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碩士考博“走後門”被坑 導師都是真的 事情全是假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焦文濟一回到國內

就四處尋找就業機會

然而

一個普通的“海歸碩士”身份

並不能讓焦文濟

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大學老師李陶東給他指了一條“捷徑”:

掏錢“走後門”讀博士學位

由他的博導親自指導焦文濟

焦文濟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答應了

然而

事情沒有他想象中順利

…………

“救命稻草”

2016年,焦文濟考入南方某普通一本大學,李陶東作為焦文濟的老師,在大學4年間給他提供了不少幫助,二人關係也就較普通的師生關係要更近一些。

2021年10月底,被焦慮裹挾的焦文濟找到了李陶東,以此消解心中苦悶。聽到昔日的學生求職經曆如此坎坷不順,李陶東感到十分同情,並試圖以老師的身份幫焦文濟分析情況,拿自身的經曆疏導和勸解他。

“現在國內競爭越來越激烈,‘海歸碩士’在國內的認可度也越來越低了,單憑這樣的學曆確實很難(找到好工作)。”李陶東對焦文濟分析道,“要想找到好的工作機會,就應當再讀一個博士,實現學曆的質變。”

焦文濟對讀博一事很糾結,提出了現實的顧慮:“讀博士固然好,可一來我沒有認識的博士生導師,二來距離博士生考試僅剩一個多月時間,我根本沒有複習,就算想考也考不上。

“你要敢想敢幹,考試僅僅是一方麵,最關鍵的還是要有導師願意帶你。”李陶東說,“我是某985高校畢業的。我能引薦我的博士生導師給你認識,至於考試,我們也會幫忙想辦法。怎麽樣?願不願意試試?”

就這樣,焦文濟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李陶東介紹博士生導師給他。

這次談話結束沒過兩天,李陶東便為焦文濟介紹了一位名叫韋一紅的老師。“導師幫你聯係好了,隻不過現在每一名博士生導師每年最多能帶兩名學生,若他幫你留了名額,你卻‘放鴿子’(不遵守諾言)的話,名額就白白浪費了。所以你先交個3萬元的保證金吧。”李陶東說,“我已經幫你約好過兩天跟韋老師見個麵,這就相當於一次麵試了。”

焦文濟覺得,和韋一紅見麵後再轉款更為穩妥,可李陶東卻告訴他,韋一紅生氣了,覺得焦文濟“不懂事”,並將二人的聊天記錄發給了焦文濟以作證明。

焦文濟見狀,隻得按照李陶東所說,將3萬元“讀博意向金”轉到一個名為“黃竹清”的賬戶內。轉好後,焦文濟便等待著和韋一紅見麵。

學還沒上,錢卻交了不少

2021年11月8日,李陶東卻告訴他,他的導師已經換成了許靖卓。

“韋一紅不適合做學術,而且不能支持你出國訪學,不適合做你的導師。”李陶東說,“許靖卓是我曾經的博導,他有更好的學術背景,也能給你提供出國訪學的機會,做他的學生對你來說更為合適。”

焦文濟被說動,沒多想便同意更換導師。當他提出想把之前交的那3萬元保證金要回來時,李陶東拒絕了他:“這事兒之後再提,我怕韋一紅在你申請博士的時候報複你。”焦文濟覺得李陶東說得有道理,便沒有堅持。

同年11月9日,焦文濟在李陶東的帶領下參觀了校園,二人隨後來到許靖卓的辦公室,和許靖卓商量申博事宜。許靖卓向焦文濟介紹了這所985大學的博士生培養方式,說明了對學生的要求,並給他推薦了備考書目。

隨後,焦文濟添加了許靖卓的微信好友,三人一同去學校的食堂吃了午飯。經此一行,焦文濟對李陶東便深信不疑,認為許靖卓願意收自己為徒,自己讀博的事情一定能順利推進。

兩天後,焦文濟接到了李陶東的微信語音電話,稱許靖卓要求其提前支付4年學雜費和出國訪學費,一共是12.8萬元。同時,李陶東將二人的聊天記錄截圖發給焦文濟。

截圖中顯示,由於許靖卓不願親自收錢,錢需要打入一個名叫“於曉偉”的賬戶中。焦文濟沒有多想便如是操作。

2021年11月12日,在許靖卓的指導下,焦文濟提交了報考誌願,進入最後的衝刺複習階段。

9天後,李陶東又聯係焦文濟,稱許靖卓擔心其複習得不好,打算幫助其進行筆試和麵試輔導,收費為10萬元。見焦文濟有些猶豫,李陶東告訴他,若不交這筆輔導費,將來萬一沒考上,先前的12.8萬元也不會還給他。

於是,焦文濟按照李陶東所說,將10萬元打入了“於曉偉”的賬戶中。

同年12月6日,李陶東再次找到焦文濟,稱先前用那10萬元找了幾個人都不行,他們對申請都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要找曾經擔任過書記的劉林老師,找他給你輔導,這事兒才能穩妥,得再轉點錢。但這筆錢不能直接打給他,你先打給許靖卓,這樣迂回操作一下。萬一最後考不上,這筆錢也能退回來。上次的10萬元我(12月)18日就退還給你”。

此時距離博士招生考試僅剩10天,考試迫在眉睫,焦文濟確實複習得也不好,於是又給於曉偉的賬戶轉了數萬元。

終於到了考試的日子,沒有任何人的幫助,焦文濟獨自前往學校參加了筆試和麵試。

2021年12月26日,李陶東再次找到焦文濟,稱學校任命了新的院長徐雙,之前找的人權力都不夠大,需要找這位新上任的院長,讓其再交10萬元。同時,李陶東稱,拜托許靖卓辦理轉學院事宜,還需要再花2.8萬元。可是此時的焦文濟已經沒有錢可以轉了,李陶東就此作罷。

錢包空了,博士夢也碎了

2022年1月21日,學校的錄取結果出來了。當然,由於考核不合格,焦文濟並不在錄取名單之內。於是,焦文濟便聯係李陶東,要求他將之前的所有費用都如數返還,包括保證金、預支的學雜費和出國訪學費、麵試輔導費,共計20餘萬元。

但李陶東以各種理由推托、逃避。無奈之下,焦文濟直接聯係到許靖卓,向其求助。

“你們已經交錢給研究院了嗎?”許靖卓感到疑惑,畢竟讀這所985高校的博士生並不需要提前交錢。

“老師,李陶東老師讓我把錢交到您給的賬戶上。”焦文濟解釋道。

“小焦,你怎麽可以輕信李陶東給他轉錢呢,你趕快和你父母一起去報案。”震驚之餘,許靖卓對李陶東以他的名義行騙,敗壞自己聲譽的行為感到十分氣憤。

至此,焦文濟才徹底醒悟過來——原來李陶東自始至終都在欺騙他。從一開始的韋一紅老師,到後來的許靖卓、劉林等老師,人都是真的,可事情全是假的。

原來,早在2021年6月,李陶東就已被焦文濟入讀的大學勸退——任職期間,李陶東不守師德,多次向其他老師、學生借款,被其借款的老師大約七八名,被其借款的學生更是達30多名,向學生借款的金額達到了8萬元左右,且未歸還。

事實上,李陶東從未聯係過韋一紅,給焦文濟看的聊天記錄也都是李陶東一人用兩個微信賬號偽造出來的。

在3萬元被花費掉後,李陶東聯係到許靖卓,謊稱有一個學生想以正規途徑考取該985高校的博士,希望許靖卓可以幫忙輔導。許靖卓並未察覺李陶東的謊言,覺得自己隻是幫個小忙,簡單介紹下博士報考流程,礙於情麵便同意了。誰知,此舉竟讓李陶東的犯罪計劃推進得更加順利了。

在取得焦文濟百分百的信任後,李陶東便開始編造各種理由索要錢款。無論是提前支付4年的學雜費、出國訪學費,還是托人幫忙輔導考試,在焦文濟看來,這都是“走後門”應該做的。

為了不讓焦文濟起疑心,李陶東還借用了母親黃竹清、學生於曉偉的賬戶,謊稱是韋一紅、許靖卓提供的賬戶,以用來接收贓款。

然而,得知一切真相後,焦文濟第一時間沒有選擇報警,而是繼續和李陶東溝通,希望他能夠將所有錢款退還。經過數月聯係未果,焦文濟於2022年4月22日報了警。2023年6月7日,李陶東到案,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

檢察機關在審查期間,積極開展追贓挽損工作,最終李陶東的家人代其將全部錢款退還給焦文濟,並給予了1.54萬元的補償。

2023年9月,北京市豐台區檢察院以李陶東涉嫌詐騙罪向法院提起公訴。同年11月,北京市豐台區法院作出判決,以詐騙罪判處李陶東三年有期徒刑,緩期三年執行,並處罰金3萬元。



定製詐騙防不勝防

相較於普通詐騙,這起案件中的被告人和被害人顯然具有更為緊密的聯係。同時,李陶東的每一步行動、每一個圈套都是針對著焦文濟所設計,是一種定製化的詐騙,而非廣撒網式的詐騙。

“定製化的詐騙多發於熟人之間,犯罪嫌疑人會根據被害人麵臨的困境為被害人量身打造走出困境的辦法,並提出具體的辦事步驟,在辦事過程中,根據情況的變化隨時改變策略應對新情況、新問題。”承辦此案的檢察官郭譞介紹。

“一方麵,人們但對於這種量身打造的圈套,有些防不勝防。另一方麵部分被害人也心存僥幸,認為‘花錢就能辦事,隻要有錢就能找到關係,有了關係就能解決問題’。被害人從準備考博到參加博士生考試僅僅隻有一個多月時間,卻依然認為通過找關係、花錢就能解決會見導師、收集複習資料、筆試、麵試等一係列流程。他自己的‘迷信’也是促使他落入陷阱的重要因素。”郭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