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未開出4S店,
車輛發動機就開始漏油,
西安一名奔馳女車主
坐到引擎蓋上開始了維權。
16日晚,事件終以
“雙方達成和解”
暫告段落。
然而,奔馳的“麻煩”卻尚未結束。
又有車主坐奔馳引擎蓋上理論
昨日又有一起類似事件在網上刷屏。巧的是,這次當事人坐的地方還是車子引擎蓋。
媒體報道稱,4月17日,甘肅蘭州之星奔馳4S店內,一名女子坐在展車引擎蓋上與4S店客服人員理論。女子情緒激動,客服人員持手機拍攝,並不斷插話解釋。
圖片來源:上遊新聞
據了解,今年3月30日,該車主支付1萬定金預定一台奔馳GLS400,於4月1日支付115萬提車,“早上我就去了,不知道什麽原因,直到下午快下班才讓我先交完錢。交完錢才簽合同,到最後我才見到我的車,開出來不到2公裏,安全氣囊就報警。”
該女車主表示“第一時間找4S店協商,銷售說(車輛)沒問題。”她當時信任此說法,但日前看到有同樣有奔馳S級車主反映安全氣囊常報警,在谘詢技術總監被告知“車輛肯定有問題”。
該女車主同時表示,上述4S店在與其簽合同時存在“欺詐情況”,
“我車款114萬2千,奔馳對重新購車的老客戶會優惠18000元,4S店當時給我說能優惠8000元,他們吞了1萬,他們給我的購置稅發票就是113萬2千。
另外還有3000元的勞務服務費開的是2750發票,”該車主表示此前拒絕4S店協商退還勞務費,“這不是錢的問題,”其稱對在服務過程中被不誠信對待感到不滿。
梅賽德斯奔馳官網顯示,蘭州之星奔馳4S店與西安利之星奔馳4S店同屬利星行集團成員。
據了解,目前當地工商部門已介入。
網友:西安女車主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有網友表示,西安奔馳女車主擔心的事來了,維權應該“有點創新,不能老來這個”。
許多網友表示,這都是無奈之舉,如果能坐在沙發上談,誰會願意上引擎蓋呢?
西安女車主再談維權:“非常後悔”
事後,被問到爬上引擎蓋的一瞬間的想法時,女主車隻是一再強調是“一時衝動,血衝上了腦袋”“非常後悔”。
在爬上引擎蓋之前,她對自己的定位是“理性”,從創業到讀MBA,這份理性一直貫穿著她的學習、生活和工作。
“我是受過文化教育的人,但是這件事讓我幾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恥大辱……我就是太講道理才被你們欺負。”
此事發展到現在,或許並不是女車主一家人的初衷。
圖為涉事奔馳4S店暫停新車銷售業務的通知。 黨田野攝
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王倩表示,在整個事件中,她隻是導火索。自己較真隻是為了對方能講道理。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個人,大家都有追求平等對話的權利。
解決社會問題,
不能隻靠熱點事件帶來的“東風”
普通買車者很難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銷商談判,經銷商可以利用對汽車與法律條文的了解,向顧客收取“智商稅”,消費者卻並不具備對等的條件與之抗衡。為此,有關部門還需積極作為,主動監察汽車銷售企業的不法行為,要求其對相關的合同條款闡釋清楚,以免讓消費者落入大大小小的“坑”中。
從近日媒體陸續曝光的新聞來看,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4S店亂象由來已久。這種局麵,不僅會讓公眾的利益受損,也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如果有關部門總是在出現輿情之後,才著手解決問題,恐怕難免遭到公眾的詰問與質疑。
一個健全的市場監管體係,應該在平時就能做到“悄無聲息”地取締各類市場違法行為。像4S店亂象這樣的沉屙宿疾,需要有關部門持之以恒的日常治理。真正能夠製裁欺客4S店的,不是轉瞬即逝的民眾輿論,而是市場監管部門日常的積極作為。
為此,有關部門部門需要督促經銷商向消費者主動、詳細地說明合同上的各項細則,讓消費者明白自身享有的權利,避免經銷商利用知識壁壘牟取暴利,同時也要嚴厲打擊欺詐消費者的行為,建立便捷親民的投訴渠道,讓消費者能更容易地拿起法律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