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政府正逐步撤回對烏克蘭的支持,導致美國再度麵臨“拋棄盟友”的指責。(美聯社)
信任很難獲得,卻很容易失去。川普政府正逐步撤回對烏克蘭的支持,導致美國再度麵臨“拋棄盟友”的指責。曆史顯示,美國曾放棄庫德族、敘利亞人還有阿富汗盟友,如今烏克蘭似乎成為最新的受害者。儘管烏克蘭在戰場上展現頑強抵抗,並依賴美國提供軍事及情報支援,但川普政府的立場搖擺不定,導致美國的角色從盟友轉變為“中立方”,甚至可能偏向俄羅斯。
許多退役美國官員認為,這次背叛的影響將比當年遺棄阿富汗人更嚴重,甚至影響未來與中國的潛在衝突,因為美國的信譽正在快速崩潰,而普京則從美國的讓步中獲得巨大勝利。
1名美國前中央情報局( CIA)高級官員在美國MSNBC新聞網發表評論,坦言美國可能再次拋棄盟友,彷彿每屆政府都必須將“背叛”作為國家戰略。過去的例子不勝枚舉,美國總是讓依賴它支持的人陷入困境:老布希(George H.W. Bush)拋棄庫德族,奧巴馬(Barack Obama)對敘利亞人撒手不管,川普(Donald Trump)與拜登(Joe Biden)則讓阿富汗人自生自滅。
而如今,川普政府似乎正準備放棄烏克蘭,再次印證美國並非可靠的盟友。
政客們讓承諾化為泡影
曾在伊拉克、敘利亞和阿富汗等衝突地區執勤的美國情報官員們,對這樣的轉變感到痛心。他們回憶起自己在戰區的經曆:遠離國會與白宮戰情室,他們是第1批被派往戰場的人,帶著“後援部隊即將抵達”的承諾深入衝突地區。
他們與當地盟友並肩作戰,作出豪言壯語的承諾,盡可能地提供所有支持。他們與盟友共同進退、共進餐食、共享勝利的喜悅,也哀悼他們的犧牲。
然而,最終總是沒有童話故事般的結局,每當政客們認為戰事過於艱難,或是政治利益淩駕道義時,這些承諾往往化為泡影。
Pentagon denies Trump's claim of $350 billion in aid to Ukraine, — Voice of America, citing sources in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Jürgen Nauditt (@jurgen_nauditt) February 23, 2025
️ Since February 2022, the US Congress has allocated $183 billion to Ukraine, according to an interagency oversight group.
️ According to the… pic.twitter.com/QXfZe44QO2
這樣的情況在阿富汗戰爭後尤為明顯。當美軍匆忙撤離時,曾為美國效力的阿富汗人被拋棄,數以萬計的翻譯、工程師及非戰鬥人員被遺留在阿富汗,麵臨飢餓、貧困與塔利班的報複。
這名前CIA幹員表示,他曾對1位美軍四星上將說,他有幸與東阿富汗最精銳的部隊並肩作戰。將軍環顧四周,發現他們身處的這座前線準軍事基地裡並沒有美軍部隊,顯得有些困惑。但他指的並不是美軍,而是1群英勇的阿富汗本地戰士。這位將軍的表情顯得不以為然,但他說的話無比真實,阿富汗人的勇敢無可置疑。
原本相信烏克蘭會是例外
許多人原本相信,烏克蘭會是例外。這場戰爭是“正義對抗邪惡”的經典案例,是“大衛迎戰歌利亞”的戰鬥。美國最終伸出援手,協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在戰場上,烏克蘭軍隊表現英勇,讓俄羅斯付出慘動的傷亡代價。據報導,美國在幕後提供關鍵的軍事與情報支援,且沒有1名美軍士兵因此喪生。
然而,隨著川普政府的政策轉向,美國似乎準備撤回對烏克蘭的支持。川普及其政府官員對此並未給出明確立場,相關聲明彼此矛盾:川普今天說一套,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說另一套,副總統萬斯(JD Vance)與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又有不同的說法。
儘管細節尚不清楚,但1個事實逐漸浮現:美國不再是烏克蘭的盟友。最好的情況下,美國現在隻是個“中立方”,最糟的情況下,美國甚至可能是烏克蘭的掘墓人。
這場政策轉變雖然隱晦,但烏克蘭政府已經看得很清楚,尤其是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澤倫斯基一再懇求美國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而不是充當調停人。然而,川普不僅沒有被說服,甚至聲稱烏克蘭“挑起了戰爭”,這個指控顯然完全背離事實。
The fact that Donald Trump blames Ukraine for Putin's invasion is appalling. pic.twitter.com/OuDtkzS0Ea
— Art Candee (@ArtCandee) February 22, 2025
影響與中國的潛在衝突
信任難以建立,卻容易失去。即使川普政府後來試圖為某些錯誤言論“補救”,例如海格塞斯撤回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北約的言論,但損害已經造成。美國對俄羅斯的每次讓步,都讓普京在談判開始前便取得了勝利。1位前美國高級情報官員指出,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烏克蘭也會像被伴侶背叛的人那樣,帶著無法彌補的痛楚看待美國。
退役的美國國安官員們普遍認為,這次的背叛影響深遠,甚至可能影響未來的戰爭,特別是與中國的潛在衝突。這次的後果將比當年遺棄阿富汗人更加嚴重,因為從此之後,沒有人會再相信美國是個值得信賴的盟友。與此同時,美國的對手現在肯定正在慶祝,克裏姆林宮裡的伏特加酒恐怕早已開瓶暢飲。
這將成為川普的曆史定位嗎?所謂的“美國優先”,是否已經演變成“美國背叛”?川普政府是否會改變立場,停止推動不公正的和平協議,真正讓烏克蘭人決定自己的未來?
BREAKING: Former Prime Minister of the UK, Boris Johnson, just completely went off on Trump’s idea that Ukraine is the aggressor and debunked all of the Russian propaganda that is being spread:
— Ed Krassenstein (@EdKrassen) February 22, 2025
“Putin launched his war not because he was worried about Nato – that's pure Kremlin… pic.twitter.com/fpFMNhVU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