則沒有改變。
身為港府最高顧問成員的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館藏下架隻是反映從政府立場來說不想推廣有關作品,並非代表是「禁書」。不過,作品曾被下架的次文化堂社長彭誌銘則認為,即使書籍重獲上架,但已令出版商對出版相關作者的書籍踟躕不前,令讀者可接觸的資訊亦被削減;而市民少了從圖書館得知有關書籍後去買書,亦對出版業產生負麵影響。他認為,更大的問題是,署方什麽人丶根據什麽淮則把書籍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