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四十年,梁朝偉似乎活得越來越自由。
在最新的紀錄片《人生半山腰》中,他向亦師亦友的編劇莊敞開心扉,暢談,完全無視他平時的拘謹和拘束。
他在這一個半小時裏說過的話,加起來比過去四十年接受采訪的話還多。
在聚光燈下,梁朝偉感覺她和所有人都保持著不可逾越的距離,她永遠會像第一次麵對鏡頭一樣生龍活虎。
去年年底,他在韓國參加了頒獎典禮。明明是受邀出席的貴賓,卻受寵若驚,用假笑掩飾緊張。
社恐、內向、話少,成為梁朝偉影帝之外最格格不入的標簽。
他不知所措地跟著劉嘉玲在紅地毯上的表情包在街上飛來飛去。
幾年前,他也曾被外國網友見過。他特意挑了一個靠牆,對著廁所的地方。
在日本生活了很多年,他沒有學一句日語,隻是為了避免與人打交道。
他的愛字如金,讓每一個采訪過他的記者都很頭疼。從他嘴裏挖出漂亮的客套話是很難的。
有人總結說梁朝偉對采訪的處理就是瞎折騰:不知道、聽不懂、我同意。
何炅讓他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他會小心翼翼地控製在20個字以內。
魯豫經典的“你的反應是什麽?”他用太極回答“沒有反應”。
采訪中最常規的結論就是“你想對讀者說什麽?”下班的時候他笑著說“沒有”。
當被問到“電影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麽?”他懶得去想這麽空洞的話題,隻說了一句“不知道”。
梁朝偉在回答這種誰都可以隨便說幾句的問題時,總是學不會配合。
顯然,隻要他說幾句空洞的客套話,記者就有發揮的餘地,但他寧死也不遷就任何人。
馬家輝直言不諱《圓桌派》。比起梁朝偉,他還不如采訪周潤發,或者至少發哥會好心說一句話,不像梁朝偉。
因為問他的夢想是什麽,他隻會回答“世界和平”。
不能說這個答案是錯的,隻是對方想逐漸拉近關係的設計被他直白的戳中了。
在我們的教育中,這種不加掩飾的誠實,叫不會看臉色,不知人情世故。
而梁朝偉的寥寥數語,也沒有絕望的文盲那麽空洞。
在紀錄片中,他與莊聊起了演技,一改往常的笨拙。他滔滔不絕,有說不完的觀點和感想。
他們回憶起《無間道》這句“三年三年”的經典句子,原來是梁朝偉入戲後的親身經曆,超越了莊的第一句台詞,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他們不可避免地吐槽王家衛。0755到79000的一場戲,梁朝偉唱了27遍,讓他一度懷疑自己不會演戲。
他還調侃說,王家衛的電影裏,他吃了27個梨,26碗餛飩,就是為了找對感覺,就像參加大胃王比賽一樣。
譚家明走得更遠,梁朝偉記得很清楚。拍《阿飛正傳》的時候,他翻拍了,因為他說對話裏的“呃”叫“啊”。
梁朝偉在遇到知心朋友的那一刻,是放鬆的,不設防的。
但麵對可能隻有一麵之緣的陌生人,他懶得管理人際關係,永遠保持疏離的禮貌,他不冒犯你,也絕不順承你。
一名記者曾問他是否向劉嘉玲求婚,但他說沒有
下一次記者采訪劉嘉玲時,他提到了這件事,並證實確實有這個提議。他說沒有,隻是不想告訴記者。
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勇氣像梁朝偉那樣拒絕無效的社交,隻能強迫自己做一個全麵的人,用善良賺錢。
學會如何做人是每個人進入社會後自動習得的技能。
人人都害怕自己不夠親近令人敬而遠之,就在各種細節上努力證明是個好相處的人。
這種變化首先體現在地址上。
波浪線的“親~”像客服一樣畢恭畢敬,親切到可以叫“寶”、“寶仔”。
叫“哥”“姐”就老了,叫“小妹”“小弟”就有點輕佻了,所以都叫“老師”。
微笑表情是公認的奇怪表情,所以我們要彈一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以示我們是真的在笑。
對“OK”的回複過於生硬,所以全部改成了“豪達”和“郝迪”。
仿佛語氣越人畜無害,就可以優先證明自己平易近人。
這就導致很多時候,我們在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消耗了個人的社交情緒。
三言兩語說清楚的事,還得用一大堆沒用的廢話來鋪墊,以示友好。
或許正是因為我們厭倦了維持這種社交禮儀,對彼此的恭維心照不宣,才羨慕梁朝偉偶爾的不配合,一句“不知道”“不”省去了不必要的禮貌。
放棄掉無效的社交後,他可以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有價值的地方。
梁朝偉話少,尤其不擅長講場麵。
那些掛在新生代演員嘴邊的關於“信仰”、“沉浸式體驗”、“演員自律”的美好字眼,最容易寫在稿子裏,他就不說了。
即使提問者被打了,他也選擇了取笑。
他把省下來的功夫全用在演戲上,像瘋了一樣。
張震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據說有一年聖誕節,梁朝偉深夜約他去酒店房間,結果聽了他《殺手蝴蝶夢》的旁白。
他記得十幾年前的台詞。如果不是愛和付出,誰會把它們刻在他的記憶裏?
超20個字的自我介紹他嫌多,但為琢磨好一個角色,三五年他也願意付出。
在梁朝偉眼裏,演戲就是享受。如果要把靈魂和肉體都放進去,自然要放棄其他東西。
他出手《東邪西毒》,練過詠春拳,左手骨折。醫生建議打石膏,他的反應是能不能先練練腿功。
最近上映《一代宗師》,他連續三個月每天練琴八小時,壓力大到每晚給翁子光導演打電話泄憤。
其實彈琴的場景不多,一個手勢就能忽悠你。
但說到演技,梁朝偉永遠精益求精。不管演多少場戲,拿到劇本他都會盡力完美演出。
什麽時候該糊弄,什麽時候該認真,他心裏門清。
至於有些人,梁朝偉敢忽悠不怕惹怒,因為他有本事。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是要處處搞好關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你像梁朝偉一樣,懶得處理人際關係,不如學學他,把精力都放在真正值得付出的地方。
也許,在你停止強迫自己無效社交後,你會發現討好人的不是親昵的語氣和察言觀色的玲瓏心,而是你有令人折服的能力。
畢竟,比起能說漂亮話的人,人們總是更喜歡能把事情做漂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