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在北京最貴地段開民宿,她一天隻接待4位客人(視頻)

在北京最貴地段開民宿,她一天隻接待4位客人

文章來源: 一條 於 2019-04-06 14:37:5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從北京後海出發,步行1分鍾,

有一個窄窄的巷口,

從這裏走進去,就是小翔鳳胡同。

在這條沒有太多人知道的胡同附近,

有作家丁玲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還有北京著名的私家園邸,

去年11月,這裏又多了一家超美的民宿。

120平米的四合院,

原本是一個幾乎廢棄的院落,

隻有平常的三口之家那麽大,

改建後,卻變成了一個安靜、溫暖的空間,

兩間房、一個小院、一個茶室,

還有一棵百年丁香樹穿過屋頂,

樹杈布滿整個院子,甚至延伸到胡同裏,

每年6、7月,到處都是丁香花的香氣。

北京姑娘迪凡是這裏的主理人,

她說,很多失戀的人喜歡來這裏住,

也有一家三口來這裏一住就是半個月,

“小院住滿也不過6人,

我又住在民宿附近,

隻要客人有需要,我一般24小時隨叫隨到。”

撰文 張翔宇

北京西城區有一條胡同,叫做小翔鳳胡同,南側是恭王府,距離後海走路不到一分鍾。

據說這裏以前是一條很窄的胡同,並行隻能走兩個人,所以這一帶的老百姓不叫它“翔鳳”,而叫它“牆縫兒”。

這裏有十幾座小小的院落,大概住著四十幾戶人家,大多是當地的老爺爺,老奶奶,十分安靜。

民宿“翔鳳還巢”,就位於小翔鳳胡同的深處,北京姑娘迪凡已經在這裏工作了3個月。

在北京郊區種地的迪凡

今年28歲的迪凡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連續工作了5年之後,想好好休息一下,於是就在北京郊區找了塊地,親手種菜、做飯,還自己設計了幾棟房子,做起了民宿。

後來土地被收回,當老板的日子隻持續了短短1年就結束了,卻讓迪凡對徹底愛上了民宿。所以當看到“翔鳳還巢”招聘主理人的消息時,她毫不猶豫就過來工作了。

小翔鳳胡同和旁邊的大翔鳳胡同,以前都是恭王府的空隙和過道,後來逐漸有了人家,便形成了胡同。

雖然是在王府的夾縫中生存,但兩條胡同中卻有不少氣派的門樓。位於胡同深處的這家民宿,正是其中之一。

據說,去年四月民宿的設計師第一次來看房子時,一推開門,就被院子裏的這棵大樹吸引。

鄰居老奶奶告訴迪凡,這棵野丁香樹已經有一百多歲了,每年6、7月,就會開滿白色的丁香花,到傍晚,花香會飄滿整個胡同。

改造前的四合院

盡管建築麵積隻有120平米,跟一般的三口之家差不多大。但四合院本身的格局非常好,四四方方的,有一間正房,一間西廂房,還有一個院子。

因為年久失修,設計改造還是花了半年的時間,主要修複了破損程度比較嚴重的外立麵,房子原本的格局和屋頂結構都保留下來。門窗全部換了新的,但還是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典型的門窗樣式。

改造完成之後,整個民宿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公共空間,是以百年大樹為中心圍合的院子,還有一間茶室和小廚房。另一部分是居住空間,隻有2間客房。

正房的麵積比較大,有33平米。除了一張雙人床之外,還有一個書齋,以及可升降的茶桌。喝茶的時候可以升起來,不喝茶的時候這裏就是一個小平台,可站可坐。

書齋正對著院子,距離地麵抬高了40公分。落地窗一側,設計了一個懸空的吊桌,很多人都喜歡下雨天坐在這裏,寫寫毛筆字,聽聽雨聲。

升降桌茶桌的背後,還隱藏了一個小玄機。將茶桌放下來之後,從側邊就可以拉出一個雙人床,這樣正房最多可以住得下4個人。

靠近西側的小客房,隻有16平米。雖然麵積比較小,但因為雙人床正對著院子,所以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整個院子的景色。

在2個房間的床對麵,都安裝了投影,玩了一天回來之後,關了燈、看看電影,是一件非常放鬆的事。

茶室是民宿裏比較特別的空間。迪凡說,當時為了保護這棵百年丁香樹,就把用玻璃將大樹隔開,又在茶室的屋頂上鑿了幾個洞,讓大樹能穿過屋頂。

現在,樹杈布滿了整個院子,甚至延伸到了胡同裏,就像從整個房子生長出來的一樣。

除了喝茶,迪凡還會在這裏為客人準備一些北京特有的小吃、飲料,比如北冰洋、老北京酸奶和京八件。讓大家能在一個老北京的四合院裏,坐在茶室裏,背靠大樹,吃吃小吃。

瓦片也是民宿裏一處非常有意思的細節。院子裏有一個影壁,水流會沿著錯落的瓦片,流入院子的曲形水池。

院子的地麵也鋪滿了近三萬塊瓦,正房北側的牆壁下方,還用高低不同的瓦片,堆疊成了一個個山的形狀,很漂亮。

當初在做方案的時候,設計師為了在效果圖上豐富一點,故意在茶室屋頂的上方畫了一隻小貓,沒想到院子改造完成之後,真的經常有小貓來屋頂上曬太陽,玩耍嬉戲。

迪凡說,來到這裏住的人,大部分都是因為喜歡老北京胡同的氛圍:紅牆、黑瓦,還有車頭頂著車尾、幾十人組成的三輪車隊伍。

隔壁大翔鳳胡同的3號,是作家丁玲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後來改成了民族文學出版社。

小翔鳳胡同5號,是著名的鑒園,原來是恭親王奕欣為了躲清靜,另建的別邸,後來幾經易手,現在是北京有名的私家園邸。隻要迪凡有時間,都會帶著客人去這些地方走一走。

從民宿出發騎車三分鍾,就到了後海酒吧一條街,迪凡也經常陪失戀的客人,來這裏散散步、喝一杯。

從民宿出來,走500百米,過了銀錠橋,直接拐進一條小胡同裏,就能看到一家叫“鴉兒李記”的老北京店,以漢民、回民和宮廷三種風味為主。

招牌是醬肉爆肚,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很適合來吃早餐。

冬天,後海的湖麵會結冰,這裏就成了北京人的溜冰場,也是民宿住客們冬天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

也有喜歡老北京古玩的客人,迪凡會帶他們到什刹海附近的煙袋斜街逛一逛,這裏有很多旱煙袋、水煙袋等煙具,還有各種古玩、書畫…..認真逛一逛,可以待一下午。

除了每天阿姨中午來打掃衛生,其他時間是迪凡在照顧客人的日常起居。她在距離民宿一公裏外的地方租了房子,10分鍾就能來店裏,基本是24小時,隨叫隨到的狀態。

這裏曾經住過一家三口,女主人還帶著保姆,在這裏一住就是半個月。每天夫妻倆按時出去工作,晚上回來休息,真的把這裏當成了家。

還有一個來北京出差的男生,因為總是住酒店,想換換環境住民宿。結果愛上了在胡同裏散步、跟老北京人聊天的生活,之後每次來北京出差,都會來這裏住,還跟迪凡成了好朋友。

還有很多失戀的人、和父母吵架離家出走的人、或是單身的人來這裏暫住,迪凡也會多抽時間,陪客人聊天。

迪凡自己從小也跟著爺爺奶奶住在胡同裏,所以對胡同有著很深的感情。“能讓更多人發現胡同的美,跟大家交朋友,我自己也覺得很開心、很滿足。”

部分圖片由隱海提供

她在北京最貴地段開民宿,一天隻接待4位客人她在北京最貴地段開民宿,一天隻接待4位客人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高層起火向上跑還是向下跑?記住這些危急時刻能救命!
大埔火警已致55死:63年來最嚴重,警拘三工程人員
錢誌敏帶走的400億比特幣,能歸還中國嗎?
美俄代表密談錄音泄露,誰幹的?
川普要高市"別刺激北京"?日本當局火速駁斥:不實報導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電話教導”高市早苗內容被披露 日本尬極了
華盛頓槍擊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與美軍合作 在等綠卡
歐盟外長:應限製俄軍規模和軍費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新高 專家:2026年或回6字頭
美國白宮槍擊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絕不容忍
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中國嗎?
普京:若烏撤離其目前控製地區 俄將停止武裝行動
美媒曝德秘密對俄作戰計劃 長達1200頁 涉80萬士兵
紐約時報:中日外交爭端讓高市早苗獲得政治優勢
香港大埔火災55條人命的血淚教訓和啟示
衡水中學的神話崩塌,揭露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竹棚架:香港標誌性符號及其背後的安全隱憂
農村老人一次性繳納十幾萬的保險,靠譜嗎?
解放軍明年換發《預備役人員證》 建構軍事“秒級動員”
香港大埔慘烈火災,為什麽警方覺得“不尋常”?
特朗普:不邀請南非參加明年G20峰會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在北京最貴地段開民宿,她一天隻接待4位客人

一條 2019-04-06 14:37:58

從北京後海出發,步行1分鍾,

有一個窄窄的巷口,

從這裏走進去,就是小翔鳳胡同。

在這條沒有太多人知道的胡同附近,

有作家丁玲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還有北京著名的私家園邸,

去年11月,這裏又多了一家超美的民宿。

120平米的四合院,

原本是一個幾乎廢棄的院落,

隻有平常的三口之家那麽大,

改建後,卻變成了一個安靜、溫暖的空間,

兩間房、一個小院、一個茶室,

還有一棵百年丁香樹穿過屋頂,

樹杈布滿整個院子,甚至延伸到胡同裏,

每年6、7月,到處都是丁香花的香氣。

北京姑娘迪凡是這裏的主理人,

她說,很多失戀的人喜歡來這裏住,

也有一家三口來這裏一住就是半個月,

“小院住滿也不過6人,

我又住在民宿附近,

隻要客人有需要,我一般24小時隨叫隨到。”

撰文 張翔宇

北京西城區有一條胡同,叫做小翔鳳胡同,南側是恭王府,距離後海走路不到一分鍾。

據說這裏以前是一條很窄的胡同,並行隻能走兩個人,所以這一帶的老百姓不叫它“翔鳳”,而叫它“牆縫兒”。

這裏有十幾座小小的院落,大概住著四十幾戶人家,大多是當地的老爺爺,老奶奶,十分安靜。

民宿“翔鳳還巢”,就位於小翔鳳胡同的深處,北京姑娘迪凡已經在這裏工作了3個月。

在北京郊區種地的迪凡

今年28歲的迪凡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連續工作了5年之後,想好好休息一下,於是就在北京郊區找了塊地,親手種菜、做飯,還自己設計了幾棟房子,做起了民宿。

後來土地被收回,當老板的日子隻持續了短短1年就結束了,卻讓迪凡對徹底愛上了民宿。所以當看到“翔鳳還巢”招聘主理人的消息時,她毫不猶豫就過來工作了。

小翔鳳胡同和旁邊的大翔鳳胡同,以前都是恭王府的空隙和過道,後來逐漸有了人家,便形成了胡同。

雖然是在王府的夾縫中生存,但兩條胡同中卻有不少氣派的門樓。位於胡同深處的這家民宿,正是其中之一。

據說,去年四月民宿的設計師第一次來看房子時,一推開門,就被院子裏的這棵大樹吸引。

鄰居老奶奶告訴迪凡,這棵野丁香樹已經有一百多歲了,每年6、7月,就會開滿白色的丁香花,到傍晚,花香會飄滿整個胡同。

改造前的四合院

盡管建築麵積隻有120平米,跟一般的三口之家差不多大。但四合院本身的格局非常好,四四方方的,有一間正房,一間西廂房,還有一個院子。

因為年久失修,設計改造還是花了半年的時間,主要修複了破損程度比較嚴重的外立麵,房子原本的格局和屋頂結構都保留下來。門窗全部換了新的,但還是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典型的門窗樣式。

改造完成之後,整個民宿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公共空間,是以百年大樹為中心圍合的院子,還有一間茶室和小廚房。另一部分是居住空間,隻有2間客房。

正房的麵積比較大,有33平米。除了一張雙人床之外,還有一個書齋,以及可升降的茶桌。喝茶的時候可以升起來,不喝茶的時候這裏就是一個小平台,可站可坐。

書齋正對著院子,距離地麵抬高了40公分。落地窗一側,設計了一個懸空的吊桌,很多人都喜歡下雨天坐在這裏,寫寫毛筆字,聽聽雨聲。

升降桌茶桌的背後,還隱藏了一個小玄機。將茶桌放下來之後,從側邊就可以拉出一個雙人床,這樣正房最多可以住得下4個人。

靠近西側的小客房,隻有16平米。雖然麵積比較小,但因為雙人床正對著院子,所以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整個院子的景色。

在2個房間的床對麵,都安裝了投影,玩了一天回來之後,關了燈、看看電影,是一件非常放鬆的事。

茶室是民宿裏比較特別的空間。迪凡說,當時為了保護這棵百年丁香樹,就把用玻璃將大樹隔開,又在茶室的屋頂上鑿了幾個洞,讓大樹能穿過屋頂。

現在,樹杈布滿了整個院子,甚至延伸到了胡同裏,就像從整個房子生長出來的一樣。

除了喝茶,迪凡還會在這裏為客人準備一些北京特有的小吃、飲料,比如北冰洋、老北京酸奶和京八件。讓大家能在一個老北京的四合院裏,坐在茶室裏,背靠大樹,吃吃小吃。

瓦片也是民宿裏一處非常有意思的細節。院子裏有一個影壁,水流會沿著錯落的瓦片,流入院子的曲形水池。

院子的地麵也鋪滿了近三萬塊瓦,正房北側的牆壁下方,還用高低不同的瓦片,堆疊成了一個個山的形狀,很漂亮。

當初在做方案的時候,設計師為了在效果圖上豐富一點,故意在茶室屋頂的上方畫了一隻小貓,沒想到院子改造完成之後,真的經常有小貓來屋頂上曬太陽,玩耍嬉戲。

迪凡說,來到這裏住的人,大部分都是因為喜歡老北京胡同的氛圍:紅牆、黑瓦,還有車頭頂著車尾、幾十人組成的三輪車隊伍。

隔壁大翔鳳胡同的3號,是作家丁玲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後來改成了民族文學出版社。

小翔鳳胡同5號,是著名的鑒園,原來是恭親王奕欣為了躲清靜,另建的別邸,後來幾經易手,現在是北京有名的私家園邸。隻要迪凡有時間,都會帶著客人去這些地方走一走。

從民宿出發騎車三分鍾,就到了後海酒吧一條街,迪凡也經常陪失戀的客人,來這裏散散步、喝一杯。

從民宿出來,走500百米,過了銀錠橋,直接拐進一條小胡同裏,就能看到一家叫“鴉兒李記”的老北京店,以漢民、回民和宮廷三種風味為主。

招牌是醬肉爆肚,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很適合來吃早餐。

冬天,後海的湖麵會結冰,這裏就成了北京人的溜冰場,也是民宿住客們冬天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

也有喜歡老北京古玩的客人,迪凡會帶他們到什刹海附近的煙袋斜街逛一逛,這裏有很多旱煙袋、水煙袋等煙具,還有各種古玩、書畫…..認真逛一逛,可以待一下午。

除了每天阿姨中午來打掃衛生,其他時間是迪凡在照顧客人的日常起居。她在距離民宿一公裏外的地方租了房子,10分鍾就能來店裏,基本是24小時,隨叫隨到的狀態。

這裏曾經住過一家三口,女主人還帶著保姆,在這裏一住就是半個月。每天夫妻倆按時出去工作,晚上回來休息,真的把這裏當成了家。

還有一個來北京出差的男生,因為總是住酒店,想換換環境住民宿。結果愛上了在胡同裏散步、跟老北京人聊天的生活,之後每次來北京出差,都會來這裏住,還跟迪凡成了好朋友。

還有很多失戀的人、和父母吵架離家出走的人、或是單身的人來這裏暫住,迪凡也會多抽時間,陪客人聊天。

迪凡自己從小也跟著爺爺奶奶住在胡同裏,所以對胡同有著很深的感情。“能讓更多人發現胡同的美,跟大家交朋友,我自己也覺得很開心、很滿足。”

部分圖片由隱海提供

她在北京最貴地段開民宿,一天隻接待4位客人她在北京最貴地段開民宿,一天隻接待4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