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香港警民衝突 以暴易暴誰之過(圖)

香港警民衝突 以暴易暴誰之過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19-09-28 17:43: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占中專題”專題頁麵
    香港持續不斷的抗議衝突中,示威者和警方相互指責對方使用更多暴力。如此的攻擊性從何而來,是否與幾年前的雨傘運動有淵源?民眾與警察間的失去的信任還能否修補?

  

  香港防爆警察

  每個周末,以往以平和有序著稱的香港都會上演同一模式的暴力衝突。雖然抗議活動進來稍趨緩和,但每次過程大同小異:集會活動在和平氛圍中開始,結束時卻每每發生示威者和警察間的肢體衝突。警方動用催淚瓦斯、警棍,示威者則點燃路障。每次都有人被捕或受傷。

  網絡媒體香港自由新聞(HKFP)的創辦人格倫迪(Tom Grundy)問自己,這種螺旋式上升的暴力從何而來?眼下有一條流行的塗鴉口號,是你教我們和平遊行是沒用的,有人認為數十年來的非暴力傳統沒有用處,必須有行動,警察和政府不能給與幫助。所以雙方的暴力一再升級,甚至發生過親政府示威者的持刀襲擊,人們對政府和警方的不信任很深。

  很多人對格倫迪說,他們不相信警察會保護自己。他自己也曾被警察推到一堵牆上,他的同行無故被噴胡椒噴霧。網絡上有數以百計的受害者視頻講述警察暴力的遭遇,示威者表示大多數時候是警察最先使用暴力。

  麵對示威者 港警迄今使用了哪些武器?

  催淚彈

  迄今為止,港警針對示威者使用的是非致命性武器(低殺傷力武器)。港媒曾總結出四大防爆武器,分別為:催淚彈、布袋彈、胡椒彈、橡膠子彈。《蘋果日報》報道稱,其中催淚彈(也稱催淚瓦斯)潛在殺傷力最大。催淚彈分為投擲式和槍發式,或者燃燒式與爆炸式,都是采用CS、C2、辣椒素等刺激性催淚劑。

  然而香港聖公會的管浩鳴(Peter Koon)牧師不這麽看:我的感覺不是這樣的。如果示威者保持和平的話,警察也不會使用暴力。問題是那些在集會結束時出現的人,他們肆意妄為,濫用暴力,甚至攻擊警察。

  如果參加一個示威者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得的印象則是完全不同的。帶著黑色麵罩的年輕人告訴人們,警察逮捕兒童、虐待未成年人。

  在黃之鋒和其他一些抗議運動代表不久前訪問柏林時,他們提出的重要議題之一就是香港的警察暴力。活動人士鄺頌晴(Glacia Kwong)介紹了警察對示威者,尤其是對女性的言語和肢體暴力。

  另一位活動人士黃奕武(Wong Yik Mo)甚至表示,90%的暴力行動來自警方,如果在現場的話就會一目了然:你可以看到,人們很憤怒,但他們是和平的。的確,他們向警察喊叫,但也僅此而已,可警察呢?他們非常暴力,有的甚至可以說瘋狂。在我看來,警察的行為是報複,對我們發泄情感的報複。他們是不受歡迎,他們也是人,也有情緒,但他們是警察,受過專業的培訓,必須做出正確的反應,而不是用暴力。

  從這張6月12日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一些前線示威者已經學會佩戴頭盔與眼罩來保護頭部與眼睛等較脆弱的部位,但是這個時後的口罩還是主要采用過濾性比較差的醫療口罩。 醫療口罩的作用與其說是防範催淚煙,不如說隻有掩飾身份的功能。

  很多香港人已經失去了對警察的信任。在5年前雨傘運動拉開民主抗爭帷幕的時候,雙方就埋下了積怨。而近幾個月來的抗議衝突讓矛盾激化。

  所有人都希望能找到一條出路,不過現在的香港,沒有人能保障示威能和平地進行。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安德瑪為何寧願多花9500萬,也要終止與庫裏的合作?
大網紅走了,天價賬號歸誰?
十分罕見!美國高度敏感目標被曝光
川普狂掃債券!175筆交易總額上看3.37億
中國祭"旅遊警示",日本女議員呼籲反製!




24小時討論排行

高市內閣罕見支持率持續高漲 中國恐錯估高市韌性
中國飛日航班櫃台現人龍 遊客喊“政治與我無關”
反擊日本,中國輿論掀“琉球地位未定論”
中國承諾跳票 采購美大豆不到3% 美農民撐不下去了
官媒繼續開罵“撒泡尿照照自己幾斤幾兩!“
中國駐美大使:歡迎愈來愈多美國民眾訪中國
反差強烈 日動畫《鬼滅之刃》中國票房3天飆破3億
“太子集團”天價比特幣,被美國“黑吃黑”?
決裂後川普窮追猛打 格林:體會到愛潑斯坦案受害者的恐懼
中國對日本發出留學預警!指"治安形勢不佳"風險上升
紐約深夜爆仇亞群毆:一群人狂喊“我討厭亞洲人”
少林寺原住持釋永信被正式批捕 罪名是…
全美吵翻!女子假扮“窮媽媽”打電話求奶粉 結果…
成“重點獵物”?FBI警告:在美國講中文者小心
特朗普私下重點討論的不是毒品 而是馬杜羅的命運和石油
曾經轟動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歲 各自開啟不同人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香港警民衝突 以暴易暴誰之過

德國之聲 2019-09-28 17:43:25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占中專題”專題頁麵
    香港持續不斷的抗議衝突中,示威者和警方相互指責對方使用更多暴力。如此的攻擊性從何而來,是否與幾年前的雨傘運動有淵源?民眾與警察間的失去的信任還能否修補?

  

  香港防爆警察

  每個周末,以往以平和有序著稱的香港都會上演同一模式的暴力衝突。雖然抗議活動進來稍趨緩和,但每次過程大同小異:集會活動在和平氛圍中開始,結束時卻每每發生示威者和警察間的肢體衝突。警方動用催淚瓦斯、警棍,示威者則點燃路障。每次都有人被捕或受傷。

  網絡媒體香港自由新聞(HKFP)的創辦人格倫迪(Tom Grundy)問自己,這種螺旋式上升的暴力從何而來?眼下有一條流行的塗鴉口號,是你教我們和平遊行是沒用的,有人認為數十年來的非暴力傳統沒有用處,必須有行動,警察和政府不能給與幫助。所以雙方的暴力一再升級,甚至發生過親政府示威者的持刀襲擊,人們對政府和警方的不信任很深。

  很多人對格倫迪說,他們不相信警察會保護自己。他自己也曾被警察推到一堵牆上,他的同行無故被噴胡椒噴霧。網絡上有數以百計的受害者視頻講述警察暴力的遭遇,示威者表示大多數時候是警察最先使用暴力。

  麵對示威者 港警迄今使用了哪些武器?

  催淚彈

  迄今為止,港警針對示威者使用的是非致命性武器(低殺傷力武器)。港媒曾總結出四大防爆武器,分別為:催淚彈、布袋彈、胡椒彈、橡膠子彈。《蘋果日報》報道稱,其中催淚彈(也稱催淚瓦斯)潛在殺傷力最大。催淚彈分為投擲式和槍發式,或者燃燒式與爆炸式,都是采用CS、C2、辣椒素等刺激性催淚劑。

  然而香港聖公會的管浩鳴(Peter Koon)牧師不這麽看:我的感覺不是這樣的。如果示威者保持和平的話,警察也不會使用暴力。問題是那些在集會結束時出現的人,他們肆意妄為,濫用暴力,甚至攻擊警察。

  如果參加一個示威者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得的印象則是完全不同的。帶著黑色麵罩的年輕人告訴人們,警察逮捕兒童、虐待未成年人。

  在黃之鋒和其他一些抗議運動代表不久前訪問柏林時,他們提出的重要議題之一就是香港的警察暴力。活動人士鄺頌晴(Glacia Kwong)介紹了警察對示威者,尤其是對女性的言語和肢體暴力。

  另一位活動人士黃奕武(Wong Yik Mo)甚至表示,90%的暴力行動來自警方,如果在現場的話就會一目了然:你可以看到,人們很憤怒,但他們是和平的。的確,他們向警察喊叫,但也僅此而已,可警察呢?他們非常暴力,有的甚至可以說瘋狂。在我看來,警察的行為是報複,對我們發泄情感的報複。他們是不受歡迎,他們也是人,也有情緒,但他們是警察,受過專業的培訓,必須做出正確的反應,而不是用暴力。

  從這張6月12日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一些前線示威者已經學會佩戴頭盔與眼罩來保護頭部與眼睛等較脆弱的部位,但是這個時後的口罩還是主要采用過濾性比較差的醫療口罩。 醫療口罩的作用與其說是防範催淚煙,不如說隻有掩飾身份的功能。

  很多香港人已經失去了對警察的信任。在5年前雨傘運動拉開民主抗爭帷幕的時候,雙方就埋下了積怨。而近幾個月來的抗議衝突讓矛盾激化。

  所有人都希望能找到一條出路,不過現在的香港,沒有人能保障示威能和平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