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中的文職工作者:這些帶石頭的“打工人”到底是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兵馬俑中竟還有一類文官俑?



“做文職工作的兵馬俑長啥樣”熱搜。來源/新浪微博截圖

這類文官俑還用石頭當文具?



“兵馬俑的文具為什麽是石頭”熱搜。來源/新浪微博截圖

近日,“做文職工作的兵馬俑長啥樣”“兵馬俑的文具為什麽是石頭”衝上熱搜,使“文官俑”得到了廣大網友的注意。

這類文官俑體現的乃是秦朝的文吏形象,他們通常腰帶上裝有——削刀、砥石。

大家不禁好奇,削刀、砥石在文書處理中發揮了什麽作用,以至於隨身攜帶呢?

而這類文吏與我們傳統所認知的文官職能、身份又有何不同?



文官俑。來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刀與筆:竹簡製書的必備工具

中國古代,以竹簡製作書籍需要用到刀、筆、墨、硯。其中筆、墨、硯的功用不言而喻,無需贅述。但“刀”為什麽是書寫的必備工具之一呢?



箕形陶硯。來源/故宮博物院

過去的人們對它的用途認知有誤,以為古人用刀在竹簡上刻字以記錄文字,因而“刀筆”乃是“以刀為筆”。這種認識在唐代賈公彥的著作《周禮·考工記疏》中有提及,他說:“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甚至南宋王應麟的著作《困學紀聞》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但這完全是誤會,刀的真正用途,其實可以從一個字窺見端倪:現在我們處理文字有誤時,常常使用“刪除”鍵去掉錯誤的內容而重新輸入,這個“刪”字便是關鍵。《說文解字》釋其為:“刪,從刀冊。冊,書也。”其中,“冊”是竹簡、木牘的象形,中間的一道橫線如同細繩將一片片竹簡係在一起,因此用刀去掉竹簡的錯誤即為“刪”的本義,是不是非常形象呢!



於闐文木牘。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策勒縣數字博物館

其實,秦漢時期,人們普遍使用竹簡、木牌作為文獻載體,毛筆作為書寫工具。竹簡等物品的寬度較窄,因此當書寫錯誤需要修改時,就使用刀將錯誤的地方削去,再寫上正確的文字。現代漢語中也常用“刊”表示發行的出版物或是排版印刷的行為,如“刊登”“刊載”等,但它並不僅有這個字義。《說文解字》釋“刊”為:“刊,剟也,從刀幹聲。” 其本義為用刀砍削,很快便衍生出“修改、刪除(文字)”的含義。如“不刊之論”一詞,本義是指“不能被修改的言論”,但很多人總是望文生義地認為是“不能刊登的言論”,可就誤會了。

刀如同今天的橡皮或是塗改液,墨筆在竹木簡上寫字寫錯了,就用刀將錯字刮去,然後再寫上正確的文字。所以,“刀筆”並非“以刀為筆”,而是既使用“刀”又使用“筆”的意思。



東漢金馬書刀。來源/遼寧省博物館

這也難怪,他們要在腰帶上裝削刀、砥石這種“大石頭”了。

刀筆吏:獨特的政治群體

解釋過“刀”與“筆”的用途之後,我們知道了它們與文書處理的密切聯係。那麽,刀筆吏是否就是處理文書錯誤的官員呢?

這個問題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來回答。從狹義上講,刀筆吏就是處理文書錯誤的吏員。但從廣義上來講,“刀筆吏”在許多使用場合中所指代的就是朝廷中全體以刀筆文法為工作方式的文法吏員。



宋江畫像。宋江曾為花村刀筆吏。來源/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

聽到這裏似乎又有一點懵了,沒關係,我們一起慢慢捋清楚其中的關係。

春秋戰國以來,禮崩樂壞,舊的世卿世祿製度逐漸瓦解,而官僚政治逐漸形成並發展。國家考核和任命官員的標準不再是血緣身份,而是官員本身的能力。許多擁有一技之長卻無法入朝為官的人依附於官員,為他們做一些具體的事務。在那時他們通常被稱為“門客”,而“門客”就是早期“吏”的雛形。秦朝建立之後,國家需要處理的政治事務大大增加,而政治運轉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可秦朝國祚短促,許多政治製度未能實行太久。漢代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出現了許多“以刀筆文法為工作方式的文法吏員”。他們可以撰寫公文,管理檔案文書,並且通曉律令和曆史知識。他們憑借自己的能力幫助統治者處理某些具體的行政事務,因而被稱為“文法吏”或“文吏”。可見文吏是自戰國官僚製度產生後,中央集權政府為行政管理需要而按照法家理論設計並培養出來的行政管理人員。又因當時書寫材料的限製,負責文法工作的吏員往往經常需要刪改文字,所以他們多是刀筆隨身攜帶。如《後漢書·周磐傳》曾記載,周磐臨終時遺命:“編二尺四寸簡,寫《堯典》一篇,並刀筆各一,以置棺前,示不忘聖道。”可見,那時的文吏大多離不開刀筆,“刀筆吏”也成了“文吏”的代稱之一。



陶文吏俑。來源/故宮博物院

文吏在政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從《史記》中的《蕭相國世家》可以窺知一二。漢朝曆史的開國功臣之一,蕭何,便是一位“文吏”。《史記·蕭相國世家》開篇寫道:

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以文無害為沛主吏掾。高祖為布衣時,何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鹹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秦禦史監郡者與從事,常辨之。何乃給泗水卒史事,第一。秦禦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請,得毋行。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沛公至鹹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鹹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清殿藏本蕭何像。蕭何於秦時曾為刀筆吏。來源/中國曆史博物館保管部編《中國曆代名人畫像譜》,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這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包含了豐富的信息:第一,蕭何善於處理公務,能力出眾,同行考核位列第一,甚至得到過升職的機會;第二,他多次利用自己吏員的身份幫助劉邦;第三,當劉邦眾第一次進入鹹陽之時,其他將領都忙著搶奪財寶,唯獨蕭何先將秦朝丞相和禦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詔令,以及各種圖書文獻收藏起來。

由此可以看出,蕭何作為“文吏”深知文書律法的重要性,他敏銳而優秀的職業直覺告訴他應當保存秦朝的檔案文件。以至於項羽等人即使焚燒鹹陽城,劉邦仍然可以掌握國內的基本情況。這對劉邦在楚漢爭霸的對峙中有益而無一害,《史記》接著記載道:

漢王引兵東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撫諭告,使給軍食。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中,侍太子,治櫟陽。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關中事計戶口轉漕給軍,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上以此專屬任何關中事。



明人繪劉邦像。來源/中國曆史博物館保管部編《中國曆代名人畫像譜》,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漢王劉邦在外征戰,蕭何可以說是做起了“後勤部長”,輔佐他的政治治理,負責發布政令,修建宗廟,甚至管理居民戶口和軍隊供給。有時候來不及將政務上奏劉邦,蕭何就索性“先斬後奏”,先自行處理再上報結果。這些事跡足以看出蕭何是一名非常老練的“文吏”。

也可以看出,由於對政治和法律的深刻了解和掌握,文吏已經成為朝廷中十分重要的官員了。

儒與法:古代政治的一種博弈

但是,即便文吏群體有蕭何這樣的開國功臣,“文吏”的政治地位卻並不高。《史記·蕭相國世家》中,司馬遷評價道:“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其後的《漢書》也承襲了這種評價,認為其“起秦刀筆吏,當時錄錄未有奇節。”“錄錄”即為“碌碌”之意,《史記》和《漢書》都認為他出身於刀筆吏,身份低微,在當時也沒有特別突出的貢獻。《漢書·趙堯傳》記載周昌(漢朝大臣)嘲笑趙堯(西漢官吏)直道:“刀筆吏耳,何至是乎?”意為“刀筆吏而已,怎麽可以達到這樣的地位呢?”其中的蔑義已是一目了然。



民國《漢書》印本。來源/河南省洛陽市嵩縣數字博物館

實際上,許多觀點認為“刀筆吏”就是對漢代文吏的某種“蔑稱”。為什麽對於“文吏”有這樣的評價?我們還需從秦漢的政治背景說起。

“官”與“吏”的職務終究有差等,“文吏”作為“官員”的僚屬,能力再出眾,其地位也不可與其長官相比。因而對低級吏員有不屑的評論實屬常態,但更重要的還是下麵的原因。上文介紹過,文吏是戰國以來隨著官僚製度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官僚類型,他們主要對上級領導負責,而且按照官僚體製行事,可以說是官僚體製中的行政人員。但是,朝堂之中還存在著另外一個政治群體——也就是“儒生”。儒生群體所信奉的是儒家學說,屬於知識分子範疇。文吏大多以學吏入仕,而儒生以經術入仕。文吏以法令理事,而儒吏行教化之治。儒法治國方式的衝突就在他們身上具體地體現了出來。

秦朝的官僚體製,大致以文吏為骨幹,秦言“以吏為師”便是明證。這種法治容易走向文化專製與君主獨裁,秦朝的短命便證明了純文吏體製的嚴重弊端。即使進入漢朝,部分文吏也走向極端,成為了一種可以稱為“酷吏”的變體,張湯就是其中代表。漢朝吸收秦朝的教訓,接納大量儒生進入政治,並且最終發展到“獨尊儒術”的程度。因此眾多儒生都認為自己學習的儒道才是真正的治國之道,他們對文吏所認為的“刀筆文法”頗有微辭。他們將“刀筆吏”作為“文吏”的蔑稱,或許正是諷刺他們明明沒有什麽(儒學)知識,卻時刻將知識分子的工具帶在身邊,像是在吹噓自己的身份一般。

然而,純儒生的體製也未必適合中國古代政治的情況,王莽新政便也是明證。教化仁政在發揮維係社會的作用時,也阻礙了法治的建設。經過幾次大範圍的“折騰”之後,統治者不約而同地意識到,僅憑“儒生”的儒道或“文吏”的法治都無法達到理想的治理效果,故漢宣帝的太子劉奭指出父親“持刑太深”,好用文法吏時,漢宣帝非常嚴肅地解釋道:“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文吏”或“儒生”實際上也開始逐漸融合,雙方不斷互相取長補短。雖然兩者的理念不同,矛盾依舊,但二者之間的融合已在不自覺中形成。不過在這場無形的爭鬥之中,最終以知識分子為代表的儒生一派占絕對優勢而終結。



漢宣帝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外,中國古代史上長期存在“胥吏”階層, 他們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辦理文書、處理具體事務的專門人員。在南北朝至唐前期的時段裏,由於士族政治的影響,強調士庶之別的流內、流外品級製度不斷強化。所謂“流外官”,就是在流內九品之外的職官,與流內官相比品秩卑微。通常視流內官為“官”的階層,流外官雖然承擔了大量繁重的基礎性行政事務,但也隻能是低級的“吏”階層。

與此同時,“刀筆”一詞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由於刀筆吏在過去也負責刑獄之事,所以自宋元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形容某些可以將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的人士。而訴狀也被稱為“刀筆文章”,訟師則被稱為“刀筆先生”。

“刀筆吏”這個群體的演變,也是中國古代政治發展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