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發現,內娛賣情懷的方式是越來越厚臉皮。
特別是賣香港的情懷。
對於作為從小就愛看港片港劇的蟬主來說,有一點是不吐不快:
內娛能不能別再吸血港圈了,血已經見底了。
過去一年多以來,內娛打著懷舊的賣點,香港影視音的黃金時代一度成為流量密碼。
除了不斷在消費觀眾們的青春記憶,還試圖用港圈來掩飾內娛早已爛透的事實:
" 看內娛還要高高在上的爛多久 "
" 隻要內娛的業務一直擺爛下去,港圈可以一直吃老本哦 "
" 香港的老藝人為了吃飯生存努力奮鬥打拚,他們從藝不敢有懈怠,也是經風經雨幾十年值得尊重的藝人 "
另一方麵也不難看出,在流量的吸引之下,港圈藝人們的老本也吃得差不多了:
" 拜托,港圈也不是個個清白好嗎 "
" 這些年都是大陸綜藝在拯救香港演藝人啊 "
" 香港娛樂也給人一種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感覺 "
過去那批香港藝人確實擁有多方發展的實力,也有甘苦如飴的精神,但香港娛樂圈日薄西山也是事實。
反觀咱們內娛一直都是以流量為王,越來越爛。
與其討論誰更需要誰,不如直接說其實誰也不是誰的救命稻草,隻是在共沉淪罷了。
港圈情懷 & 內娛流量,
大家各取所需?
從 2021 年 8 月開始,可以說香港的懷舊情懷是沒斷過的,不斷在重複一些經典。
港圈的藝人也確實比較受歡迎,得到的流量比較多。
從《披荊斬棘的哥哥》的 " 大灣區夢幻五人組 " 開始,有陳小春、謝天華、林曉峰、張智霖、梁漢文。
當時大家就在懷念香港的古惑仔時代,回憶殺不斷。
第二季,陳小春和張智霖還返場了。
或許是因為黃貫中的存在,大家又順便回憶了 Beyond 的搖滾時代。
《披荊斬棘的哥哥》結束後,五人組又開始了一檔新綜藝《大灣仔的夜》,看過的朋友們都知道,打的全是懷舊風。
" 回憶殺 " 也是這兩年綜藝用得最多的台詞,當然內娛後來還直接叫 " 文藝複興 "。
懷舊如此火熱,這杯羹又怎麽少得了浙江衛視的《請吃飯的姐姐》?
請來香港女神朱茵、蔡少芬、洪欣、陳法蓉當固定嘉賓。
陳法蓉 89 年香港小姐冠軍;蔡少芬 91 年香港小姐季軍;朱茵雖不是香港小姐,但 90
年代港片的黃金時期,絕對缺不了她;洪欣也屬於顛倒眾生的美人。
可惜其他的流動嘉賓卻是一如既往地爛和尷尬,顯然就是花最多的錢請最好的咖做最爛的節目。
糟蹋香港女星,一手好牌打到爛,最終又是在割觀眾的情懷韭菜。
2022 年,香港回歸 25 周年,蟬主也願稱之為是港圈懷舊風的高潮年。
從《聲生不息》就能看出來,每次香港歌手唱的一些老歌,總是會掀起大眾記憶中的香港,特別是林子祥和葉倩文,節目組也會請過往很多輝煌的填詞人、作曲人來當節目效果。
說出這一點,並非是想要否認香港黃金年代所帶來的一些輝煌。
也正是因為他們曾經的輝煌,我們才不願意看著那些經典和藝人被一遍遍地被消費,而且比輝煌更重要的,是這些香港人做藝人的品德。
當然,如今我們所討論的一些 " 失德藝人 ",其實不隻是在內娛存在。
無論是港圈還是台圈,又或者日韓圈都會有。
他們的香港人精神,消失了嗎?
香港藝人紛紛進軍內地,大家說是因為港圈不景氣了,人缺錢。
我們之前也說過,演戲對於 tvb 藝人來說隻是一份工作,薪資也低得可憐,甄子丹就曾表示自己當年在香港,工資隻有 3000
港幣。
3000 港幣隻夠每個月坐公交,吃飯什麽的都不夠,在香港做演員是難以維持生活的。
就如黎耀祥所說:"TVB 工資不會餓死,但是也不會太飽。"
所以香港藝人是窮,是沒有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們有骨氣。
因為這份骨氣,再對比起如今隨便賺錢的流量明星,大眾自然覺得,這些老一輩的藝人才是作為娛樂圈的標榜。
他們不做藝人可以去轉行做保安、保險、送外賣等等。
你也無法將在街上、加油站、後廚裏大汗淋漓的阿叔們,和熒幕裏光鮮亮麗的藝人聯係起來。
因為他們在生活裏也早就把 " 明星 " 的架子放下。
當港圈不斷被消費成賺取流量的綜藝時,香港藝人給人的觀感也像是在吃老本,自我消費賺爛錢。
但蟬主仍然覺得,他們身上這種香港人精神沒有消失。
就像車保羅,哪怕上完《無限超越班》,他的薪資待遇是比在香港高,但他給大家的印象還是很堅韌的,也不會自怨自哀。
當年車保羅還做過菜市場監工,每天淩晨四點上班,但他也沒覺得這份工作有多丟臉。
反而接受采訪時,落落大方地說:" 這份工就厲害了。"
我們反複去討論這些,不是要去說港圈就是全部好,內娛就是全部差。
而是覺得,無論是在香港的黃金年代,還是現在大眾對娛樂圈已經有點厭惡的環境下,他們作為藝人的這種不卑不亢、能屈能伸的精神值得流傳和被看見。
但背後更現實的事情是:我們已經沒有更新的文化去宣傳了。
文化貧瘠,
港圈內娛共沉淪
我們聽到的故事不斷被重複,經典電視劇拿出來演完又演,經典歌曲拿出來改編又改編,就是遲遲沒有看到新的文化、新的表達。
難道在十幾二十年後,大家還要看同樣的東西嗎?
不斷回頭,就是因為沒有新的東西可以支持繼續前進,哪怕我們回望的東西是有意義的。
近幾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香港電影死了,香港樂壇死了。
但其實沒有,無論是電影和樂壇,香港都有一小撮人在繼續為之奮鬥。
就拿香港樂壇來說,內地一直在說當年四大天王的年代如何輝煌,林子祥的時代影響有多大,給人感覺好像香港已經沒有年輕人在繼續做粵語歌。
但實際上,香港的樂壇依舊在書寫。
林夕黃偉文周耀輝等的填詞人也還在表達著屬於這個時代的故事,香港歌手也還在唱,他們把社會議題融入歌曲中,當流行曲為大家服務。
內娛吸血港圈的同時,港圈也在吃老本,但老本就這麽多,再加上創造環境受限,我們感受到的隻有一種悲涼之感。
或許更悲涼的是,我們並不缺乏純粹的導演和演員,或者說是創作者,隻是他們不能被看見。
他們的故事被認為敏感,他們的題材被認為敏感,甚至他們的存在都會被認為是敏感的。
以前我們說做人做事不要太灰暗,因為 " 做人總要信 "。
但如此走下去,未來確實也不知道還能再相信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