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結婚15周年 卻在評論區問候第三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蔡少芬發微博,紀念與張晉的水晶婚。

" 辛苦你背起我十五年 "" 笑到嘴巴都閉不上 "" 隻要有你,就是陰天 … 我也會笑!"

畫風一如既往浮誇,自稱乖乖,喊張晉魚魚,問網友會不會吐。

評論區 " 榜一大哥 " 是陳法蓉,熱烈祝賀好友 15 周年快樂。蔡少芬搞笑回應:多謝第三者。

網友會心而笑,蔡少芬和陳法蓉的友情人盡皆知,她倆才更像真 CP,不但互相稱呼愛人,微博都是情頭,好像張晉才是那個多餘的人。

陳法蓉跟張晉也相識多年,她說過,最開始認識張晉的時候他總是眉頭緊鎖,跟蔡少芬在一起之後,那個鎖就解開了。

同一時代的港島美人們,除了單身搞事業的,其餘婚姻之路多少有些坎坷。情場輾轉騰挪,最後就圖個情緒價值選擇了小奶狗的大美人,婚後也頗不省心。

而蔡少芬張晉,卻是網友眼裏一股清流——有小魚小蝦石頭子兒,挺快樂的那種山澗清流。

他倆的婚姻之所以經營得好,關鍵在兩點:看得起,拎得清。

看得起,說的是張晉。

他看得起自己,也看得起別人。

這平淡乏味的一句話,事實上並不是人人都做得到。

《一代宗師》裏,宮羽田問徒弟馬三:" 你知道為什麽刀得有鞘?" 馬三回答:" 因為刀的真意不在殺,而在藏。"

大反派馬三是張晉扮演,他本人也很會 " 藏 "。

張晉 9 歲學武,11 歲入選四川少年武術隊,19 歲獲得全運會八卦掌、槍、劍金牌,21 歲獲國家武英級運動員——這是我國武術運動員的最高級別,李連傑、趙文卓也是武英級。

因為癡迷功夫電影,張晉放棄了做武術教練的機會,退役加入袁家班做武替,辛辛苦苦為人作嫁。

張晉在《臥虎藏龍》做武術指導時認識周潤發,教他打太極。電影拍完,周潤發送張晉一套運動服,稱他師父。

千萬不要小看那些地位低微,卻能得到高位者青眼相看的人——這話聽起來有點繞,但你細品。

張晉與蔡少芬在一起的時候,毫無名氣。

當時蔡少芬已經是 TVB 四大花旦之一,而張晉隻能做個不露臉的替身或鏡頭很少的小配角。

剛在一起的時候,蔡少芬十分謹慎,約法三章:不能牽手,不能親吻,不能公開。

戀愛後結婚前的幾年裏,張晉有過無數心灰意冷的時刻,曾對蔡少芬大吼:光是你欣賞我有什麽用?!

直到飛往香港舉辦婚禮前一天,張晉還在開工,從樓上跳下來,地上沒有回力膠,就是普通水泥地麵,一下子就受傷了。他後來說起這事很後悔,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這婚就結不成了。

事業是男人的鈣。

長達 20 年幕後、配角的職業生涯,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把耐心踩在地上摩擦。

張晉自己也說,自己花費的時間比許多同行長很多,兜了好大一個圈子," 不過這樣也好,我每階段都學到了很多。"

真正懷才,不會不遇,但一定需要時間。隻是,剛者易折,很多所謂懷才不遇的人,缺的是忍耐。

終於熬到斬獲金像獎最佳男配,張晉在領獎台上說:" 有人說我這輩子都靠蔡少芬。沒錯,我這輩子的幸福都要靠她。"

他坦然接納愛人不美好的經曆,不看作汙點,而是充滿憐惜。

蔡少芬原生家庭糟糕,與劉鑾雄那段廣為人知的過往,更像被親媽強迫去打一份不情願的工。

1990 年代的香港,社會文化價值衝撞像一口打邊爐,不斷沸騰,不斷更新,高度的現代文明與頑固的封建糟粕衝突並存,笑貧不笑娼。

在這種環境下,出身貧寒的年輕女孩是格外艱難的。

非常可貴的一點是,不論蔡少芬自己,還是作為伴侶的張晉,都不把一段經曆上升到某個高度,給自己找不痛快。

往小了說,這是 " 不與糟糕的事情對抗 " 的和解與釋懷。往大了說,是對人生經曆報以善良和理解,知曉一切都有它的前因後果,明白人在命運麵前的微不足道,這是非常難得的同理心。

有了這個同理心打底,親密關係才有正向發展的可能。

兩人結婚時遭遇一些難聽的流言,一是拿私人生活經曆說事,一是譏諷男方吃軟飯,蔡少芬坦言當時 " 很想打死那些人 "。

她的憤怒卻是張晉勸解才平複的。他說:無理的侮辱言語根本不能左右我什麽,最重要的是我跟她相處當中得到了什麽。

張晉沒有因為從小舞刀弄棒而滋長暴戾之氣,而是真正學到了武術的精髓,平靜自律,生命能量充足。

一個四川男孩,學會了粵語,學會了英文。舞跳得極好,剪輯的 volg 就算放在網紅博主裏也是水準不錯的。

當一個男人有生活熱情、有興趣愛好,就不會去琢磨那些不入流的東西,因為他不需要刻意打發時間。不要單線條地以為,那種老實木訥沒愛好的男人更忠誠吧。

拎得清,說的是蔡少芬。

女孩子很容易落入兩個窠臼,一是自卑,二是自憐。

自卑,是難以從低微出身中走出來,有強烈的不配得感,明明自己很好很值得,可一旦禮物砸到頭上就惶惑不安。這禮物,包括財富、機會,也包括感情。

自憐,則是滿心 " 世界對不起我 " 的委屈,明明經曆的一切隻是生而為人必須經受的吊打,就是賊拉心疼自己,覺得別人總是比自己幸運,自己永遠比別人悲慘。

這兩種人格,都使人不快樂。

蔡少芬早年實實在在吃過苦,5 歲時父母離婚,母親濫賭,拖著蔡少芬和哥哥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她們東躲西藏,頻繁搬家,睡過街頭。她不停地轉學,不受老師待見,更沒有朋友。

17 歲參選港姐奪得季軍,於別人是才貌魅力的蓋章認證,於她卻是終於撿到一塊養家糊口的敲門磚。

但她不因為狼狽的過去就自我否定,身陷汙泥而不墮落,始終保持向好之心。

最關鍵的是,她清醒,不論經營事業還是對待感情,都拎得清。

綜藝《請吃飯的姐姐》裏,蔡少芬回憶在 TVB 拍戲的時候,經常從早上 6 點工作到第二天淩晨 3 點,隻能睡 3 小時。陳法蓉跟著說,自己也是這個節奏,加上卸妝洗漱,幾乎不剩什麽休息時間。

當時她們一部 20 集的劇片酬 2 萬元,雖然這個收入高於普通白領,但工作強度比一般社畜辛苦得多。

蔡少芬肯吃苦,離開金主,轉身把工作的辛苦承擔下來,靠自己謀生更心安。

她做過兩次果決的斷舍離,一次是離開劉鑾雄,一次是開記者會與嗜賭如命的母親劃清關係。

兩次告別讓她真正奪回自由,並開始轉型,來內地發展。

換作其他女孩,可能會顧慮 " 講不好普通話 " 這個明顯劣勢,不敢輕易涉足一個陌生的環境。

蔡少芬卻抓住了好時機,趕上內地電視劇高速發展的時期,片酬大幅增長。大火的《水月洞天》,帶來了業績也帶來了愛情。

每個人都有短板,如果心心念念都是自己的缺點,無形中就會放大它,失去勇氣,裹足不前。

帶著缺點去闖蕩又怎樣,那是將軍戰袍下的傷。

真正讓蔡少芬在內地海量圈粉的機會,當然是《甄嬛傳》。

流瀲紫是蔡少芬的鐵粉,說自己寫《甄嬛傳》的時候,完全是因為看了蔡少芬的《洛神》,甄嬛這名字也是取自甄宓和郭嬛的結合。

但等到正式開拍,相對年長的蔡少芬已經不適合出演少女甄嬛,導演鄭曉龍決定請她改演皇後。

蔡少芬剛接戲就發現懷孕,她和張晉都開心極了,但怕影響拍攝進度,沒跟劇組說。

後來劇組同事們知道了都害怕,皇後角色雖然肢體戲不多,但也有推搡、哭鬧、崩潰等戲份。她一個人平衡著胎兒安全和戲劇效果,壓力真的很大。

鄭曉龍事後回憶,一開機自己就後悔邀請了蔡少芬,她聽不懂普通話,隻能粵語溝通,鄭曉龍又不懂粵語,這樣交流太抓馬了。

可是接下來的合作中,鄭曉龍發現蔡少芬進步速度驚人,即使在語言交流不順暢的情況下,依然能領悟導演的意思,對她的專業度十分佩服。

對自己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有準確的把握,敢承受壓力,用專業度彌補先天劣勢,這是成熟職場人的特質。

憑《甄嬛傳》打開內地市場之後,有次節目主持人問蔡少芬 " 怎麽在香港住得這麽差,隻有 80 多平?"

她滿臉知足," 在香港 70 平就算是豪宅了,折合 600 多平方尺,一般家庭隻有十幾平,我家房子價值快幾千萬啦。"

後來曝出她擁有 9 套房產,隻是那幾年一家人住這套而已。

奢華的日子能過,簡素的日子也能過。

婚後生下兩個漂亮女兒,又堅持在 46 歲高齡生了兒子魚蛋先生。

看她帶娃,是對普通女性的治愈。礦泉水瓶剪掉一半,栽上水培菜苗,整整齊齊一排碼在陽台上。窄窄一口木槽裏種著小蔬菜,把雞蛋殼捏碎灑進土裏當肥料。

這些細細碎碎的瑣事,是耐心,也是生活的小確幸。

蔡少芬喜歡熱鬧,張晉喜歡獨處,兩人戀愛時也像其他情侶一樣吵架傷心。但當他們決定建立長期穩定的婚姻關係,蔡少芬就拉著張晉一起去做婚前心理輔導。

僅這一件小事,就比許多人要強大。

在很多人看來,做心理輔導就意味著有病、矮人一等,自我認知上先就把自己給 CPU 了。

客觀看待內心的呼救,用科學理性的態度去接納它、解決它,是一個人好好生活的決心。

她極其清醒。因為經常差旅,起飛之前會認真交代張晉說,一旦自己有什麽意外,要他好好對待孩子們,再結婚也沒問題,要找一個對孩子好的女人。

鍾麗緹說:他那麽愛你,不會找了。蔡少芬答:" 算了吧,現實一點。"

這話顯得涼薄,卻是真實的人間。可並不妨礙她熱烈去愛,在當下付出全部。

報紙采訪,她表白:作為張晉的老婆我很驕傲!

各種場合花式誇老公,一直把老公誇到出人頭地。

別人秀恩愛多了油膩,她卻隻膩不油。說到底,秀恩愛隻是小情趣,人們喜歡的是真誠不裝,有梗有趣,有筋骨有實力。

她不一定讀過威廉詹姆士,卻透徹地了解:"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

某個角度上說,婚姻是投資是博弈。她沒有被各種短暫的紅利迷惑,而是選擇了長線持有。

歲月不饒人,歲月也不騙人。

所有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決定因素都是人品。沒有人品這塊壓艙石,有趣會變成輕浮,浪漫會形同套路,深情會流於表演。

當你既知足又進取,既勇敢又釋懷,看得起自己,拎得清局麵,就該有理由相信美好的事情終會發生。

查看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