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江姐托孤信曝光 渣滓洞的真實故事令人淚目(圖)

江姐托孤信曝光 渣滓洞的真實故事令人淚目

文章來源: 北晚新視覺 於 2019-11-10 23:09:1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今日,#江姐托孤信曝光#的話題上了熱搜。她是小說《紅岩》的真實原型“江姐”江竹筠,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踏上革命道路;28歲時丈夫遇害,強忍悲痛接替丈夫工作。半年後,不幸被捕,在渣滓洞受盡酷刑折磨,始終堅貞不屈;因牽掛年幼的孩子,她懷著萬般不舍寫下托孤信。向英烈致敬!

據重慶市三峽博物館首度展出一封塵封多年的江姐托孤遺書,並揭開了遺書背後所隱藏的故事。

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說,江姐是用筷子磨成竹簽做筆,用棉花灰製成墨水,寫下這封遺書,“信裏滿載著江姐作為一名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思念之情。”

1949年,在渣滓洞監獄內,解放軍勝利的消息不斷傳來。江姐等烈士隱約感到敵人會在失敗前進行瘋狂的大屠殺。得知丈夫已經遇難的江姐,此時心中最為擔心的就是尚未長大的兒子。

1949年8月26日,拖著受刑後還沒有完全康複的右手,江姐在獄友們的幫助下,將吃飯時偷偷藏起的筷子磨成竹簽,蘸著由爛棉絮灰與水調和在一起製成的墨水,在如廁用的毛邊紙上,艱難地寫下了這封“托孤”的書信。

據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1947年7月,江姐被捕入獄,江姐等人把渣滓洞少尉看守黃茂才發展為地下聯絡員,負責獄內外書信傳遞。1949年10月江姐請他帶著已於8月26日寫好的書信,秘密送到重慶市中山公園裏的育才小學,交給表弟譚竹安。沒想到,這封信竟成了江姐的絕筆信。

1962年,三峽博物館的前身———重慶市博物館舉辦烈屬座談會。會上提出有關搜集整理烈士遺物的意見,這時,江姐的表弟譚竹安說,他手上就有一封江竹筠犧牲前給他寫的親筆信。會後,譚竹安將江姐這封托孤遺書,捐贈給了重慶市博物館。據悉,這封江姐遺書將作為三峽博物館今年11月的特展展品,對外展出到12月14日。

據了解,江姐的兒子彭雲長大後,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現已在美國定居。

江姐托孤遺書(部分)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況,我感到非常難受。……我想你決不會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難的日子快完了,除了希望這日子快點到來而外,我什麽都不能兌現。安弟!的確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勝和必活的信心……假若不幸的話,雲兒(指江竹筠、彭詠梧兩烈士的孩子彭雲)就送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誌,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0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退休後的中國超模,現在混得如何?
鐵飯碗的神話,居然被一個基層公務員打破了
雙十一最大“受害者”:買了iPhone 17的人
“一隻手”,掐住了特斯拉的萬億市值
曬意大利女總理“色情照”網站,被反擊




24小時討論排行

吳石、朱楓後人講述往事:她可以選擇不去,但....
“是否願為保台犧牲生命?”台媒最新民調出爐
金正恩單膝下跪,向毛岸英之墓獻花
核技術領域,“美國早年是領頭羊,如今落後中國15年”
中美關鍵談判第一天,美方用“非常建設性”安撫輿論
上海一理想Mega行駛中無碰撞起火,車輛被燒成空架
“普特會”突然取消,特朗普為何改口製裁俄羅斯?
中國學者解讀四中全會政策:2035年人均GDP翻倍
美小夥撞見母親與他人在家門口車震 射殺他後自首
鄭智化吐槽深圳機場 稱“連滾帶爬進飛機” 機場致歉
水均益直播否認移民:額頭上放“中國人”紙條
特朗普建白宮宴會廳出資方曝光 有人可通過關係獲利
楊振寧遺體告別式未見中共高層出席 更像民間性質
上海機場總經理辭職,上任僅9個月!年薪上百萬元
曾被貝森特斥無禮 李成鋼仍出席美中第五輪經貿磋商
石油美元的黃昏?人民幣撬動中東的三種姿勢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江姐托孤信曝光 渣滓洞的真實故事令人淚目

北晚新視覺 2019-11-10 23:09:16


今日,#江姐托孤信曝光#的話題上了熱搜。她是小說《紅岩》的真實原型“江姐”江竹筠,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踏上革命道路;28歲時丈夫遇害,強忍悲痛接替丈夫工作。半年後,不幸被捕,在渣滓洞受盡酷刑折磨,始終堅貞不屈;因牽掛年幼的孩子,她懷著萬般不舍寫下托孤信。向英烈致敬!

據重慶市三峽博物館首度展出一封塵封多年的江姐托孤遺書,並揭開了遺書背後所隱藏的故事。

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說,江姐是用筷子磨成竹簽做筆,用棉花灰製成墨水,寫下這封遺書,“信裏滿載著江姐作為一名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思念之情。”

1949年,在渣滓洞監獄內,解放軍勝利的消息不斷傳來。江姐等烈士隱約感到敵人會在失敗前進行瘋狂的大屠殺。得知丈夫已經遇難的江姐,此時心中最為擔心的就是尚未長大的兒子。

1949年8月26日,拖著受刑後還沒有完全康複的右手,江姐在獄友們的幫助下,將吃飯時偷偷藏起的筷子磨成竹簽,蘸著由爛棉絮灰與水調和在一起製成的墨水,在如廁用的毛邊紙上,艱難地寫下了這封“托孤”的書信。

據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1947年7月,江姐被捕入獄,江姐等人把渣滓洞少尉看守黃茂才發展為地下聯絡員,負責獄內外書信傳遞。1949年10月江姐請他帶著已於8月26日寫好的書信,秘密送到重慶市中山公園裏的育才小學,交給表弟譚竹安。沒想到,這封信竟成了江姐的絕筆信。

1962年,三峽博物館的前身———重慶市博物館舉辦烈屬座談會。會上提出有關搜集整理烈士遺物的意見,這時,江姐的表弟譚竹安說,他手上就有一封江竹筠犧牲前給他寫的親筆信。會後,譚竹安將江姐這封托孤遺書,捐贈給了重慶市博物館。據悉,這封江姐遺書將作為三峽博物館今年11月的特展展品,對外展出到12月14日。

據了解,江姐的兒子彭雲長大後,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現已在美國定居。

江姐托孤遺書(部分)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況,我感到非常難受。……我想你決不會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難的日子快完了,除了希望這日子快點到來而外,我什麽都不能兌現。安弟!的確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勝和必活的信心……假若不幸的話,雲兒(指江竹筠、彭詠梧兩烈士的孩子彭雲)就送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誌,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