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一工地挖出疑似商周時期遺址 至今有2000多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日,網上多個視頻流傳,深汕特別合作區一工地施工時,疑似挖出商周時期遺址,目前正在進行保護性考古挖掘。

現場圖片。陳文東拍攝

南都記者了解到,該工地位於深汕特別合作區格田村附近,網上航拍視頻顯示,工地上有身穿“深圳考古”字樣衣服的人員在進行挖掘工作,視頻中顯示,現場還有一些展板,展板上寫著“白田山遺址,與化工園一期用地重疊麵積約為159172平方米,包括1-3 號崗整體、4-6號崗東坡部分區域”。

在2022年深圳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係列活動中,線上+線下聯動展出了“深汕特別合作區考古調查(2001-2022年度)成果展”。南都記者查找發現,“深汕特別合作區考古調查(2001-2022年度)成果展”有關於白田山遺址的描述。白田山遺址位於鵝埠鎮格田村白田山西坡,遺址西側為大片的低窪地,有溪流自南向北匯入南門河,按采集情況可分為4個采集區和1個采集點。采集到的遺物主要為商周時期陶片,陶片多為記質陶,有少量夾砂陶,紋飾有夔紋、方格紋、重圈紋、葉脈等。根據遺物分布範圍,初步推測遺址麵積超過2萬平方米。根據采集遺物特征,白田山遺址為商周時期遺址。

據了解,商周考古是中國考古學的一個重要階段,商周時期約為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256年,也就是說,兩三千年前已有較大規模的人類群體在深汕特別合作區這片土地上生產生活。

深汕特別合作區考古調查(2001-2022年度)成果展頁麵截圖。

南都記者查閱公開報道發現,深圳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21年底啟動了深汕特別合作區考古調查工作(2021-2022年度),組織專業隊伍對合作區進行了全麵踏查,同時開展了窯址專項調查。經過近3個月的田野調查,工作隊在合作區新發現、探明或測繪:先秦遺址4處、遺物點28處、古建築9處、古墓葬279處、明清窯址5處(含三普登記點1處)、近現代史跡、革命文物2處、古村寨8處、古驛道4段、碑刻13通。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時,合作區範圍內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5處,包括東周遺址1處、明清窯址3處、明代古驛道1處、明清古寨3處。

公開報道中還提到,考古調查工作人員首次在合作區發現了早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存,這將合作區範圍內人類活動的年代上限提早至新石器時代晚期。新發現了白田山、新厝、秋塘等商周時期遺址,這些重要遺址的發現意味著商周時期已經有較大規模的人類群體在這裏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