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加稅145%,並對中國船舶下手,導致美國消費者處境艱難。5月6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特朗普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後,美國來自中國的進口量急劇下降。多名業內人士警告說,幾周後,美國消費者將麵臨價格上漲和某些商品短缺的局麵。
“本周,我們(洛杉磯港)貨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35%,”當天,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接受采訪時稱,這是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後首批抵達洛杉磯港的貨船。
塞羅卡還稱,這些進港貨船的貨運量大幅下降,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數量下降了50%以上。
塞羅卡說,許多美國進口商取消了之前的訂單,因為他們不願支付高額關稅,這些關稅可能導致中國商品價格上漲一倍以上。據他透露,洛杉磯港原本預計5月份將有80艘船隻抵達,但其中20%已被取消。截至目前,客戶已經取消了6月份的13個航次。
“即便如此,你仍不知道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塞羅卡警告說,“美國的許多零售商和進口商都告訴我,現在這些產品的價格比上個月暴漲了大約兩倍半。”
塞羅卡接受CNN采訪 視頻截圖
美國物流和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首席執行官瑞安·彼得森表示,一些零售商選擇付費將產品儲存在中國倉庫,而不是進口到美國,因為這樣比支付關稅更便宜。
彼得森認為,由於進口商和零售商不願支付高昂的關稅成本,未來發貨量可能會繼續下降,降幅可能高達60%。他提醒說,美國消費者很快就會注意到這一點。
“集裝箱數量減少60%,意味著到貨量減少60%,”彼得森告訴CNN,“庫存售罄隻是時間問題,之後就會出現短缺,價格也會隨之上漲。”
CNN援引美國零售聯合會(NRF)數據稱,預計2025年下半年,美國進口量將同比下降至少20%。來自中國的進口量降幅將更為顯著。摩根大通預計,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量將下降75%至80%。
特朗普上台後在全球範圍內挑起貿易戰,已宣布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征收145%的關稅,針對中國香港和內地的“小額豁免”政策於5月2日到期。中國船舶也成為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釘”,將被征收高額費用。
CNN在報道中提及,在特朗普關稅政策生效前,許多美國企業選擇囤積材料、物資和消費品。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貿易逆差超出預期,擴大至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有經濟學家預計,隨著貨船陸續抵達港口,進口激增的勢頭至少還將持續幾周,但此後將迅速崩盤。
洛杉磯港自華進口量腰斬 視頻截圖
美國金融服務機構Nationwide經濟學家丹尼爾·維爾哈伯6日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企業在第一季度提前訂購了消費品和資本品(及其他產品),以應對4月2日的‘解放日’。隨著新關稅的實施,我們預計美國通脹將進一步上升,這將給本已放緩的消費活動和經濟增長帶來更大的阻力。”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同日在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貨物在關稅征收日期之前在起運港裝船或在運往美國的途中,並在5月27日之前收到,則可免稅進入美國。這給了企業更多時間備貨,這也將體現在4月份的數據中。但除此之外,我們預計貿易將大幅放緩。”
與此同時,美國人正繼續購買此前存放在美國倉庫的商品。但CNN警告道,這些庫存正開始耗盡。
彼得森上周曾告訴CNN:“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幾周,(零售商)就會賣完庫存,到夏天就會出現商品短缺和貨架空空的情況。”
塞羅卡也預測,屆時美國消費者的選擇將大幅減少。他警告稱:“全球90%的貿易通過海運完成。在洛杉磯港,我們約有45%的業務與中國有關,包括家具、電子產品、電器、服裝和鞋類……這些關稅最終將體現在商品成本結構中,並由美國消費者來買單”。
彭博社日前報道指出,特朗普針對中國增設的一係列貿易壁壘,已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後果,依賴相對廉價的中國產品的美國人深受其害。
報道稱,美國年輕人對特朗普政府越來越不滿。特朗普執意挑起對華貿易戰,劍指Shein、Temu等中國電商平台以及TikTok,可能顛覆那些已經習慣了快時尚、TikTok視頻和Xbox的美國年輕人的生活,並進一步影響這些剛剛經濟獨立、已承受通脹壓力的年輕消費者。
“氣瘋了”“負擔不起”“不知道怎麽辦”……不少年輕人抱怨說,關稅政策把他們的生活搞得一團糟。同時,共和黨內部也出現了不滿的聲音。報道稱,特朗普大舉征稅,或將影響共和黨明年的國會中期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