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出息了!沉寂好久的網飛終於打造出一部現象級爆款。播出當天就“破圈”衝上微博熱搜,整個網絡都在持續熱議。
截至9月23日,它已經達到Netflix TV show(網飛電視節目)世界榜第2名,美國區榜首。登上美Netflix熱播榜冠軍
寫新裏程碑。
韓媒稱它書寫韓劇新曆史,打造了一部世界爆款。
爛番茄新鮮度100%。既有喪心病狂的狂灑血包,也有爾虞我詐的人性較量。 高能不斷、緊張刺激。
話不多說,我探今天跟大家聊聊這部百人吃雞的生存遊戲爽劇——
《魷魚遊戲》
Squid Game
2021.9.17 韓國
>>>>王炸陣容+生存遊戲最早關注《魷魚遊戲》,是因為台前幕後強強聯手的王炸陣容。 幕後導演。
網飛合作《熔爐》《奇怪的她》(《重返20歲》韓國原版)導演黃東赫再導劇集。
演員陣容。 中國觀眾的老朋友李政宰(《新世界》《暗殺》《與神同行》)擔任男主角。
《新世界》 客串陣容。 孔劉(《熔爐》《釜山行》)和李秉憲(《特種部隊》)加盟,豪華到“令人發指”。
孔劉、李秉憲 一大票明星被吸引來,不光是靠網飛的鈔能力。更靠這部黃東赫十年磨一劍,集合生存與驚悚元素的無限流闖關遊戲劇本。
故事主人公奇勳是個遊手好閑的中年廢柴。 在外沉迷賭博、債台高築,在家拋妻棄子、躺平啃老,渣男中的渣男。
人走背字事事衰,失魂落魄時一個神秘男人突然走到奇勳麵前。
男人知道奇勳的身世,他邀請奇勳參與一場遊戲。隻要玩幾天,就能賺一大筆錢。
就像所有正常人,奇勳隻把神秘男人當作騙子,可隨後當他被逼到走投無路時,他隻能把邀請當作救命稻草。
決定參加遊戲後,奇勳被一輛車帶走,緊接著昏迷過去。 蘇醒後,他和幾百個同樣摸不著頭腦的陌生人依次醒來,身處一間空曠大廳。
錯愕間,一群紅衣蒙麵人走了進來: 各位將會參與六項遊戲,通關玩家可以帶走高額獎金。
遊戲共有456個玩家,每個玩家獎金為1億韓元。也就是說,通關玩家將帶走456億韓元(約2.48億人民幣)。
玩家們沒有拒絕天上掉下的餡餅,很快就進入第一關:
一二三木頭人。一台人偶機器人立在對麵,它說“一二三木頭人”時,玩家可以隨便移動。 否則,機槍將精準爆頭所有活動的玩家。
淘汰等於死亡。 目擊死亡的玩家們開始騷亂,四處逃亡的膽小玩家變成了機槍下的活靶子。遊戲場瞬間變成了血漿混著腦漿狂飆的屠宰場。
廢柴奇勳如何從遊戲中求生?還有什麽遊戲在前麵等著?誰在幕後組織這場殺人遊戲? 《魷魚遊戲》剛剛開始……
>>>>遊戲+裁判+玩家 無限流闖關生存遊戲類影視作品,《魷魚遊戲》並不算首創。
《賭博默示錄》《彌留之國的愛麗絲》《誠如神之所說》……同類經典不勝枚舉。
《賭博默示錄》《彌留之國的愛麗絲》《誠如神之所說》 珠玉在前,踩在經典肩膀上的它之所以大受歡迎,除了必不可少的激情殺戮外。
最戳劇迷要害的,肯定是圍繞遊戲、裁判和玩家三個角度,所打造出的獨特設定。 先聊遊戲,簡單粗暴的遊戲。
遊戲關卡並不複雜,六個遊戲都是(韓國)小孩子喜聞樂見的項目:
一二三木頭人、摳糖餅、拔河、彈珠、過獨木橋以及魷魚遊戲。 地方電視台“XX向前衝”看起來都比它們複雜。
童年遊戲,往往規則簡單、粗暴。 例如劇名“魷魚遊戲”,是一種在圓形、三角形和方形組成的魷魚圖案上攻守對抗的遊戲。
兼具暴力和排他,純粹的身體對抗,意味著沒有周旋餘地,至死方休。
童年遊戲,往往刻意模糊智力、體力以及運氣的差距。拚的不隻是發育。 因此遊戲不存在六邊形戰士,老人的經驗、女性的堅毅通通都有用武之地。
強者不一定笑到最後,笨蛋也不會一直吃虧。
劇中童年遊戲如同一個黑色寓言:失意的成年人妄圖在童年遊戲中人生逆襲。遊戲還是那個遊戲,人已不是那些人——要麽勝,要麽死。
而當玩家在開闊明亮的遊戲場賭命時,無數帶著蒙麵人正在暗室內監視一切。
從設定到視覺,劇中一直在強化越簡單越暴力、越幼稚越殘忍的符號。
再聊裁判,殘忍虛偽的裁判。 遊戲幕後,蒙麵人身兼裁判、觀眾以及既得利益者。他們也分三六九等,魷魚遊戲的三種符號元素無處不在,其中:
○型蒙麵人代表低級勞工,△型蒙麵人代表中級士兵,□型人看守代表高級管理員。符號蒙麵人之上,還有唯一的黑麵具老板。
所有的蒙麵人和玩家一樣,歸根結底都是服務於戴著動物麵具的VIP觀眾。
他們是現實世界的資本家,也是生存遊戲的裁判。酒池肉林的生活已經不能滿足他們,於是把窮人當作動物找樂子。
他們強調公平、自由,為生存遊戲設定“過半棄權規則”,過半玩家同意就可中止遊戲。
第一輪遊戲過後,幸存玩家人心惶惶,跪求一條生路。 畢竟他們隻是欠債而已,又不是犯了什麽滔天大罪。
根據規則,裁判給幸存玩家民主投票的機會,但同時也把真金白銀擺到了他們麵前。
驚魂未定的幸存玩家集體退出了遊戲,但不久之後大多還是選擇了回來。
看似公平的裁判自稱尊重自由意誌,其實早就用近在咫尺的誘惑斷絕了其他選擇。 現實即地獄,走投無路的窮人何來選擇?
隻剩下借以諷刺韓國資本財閥的VIP觀眾隔岸觀火,虛情假意道: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遊戲中套著遊戲、算計中嵌套算計,爾虞我詐的人性博弈真實刺激,更甚於機關本身。 遊戲中走得越遠,人性上輸得越慘。
>>>>偽君子+真小人 《魷魚遊戲》豆瓣開分8.7,目前降到了7.8。
高開低走自然證明結局受到質疑,#魷魚遊戲爛尾了嗎#也成了爭論焦點。
口碑下降,客觀原因是同題材經典泛濫。 《魷魚遊戲》既沒有《賭博默示錄》的極端智鬥,也沒有《大逃殺》的變態暴力。
遊戲不算新穎,第一關設定分鏡和《誠如神之所說》不能說完全一樣,隻能說非常接近。
導演回應質疑,聲稱原版劇本創作於2009年,隻是撞梗躺槍。
左《誠如神之所說》,右《魷魚遊戲》 相較於鬥智鬥勇,它更傾向於鬥人性,緊張刺激同時小bug不斷。
幾輪遊戲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拚,珠玉在前難免被拉踩平庸。 主觀原因是主角奇勳不討喜。
大家罵他:聖母、雙標、白蓮花、傻白甜、三觀不正…… 他頭腦不好,又沒能力,是個啃老有愛管閑事的廢物,一路幾乎全靠運氣躺贏。
遊戲前,他爛賭成性,母親生命垂危他卻為了所謂的尊嚴拒絕幫助,不孝爛人。
遊戲中,前一關他剛害死同伴,下一關就道德譴責害死同伴的尚佑,又當又立。
結尾又強行洗白為偉光正的英雄,為開續集強行複仇,更像劇中無法自圓其說的敗筆。
好一朵美麗的白蓮花 相較於偽君子,觀眾更喜歡真小人。他們更希望黑化到底,“別人家孩子”尚佑獲勝。
畢竟他智商爆炸一路開無雙,自私自利且殺伐果斷,標準爽文大男主人設。
就事論事,探討一下。 雖然編劇在奇勳角色轉變上差了一些筆墨,但無疑他是立體的。
立體在於難以用善良或是邪惡界定他,他的行為既美好又可鄙,善惡交織、曖昧不明。
他更像是一個搖擺不定,自私怯懦,心存惻隱之心的“爛人”——
好不到哪裏去,也不敢多壞;無能為力卻總想幫別人一把,反倒搞得一團糟。
劇中他的前史,工友的死打擊太大,他麻木揮霍著母愛的愛,發覺時卻子欲養而親不待。
劇中他的下場,獲勝後寧願消沉行乞也不願用沾血的錢,內疚自責不肯與自己和解。
奇勳和尚佑如同一體兩麵,都有人性的高光,也有求生的殘忍。他們矛盾、虛偽、貪婪、欺騙……就像竇唯《高級動物》歌詞,就像每一個普通人。
人性的恐怖在於深不見底無法窺探,人性的偉大在於紛雜反複無可定論。 站在上帝視角拿著放大鏡對準人性,人性隻會像螻蟻般被燒灼、刺痛。
不論是否喜歡角色,或許“善與惡並非水火不容”的觀點才是《魷魚遊戲》給觀眾的暗示。 就像毛姆說的:
人性並不是非黑即白,它存在許多灰色地帶;生活也並不是主人公大徹大悟、痛改前非的狗血劇,它有眾多幽微曲折,反反複複。
(魷魚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