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內睡了四五年沙發,年輕姑娘路靠輪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起初感到腰部不適是在2013年,當時,祝女士不過25歲。“很普通的腰部酸痛,休息一會就緩解,無非是有點累到了吧,換成誰都不會在意的。我又這麽年輕,哪裏會有大問題呢?”

此時的祝女士怎麽也想不到,6年之後,她的情況會嚴重到除了接受腰椎手術外別無他法。

六年內情況逐步加重

保守治療方法用了個遍

整條左腿麻木刺痛,無法站立

隨著腰部不適而來的還有偶爾的腿部症狀——發麻、輕微疼痛。“最早是從大腿開始的麻木,伴隨著腰部的酸痛,休息一會,最長不超過一兩天,症狀都能緩解。”祝女士說,隨著發作頻率越來越高、症狀越來越明顯、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她意識到不對勁,到當地醫院就診。

“醫生說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確實有點驚訝,不過我也有些不好的習慣,蹺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就忍不住‘葛優癱’之類的,反正已經這樣了,先治療比較重要。”針灸、熱敷、牽引、理療……所有的保守治療方法都用上了,全都是治標不治本,剛開始有點用,後來依舊複發。

到了2018年,有醫生建議祝女士做腰椎間盤突出手術。“不敢做!就算是微創,在腰椎上動刀子,萬一落下什麽後遺症,甚至是從此站不起來了呢?”祝女士還是抱著一絲靠保守治療能起效的希望四處求醫。

2019年5月,祝女士的情況越發嚴重,從大腿到腳底,整條左腿完全麻木,一走路就疼痛加重,步行時間沒法超過1分鍾,幾乎無法站立,要靠著輪椅移動。“晚上躺在床上睡覺,能明顯感覺到左腿是涼的,右腿是熱的,這種感覺又難受又詭異。”

整節椎間盤脫出 髓核完全遊離

手術之外別無他法

有一天,祝女士的媽媽無意間看到新聞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骨科的馬建軍主任醫師在進行關於腰椎的科普講座,仔細聽完,祝媽媽覺得這位醫生講得不錯,看著也親切,詢問女兒要不要去掛號看看。就這樣,祝女士一家趕去浙大邵逸夫醫院。

接診祝女士後,馬建軍建議做磁共振,根據結果決定需不需要手術。“拿到我的報告,馬主任很幹脆,告訴我像我這樣的情況,除了做手術別無他法。”馬建軍一邊在片子上比劃,一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祝女士一家解釋病情——“脊椎由一節一節的骨頭組成,每一節之間夾著一個椎間盤,可以想象成一個荷包蛋,蛋黃部分是髓核,蛋白那一圈是纖維環,您的最下麵兩個椎間盤都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病變,尤其是腰椎L4/5那一節椎間盤不是突出那麽簡單,而是完全脫出,髓核部分已經完全從纖維環中脫離,掉進椎管,壓迫神經,引起一係列症狀,想要靠保守方法獲得效果幾乎不可能,而且同時合並椎體間的不穩,建議進行腰椎微創融合手術。”

馬建軍說,腰椎微創融合手術與傳統的腰椎開放融合手術不同,它屬於微創手術,邵逸夫醫院骨科團隊在範順武教授的帶領下,已開展各類微創手術治療腰椎疾病近20年,累積了豐富的經驗。隨著技術的嫻熟與進步,目前的微創融合手術更加精細,出血更少,恢複也更快。手術中會把脫出的椎間盤找到並去除,然後處理椎體間的病理髓核,再放入融合器,將上下兩節椎體連結起來,待到逐漸融合後就可以進行正常體力勞動了。

祝女士當即決定手術。“沒辦法了呀,走路都走不了,才30歲出頭,不做手術難道以後都坐輪椅?”現在回想起來,祝女士也覺得有趣,“人和人之間都看眼緣吧,見到馬主任第一印象就很好,耐心解釋病情和手術,明明第一次見,我們一家都很信任他。”

術後第四天下床嚐試走路

“不誇張地說,是重生的感覺”

原本預計兩個多小時的手術時間延長了兩個多小時,“我看到手術報告上寫著術中發現神經嚴重黏連,分離神經花了很多時間,還好最後的結果是好的,手術很順利。”

祝女士說,麻藥過後的前兩天比較難熬,躺著不動還好,變換姿勢時刀口會被牽扯著痛。第3天開始,幾乎沒有疼痛感,第4天,祝女士下床嚐試走路,第一次就嚐試了兩三分鍾。“走路的時候腿不麻、大腿根部沒有酸痛、腰部也沒有緊繃抽筋的感覺,真是久違了,不誇張地說,是重生的感覺。”

一星期後,祝女士恢複良好可以出院,一家人卻有些糾結。“我們住得遠,來醫院坐車要很久,家裏又是老小區,樓梯走上走下不方便,為了恢複好又是要求盡可能多臥床休息的……”了解到祝女士的難處,馬建軍多方協調,最終將她的出院時間延長到了拆線當天,避免了一番折騰。

術後三個月內,除了必要的上廁所、吃飯、洗澡,祝女士嚴格遵醫囑臥床休息,每次下床活動時間不超過30分鍾。術後三個月複查確定恢複良好後,祝女士直接重返職場。半年複查確定融合器和脊椎100%融合,馬建軍交待她之後就不需要再複查。“這也挺讓我驚訝的,原本以為腰椎這麽重要的地方可能需要終身定期複查,沒想到複查時間還挺短。”

一年後,不放心的祝女士又掛了馬建軍的號,馬建軍甚至還和她開起了玩笑。“恢複得挺好了呀,你這屬於‘過度醫療’了,沒必要的檢查就別做了,費錢還費時。”自那之後,祝女士再沒找馬建軍“報到”過。

年紀輕輕 為何腰椎間盤突出如此嚴重?

竟是因為在出租房裏睡了四五年沙發

手術那年,祝女士也才31歲。年紀輕輕,怎麽腰椎間盤如此嚴重?祝女士一家百思不得其解。

跟祝女士交流過程中,她提到了原本愛玩過山車等刺激的項目。“過山車之類的遊樂項目存在突然的轉彎、刹車等,對於腰椎確實可能有一定影響,不過相比較下,對於頸椎的影響可能更大,因為腰椎還能靠著椅背,而頸椎幾乎沒有支撐。”馬建軍說,絕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安全的,畢竟又不是天天坐。“就像每一項運動都有它的風險,不能說怕傷膝蓋就不跑步了,坐過山車也一樣,偶爾玩一次問題不大。”

“以前外出打工的時候在出租房裏我睡過四五年沙發,睡覺的時候整個人都是陷下去的,這會不會有關係?”

聽了祝女士的話,馬建軍認為這才是導致她腰椎問題的主因。“沙發太軟,整個人陷進去,說明對於脊柱的支撐力是不夠的。躺在沙發上,整條脊柱變形,受到不恰當的應力或者局部應力過大,長此以往,就容易出現問題。”另外,晚上在沙發睡覺看似在休息,實際上椎間盤一直處在疲勞工作的狀態。“清醒時肌肉發力,會對脊柱起到穩定與保護的作用,睡著後肌肉放鬆了,椎間盤反而承受了比白天更大的壓力。沙發的支撐力不夠,椎間盤變成了24小時‘打工人’,在本應該得到休息的夜間反而進行著強度更大的工作。這樣的狀態持續四五年,換成誰都受不了。”

“我是在差不多睡沙發一年左右時出現的症狀,原來那時候就有苗頭了,根本沒想到那方麵去啊!”祝女士懊悔不已。

馬建軍還提到一點,祝女士原先體重較重,1米67的個子,體重超過180斤。過重的體重也會給腰椎帶來壓力。在馬建軍適當減重的建議下,如今,祝女士的體重有意識地控製在140斤左右。

睡軟床還是睡硬床?

硬木板上鋪兩層3-4cm厚的墊被

基本上這就是適合睡覺的軟硬度

腰不好的人到底睡軟床還是睡硬床,這是很多人疑惑的問題。

馬建軍說,很多人發現晚上睡得越久腰越痛,這很可能代表著床的軟硬程度不合適。事實上,睡覺也有講究,太硬的床不行,可能導致腰肌慢性勞損、脊柱曲度消失、側彎等問題;太軟的床也不行,會使得身體下陷,脊柱受力不均,造成兩側肌肉張力不對等等情況,導致腰酸背痛。

“床鋪需要軟硬適中,給身體提供足夠支撐,並與身體曲線有限貼合,無論是仰臥位還是側臥位,都要能讓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簡而言之,就是睡著舒服,不別扭,最好的方法是在挑選床墊時實際試睡感受一下,個人感受才是最準確的評價標準。”

“不同年齡的脊椎對床墊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以為一張床墊可以睡一輩子。嬰幼兒應選擇中等偏軟一些的床墊,而兒童、青少年則不宜睡過軟的床墊,以免影響生長發育。老年人韌帶鬆弛,特別是骨質疏鬆患者,建議選擇略微偏硬的床墊。”

在店裏無法長時間試睡怎麽辦?馬建軍給出一個小妙招——在硬木板上鋪上兩層墊被,每一層厚3-4cm,躺上去感受一下,這基本就是適合大部人睡覺的軟硬度。記住這個感覺,也許在挑選床墊或者布置床鋪時會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