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企業趕在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前囤積進口商品以及消費者支出放緩,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出現萎縮。攝/金焱
美國特朗普政府向美國貿易夥伴征收了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厲的關稅,包括對許多中國產品征收145%的關稅,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大多數進口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對鋼鐵和鋁等一些行業征收關稅,以及對美國其他夥伴征收10%的基準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目前暫停對大多數國家征收更高額的“對等關稅”,為期90天。
當地時間5月3日,有報道稱特朗普在4月征收了超過174億美元的“關稅和某些消費稅”,這幾乎是3月96億美元收入的兩倍,也遠超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任何收入。自1月1日以來,這些關稅已累計為政府注入了超過700億美元的收入。特朗普此前在節目中表示,數十億美元的關稅收入湧入美國“才剛剛開始”。
不過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指出,如果特朗普認為關稅收入將填滿美國國外收入局的金庫,那麽他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關稅收入來自美國國內進口商,而不是外國生產商。
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未來十年關稅收入累計將達8720億美元,約占同期聯邦收入的1%。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國的關稅收入大幅增加。有估算認為,2018年特朗普首次提高關稅以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平均每年征收790億美元關稅,是2013年-2017年每年征收370億美元的兩倍多。即便如此,過去七年裏,關稅僅占聯邦總收入的1.8%。
特朗普正試圖重塑共和黨已形成數十年的自由市場思維,並利用關稅作為工具來複興國內製造業。他的行動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而在實施其議程過程中的一係列啟動、停止和暫停加劇了人們對經濟的焦慮。特朗普周日稱,美國正在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就貿易協議舉行會談,對華談判的主要優先事項是確保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他對中國達成協議的前景表現得更樂觀。媒體稱,特朗普對降低進口某國商品加征關稅持開放態度。
有不具姓名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白宮計劃在未來一周宣布與至少一個尋求豁免更高關稅的國家和地區達成協議。作為回報,特朗普尋求得到一係列好處,包括達成讓貿易夥伴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和限製非關稅壁壘的協議。
據說近日特朗普及其顧問對經濟的信心有所增強。由於美股連續上漲及就業報告好於預期。
他們相信這些跡象表明了美國經濟具有韌性。標普500指數取得九日連漲局麵,是自2004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連漲行情,累計漲幅約10%,抹去了4月特朗普關稅細節出爐後出現的急劇跌幅。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特朗普稱美國正處於轉型期,並承認經濟有可能下滑。當被問及是否可能發生經濟衰退時,特朗普稱,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不過他強調,他相信自己的政策將帶來曆史性的繁榮。他稱經濟“部分”是他的,而不再是他前任總統拜登的,並表示“好的部分”是他的。
麵對市場動蕩和國際社會對美國的質疑聲浪,當地時間5月5日周一,美國財長貝森特則賣力向投資者兜售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呼籲他們押注美國,駁斥“拋售美國”的主題。
在洛杉磯舉行的智庫米爾肯研究所全球會議上,貝森特捍衛特朗普政府的經濟議程,強調“經濟議程的主要組成部分——貿易、減稅和去監管並非獨立存在的政策,而是一部引擎的相互鎖合部件,旨在推動對美國經濟的長期投資”。貝森特說,這些政策組合拳將為美國帶來“更多就業、更多住房、更多增長、更多工廠、更多關鍵製造廠、更多半導體、更多能源、更多機會、更多國防、更多經濟安全、更多創新”。
美國智庫稅收與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分析報告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對低收入家庭帶來的衝擊是高收入群體的三倍以上。這份報告概述了如果現行關稅在明年繼續實施,不同收入水平的美國人所受到的影響。
根據分析,由於物價上漲,年收入在2.86萬美元或以下的人所麵對的額外花費將占收入的6.2%,而年收入至少為91.49萬美元的最富有美國人預計將多花費收入的1.7%。年收入在5.51萬美元至9.41萬美元之間的中等收入家庭則須多花5%。
但特朗普信誓旦旦地表示,全麵關稅將有助於其降低年收入低於20萬美元的美國人的所得稅。“當關稅發揮作用時,許多人的所得稅將會大幅降低,甚至可能完全取消。重點將放在年收入低於20萬美元的人身上。” 特朗普日前在其社媒平台Truth Social寫道。
日前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一季度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環比按年率計算萎縮0.3%,遠遜於去年四季度增長2.4%的表現,糟糕程度超出市場預期。一季度GDP凸顯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持續上升,並導致企業與消費者信心下滑,同時引發了在全球貿易戰背景下市場對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貝森特則對媒體表示,“到明年此時”,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組合可能推動美國GDP的增速大概接近3%。

對華高額關稅已導致部分美國消費品價格上漲。攝/金焱
貝森特稱,高明的赤字削減計劃可以讓美國的財政赤字每年減少約3000億美元,相當於近30萬億美元美國經濟的約1個百分點。如果每年將赤字降低約100個基點,四年內就可以讓GDP回到3.5%的長期平均水平。他還表示,如果削減赤字能夠消除美國國債的信用風險,那麽“利率自然會下降”,進一步強化了美國作為“國際資本首選目的地”的地位。
貝森特稱美國市場有“反脆弱”特性,他說,過去一個世紀,美國市場經曆了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2001年“9·11”襲擊、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及此後通脹飆升,後均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