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科研加速內卷:大量材料學博士湧入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內卷可怕嗎?可怕。

但是比內卷更讓人無奈的,或許是降維打擊。

都說生化環材是四大天坑,但不得不承認,即使同為天坑,材料學也是其中一個短、平、快,發文章較為迅速的坑。當這些材料方向的大佬湧入醫院,搞起學科交叉時,這樣的畫麵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有人肯定要問,材料學和醫學八竿子打不著,大佬會發文章,又不會看病,怎麽進的醫院?這一切,還得從醫院科研崗談起。

醫院科研崗日益火熱

醫院科研崗,顧名思義就是醫院中專門負責科研這一塊的相關崗位,相比於臨床醫生需要同時兼顧看病與論文,醫院專職科研崗隻需要專心搞科研、發文章、申基金,並不用操心治病救人。

近些年來,隨著醫院對於科研產出,對於論文發表的重視,醫院科研崗也隨之越來越火。

一些知名的醫院在這兩年也開始招聘科研崗。當然,這類崗位的招聘條件比較看重科研經曆,一般都會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發表過 SCI 論文,N 篇及以上或者單篇影響因子 > M 分。



北醫三院此前就發布過科研崗的招聘 (圖源:北醫三院)

由於醫院科研崗的特殊性,招聘時往往不需要應聘者具有臨床背景,反而更青睞那些研究背景涉及生物材料,納米材料,生物信息學等領域的相關人才。

舉個例子,深圳市人民醫院 2021 年的一則科研人員招聘啟事中就對招聘範圍作了限定,具有生物材料、納米材料、藥物化學及有機合成的研究經曆優先考慮。



圖源:深圳市人民醫院

該院在 2019 年招聘科研人才時也對材料學領域的人才青睞有加。



圖源:深圳市人民醫院

類似的,華西醫院的一則招聘啟事也明確應聘人員應已獲得或即將獲得臨床醫學、細胞生物學、材料學或生物醫藥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圖源:華西醫院

陸軍軍醫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也發布過類似的招聘啟事,要求應聘者有材料學相關背景。



圖源: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材料學人才湧入,醫院科研內卷加速?

當其他方向人才越來越多地湧入醫院,勢必會發表更多的論文,這對醫院,對臨床醫生會產生影響嗎?答案顯然是會。

對於醫院而言,發文快,文章影響因子高,可以顯著提升醫院的科研指標。

近些年來,不少醫院都在生物材料方向上發表了不錯的科研論文: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圖源:Biomaterials Science)



武漢協和醫院(圖源: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華西醫院(圖源:Advanced Science)



華西醫院(圖源: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對於年輕的臨床醫生而言,身邊憑空多了幾台發文多快好省的「論文機器」和自己競爭,自然感到壓力巨大。

而且擺在他們麵前的選擇似乎並不多,要麽尋求合作一起發論文;要麽隻能在顧好臨床的前提下,再想辦法多發一些論文。

總之,得發更多更好的論文。

但臨床醫生發論文真的沒那麽容易。不少醫生都表示,如果不是為了晉升,自己根本不會在看病救人之餘花費額外精力搞科研,發論文。



超八成醫生表示科研是為了晉升(丁香調查)

另一方麵,論文造假與外包工廠越發猖獗。早在 2009 年,武漢大學的一項調查結果就顯示,我國第三方論文代寫代發市場已達到 10 億元以上的年產值規模。

一批又一批可能來自「論文工廠」的問題論文被發現、撤稿,論文發表單位涉及多家中國三甲醫院。



知名論文打假人 Elisabeth Bik 個人社交平台截圖

臨床醫生何去何從?

隨著更多「科研專業隊」湧入,臨床醫生該何去何從?

此前,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曾在個人公眾號發表題為《學術不端為何在中國的生物醫學界出現較多》文章,表示首醫已建立「臨床教授體係」,在這個體係中,科研占比下降,臨床工作的優劣則成為新的評判標準,該係列人員不需要發論文,「隻要是好的醫生、加上為大學做教學工作,就可以符合基本資格。」



圖源:饒毅個人公眾號截圖

對於首醫此舉,有人高呼「科研至上的風氣早就該改改了」,還表示「大家都願意去這樣的醫院」。

也有人表示改革之風仍未吹到臨床一線。一位首都醫科大學的臨床博士研究生介紹,「盡管(這個新的晉升體係)已經不止一次被提出,但在實際評審中還沒有實質性作用。」

「教授/博導申評時,主任醫師工作幾年之後確實可以評教授/博導,但在研國家級基金和代表作依舊有很大的順位優先性,幾個候選人基本也都是專業頂刊互搏。即使已經評上副主任醫師,也需要國家級基金才能申副教授/碩導,但因為不是碩導就招不到學生,進而難以申到國家級課題,於是容易陷入尷尬的死循環。」該博士表示。

事實上,臨床教授(Clinical professor)在美國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臨床教授是一種針對專業成員學術任命,從事對學生(例如醫學生)的實踐(臨床)指導。

在醫學領域,針對這個通道的晉升同樣沒有標準化的劃分,會根據學術機構的不同,給全日製從事教學工作的醫務人員分配教學等級,且教學等級不等同於醫生職稱

這與美國的醫生就業現狀有關。一名在美國工作的中國醫生蘇言浩介紹,「在美國,科研和臨床不是兩條腿走路,這壓根就是兩條路。進入臨床以後,隻有教學醫院才有科研相關的硬指標,有所謂職稱和晉升,一般醫院壓根不管醫生的科研。科研更多是感興趣就做,不感興趣就不做。」



美國對於「實踐/臨床教授」的定義(圖源:Wikipedia)

近年來,「醫生到底要忙看病還是忙論文」也在兩會上屢屢被代表提出。

2013 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範利嚴厲抨擊了現行醫生評價體係所存在的諸多弊端;

2019 年,全國政協委員、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表示,「SCI 論文不能作為臨床醫生職稱考評中一票否決的指標」;

2021 年,全國人大代表梁益建談到 「做 1000 台手術不如發一篇論文」,直指我國衛生職稱評價體係「重科研、輕臨床」的弊病……

類似的質疑和呼籲還有太多:臨床和科研真的會分開嗎?分開就會好嗎?我們到底要如何客觀評價一個醫生的臨床水平高不高?

一切,還需要時間去見證。

但無論如何,臨床教授體係都是一個初衷很好的改革思路,臨床醫生們也無疑需要更多的後備選擇,應對當前早已如火如荼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