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YouTube視頻質疑中國新冠檢測方法 網友熱議

YouTube視頻質疑中國新冠檢測方法 網友熱議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0-09-01 07:01:2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段在中國某地拍攝的小學生集中檢測新冠的視頻在YouTube上引起熱議。視頻上,檢測者給孩子們分別取樣,然後將每5份取樣放在同一個采樣管中。這樣的檢測方法究竟能不能測出新冠病毒感染者?

在中國頗有人氣、綽號“格鬥狂人”的格鬥運動員兼YouTuber徐曉冬,近日在YouTube上轉發一段大陸北方某地小學生做新冠檢測的視頻,引起熱議。

3分鍾的視頻顯示,排隊做檢測的小學生被分為5個一組,檢測者用棉簽從孩童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每測一人換一支棉簽,測完5人後將5支棉簽一起裝入一支采樣管中。視頻畫外音是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在現場,他不斷質疑這樣的操作是糊弄錢,糊弄人:“你這測完了管啥事兒?你這兒5個人擱一堆,5個人擱一堆,萬一要有呢怎麽辦呀?你知道誰是誰呀?領導呢?校長呢?是校長讓這麽幹的還是醫院院長讓這麽幹的?還是縣委書記讓這麽幹的?這不糊弄人嗎?”該男子還憤怒地對不讓他錄像表示不滿:“你給派出所打電話,你說我這兒錄像了,侵犯你隱私權了。把領導叫過來吧,叫領導來解釋解釋咋回事。”

徐曉冬在該視頻下留言表示,“我不知道這些醫生的做法是不是正確,所以我發上來,希望醫生朋友們給個解答,謝謝”。


許多網友給予了回複。不少人指出,這樣的檢測方法“沒問題”,“五個一組,一組隻檢測一次,如果這組有問題,這五個人再複測,很多地方都是這個方法,效率高啊!”,“5個人使用一個檢測試劑,這樣節省檢測試劑而且快速。”


有細心的網友還指出,“仔細看視頻中的第18秒,5人中的第一個人給檢測護士瓶子(這個瓶子有被抽樣檢測學生的編號。)這種快速檢測法,沒多大毛病。”


混檢提高效率


核酸檢測時混合采樣目前在許多國家都被作為對低風險人群進行篩查時優先選擇的方法。據中國媒體報道,武漢和北京都采用了混檢方法對民眾做核酸檢測。新華社6月2日報道,武漢市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集中檢測近990萬人,其中單檢占75.3%、混檢占24.7%。官方稱,“結果顯示‘五混一’準確率也較高。中國國家衛健委6月底表示,混檢大幅提升了核酸檢測能力,“比如,北京的日檢測能力是20多萬,使用這種結合模式,可使日檢測能力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況下達到200多萬。”

混合檢測是德國紅十字會和法蘭克福大學醫院醫學病毒學研究所的研究小組率先開發出的一種方法。3月底,該研究小組公布,專家們將多個采樣同時置入一種特殊溶液,運用俗稱的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PCR)檢測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一旦檢測結果呈陰性,就可以判斷,其中所有的采樣均無新冠病毒。專家們認為,這種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檢測病毒的效率,而且“無損於診斷質量”。此後,該方法在各國又有所更新。除了檢測時采用混合檢測外,采樣時也在對多人進行分別采樣後,將樣本放至同一采樣管中,這種方法的好處是避免采樣後還需人工將樣本進行混合、編號這一步驟,進一步提高效率。


徐曉冬轉發的“小學生混合采樣”視頻讓有機會看到這一視頻的網友們有了一次討論、質疑、澄清、交流的機會。有網友留言道:“這是科學問題,沒學過質疑可以理解。”然而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似乎缺少這樣的平台。作為《

冬哥辣評》係列節目的創始人和運營者,有關徐曉冬的內容據悉早就被中國各大網站封殺,徐曉冬因此“轉戰”境外平台YouTube。不過,YouTube在中國一直被封鎖,大陸網民隻有通過翻牆才有機會訪問。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紅嬋變大學新生!家人開心擺攤送“學業有成”月餅
華裔金融才女在美被丈夫勒死,骨灰將被帶回國




24小時討論排行

殘酷的紀實:加沙饑餓家庭的一天
中方檢出興奮劑物質近一年後,美方FDA承認了
FBI前局長被起訴 特朗普:他是這個國家最垃圾的人
罕見!芬蘭總統要求取消五常一票否決權
“不會屈膝而活!” 特朗普與前FBI局長8年恩怨迎爆點
恨意難平!特朗普連發四帖 猛批FBI前局長科米
全球頂級肺癌專家宣布:我患晚期肺癌三年了
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博士後家中去世:係清華畢業生
蔡磊深夜發文:我還有眼睛和耳朵 寧可戰死 不會等死
最新報告:中國去年新安裝近30萬台機器人
娃哈哈遺產糾紛新進展!香港高院:駁回宗馥莉上訴
離開白宮後的這個夏天,馬斯克拚了!直接睡在公司
網球裙,被通勤女孩穿出了班味兒
未來已來!黃仁勳詳解驅動AI革命的“三大規模法則”
最高100%!新一波特朗普關稅襲來 這些企業在哀嚎
美巴談了80分鍾,特朗普微笑合影氣壞印媒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YouTube視頻質疑中國新冠檢測方法 網友熱議

德國之聲 2020-09-01 07:01:21

一段在中國某地拍攝的小學生集中檢測新冠的視頻在YouTube上引起熱議。視頻上,檢測者給孩子們分別取樣,然後將每5份取樣放在同一個采樣管中。這樣的檢測方法究竟能不能測出新冠病毒感染者?

在中國頗有人氣、綽號“格鬥狂人”的格鬥運動員兼YouTuber徐曉冬,近日在YouTube上轉發一段大陸北方某地小學生做新冠檢測的視頻,引起熱議。

3分鍾的視頻顯示,排隊做檢測的小學生被分為5個一組,檢測者用棉簽從孩童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每測一人換一支棉簽,測完5人後將5支棉簽一起裝入一支采樣管中。視頻畫外音是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在現場,他不斷質疑這樣的操作是糊弄錢,糊弄人:“你這測完了管啥事兒?你這兒5個人擱一堆,5個人擱一堆,萬一要有呢怎麽辦呀?你知道誰是誰呀?領導呢?校長呢?是校長讓這麽幹的還是醫院院長讓這麽幹的?還是縣委書記讓這麽幹的?這不糊弄人嗎?”該男子還憤怒地對不讓他錄像表示不滿:“你給派出所打電話,你說我這兒錄像了,侵犯你隱私權了。把領導叫過來吧,叫領導來解釋解釋咋回事。”

徐曉冬在該視頻下留言表示,“我不知道這些醫生的做法是不是正確,所以我發上來,希望醫生朋友們給個解答,謝謝”。


許多網友給予了回複。不少人指出,這樣的檢測方法“沒問題”,“五個一組,一組隻檢測一次,如果這組有問題,這五個人再複測,很多地方都是這個方法,效率高啊!”,“5個人使用一個檢測試劑,這樣節省檢測試劑而且快速。”


有細心的網友還指出,“仔細看視頻中的第18秒,5人中的第一個人給檢測護士瓶子(這個瓶子有被抽樣檢測學生的編號。)這種快速檢測法,沒多大毛病。”


混檢提高效率


核酸檢測時混合采樣目前在許多國家都被作為對低風險人群進行篩查時優先選擇的方法。據中國媒體報道,武漢和北京都采用了混檢方法對民眾做核酸檢測。新華社6月2日報道,武漢市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集中檢測近990萬人,其中單檢占75.3%、混檢占24.7%。官方稱,“結果顯示‘五混一’準確率也較高。中國國家衛健委6月底表示,混檢大幅提升了核酸檢測能力,“比如,北京的日檢測能力是20多萬,使用這種結合模式,可使日檢測能力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況下達到200多萬。”

混合檢測是德國紅十字會和法蘭克福大學醫院醫學病毒學研究所的研究小組率先開發出的一種方法。3月底,該研究小組公布,專家們將多個采樣同時置入一種特殊溶液,運用俗稱的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PCR)檢測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一旦檢測結果呈陰性,就可以判斷,其中所有的采樣均無新冠病毒。專家們認為,這種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檢測病毒的效率,而且“無損於診斷質量”。此後,該方法在各國又有所更新。除了檢測時采用混合檢測外,采樣時也在對多人進行分別采樣後,將樣本放至同一采樣管中,這種方法的好處是避免采樣後還需人工將樣本進行混合、編號這一步驟,進一步提高效率。


徐曉冬轉發的“小學生混合采樣”視頻讓有機會看到這一視頻的網友們有了一次討論、質疑、澄清、交流的機會。有網友留言道:“這是科學問題,沒學過質疑可以理解。”然而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似乎缺少這樣的平台。作為《

冬哥辣評》係列節目的創始人和運營者,有關徐曉冬的內容據悉早就被中國各大網站封殺,徐曉冬因此“轉戰”境外平台YouTube。不過,YouTube在中國一直被封鎖,大陸網民隻有通過翻牆才有機會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