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回事,汪某菲這大家子從年頭鬧到年尾,新的一年剛開頭,又出新動作?
他們的互撕完全是隨機排列組合,剪不斷理還亂,看得網友們腦殼疼。
網傳汪某菲和張穎穎情變,疑似分手,張穎穎在社交平台發文給自己打氣——
圖源:新浪微博
"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愛情沒了可以再遇。愛自己做自己,大膽往前走。"
接著張穎穎又在直播間深夜哭訴,稱自己太傻了," 很多事情有口說不出,說出來是要死人的 "。
她還直呼 " 為什麽一切都要我來承擔,我到底做錯了什麽,她雇水軍來罵我?"
蘭姐當然不是好惹的主,她親自在下麵回複 " 就憑你是個心機女!" 一舉點燃了戰火。
圖源:抖音
有來有回,張穎穎當即發微博,戰鬥姿勢已然擺好:" 尊重您是個長輩,所有東西都有記錄,別再逼我了。"
還在評論區表示自己 " 說了無數次分手 ",而汪某菲精神很不穩定、情緒很不可控,一直沒分成。
就算後院起火,愛崗敬業的蘭姐照舊上直播,她陰陽怪氣道 "
談戀愛不急,好女人影響三代人,如果經常拉你去高檔店,那就分手吧!"
句句不提張,但卻把一代撈女描繪得生動形象。
此時的張穎穎瘋狂點讚網友,包括但不限於 " 汪某菲克女 "" 黏上這家子多少有點獵奇,快跑 "" 酸辣粉熱度下去了,故技重施
"……
「與愛新覺羅汪一家同行」這場連續劇注定是不能終結了。
且看張穎穎秒刪了些啥——
興風作浪的女人們
昨天的重磅炸彈是,張穎穎單方麵宣布和汪某菲分手了。
" 謝謝你懦弱的愛,我不堪重負,好好聽你媽媽的話吧。"
簡單幾句話配幾張聊天截圖,蓋章汪某菲媽寶,社死夠夠的了。
圖源:微博
截圖裏汪某菲的語無倫次和急不可耐,又一次印證了他情緒不穩定的恐怖之處。
示愛是瘋狂的,畫餅是急躁的。
" 我跟你結婚,我喜歡你,我愛你。"
" 我明天給你準備個大鑽戒。"
" 咱倆結婚,生好多的小 baby。"
" 我他媽不想你跟別人好。"
張穎穎:" 你喝多了。"
汪某菲身為兩個孩子的爸爸,也一直致力於塑造好爸爸人設,但他對於 " 生孩子 " 依然有極高的熱情。
" 咱生好幾個孩子,生好多孩子,我那麽愛你。"
" 你快點過來,我等不及了,你快點兒,我想你。"
簡直就是一個要不到糖就原地打滾的巨嬰。
張穎穎宣布分手,還要甩截圖錘一記汪某菲,這是完全沒想著好聚好散。
畢竟,她一直以來可不是什麽體麵人。
昨天喊話蘭姐 " 所有的東西都有記錄,別再逼我了 ",正麵硬剛。
再之前,別忘了她的人設可是 " 最狠撈女 "。
爆出來和汪某菲的戀愛協議,條條都是不留情的大撈特撈:
留女生微信 100 萬,和女性聊騷 200 萬,懷念前任 500 萬,肉體出軌 1000 萬 ......
可以想象她和蘭姐如果正式開戰,戰火會有多猛烈。
而蘭姐對張穎穎,向來是不留情麵的。
這兩天罵她 " 心機 "" 齷齪 ",之前罵她 " 臭蟲 "" 二手貨
",對兒子離婚後官宣的這個女友,她橫看豎看都不滿意。
" 誰告訴你同居了?一個正常的人願意招個臭蟲?誰吃飽了撐的想跟屎殼郎同居?"
" 門都沒有,門縫都沒有。"
" 真是一個好女人,有什麽不敢公開的。"
圖源:網絡
蘭姐鐵了心要做愛新覺羅汪家的守門人,壞女人休想進這個家的門,一如她手撕兒子前妻,要維護好汪家的利益。
女性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血雨腥風。
有意思的是,這邊張穎穎蘭姐正要開戰,那廂一對娛樂圈知名婆媳正 " 如膠似漆 " ——
昨天,向太和郭碧婷剛一起慶祝完生日(她倆生日就差一天)。
可就在 5 天前,郭碧婷 ins 取關了向佐,疑似感情生變。
網友們早已摸清了這家人的套路:
" 郭碧婷取關向佐沒關係,她又沒取關向太。"
" 眾所周知,她嫁的是向太。"
果然,向太轉頭又曬出親密合照,力破不和傳聞。
這對婆媳之間的戲,不像蘭姐和張穎穎撕上了明麵,更多的是一團和氣下湧動的暗流。
向太催郭碧婷生二胎,管束她染發,都是 " 愛兒媳無實物表演 " 之外的彩蛋。
似乎這個家庭裏的核心關係,不是夫妻關係,不是親子關係,而是兩個既親密又博弈的女人之間的婆媳關係。
女明星逃不過,普通女性更逃不過,不信問問身邊的朋友,肯定家家有本婆媳經。
要麽費勁心思裝乖討好,要麽各自的小算盤打得飛起。
一個女人決定和一個男人走入婚姻,為什麽永遠和婆婆有那麽多戲?
她嫁的不是男人,是婆婆?
她們的家庭戰爭
婆婆在一個家庭裏的地位,從來都很微妙。
每個婆婆都曾是兒媳,比如蘭姐也說過,她以前受了太多婆婆的氣。
圖源:《魯豫有約》
而一旦 " 媳婦熬成婆 ",她就被賦予了這個家庭裏至高無上的地位——
兒子必須孝順,兒媳必須恭謹,她掌管一家用度,製定家庭規矩。
大清雖然已亡,但這種宗族家庭的秩序依然延續至今。
最近要過年了,熱搜上的婆媳戲異常熱鬧,婆媳這一曆史悠久的關係模式還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
我看到過一個山東兒媳誇婆婆。
她剛生了 4 胎,是個兒子,雖然前 3
胎都是女兒,但婆婆沒有給她任何臉色,一如既往對她好,出錢又出力照顧孩子,讓她很省心。
這顯然是正能量。
一個不嫌棄自己生不出兒子的婆婆,已經是難得的高質量婆婆,可見兒媳對婆婆的期待之低。
還有另一個女孩,第一次跟男友回家去見未來的公婆。
既然是第一次,當然要繃緊神經隨時準備待命,希望得到未來婆婆的認可。
於是,這個女孩大冬天洗了半個小時的鍋碗瓢盆,收拾廚房,雙手凍得通紅。
圖源:網絡
似乎婆婆說的話就是聖旨,似乎兒媳和婆婆之間,永遠隻有控製與服從,要麽卑微聽話,要麽盛氣淩人,而不存在任何平等對話的可能。
比如婆媳間最經典的敘事——記一輩子的月子仇。
坐月子期間,為了一口吃的,一隻雞、一個蛋、甚至一個南瓜,兒媳和婆婆之間就能明裏暗裏戰上三百回合。
圖源:b 站
也許又有人以為,是女人內心戲太多才扯頭花,但這一關係模式的形成,不僅隻與這兩個針鋒相對的女性有關。
它還關於家庭內部權力的爭奪和博弈。
看看早年流行的國產電視劇裏的婆婆。
民國戲裏,惡婆婆總是一人掌管全家,她一定有一個軟弱不成器的兒子,和一個溫順任她刁難的兒媳。
她擁有大家長的絕對權威,是父權的代理人,也是夫家的守護神。
電視劇《啞巴新娘》
關於婆媳故事的都市劇,《雙麵膠》《當婆婆遇上媽》《我的野蠻婆婆》《媳婦的美好時代》......
總是講兩個水火不容的女人在家裏打仗,男人被夾在中間如何左右為難。
圖源:豆瓣
似乎是原本穩定的家庭秩序被兩個女人搞得雞飛狗跳,男人何其無辜。
似乎都是女人不安分,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演宮鬥戲。
但果真如此嗎?
兩個原本並不相幹的女人,為何而戰?
蘭姐和張穎穎是在爭奪什麽?向太和郭碧婷之間和氣與暗流又是為了什麽?
婆婆代表的,到底是誰的利益?
家庭父權製的分而治之
明星的家閣八卦在熱搜上蹦躂,網友們當然大可以當個吃瓜群眾," 全員惡人,沒有誰值得同情 "。
不過同樣的戲碼也在無數個尋常百姓家裏上演,那就是以家為中心的女人的戰爭。
婆婆擠兌媳婦,妻妾競爭嫡庶,甚至母親挑剔女兒,其中又以婆媳衝突最為刀光劍影、經久不衰。
電視劇《婆婆的鐲子》
為什麽會這樣,不是說 girls help girls,女性是命運共同體,我們共享同一種處境嗎?又為何相互為敵呢?
其實這恰恰是父權社會控製女性的策略和陷阱。
父權製(patriarchy ) ,希臘原詞字麵上的意思是 " 由父親統治 "。
它的內涵包括兩性之間由男性掌權,男性繼承製(patrilineality),結合後的家庭前往男方所在的區域生活(patrilocality),由男性進行政治領導、定義社會規範、主導經濟生活等。
以男性為中心的家庭父權製
千百年來父權社會想盡了招數不讓女子讀書、工作、擁有財產、參與經濟,甚至纏足裹麵,不讓其進入公共世界,都有一個同一的目的——
那就是把女性困在以家為名的私領域。
即便如今女性能夠參與公共生活,「家庭」二字依然是女性難以跨越的道德要求。
成為好女兒:孝順、聽話、幫補家裏、不添麻煩。
成為好妻子:生兒育女、操持家務、賢惠得體、輔佐丈夫事業。
成為好母親:犧牲、奉獻、守護大家庭、替祖上傳承、給兒子把關。
無論女性在公共領域多麽大放異彩,她依然需要成為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隻有扮演好了這些世俗標準所期待的女性角色才能廣受嘉獎。
楊麗萍最大的失敗
其中母親的地位最高,人們歌頌 " 偉大的母親 ",甚至母親能在公共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第一波女性主義的抗爭還以此為策略,表示女性應該受教育,因為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才能成為更好的母親。所謂母憑子貴。
孟母三遷
但這個母親依然是父權的代言人,這由穩固的家庭父權製的結構所決定。
簡單來說,家庭父權製的規則是:隨父姓、從夫居、兒子繼承財產。母親的權力由家庭賦予,而這個家依然是男人的天下。
父權製的絕大部分曆史裏,母親都是不擁有財產的,她負責打理、經營,但最終財產會由父親的兒子繼承,而這個兒子將來也會成為一個父親。
你看蘭姐一生好強,賺錢能力不低,奈何生了個扶不起的阿鬥,她覺得自己的生意早晚還是兒子的,還得替兒子挑到賢內助。
我更替向太不值,這輩子叱吒江湖,娛樂圈尊稱一句 " 向太 ",不過是向華強的妻、向佐的媽,連本名都沒人記得。
《摘金奇緣》裏的惡婆婆
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中提到:
生產力發展讓經濟剩餘的積累成為可能,而這種積累的差異導致了權力的分化。
隨父姓、從夫居、兒子繼承財產,讓男性能夠不斷擴大自己的經濟優勢,最終使得女性對男性淪為徹底的人身依附。
在象征意義上,女人正是家庭之中的無產者,而男人則是家庭之中的資本家。
圖源:豆瓣
所有的婆媳爭鬥,說到底還是女性作為附庸的處境與父權製的鬥爭。
但這不影響所有的婆婆們高舉 " 為大家族著想 "
的旗幟與嫁入家門的兒媳為敵,即便家庭賦予的地位和權力,終究是父權製畫的大餅。
最終又以媳婦成為婆婆而告一段落。
男性資產進一步鞏固,而女人,脫離了家庭依舊一無所有。
你看,這套價值體係實在太雞賊了,女人被劃分進不同的身份角色,彼此為敵。
好母親負責看守家業,好妻子負責傳宗接代,好情人負責滿足欲望,每個身份都是對女性不同程度的物化,她們淪為男性統治中不同需求的客體。
波伏娃在《第二性》第二卷開篇便開宗明義:" 她不是生而為女,她是變成女人。"
波伏娃
女性是一種處境,是整個外部世界的文化、習俗、社會規則不斷將她形塑成被動的、次要的、依附的、相互隔絕的、甚至彼此為敵。
而男性從一而終都是完整的。
他的身體唯自己所有,沒有貞操枷鎖,不是欲望客體,不會淪為子宮,腳步可以去到世界各處。
他的角色身份是一致的,事業上的成功和成為好丈夫不衝突,顧家和花心形容同一個男性也不矛盾,他甚至可以一邊下半身行走,一邊至死是少年。
女性則被切割為不同的碎片,公共生活和家庭責任左右互搏,追求理想和好女人身份相互撕裂。
電影《女人的碎片》
都在鼓勵女人勇敢做自己,但什麽時候女人才能完整擁有自己?
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類都值得擁有主體性。
既然如此,女性獲得主體性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從私領域走進公共世界,從家庭手中奪回自己。
2017 年有部電影叫《賢妻》,女主角 Joan Castleman 是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妻子。
她美麗忠誠、無瑕疵,她犧牲了自己的夢想、才華和野心,花費了 40
年時間輔助丈夫,忽略他的不忠,永遠表現得體,直到有一天她感到透骨的虛無。
電影《賢妻》
女主扮演者是老戲骨格倫 · 克洛斯,她八提奧斯卡八次錯失,早已是無冕之王。
她憑借《賢妻》拿到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時說:
這部電影等了 14 年才得以拍攝,它是個好故事,這麽多年無人問津也許因為它叫《賢妻》吧。
我在拍攝過程中不斷想到我的母親,她這一生都把自己奉獻給了我的父親,在她 80
多歲時跟我說,感覺自己一生一事無成。根本不是這樣的,我懂得她付出的一切。
女性被這個社會認定為養育者,足夠幸運的話,我們會擁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但女性一定要去找到自己的成就,我們應該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而這個世界必須允許我們這麽做。
是的,女性是超越了家庭內部的存在,她需要擁有自己的事業。
我們總說獨立女性,也不是勸全體女性都不結婚不生子,而是女性要擁有自己獨立的財產、獨立的人格、獨立的謀生之本。
去讀書,去工作,去市場競爭,去參與經濟生活,去提高智識水平,找到自己的理想之境。
而不是困在家庭內部的婆媳爭鬥,爭來爭去,到頭來不過是父權製的分而治之。
頭破血流為一張大餅,不值得。
正如夏洛蒂 · 勃朗特在《簡愛》中鼓勵所有女性:
"
世界大著呢,如今我認識到這個世界是無限廣闊的,希望與絕望,機遇與挑戰並存,而這個世界屬於有膽識、勇氣去追求和探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