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華為“塔山計劃”自己建廠造芯?比登天還難

華為“塔山計劃”自己建廠造芯?比登天還難

文章來源: 虎嗅網 於 2020-08-12 19:30: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頭圖為 塔山阻擊戰

華為要自建芯片製造廠的消息,成了今天晚間一顆投向媒體圈的新聞炸彈。

作為一家在兩年內被美國 N 道禁令逼到角落裏,仍拚死抵抗的中國芯片設計公司,在無任何可能把自己的高端芯片設計圖紙送到台積電做進一步生產加工後,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在 2020 年 8 月 7 日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親自為華為麒麟芯片的商業化進程畫了一個 休止符 :

華為自研的麒麟係列芯片在 9 月 15 日之後無法製造,將成為絕唱。 如果未來美國禁令沒有撤銷,Mate 40 將成為最後一部搭載麒麟處理器的華為旗艦手機。

但就在今天下午,一個反轉消息,似乎印證了餘承東那天欲言又止的一句話 華為在芯片領域開拓了十幾年,但在芯片製造這樣的重資產領域,華為並沒有參與,隻是做了芯片設計,沒搞芯片製造 :

微博大 V 鵬鵬君駕到 在下午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大致意思是,華為在內部正式啟動了一個名為 塔山計劃 的半導體產業鏈項目,準備建設一條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 45nm 生產線,自己造芯片,以應對 台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 的事實。

這個信息雖然很快被華為內部人士辟謠,但仍然被媒體以光速在各大媒體平台擴散開來。 塔山計劃 不僅得到了大眾幾乎一致的 鼓勵叫好聲 ,聽起來也似乎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

然而,曆史上遼沈戰役中的 塔山阻擊戰 (據說 塔山計劃 一詞來源於此),雖然是以 8 個師對抗敵人 11 個師並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慘烈的過程被很多人忽視數千人犧牲,堅守塔山、被授予 塔山英雄團 的第 4 縱隊第 12 師第 34 團,最後隻剩下 21 人。

同樣,從芯片製造角度來看,造芯這場 戰役 過程之艱難,非文字可概述。

就此爆料,虎嗅在第一時間聯係了華為半導體部門內部人士,他們均表示從新聞上才得知此消息。此外,虎嗅也在第一時間采訪了半導體產業鏈人士,他們普遍給出了一個答案:

幾乎不可能,非常難。

實際上,他們認為,建一個 45nm 晶圓廠的巨額耗資問題,倒是其次;相反,錢是最好解決的東西。就像此前我們在《殺死那隻 AI 獨角獸》裏所說,用 100 億美元也砸不出一台光刻機。對於半導體設備與生產工藝, 錢 隻是諸多核心要素之一。

他們最關注的,是以下 3 個問題:

這條 45nm 產線能不能生產出高端產品?

有行業人士解釋,雖然 45nm 聽起來是低製程,跟台積電如今可以量產的 5nm 差了十萬八千裏,但是目前市場上仍然有大量不同品類的終端產品需要 45nm 製程工藝的芯片,包括數字邏輯、模擬功率、射頻等芯片類型。

模擬功率器件,微控製器,45nm 是夠用了,但是數字邏輯(譬如 CPU)和移動通信類的芯片就不行了。

但是即便是 45nm 製程的模擬功率器件,也並不意味著沒有 高中低端 之分(以性能為依據,製程並不代表一切),相反,目前高端模擬芯片全靠進口,國內基本無法設計和製造。

大家可能一般都比較關注英特爾、AMD、高通、華為的微處理器迭代,實際上模擬功率器件市場雖然比較老,但是模擬芯片的設計難度比數字邏輯要高,在設計上需要有長期經驗積累。 他直言不諱指出,45nm 的高端模擬功率器件,國內基本做不了。

很多都是德州儀器等公司把控著相關類型的芯片市場。當然,消費級的低端貨,國內有廠家能做,也就沒必要建廠了。華為中低端手機也有很多國產零部件。

所以他認為,無論哪個類別的芯片,華為都需要高端的東西,畢竟手機用戶,服務器用戶是要看配置,看性價比的。但 45nm 產線似乎滿足不了,或者隻能滿足華為極小一部分的產品需求。

除非華為靠係統集成綜合性能取勝,這個脫離製造工藝太難實現,或者通過非市場手段進行排他處理,別無選擇。那個絕唱的宣布,就算是一個暫時的終結點了。

這條產線能不能完全排除美國的技術?

有半導體從業者告訴虎嗅,爆料中華為所謂的 建立無美國技術生產線 ,還是要具體看從哪一層做隔離。

如果從生產設備層麵,那勉強有可能;如果從各種材料和零部件的基礎層,基本不可能。

造廠 70% 的錢都要花在設備上。如果說顯性的一台完整設備可以不是美國製造,但是這些設備背後也有一條龐大的材料和零部件供應鏈,要想完全沒有美國的技術摻入,簡直是天方夜譚。

舉個例子,45nm 的光刻機可以買日本尼康的,但是這台光刻機裏也有美國的零部件。假如說為了華為定製專屬機器,那也需要進行長期驗證和測試,將耗費大量時間。 他強調,產線設備上百種,如果做一個從底層就隔離美國技術的承諾,不要說金錢成本,時間成本上根本負擔不起。

這東西就像飛機發動機一樣,換掉某種材料,或者減少一些零部件,這樣的飛機你敢坐嗎?半導體生產設備也是如此,一旦買了不能用,就變成了廢品。

此外他也指出,行業內都清楚,建新廠,至少需要兩年,最快一年半。除非是舊廠改造,或者是直接買一條產線。

但問題又來了,國內有幾條能做 45nm 的成熟生產線?

到底能不能在短時間內聚集足夠多的製造管理人才?

我們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去哪裏找製造人才。在《 前浪 台積電:以小博大是可能的》這篇文章裏,我們有講過產線管理人才對生產製造的決定性作用。

此外,關於人才與人才背後的專利爭奪戰,也許與台積電打過無數官司的中芯國際更深有體會。

造廠除了買設備,其實最緊缺的應該是大量熟練有經驗的工藝研發、設備與產線管理工程師隊伍。 有晶圓廠的工程師疑惑華為究竟要從哪裏去弄一堆熟練的產線工程師,這難度比湊齊設備還高。

半導體人才報告有說,全國半導體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每年才 3~4 萬,畢業後就業強關聯的 20% 不到,能幹 3 年的更少。中芯國際的離職率每年 20% 以上。

畢竟半導體製造業是眾所周知的 苦、累且枯燥 ,完全不能與互聯網及 IT 行業的薪資水平相提並論,甚至被他戲稱為 做這行是用精神力來撐 。

中芯國際一個博士工作要三班倒,月薪平均隻有 1.5 萬,各種雜七雜八加起來年薪 30 多萬,這還是上海。很多人最後就會轉行去做其他的事情了,畢竟要養家。

所以,華為要建廠,就要去挖其他廠的人。

現在各地晶圓廠太多了,低水平重複建設。有限資源被嚴重分散,化整為零,完全沒有競爭力。

從去年開始,就不斷在各地爆出有芯片製造廠項目或爛尾,或倒閉破產的新聞。假如華為能夠聚集起一群真的想做事的、有經驗的一線工程師,淘汰一些本不該搞的工廠,就是一件好事。

但即便是挖人,最需要的也還是時間。

看爆料說華為要從底層開始做起,但是又說要半年建其起一條 45nm 產線。而資金、人才、設備缺一不可,這說法是存在矛盾的。 他覺得有人爆出這樣的消息很不可思議:

現在國內對於半導體的大眾科普都欠缺完善,讓一幫自媒體興風作浪攪亂輿論,著實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但也有其他芯片設計從業者基於目前華為目前的生存環境,給出了不太一樣的看法:

這產線真要建的話,肯定不能那麽快能用。不過華為最近動作實在太多了,已經是特殊時期了,所以不要用正常邏輯去推斷。

置之死地而後生,難說大煉鋼鐵能速成也未知。

譬如,一位科技大廠員工曾向虎嗅透露,華為工程師曾試圖連續加班加點做出設計,好有機會送出去流片,然而最終事與願違。

無論怎樣,幾乎所有接受虎嗅采訪的半導體從業者都表示 會支持華為 ,但更需要從客觀角度出發,就問題解決問題,不能盲目試圖破壞半導體行業發展規律。

半導體是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多重密集型產業。在大部分細分市場,強者恒強,因為客戶永遠要用最好的,也隻會用最好的。

查看評論(65)

24小時熱點排行

劉國梁女兒在美國奪得高爾夫冠軍 全英文致謝父母
姐弟戀?鄧文迪布雷迪結伴出席老貝婚禮 網上炸鍋
戰事正酣,她就被特朗普排擠了
BBC:特朗普預算案或令近1200萬人喪失醫保
遊客在黃石拍到罕見一幕 野牛遭活活燙死 30秒喪命

24小時討論排行

習近平發重要文章:麵對圍堵打壓 應理直氣壯鬥爭
“三巨頭”史無前例同框?習邀川普普京看9.3大閱兵
再批“大而美”法案,馬斯克又提建新政黨
被川普罵“共產主義者” 曼達尼:世上不該有億萬富豪
遊本昌入黨 申請書寫了21頁 回應“92歲為何還入黨”
中國眼下的失業潮,遠比想象中的嚴重
陸配網紅被驅逐回大陸 遇水浸維權接恐嚇電話嚇得發抖
司法部將“取消國籍”列優先事項 曾冒領白卡或丟國籍
華裔教授自殺 家屬控告西北大學歧視並導致悲劇發生
關稅又一次讓步 川普不得不對中國低頭的四點原因
雷根中心民調:70%美受訪者「挺出兵」協防台灣
中國共產黨人數突破1億 比伊朗土耳其德國人口都多
傳播淫穢?中國拘捕數十名小說作家 許多是年輕女性
“馬斯克已爭取到足夠支持者 能對川普構成實際威脅”
俄集結5萬軍隊 以三比一的人力優勢試圖奪取蘇梅
關稅戰+“大而美”法案 一通亂拳一片狼籍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華為“塔山計劃”自己建廠造芯?比登天還難

虎嗅網 2020-08-12 19:30:06


頭圖為 塔山阻擊戰

華為要自建芯片製造廠的消息,成了今天晚間一顆投向媒體圈的新聞炸彈。

作為一家在兩年內被美國 N 道禁令逼到角落裏,仍拚死抵抗的中國芯片設計公司,在無任何可能把自己的高端芯片設計圖紙送到台積電做進一步生產加工後,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在 2020 年 8 月 7 日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親自為華為麒麟芯片的商業化進程畫了一個 休止符 :

華為自研的麒麟係列芯片在 9 月 15 日之後無法製造,將成為絕唱。 如果未來美國禁令沒有撤銷,Mate 40 將成為最後一部搭載麒麟處理器的華為旗艦手機。

但就在今天下午,一個反轉消息,似乎印證了餘承東那天欲言又止的一句話 華為在芯片領域開拓了十幾年,但在芯片製造這樣的重資產領域,華為並沒有參與,隻是做了芯片設計,沒搞芯片製造 :

微博大 V 鵬鵬君駕到 在下午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大致意思是,華為在內部正式啟動了一個名為 塔山計劃 的半導體產業鏈項目,準備建設一條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 45nm 生產線,自己造芯片,以應對 台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 的事實。

這個信息雖然很快被華為內部人士辟謠,但仍然被媒體以光速在各大媒體平台擴散開來。 塔山計劃 不僅得到了大眾幾乎一致的 鼓勵叫好聲 ,聽起來也似乎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

然而,曆史上遼沈戰役中的 塔山阻擊戰 (據說 塔山計劃 一詞來源於此),雖然是以 8 個師對抗敵人 11 個師並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慘烈的過程被很多人忽視數千人犧牲,堅守塔山、被授予 塔山英雄團 的第 4 縱隊第 12 師第 34 團,最後隻剩下 21 人。

同樣,從芯片製造角度來看,造芯這場 戰役 過程之艱難,非文字可概述。

就此爆料,虎嗅在第一時間聯係了華為半導體部門內部人士,他們均表示從新聞上才得知此消息。此外,虎嗅也在第一時間采訪了半導體產業鏈人士,他們普遍給出了一個答案:

幾乎不可能,非常難。

實際上,他們認為,建一個 45nm 晶圓廠的巨額耗資問題,倒是其次;相反,錢是最好解決的東西。就像此前我們在《殺死那隻 AI 獨角獸》裏所說,用 100 億美元也砸不出一台光刻機。對於半導體設備與生產工藝, 錢 隻是諸多核心要素之一。

他們最關注的,是以下 3 個問題:

這條 45nm 產線能不能生產出高端產品?

有行業人士解釋,雖然 45nm 聽起來是低製程,跟台積電如今可以量產的 5nm 差了十萬八千裏,但是目前市場上仍然有大量不同品類的終端產品需要 45nm 製程工藝的芯片,包括數字邏輯、模擬功率、射頻等芯片類型。

模擬功率器件,微控製器,45nm 是夠用了,但是數字邏輯(譬如 CPU)和移動通信類的芯片就不行了。

但是即便是 45nm 製程的模擬功率器件,也並不意味著沒有 高中低端 之分(以性能為依據,製程並不代表一切),相反,目前高端模擬芯片全靠進口,國內基本無法設計和製造。

大家可能一般都比較關注英特爾、AMD、高通、華為的微處理器迭代,實際上模擬功率器件市場雖然比較老,但是模擬芯片的設計難度比數字邏輯要高,在設計上需要有長期經驗積累。 他直言不諱指出,45nm 的高端模擬功率器件,國內基本做不了。

很多都是德州儀器等公司把控著相關類型的芯片市場。當然,消費級的低端貨,國內有廠家能做,也就沒必要建廠了。華為中低端手機也有很多國產零部件。

所以他認為,無論哪個類別的芯片,華為都需要高端的東西,畢竟手機用戶,服務器用戶是要看配置,看性價比的。但 45nm 產線似乎滿足不了,或者隻能滿足華為極小一部分的產品需求。

除非華為靠係統集成綜合性能取勝,這個脫離製造工藝太難實現,或者通過非市場手段進行排他處理,別無選擇。那個絕唱的宣布,就算是一個暫時的終結點了。

這條產線能不能完全排除美國的技術?

有半導體從業者告訴虎嗅,爆料中華為所謂的 建立無美國技術生產線 ,還是要具體看從哪一層做隔離。

如果從生產設備層麵,那勉強有可能;如果從各種材料和零部件的基礎層,基本不可能。

造廠 70% 的錢都要花在設備上。如果說顯性的一台完整設備可以不是美國製造,但是這些設備背後也有一條龐大的材料和零部件供應鏈,要想完全沒有美國的技術摻入,簡直是天方夜譚。

舉個例子,45nm 的光刻機可以買日本尼康的,但是這台光刻機裏也有美國的零部件。假如說為了華為定製專屬機器,那也需要進行長期驗證和測試,將耗費大量時間。 他強調,產線設備上百種,如果做一個從底層就隔離美國技術的承諾,不要說金錢成本,時間成本上根本負擔不起。

這東西就像飛機發動機一樣,換掉某種材料,或者減少一些零部件,這樣的飛機你敢坐嗎?半導體生產設備也是如此,一旦買了不能用,就變成了廢品。

此外他也指出,行業內都清楚,建新廠,至少需要兩年,最快一年半。除非是舊廠改造,或者是直接買一條產線。

但問題又來了,國內有幾條能做 45nm 的成熟生產線?

到底能不能在短時間內聚集足夠多的製造管理人才?

我們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去哪裏找製造人才。在《 前浪 台積電:以小博大是可能的》這篇文章裏,我們有講過產線管理人才對生產製造的決定性作用。

此外,關於人才與人才背後的專利爭奪戰,也許與台積電打過無數官司的中芯國際更深有體會。

造廠除了買設備,其實最緊缺的應該是大量熟練有經驗的工藝研發、設備與產線管理工程師隊伍。 有晶圓廠的工程師疑惑華為究竟要從哪裏去弄一堆熟練的產線工程師,這難度比湊齊設備還高。

半導體人才報告有說,全國半導體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每年才 3~4 萬,畢業後就業強關聯的 20% 不到,能幹 3 年的更少。中芯國際的離職率每年 20% 以上。

畢竟半導體製造業是眾所周知的 苦、累且枯燥 ,完全不能與互聯網及 IT 行業的薪資水平相提並論,甚至被他戲稱為 做這行是用精神力來撐 。

中芯國際一個博士工作要三班倒,月薪平均隻有 1.5 萬,各種雜七雜八加起來年薪 30 多萬,這還是上海。很多人最後就會轉行去做其他的事情了,畢竟要養家。

所以,華為要建廠,就要去挖其他廠的人。

現在各地晶圓廠太多了,低水平重複建設。有限資源被嚴重分散,化整為零,完全沒有競爭力。

從去年開始,就不斷在各地爆出有芯片製造廠項目或爛尾,或倒閉破產的新聞。假如華為能夠聚集起一群真的想做事的、有經驗的一線工程師,淘汰一些本不該搞的工廠,就是一件好事。

但即便是挖人,最需要的也還是時間。

看爆料說華為要從底層開始做起,但是又說要半年建其起一條 45nm 產線。而資金、人才、設備缺一不可,這說法是存在矛盾的。 他覺得有人爆出這樣的消息很不可思議:

現在國內對於半導體的大眾科普都欠缺完善,讓一幫自媒體興風作浪攪亂輿論,著實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但也有其他芯片設計從業者基於目前華為目前的生存環境,給出了不太一樣的看法:

這產線真要建的話,肯定不能那麽快能用。不過華為最近動作實在太多了,已經是特殊時期了,所以不要用正常邏輯去推斷。

置之死地而後生,難說大煉鋼鐵能速成也未知。

譬如,一位科技大廠員工曾向虎嗅透露,華為工程師曾試圖連續加班加點做出設計,好有機會送出去流片,然而最終事與願違。

無論怎樣,幾乎所有接受虎嗅采訪的半導體從業者都表示 會支持華為 ,但更需要從客觀角度出發,就問題解決問題,不能盲目試圖破壞半導體行業發展規律。

半導體是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多重密集型產業。在大部分細分市場,強者恒強,因為客戶永遠要用最好的,也隻會用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