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人人都愛大美女?假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文/包法利小姐

《玫瑰的故事》剛開播時,輿情裏充斥著這樣一種聲音:“大美女人見人愛、所向披靡,跟平凡的我有什麽關係呢?”

有道理啊,生活已經如此地艱難,為什麽還要踮起腳尖觀望另一種平步青雲的人生啊,難不成你我都是不視奸瑞貝卡活不出味的“簡慶芬”?

尤其第一集,被送花、送甜品、送玩偶,是從小美到大的黃亦玫(劉亦菲飾)習慣到厭煩的日常,更別提,到單位當實習生第一天就激活了30+男領導心中死去的蝴蝶。

紅顏非禍水,但不得不說,大美女就是有“打破無聊、製造騷動”的能力和接受眾星捧月的特權。

誰都不要不服氣,長得美就是一種能帶來不俗影響力的稀缺資源。而且先天養成的美總是比後天努力來的更加渾然天成、賞心悅目,這等基因彩票,可不就是誰中誰幸運麽?



不過同時,世間還存在著另一條真理,那就是——擁有即負擔。

比方說,倉裏有糧了得防小偷,才高八鬥了得防剽竊,家財萬貫了得防金融詐騙、自媒體作者寫個10萬+得防不給署名的搬運工……諸如此類。

人在什麽都沒有的時候,苦惱於如何“從0變1”,需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勞累枯燥;而等到稍微有了一些積累和成績,各種誘惑和看不見的小動作便會紛至遝來,這時你麵臨的課題就會發生變化。

擁有美貌當然也是同理。好東西誰都想要,那就擋不住聞味兒而來的啥人都有,其中會有謙謙君子,但更不乏想要偷的、搶的、占的、白嫖的心懷鬼胎之輩。

人人覬覦美女,卻未必人人都有尊重和嗬護美女的自覺。

因此,身為美貌的持有者,擦亮眼睛格外重要,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換來一筆“不對等交易”。



那麽如此說來,《玫瑰的故事》裏黃亦玫的成長線是順的、是符合基本邏輯的,大美女還是得談戀愛,因為她繞不開烏泱烏泱的男人,而談戀愛這件事,又會成為她探尋自我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

經曆纏綿與決裂、溫柔與冷酷,在起起落落之間,玫瑰們終將在眼淚中懂得:“愛女”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被動的玫瑰

從已完整播出的兩段情感關係來看,黃亦玫都是相對被動的那一方,因為她的需求總是被無視。

第一任莊國棟,事業腦沒問題,精致利己也沒問題,但能不能提前把自己的工作規劃跟女方說一說,也給到她一點選擇的主動權?而不是在對方情意正濃時揮一揮衣袖說走就走,還嫌她不識大體不懂事。



第二任方協文,始終有兩大心魔,一個是和優秀的“前輩”莊國棟一決高下,二個是麵對老媽和老婆的天平總是倒向前者,簡言之,他就是自卑+媽寶的綜合體。曾經,黃亦玫是他苦苦追求的女神;嫁進門之後,女神卻不得不跟隨著方的腳步,繞著那兩大心魔轉:

“就是要換大房子充麵子,玫瑰不同意也不行。”

“就是要跟老媽說方言,玫瑰聽不懂宛若局外人也沒關係。”

“就是要做一個養家糊口的好男人,玫瑰想要繼續工作也無濟於事。”

你看,不論是談戀愛還是陷入婚姻,不論是麵對所謂精英男還是經濟適用男,大美女發自內心的聲音和訴求都隻能屢屢淹沒於大男子主義理所當然的傲慢裏。



和莊國棟站在一起,他們男才女貌,是世俗眼光裏的無比登對,但其實,隻有女生入了戲。

她沉浸於愛情腳本當中,期待情意綿綿之後的浪漫新劇情,卻等來了一個冰凍熱盼的決絕背影。你拿人家當歸屬,而人家卻扶了扶金絲邊眼鏡,昂首闊步走向了遙遠的法(四聲)國。

和方協文修成正果,屬於是下嫁,按理說得享福吧,花鳳凰飛入尋常百姓家,那不得供著?事實是,金鳳凰飛入尋常百姓家,最終也得被馴化成平平無奇的下蛋雞、打鳴雞。

畢竟,百姓家有百姓家的權力體係,百姓家有百姓家的生存法則,一外來人口過去,當然得入鄉隨俗。你得變成辛勞的妻、隱忍的妻、說不上話的妻,同那些相貌平凡的婚後女子殊途同歸。這時你才後知後覺,婚前所有的殷勤和溫柔都已在暗中標好價格。



“愛女”的謊言

所以,美女相較於“普女”,會比較容易感受到一件事,那就是落差。

風華正茂時,絢麗的畫卷在眼前展開,讓她以為稍稍努力便可擁有全世界,後來才發現,什麽寵愛,什麽承諾,說說而已,反倒是限製處處存在,大部分人隻允許她做一隻安靜的花瓶,還是隨著時間推移無人給拭灰的那種。

從這個角度看,美貌好像是種陷阱,引誘著她們向前,卻無法兌現一個彩雲之巔。

但其實,“原罪”非美貌,而是傳統的性別規訓無法讓她們將美貌用在對的地方。

譬如,女性還是更傾向於在兩性關係中尋找自身價值,即“以跟誰在一起”為榮,而不是“我創造了什麽”。在這種底層心態之下,美貌就變成了獲得“優質男性青睞”的籌碼,而不是服務於己的王牌。

所以她們不夠“自私”,而常常不自覺地奉獻犧牲,她們也不太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反倒更加安於一個照顧者和輔助者的角色。不信你看娛樂圈,女經紀人和男明星修成正果的一大堆,男經紀人和女明星呢?哦,馮軻和張靚穎,早掰了。



別說“我們現代女性如何如何”“我們現代女性才不會”……口號誰都會喊,但要真從根兒上改變,那必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瓊瑤小說流行的幾十年,是在以愛情為旗幟叫板奴役女性的父權桎梏,向一代人灌輸了“寧可戀愛腦也不能麻木屈從”的價值觀;而到了現在,年輕人對愛情逐漸祛魅,很多人真心覺得,愛情不是絢麗的神話,更不是生活必需品,一個不小心還可能讓你萬劫不複,所以單身一輩子也無妨。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隻能說唯有經曆漫長的不斷的“矯枉過正”,我們方可衡量出愛情在生活中的最佳比重和位置。但在此之前最好知道,什麽是舊的,什麽是我們可能去到的方向。



另一個常見的“規訓謊言”是:當你是一個足夠美麗的女人,就能擁有一個愜意無憂的人生。常見話術有:

“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

“婚一結,娃一生,就什麽都好了。”

“女孩子不必那麽拚,有人養拚什麽拚。”

樂此不疲地勾勒美好願景,怎麽聽都像大忽悠。事實上也確實是在忽悠人,稍微理性思考一下就知道,世界上根本沒有一勞永逸的事兒,捷徑一向是最難走的路。

隻不過人都有惰性,在沒有摔過跟頭時都會本能傾向於一條容易的路,除非你在另一條路上看得見已知的成果和清晰的曙光。



可是你知道嗎,咱們的傳統規訓有多狡猾,在喂甜棗之前,已經提前打好了一巴掌。

沒錯,說謊言都是輕的,這其實是一套完整的PUA方案。

我先分享一個自己小時候經常挨的巴掌:“女的一般學理科不行,即使初中以前成績好,到了高中也就不行了。”

類似的還有;“一個女孩子家家,你還想上天呀!”

關於美女還會有一些天然偏見:“她長得這麽好看這麽愛打扮,一定沒時間看書一定腦袋空空吧。”

一個女性在能力開發和事業發展上可獲得的支持鼓勵遠低於男性,也遠低於來自四麵八方的催婚壓力。這個社會好像總有一隻無形的手,時而威逼時而利誘,時而恐嚇時而哄騙,致力於通過各種辦法將女性推入“光榮的”妻職和“偉大的”母職,而漸漸偏離發揮社會價值、創造經濟價值的舞台。



所以即便今時今日,女性獲得成功依然很難,她得先曆經蹉跎在謊言中驚醒,而後解除自我貶抑的封印確信“我能行”,最後才能選擇那條看起來很難卻很安穩的路。

又想起了波伏娃的經典名言: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是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又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每一種事物都在誘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奮發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聽說隻要滑下去,就可以達到極樂的天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這一段是絕世真理,值得女性同胞全文背誦,除了最後一句話有點過於嚇人……

雖然當下給予普通人的試錯空間並不多,但我相信“朝聞夕死,未為晚矣”,早覺醒早早進入生命的新紀元,隻要覺醒,總有機會的,哪怕在別人眼裏僅僅是微小的進步。

那時,戀愛還可以談,但將不再是動不動獻祭自我的曆劫;婚可以結孩子也可以生,但將不再是被動進入的牢籠,而是主動扛起的責任。

夢醒的那一刻很冷,但好在之後的路會通向光明。



作者:包法利小姐

關注我,在娛樂世界讀人心、解風情。

北京_01link 發表評論於
應當選性格突出的演員,不用大美女,也許會更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