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古老蚊子以恐龍血液為食,無法克隆出“侏羅紀公園”

古老蚊子以恐龍血液為食,無法克隆出“侏羅紀公園”

文章來源: 北青Qnews 於 2023-12-05 23:35:3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北京青年報記者12月5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黎巴嫩籍研究員丹尼·阿紮領銜在距今約1.3億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並證明在當時雄性的蚊子也會吸血。參與此次研究的研究員黃迪穎表示,此次發現的蚊子當年可能會吸食早期哺乳動物、早期鳥類乃至部分恐龍的血液。但即使它們吸食了恐龍的血液,由於DNA保存的時間有限,以如今的技術也不可能像電影《侏羅紀公園》那樣克隆出活生生的恐龍來。

專家用20多年在琥珀中尋找古生物,發現已知最古老蚊子

12月4日,國際知名期刊《當代生物學》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黎巴嫩籍研究員丹尼·阿紮領銜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距今約1.3億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這項新發現還證明了在蚊科演化的早期階段,雄性的蚊子也是吸血的,並揭示昆蟲的早期吸血行為比我們想象的更為複雜。

這項發現公布後,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想到了知名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有科研人員利用琥珀中蚊子吸食的血液,克隆出了大量的恐龍,還原了曾經的恐龍世界。“這次發現的蚊子能幫忙克隆出恐龍麽?”有網友評論稱。

12月5日,北青報記者聯係到了參與到此次研究的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他介紹說,發現化石的丹尼·阿紮今年50歲,過去20多年間一直從事黎巴嫩地區琥珀內古生物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丹尼加入了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並一直在南京居住、研究。

黃迪穎說,丹尼曾在黎巴嫩多地調查、采集琥珀標本,並親手打磨,以便在顯微鏡下觀察古生物。“他可以說是當地琥珀打磨的專家,能夠把標本打磨得非常薄,這給我們觀察蚊子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1.3億年前雄性蚊子也吸血,專家稱出乎意料

現如今,令不少市民厭煩的吸血蚊子都是雌性,雄性蚊子往往以植物的汁液、花蜜等為食。但黃迪穎表示,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此次的黎巴嫩琥珀,發現1.3億年前的雄性蚊子應該也是吸血的。

他表示,雖然此次發現的蚊子隻有2.5毫米長,但在顯微鏡下,其特征很明顯。“雄性蚊子和雌性蚊子有一個明顯的區別之處,就是雄性蚊子身體下部有兩個形成‘分叉’形態的結構,而這次發現的兩件標本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結構。”

但讓黃迪穎等研究者沒想到的是,相比現代的蚊子,1.3億年前的雄性蚊子口器完全不同。“現代的蚊子主要以樹木的汁液等為食,但這次在琥珀裏發現的蚊子,口器前麵呈三角形,非常鋒利,還有一個如同鐮刀一樣的構造,這個構造應該就是用來劃開皮膚,以便吸食血液的。這是我們研究之前完全沒想到的。”

黃迪穎表示,雄性蚊子後來改為“吃素”,或許是地球上主要的植物品種發生了變化的緣故,“1.3億年前,地球上主要的植物還是裸子植物,也就是現代鬆柏等植物祖先。後來被子植物才開始占據主導地位,被子植物的一大特點是會出現結構複雜的花,有雄蕊、雌蕊,還會產生花粉花蜜,或許就是隨著被子植物的普及,雄性蚊子逐漸進化到‘吃素’的。”

蚊子或曾以部分恐龍血液為食,但DNA過了“保質期”難以再現“侏羅紀公園”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介紹,過去關於蚊科最早的化石記錄來自於距今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此次發現的琥珀化石中的兩隻雄性蚊子距今約1.3億年,將蚊子的化石記錄提前了近3000萬年。

黃迪穎說,在此次發現的蚊子生活的時代,樹林裏基本上都是類似今天鬆柏的裸子植物,恐龍是陸地的霸主,但早期哺乳動物和早期的鳥類也已出現,當時的蚊子就可能以這些哺乳動物、鳥類以及部分恐龍的血液為食。

不過黃迪穎表示,就算這些蚊子吸食了恐龍的血液,但DNA有一定的“保質期”,哪怕距今1000萬年的古生物,要提取DNA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1.3億年前的蚊子了。因此此次發現的蚊子無法成為人類克隆出“侏羅紀公園”的鑰匙。但這些琥珀能夠揭示蚊子吸血的進化史,對於填補蚊子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空白有著重要的意義。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馬斯克睡辦公室照曝光,睡在桌下,枕頭都沒有
我在美國大學過中秋,親友誤以為我偷偷回國了
縣城貴婦也被賣月餅逼瘋了,為什麽全世界都在賣月餅?
150萬張照片、一條耐磨的牛仔褲,他拍出了底層的尊嚴
美國再出手!擬對意大利麵課征91.74%關稅 原因曝光




24小時討論排行

嚴查雙國籍?華男從中國出境被攔 要求當場銷戶!
BBC:美國如何一步步在全球電動車競賽中落後
珍古道爾辭世 臨終語出驚人:送川普習近平到太空…
30天動員5萬海軍 應對台海危機 時間所剩不多
她被困Cybertruck活活燒死:日裔19歲女生照片曝光
哈瑪斯談判條件曝!要求釋放重刑犯,以色列全麵撤軍
特朗普:“環保少女”有憤怒管理問題 該去看醫生
最高法院支持!30萬人將被驅逐出境
川普劍指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高官壓力大想請病假
高市早苗若上台 對中國或是外交噩夢 或觸3大紅線
首部“潛台諜戰劇”央視熱播 港媒:真人真事…
美國戰爭部長牽頭3068人做俯臥撐 創吉尼斯紀錄
這場血腥戰爭,終於要打不下去了
華人工程師拿到亞馬遜高薪後,卻決定離開美國…
娃哈哈內鬥升級!傳宗馥莉等高管被帶走調查
巴西強人低頭!通話川普:請求取消懲罰關稅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古老蚊子以恐龍血液為食,無法克隆出“侏羅紀公園”

北青Qnews 2023-12-05 23:35:31

北京青年報記者12月5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黎巴嫩籍研究員丹尼·阿紮領銜在距今約1.3億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並證明在當時雄性的蚊子也會吸血。參與此次研究的研究員黃迪穎表示,此次發現的蚊子當年可能會吸食早期哺乳動物、早期鳥類乃至部分恐龍的血液。但即使它們吸食了恐龍的血液,由於DNA保存的時間有限,以如今的技術也不可能像電影《侏羅紀公園》那樣克隆出活生生的恐龍來。

專家用20多年在琥珀中尋找古生物,發現已知最古老蚊子

12月4日,國際知名期刊《當代生物學》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黎巴嫩籍研究員丹尼·阿紮領銜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距今約1.3億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這項新發現還證明了在蚊科演化的早期階段,雄性的蚊子也是吸血的,並揭示昆蟲的早期吸血行為比我們想象的更為複雜。

這項發現公布後,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想到了知名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有科研人員利用琥珀中蚊子吸食的血液,克隆出了大量的恐龍,還原了曾經的恐龍世界。“這次發現的蚊子能幫忙克隆出恐龍麽?”有網友評論稱。

12月5日,北青報記者聯係到了參與到此次研究的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他介紹說,發現化石的丹尼·阿紮今年50歲,過去20多年間一直從事黎巴嫩地區琥珀內古生物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丹尼加入了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並一直在南京居住、研究。

黃迪穎說,丹尼曾在黎巴嫩多地調查、采集琥珀標本,並親手打磨,以便在顯微鏡下觀察古生物。“他可以說是當地琥珀打磨的專家,能夠把標本打磨得非常薄,這給我們觀察蚊子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1.3億年前雄性蚊子也吸血,專家稱出乎意料

現如今,令不少市民厭煩的吸血蚊子都是雌性,雄性蚊子往往以植物的汁液、花蜜等為食。但黃迪穎表示,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此次的黎巴嫩琥珀,發現1.3億年前的雄性蚊子應該也是吸血的。

他表示,雖然此次發現的蚊子隻有2.5毫米長,但在顯微鏡下,其特征很明顯。“雄性蚊子和雌性蚊子有一個明顯的區別之處,就是雄性蚊子身體下部有兩個形成‘分叉’形態的結構,而這次發現的兩件標本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結構。”

但讓黃迪穎等研究者沒想到的是,相比現代的蚊子,1.3億年前的雄性蚊子口器完全不同。“現代的蚊子主要以樹木的汁液等為食,但這次在琥珀裏發現的蚊子,口器前麵呈三角形,非常鋒利,還有一個如同鐮刀一樣的構造,這個構造應該就是用來劃開皮膚,以便吸食血液的。這是我們研究之前完全沒想到的。”

黃迪穎表示,雄性蚊子後來改為“吃素”,或許是地球上主要的植物品種發生了變化的緣故,“1.3億年前,地球上主要的植物還是裸子植物,也就是現代鬆柏等植物祖先。後來被子植物才開始占據主導地位,被子植物的一大特點是會出現結構複雜的花,有雄蕊、雌蕊,還會產生花粉花蜜,或許就是隨著被子植物的普及,雄性蚊子逐漸進化到‘吃素’的。”

蚊子或曾以部分恐龍血液為食,但DNA過了“保質期”難以再現“侏羅紀公園”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介紹,過去關於蚊科最早的化石記錄來自於距今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此次發現的琥珀化石中的兩隻雄性蚊子距今約1.3億年,將蚊子的化石記錄提前了近3000萬年。

黃迪穎說,在此次發現的蚊子生活的時代,樹林裏基本上都是類似今天鬆柏的裸子植物,恐龍是陸地的霸主,但早期哺乳動物和早期的鳥類也已出現,當時的蚊子就可能以這些哺乳動物、鳥類以及部分恐龍的血液為食。

不過黃迪穎表示,就算這些蚊子吸食了恐龍的血液,但DNA有一定的“保質期”,哪怕距今1000萬年的古生物,要提取DNA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1.3億年前的蚊子了。因此此次發現的蚊子無法成為人類克隆出“侏羅紀公園”的鑰匙。但這些琥珀能夠揭示蚊子吸血的進化史,對於填補蚊子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空白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