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眾4日晚間參加六四30周年晚會,擠滿6個足球場的人群手持燭光,場麵壯觀。中央社指共同社提供照片
大批香港民眾今晚參加支聯會舉辦的六四30周年晚會,傳承“六四精神”,並以行動表明“不會忘記六四”。依香港警方估計,今年參加六四晚會的人數達3.7萬人,超過去年的2倍。組織者估計應有18萬人參加紀念六四晚會。
A record crowd of more than 180,000 people gathered in #HongKong’s Victoria Park to mark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crackdown on #Tiananmen Square. https://t.co/S5XZLqltO0 #Tiananmen30 pic.twitter.com/aieLRdz13M今年是六四三十周年,港台的紀念晚會也格外盛大。參加香港維園紀念活動的民眾,六個足球場都塞不下;現身台北自由廣場的民運人士背景擴及八九、傘運、太陽花。
— SCMP News (@SCMPNews) June 4, 2019
大批香港民眾4日晚參加支聯會舉辦的六四30周年晚會,傳承“六四精神”,並以行動表明“不會忘記六四”,這也是全球唯一一個每年都舉行這項紀念晚會的地方。依香港警方估計,今年參加六四晚會的人數達3.7萬人,超過去年的2倍。支聯會則表示,今晚參加六四晚會的人數多達18萬人,去年的晚會則有11.5萬人。而香港警方估計,去年六四晚會的參加人數為1.7萬人。
WATCH: This is the crowd that came out to Hong Kong's Victoria Park for the annual June 4th candlelight vigil, 30 years afte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rackdown on student protesters at Tiananmen Square #六四30年 #六四 pic.twitter.com/082S3kckZG
— TicToc by Bloomberg (@tictoc) June 4, 2019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young and old, flooded into #HongKong’s Victoria Park for a candlelight vigil Tuesday night to commemorate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TiananmenSquare massacre. https://t.co/HbILYcpAKk #Tiananmen30 #TiananmenSquare30據大會發表宣言指出,“深信站在曆史公義的一方!我們順應民主自由的曆史大潮流!六四必會平反,專政必會結束,民主必會實現。”
— Francisco Taveira (@jftaveira1993) June 4, 2019
今年剛好是“六四”30周年,一如支聯會事前預料,參加人數相當多,晚會進行前的一個小時,已有大批市民提前進場。即使大會開始後40分鍾,仍有許多人從四方八麵進場,當中不少是父母親帶同小孩進場。9時左右,人群已坐滿了6個足球場,並延伸至附近草坪。
今年的燭光晚會主題是“人民不會忘記”、“平反六四”和“公義必勝”。泛民主派各黨派的知名人物都有出席,包括被視為泛民精神人物的李柱銘和黎智英。晚會於8時舉行,首先播放“八九民運”和“六四”鎮壓片段,以及香港主權轉移以來發生的政治事件,包括“占中運動”和近日的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接著,大會方麵向民主烈主永垂不朽紀念碑獻花,並燃點大會台上的火炬,傳達薪火相傳的精神。其後,大會進行致悼辭、默哀一分鍾等儀式。
報道指儀式進行期間,台下市民一一手持白蠟燭,照亮整個維園。
Looking at Hong Kong in Hong Kong; It's 9:13 PM and 29 people are at Victoria Park! https://t.co/12LoFGUOAK Photo by @akiramujina pic.twitter.com/GRjMI6xl3r
— Swarming Now (@swarmingnow) June 4, 2019
今年的燭光晚會還播放了北京“天安門母親”成員、“六四”遇難者王楠母親張先玲的錄影談話。張先玲說,30年來維園的燭光陪伴她們(天安們母親)走過坎坷曆程、溫暖她們的心,她向香港同胞和曆年來世界各地參加晚會的朋友,表示最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張先玲說,30年來她們找到的遇難者隻是冰山一角,但足以證明“六四”鎮壓的殘酷。張先玲又說,她們30年來堅持公開真相、賠償和問責3項訴求,多次就此向政府提出對話,但當局一直不敢麵對和回答。
在晚會上,大會方麵也譴責港府修訂“逃犯條例”,令港人陷入可能被遣送中國大陸的恐懼中,呼籲與會者反對修法,並嘲諷相關草案是“送中”條例。
台灣晚會訴求多元
相對起香港維園的哀戚氣氛,台灣的紀念活動相對而言,呈現出一種出於人道關懷而聲援的立場,夾雜一些本土政治意味。 然而在這樣的氛圍下,反而有更多八九民運的親曆者可以上台發表講話,而不必顧慮安全。
大概在晚間六點半左右,媒體記者已經在攝影機前方待命,沿著紅龍形成一道黑色的人牆,等待台灣副總統陳建仁進場。 這是台灣自有六四紀念活動以來,第一次有副總統級別的官員出席晚會,陸委會也派出副主委陳明祺出席。除了副總統陳建仁之外,其他政界台麵上活躍的人物如民進黨黨內初選候選人賴清德、秘書長羅文嘉,在野黨時代力量黨主席邱顯智等人也現身晚會現場。台灣的主要在野黨國民黨並沒有政治人物出席晚會。而賴清德在到場簽名及受訪後幾分鍾即離場。
夜幕降下,紀念活動開始。主持人簡短開場後,六四事件的親身經曆者便上台分享。
六四親曆人郝建回憶道,當年六四事件發生的半個月後,他走訪多家醫院的太平間,終於找到被軍隊射殺的堂弟,但是卻難以辨認出他本來的樣貌,因為他已經泡了太多防腐劑而全身發黑。六四後郝建活在恐懼當中,直到六年之後才敢在堂弟的墓碑上刻下家人的名字。
他說,三十年來中國政府封鎖史料、扭曲曆史,又成功透過官方媒體,讓民眾與官方的詮釋視角接軌。他說,像鎮壓六四事件這樣“極為重大的曆史暴行,不管居住在哪裏,不管民族、種族,不管語言文化如何,人類每個個體都應該有生而為人的羞恥,都具有一種形而上的道德責任。如果我們對這種暴行長久的保持沉默,我們就在道德責任上與罪行有共謀關係。”
六四戒嚴軍官李曉明接著上台說,雖然自己沒有開任何一槍,沒有傷害平民百姓,但是軍人這個身份仍始終是個凶手的角色。他一度不能言語,哽咽著說,他希望可以代表自己或其他有良心的士兵,向六四難屬表達歉意。他接著說:“三十年過去了,我覺得好像發生在昨天。 我為什麽站出來說話,我已經是澳大利亞公民了,我沒有任何好怕。三十年來在人類曆史上是很短暫的,但是作為一個人的曆史是很長的,很多人已經淡忘了,包括我的孩子。今天我說出來這個曆史,站出來就是要更多的人,我的後代,包括現在在場的所有人,不要忘記這個六四八九運動事件,我也希望有更多機會站出來,把這個曆史展露出來。 ”
這些六四親曆者不約而同的向台下民眾呼籲,中國大陸的民主化也關係到台灣現在和未來的利益,希望台灣官方與民間可以更加重視中國的民主化。
中央社/BBC/德國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