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屁股被打成黑紫色,嚴師不是“嚴”於體罰之師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不能讓負責任的好老師寒了心,也不能混淆是非,要堅決對侮辱、體罰說不,明確教育不能逾越的紅線

近日,網傳河北蠡縣小陳中學一學生被老師毆打。視頻中,該生屁股被打成黑紫色,身上還有多處傷痕。據央廣網報道,當地教體局工作人員表示,被打學生今年上初一,因違反學校相關紀律,被班主任懲戒,致身體出現淤青。經醫院初步診斷,學生身體無大礙。目前,涉事教師被停課,當地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


就算學生屁股被打得黑紫、身上傷痕明顯,可從醫院診斷看,可能並未達到刑法上的輕傷標準。不過,教師毆打學生,僅憑傷情輕重就能衡量行為的惡劣程度嗎?

在傳統觀念中,“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被奉為圭臬。省掉了鞭子,就會慣壞了孩子;小樹得砍,學生得管;嚴師才能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學霸……這些觀念一度被視為教育的不二法門。而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護兒童身心健康,嚴禁以教育之名,行體罰之實,才是教育的應有之義。

體罰帶來的傷害,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口,更是心靈上的傷痕。從網傳視頻看,該初中生屁股被打得黑紫,造成這種程度的傷情,足見涉事教師的暴力性和攻擊性。可以想見,其施暴時的嘴臉、揮動拳頭時的恐怖,會讓未成年人感到多麽無助和羞辱,與教育二字更是毫無關係。

因此,即便如當地教育部門所說,事件起因是該生違反校紀,班主任的毆打行為也絕不僅僅是教育懲戒,更給人恃強淩弱的情緒發泄之感,有愧於為人師表的身份。相關研究顯示,遭到體罰的學生更容易出現行為障礙,產生焦慮、抑鬱、憤怒等負麵情緒,害怕表達,學習興趣降低,具有攻擊性和暴力性。“以暴製暴”隻會產生惡性循環。

近年來,教師行為失當、辱罵體罰學生的事件總會受到社會高度關注。除了呼籲嚴懲惡言惡行,加強對師德修養的監督以外,也有觀點認為,溫室裏長不出參天大樹,柔聲細語式教育,隻會讓校園小霸王變本加厲、肆無忌憚。我們不能一邊寄望於老師教出好孩子,一邊又反對老師懲戒“熊孩子”。這豈非讓教育成為“不可能三角”?這種論調,有一定市場。

比如此事中,就有網友分析“這肯定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正是因為老師負責任,才管教孩子”。不過,將嚴師出高徒的“嚴”等同於體罰、言辭羞辱,隻是在偷換概念。

從教育實際來看,教育懲戒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校園中確實存在個別學生,違規違紀情節嚴重,影響惡劣。有鑒於此,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將教育懲戒正式納入法治軌道。其中明確,教育懲戒不是體罰,必須“符合教育規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則,做到客觀公正;選擇適當措施,與學生過錯程度相適應”。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應當為教師正當履行職務的行為撐腰,共同維護校園秩序。教育管理部門不能不分青紅皂白,遇到輿情一罰了之,讓負責任的好老師寒了心。與此同時,也不能混淆是非,堅決對侮辱、體罰說不,明確教育不能逾越的紅線。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裏,其他人隻看見“壞孩子”的頑劣,用高壓手段加以“管教”。好老師馬修則看到“問題學生”背後的問題,成長過程中缺乏愛的陪伴和肯定。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麵對一些頑劣的孩子,以暴治暴絕不是答案,唯有掌心融雪的耐心、理解寬容的愛心,才能融化他們心頭的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