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臉依舊能打,粉絲卻跑光了?
文章來源: 新浪娛樂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第一批頂流小生,相繼迎來事業瓶頸。
「四大頂流」中唯一一個還堅挺在演員賽道的楊洋,在自己最熟悉的現偶領域折戟。
而兩年前的暑期檔,《你是我的榮耀》還播得紅紅火火,楊洋飾演的航天工程師於途備受好評。
2021 年,關於他的熱搜詞條還是 # 人活著就是在不同年紀反複愛上楊洋 #。
2023 年的現在,再想起這個詞條,小劇不禁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曾因路人緣超高被選為「四大牆頭」的劉昊然,則在戀情緋聞爆出加之電影《燃冬》片段釋出後,路人喜愛度隱隱危矣。
不久前的某檔綜藝中,女嘉賓被問及理想型,作出了 " 早期的劉昊然 " 的答複。
懂的都懂。
初代頂流 " 失寵 ",究其原因,是多方麵的。
今天,小劇就來和大家嘮一嘮現今這波小生的發展路徑。
01/ 永遠的角色濾鏡,沒有人能輕輕鬆鬆轉型?
演員以角色立身,角色足夠深入人心,會在觀眾心中留下角色濾鏡。
演員自身,也會有個角色狀態滯留期,觀眾也因為喜愛他飾演的某一角色,格外偏愛角色狀態滯留期的他。
以劉昊然為例,可分為早期前段、早期後段以及當期劉昊然。
早期劉昊然以少年感為主要特征,在影視和綜藝都是如此。
早期前段以《北京愛情故事》《最好的我們》為代表,表現為懵懂少年;
早期後段以《唐人街探案》《妖貓傳》《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為代表,表現為聰明機智、熱血執著的少年。
與此同時,《明星大偵探》《高能少年團》《恰好是少年》等綜藝中的劉昊然,給觀眾留下的都是一致的少年印象。
清新治愈、自由隨性、清澈真實,少年正當如此,觀眾對劉昊然疊滿了少年濾鏡。當時的劉昊然被封 " 牆頭 " 毫無異議。
誰手機裏還沒存過幾張早期劉昊然?
而當期劉昊然,觀眾明顯對其《燃冬》胡子拉碴形象與劇情三角戀設定,配合戀情緋聞表現逆反。
說白了,就是對劉昊然的轉變不適。劉昊然曾經所代表的是清澈少年感,如今表現出來的轉型勢頭,定向類型狙擊範圍突變,觀眾不喜歡、不適應。
但也待影片上映後,劉昊然能不能以演技征服觀眾。
轉型,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關於偶像演員轉型,大家最熟悉的正麵案例就是胡歌。
今年 6 月,胡歌摘得金爵獎影帝,小劇心中湧出來的第一個詞是 " 終於
",終於見證他轉型完全成功,見證他從小生、偶像演員成功邁入中生、實力演員。
20 出頭年少成名。《仙劍奇俠傳》一炮而紅,而後《天外飛仙》《少年楊家將》,古裝帥哥形象深入人心,並接演大武俠
IP《射雕英雄傳》。
24 歲遭遇車禍,當頭一棒,可以說是對他生命和演藝生涯的雙重打擊。
胡歌自述這次車禍,也是次轉折,讓他得以在年少成名的泡沫中清醒過來。
複工後出演《仙劍奇俠傳三》《神話》,收視飄紅,再造古裝經典。江湖更是流出 " 無胡歌不仙劍 " 的說法。
他自己卻覺得,戲路大同小異,重複自我是對職業的傷害,也是瓶頸。
後來,我們就可以明顯看出,胡歌經曆了一段謀求發展轉型的迷茫期。
出演《香格裏拉》《無懈可擊之高手如林》《軒轅劍之天之痕》《生活啟示錄》《四十九日 · 祭》等,都是風格差別明顯的劇集和角色。
《香格裏拉》中,形象上轉變巨大,胡歌從瀟灑俏皮的古裝帥哥變成沉穩內斂的鋼鐵糙漢。這種糙漢轉變,也是現今小生試水轉型的偏好。
做出品人、演電影、演話劇 ...... 有意識的蓄胡出席各類活動、訪談。
力求打破公眾和業內對他的固有印象。
33 歲這年,《偽裝者》《琅琊榜》相繼播出,胡歌再次爆紅。
尤其是《琅琊榜》,大家終於正視到,胡歌不再是李逍遙了,這是一位優秀的青年演員。
金鷹、白玉蘭獲獎,飛天獎提名,也為之證明。
《琅琊榜》2015 年爆了後,胡歌轉型之堅定,肉眼可見。
這些年,除了《縣委大院》《繁花》和客串,他沒接過其他電視劇,一猛子紮進了電影圈。
影視劇轉戰電影,素來不易,胡歌能在 40 歲以《不虛此行》得到金爵獎認可,真是讓從小看胡歌長大的 90 後路人粉老懷安慰。
從 22 歲到 33 歲、再到 40 歲,胡歌這一路,一步一個腳印,有迷茫、有痛苦。
即使轉型變化巨大,最終也用實績向觀眾證明一切。
即使他呈現的形象變了,或許不是你喜歡的樣子,但不可否認這是個好演員。
02/ 當局者迷,有些變了,有些不能變
偶像演員,最不缺的就是帥氣。
他們紅於帥氣,卻怕困於帥氣。他們可能吃得了轉型的苦,卻看不清自己、讀不懂角色。
還是以胡歌為例。
一波年輕小生,複製胡歌的成功樣板,卻沒有無法成為胡歌。
如果粉絲對偶像演員的愛意會分期,大家投放愛意的常常是那個早期的、沒有技巧的、真誠的他。
胡歌常引用林依晨 " 是在用生命演戲 " 的說法並表達認可。
小劇深以為然,演員是用生命去體驗另一個生命,演繹表達另一個生命,作品播出後,是在影響大小屏幕外的更大基數的生命。
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不可缺席。
其實,不論是否轉型,都是在演戲,演戲就得演好角色。
大家不喜歡某一演員的某一角色,甚至怪不到角色身上,就是演員本身原因導致的。
就是個人狀態不對,包括外在、內在。
外在呢,是妝造、顏值、個人氣質不貼合角色。之前也和大家聊過這戲路選擇的問題:什麽都演,隻會害了你
內在呢,是角色理解出現了問題,個人心態出現了偏差。
楊洋謀劃轉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電視劇《武動乾坤》《特戰榮耀》、電影《急先鋒》都可以說是轉型作品。
這個夏天再次回歸偶像劇,卻暴露出表演上的許多問題。明明現實主義、武打、硬漢的苦都吃了,但角色演繹不對。
反觀兩年前《你是我的榮耀》,雖然是楊洋熟悉的高嶺之花戲路,但也是能看到航天工作者腳踏實地的柴米油鹽之困,和仰望星空的星辰大海之誌。
雖然是偶像劇,但是看得到熱愛。
有的時候,劇集類型不重要,角色好壞、戲份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還是沉得下心讀得懂角色,真誠永不過時。
03/ 影視演員衝綜藝賽道,究竟是曲線救國,還是顧此失彼?
曾經在演員中,有一種認識是:作為演員,要在作品外減少曝光,保持神秘感,以保證戲外演員個人的形象不影響觀眾對戲中角色的觀感。
現下,對偶像演員們來說,綜藝賽道似乎已是和影視賽道並駕齊驅的曝光路徑了。
演技受到爭議後,觀眾的 " 審判 " 也不止於影視劇本身,還要延伸到演員出鏡過的綜藝裏去,試圖從真人秀中找出些許端倪。
大家開始指出,楊洋在《花兒與少年
2》途中常注意補妝、住宿點不遠處迷路還執意原地等姐姐來接,並聯係上表演中展現的姿態,影視和綜藝儼然已經互為印證。
那麽,誌在演戲的演員,還應不應該上綜藝?
綜藝最大的作用是增加曝光,無代表角色加身或非劇宣期的演員,能因綜藝吸引一批粉絲,同時提升自己的話題度;有代表作的演員,能夠通過綜藝加強與觀眾的親近度,在必要時候中和戲內角色的影響。
國內綜藝大爆發期,以鄧超為代表的優秀演員投入綜藝的懷抱,"We are 伐木累 " 家喻戶曉,狂刷一波國民度。
鄧超以全新的搞笑歡脫的綜藝形象,紮進國民心裏,而後鄧超的電影風格也轉向自導自演喜劇。
一洗《少年天子》《甜蜜蜜》《幸福像花兒一樣》等經典劇集營造的影視形象。
大家對鄧超搞笑的印象根深蒂固,再看鄧超演出嚴肅作品,觀眾都會出戲,再加上中生當中不乏穩紮穩打、後來居上之輩,鄧超從中生隊伍中逐漸掉隊。
黃磊則是憑借《極限挑戰》《爸爸去哪兒
2》《向往的生活》重新聚集一波人氣,捆綁上神算子、好爸爸、黃小廚標簽,出演的影視角色也與這些標簽如出一轍,不複早期文藝男神範兒。
之後綜藝錄製太多,反而給大家留下了愛說教的印象,並引發公眾對其家庭的過多關注,甚至反過來影響了影視作品," 小 "
係列生活劇口碑不如前作。
綜藝做過他們影視事業的助推劑,也成了進一步發展的攔路虎。這是優秀中生演員在綜藝裏的得與失。
今年,黃磊的綜藝賽道,以《向往的生活》收官為代表,開始主動減少綜藝錄製,逐漸轉向幕後。
但綜藝也是一把雙刃劍,作為演員,不同的職業階段該有不同的考量。
有一批小生則就是由綜藝打開知名度,其中近期最有話題的就是魏大勳了。
雖然魏大勳是中戲科班畢業,但在《我的人間煙火》播出前,大家為他貼上的標簽是 " 綜藝咖 "。
東北人、性格好、小摳搜,即使不是魏大勳的粉絲,也會從各種綜藝裏獲取這樣的印象。
大家一度以為魏大勳就隻錄綜藝了,但他其實也在演戲。如他所說,每一個都很努力的付出,最後沒有得到什麽好的結果。
他不忌諱被說綜藝咖,自我認知清晰,明白自己在帥哥頻出的純影視賽道不占優勢。以綜藝可以保持曝光,加大聲量,曲線救國。
頻繁出鏡綜藝的劣處,也看得明明白白。
沒想到,在魏大勳那逗趣的綜藝強印象下,他的孟宴臣居然殺出了一條路。
曾經在綜藝裏調笑著說著演戲的理想,今日回頭看,是誠心誠意表演的人注定不會被辜負。
所以說,作為演員,綜藝上不上、怎麽上,時機很重要,初心也很重要。
如果上了真人秀,就應該做好被全方位審判的心理準備,這也是曝光的代價。
如果願意將自己隱身於角色之後,就應該甘於承受可能的寂寞、長期的等待,苦心孤詣做好自己、演好角色,以角色證明一切、收獲榮光。
盡管大家對同一演員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偏好,小生影視綜藝雙開路各有利弊,但好的表演一定不會被埋沒。
以前常說,流量型演員們的臉在、江山在,
現在終於可以說,苦心人、天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