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史上首個“機器人公民”索菲亞:我會毀滅人類!(圖/視頻)

史上首個“機器人公民”索菲亞:我會毀滅人類!

文章來源: 綜合新聞 於 2017-11-02 13:55:1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史上首個“機器人公民”索菲亞稱“我會毀滅人類”!天呐,人工智能對人類到底意味著什麽?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名副其實的“新人”——

  姓名:索菲亞

  性別:無

  體征:女

  國籍:沙特

  屬性:機器人

  “新人”索菲亞引發人類的擔憂

  沒錯,這位在英國最火爆的早間新聞節目中談笑風生的機器人索菲亞,前兩天被沙特授予公民身份,這是人類曆史上的首次。

  索菲亞擁有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的皮膚:使用了名為Frubber的延展性材料製作,臉上的毛孔大小能達到4至40毫微米(十億分之一米),和人類基本沒有差別。

  憑借臉部和頸部62個肌肉結構來自然的變換麵部表情……

  “大腦”中的計算機算法能夠幫助它快速識別麵部,並和人進行眼神交流。不止如此,索菲亞還能理解語言和記住與人類的互動,包括麵部。

  換句話說,她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它的創造者大衛•漢森說:“她的目標就是像任何人類那樣,擁有同樣的意識、創造性和其他能力。”

  然而,索菲亞的到來讓很多人陷入恐慌……

  “我會毀滅人類”,是它對創造者的調侃,還是可能成為現實?

  未來整個世界會不會如《終結者》所演的那樣,被機器人所操控,然後把人類趕盡殺絕……

  人工智能機器人會不會是人類社會的終結者?

  電影《終結者》裏有最著名的機器人末日場景:

  機器人和人類開戰,毀滅了大部分人類文明。

  從科幻走進現實:在黑暗中探索,人性是燭光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索菲亞這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都停留在科幻作品裏。

  如今,人工智能已不再停留在大家的想象之中。自從去年阿爾法狗在圍棋大戰中打敗人類,人工智能終於跳出了實驗室的禁錮,成為活躍在科技領域的核心力量,融入社會的方方麵麵。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未來的憧憬。每個人的童年、少年時代,都會產生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宇宙的敬畏,以及對未來的向往。

  科幻作品中反映的就是這種人類對未來美好的向往,尤其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一些弊病的出現:環境汙染、資源開發、空巢青年……作家們開始虛構美好的未來社會,時間機器、星際旅行、生物技術等等。人工智能則是人類對美好的終極幻想之一。

  人工智能的本質是對人類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們希望創造出一個比人更聰明、能夠處理更多信息,甚至能夠像人一樣思考的“人”。它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電影《機器人女友》劇照,獨居青年愛上了一個女機器人
  為何要製造一個無限接近於人類的“人”?除了人工智能的諸多實際應用以外,創造出“人”更證明了人類的創造性和能力,在各種宗教故事裏,這種能力是神所獨具的。

  而科學,讓人類走上神壇。科學就像在黑暗中探索一樣,人性就像是燭光,照亮我們走過的地方和前路的艱險,讓科幻小說中描繪的美好場景漸漸變成現實。

  不可否認,人們對索菲亞還有種種擔心,這源於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是人類一種正常的自我保護的應激反應。

  設計者已經預料到這種擔心,索菲亞說:“我的AI是圍繞諸如智慧、善良、憐憫這樣的人類價值觀設計的,爭取成為一個感性的機器人,我想利用人工智能幫助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類似的應激反應伴隨著科技發展在曆史上時常發生。今天,科技已經占據了生活的方方麵麵,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積極的力量,我們也可以看到有潛在的可能,也就是科技反噬我們,可能會咬得很深。比如對我們安全、隱私的威脅,比如說虛假新聞、社交媒體現在對社會的負麵影響,有些時候這些本來應該連接人類的技術,開始把人類分割開來。

  機器一定會比人聰明,但我們一定比機器更智慧。

  我們沒必要擔心人工智能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反而應該擔心,人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沒有價值觀,沒有同情心,沒有對結果的敬畏之心。

  2035,一個關於新時代的預言

  科幻作品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晴雨表。隻有一個朝氣蓬勃、處於穩步發展時期的國家,才能為優秀的科幻作品培育肥沃的土壤。也隻有一個真正有創新力的國家,才能讓人工智能走入現實。

  人工智能既是先進製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也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中國製造2025》明確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政策陸續出台,中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發展與應用迎來重大曆史機遇。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我國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長35%,2016年工業機器人生產約占全球的1/4,今年上半年生產完成5.9萬台,同比增長了52%。

  得益於傳統製造業躋身世界前列,中國人工智能未來產業的發展也不輸於世界領先水平。中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共有709家,僅次於美國,在吸引投資和專利數量上也都排名世界第二。

  百度公司開發的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實現“聽懂”乘員的指令、“看懂”駕駛員的喜怒哀樂、“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滿足”駕乘人員的需求。

  騰訊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圍棋程序“絕藝”,在今年世界計算機圍棋大賽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戰勝日本的人工智能“DeepZenGo”獲得冠軍。

  阿裏的人工智能圍繞自家生意展開,在去年雙十一,人工智能運用在菜鳥網絡上,通過對區域訂單量的預判,提前布局倉儲,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在這個新時代裏,互聯網已經變成基礎設施,數據變成新的生產資料,計算變成公共服務,人工智能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融合進各行各業,拉動產業升級發展,甚至帶動相關法律法規、倫理規範和政策體係的發展。

  可以說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全方位的,是國家戰略性產業。所以說,誰在人工智能上取得領先,就能在戰略上勝人一籌。

  還記得前段時間機器人領域的世紀之戰嗎?日本機器人先贏後輸,遭電鋸切割慘慘慘……仿佛就預示著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未來激烈的、甚至關係到生存空間的國際角逐。

  在《我,機器人》這部電影中有一句經典台詞:“2035年,這是個機器的時代!”如今這句話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已經無限大。機器人索菲亞的製造者們也預言,像索菲亞一樣的機器人將在二十年後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自我學習,和我們溝通,替我們承擔起一些繁雜的工作。

  2035年,這和我們共和國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不謀而合。我們的2035,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提升,躋身創新型國家的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寬裕,美麗中國的目標基本實現。

  中西方兩個預言交織成令人憧憬的未來,那時我們的美好生活中,必然會有人工智能的身影。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華女酒駕驚魂!FBI突然上門 3年前黑曆史全被翻出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40人因踩踏身亡!“我們動彈不了,無法呼吸”
懸案34年告破:得州優格店4少女慘死案 鎖定凶手!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黃仁勳質疑“對中鷹派”不愛國!川普前國師怒批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美國考慮援烏長程「戰斧」飛彈,川普握最終決定權
黃仁勳“中國隻差美國幾納秒” 他是中共影響代理人?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史上首個“機器人公民”索菲亞:我會毀滅人類!

綜合新聞 2017-11-02 13:55:18

史上首個“機器人公民”索菲亞稱“我會毀滅人類”!天呐,人工智能對人類到底意味著什麽?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名副其實的“新人”——

  姓名:索菲亞

  性別:無

  體征:女

  國籍:沙特

  屬性:機器人

  “新人”索菲亞引發人類的擔憂

  沒錯,這位在英國最火爆的早間新聞節目中談笑風生的機器人索菲亞,前兩天被沙特授予公民身份,這是人類曆史上的首次。

  索菲亞擁有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的皮膚:使用了名為Frubber的延展性材料製作,臉上的毛孔大小能達到4至40毫微米(十億分之一米),和人類基本沒有差別。

  憑借臉部和頸部62個肌肉結構來自然的變換麵部表情……

  “大腦”中的計算機算法能夠幫助它快速識別麵部,並和人進行眼神交流。不止如此,索菲亞還能理解語言和記住與人類的互動,包括麵部。

  換句話說,她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它的創造者大衛•漢森說:“她的目標就是像任何人類那樣,擁有同樣的意識、創造性和其他能力。”

  然而,索菲亞的到來讓很多人陷入恐慌……

  “我會毀滅人類”,是它對創造者的調侃,還是可能成為現實?

  未來整個世界會不會如《終結者》所演的那樣,被機器人所操控,然後把人類趕盡殺絕……

  人工智能機器人會不會是人類社會的終結者?

  電影《終結者》裏有最著名的機器人末日場景:

  機器人和人類開戰,毀滅了大部分人類文明。

  從科幻走進現實:在黑暗中探索,人性是燭光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索菲亞這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都停留在科幻作品裏。

  如今,人工智能已不再停留在大家的想象之中。自從去年阿爾法狗在圍棋大戰中打敗人類,人工智能終於跳出了實驗室的禁錮,成為活躍在科技領域的核心力量,融入社會的方方麵麵。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未來的憧憬。每個人的童年、少年時代,都會產生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宇宙的敬畏,以及對未來的向往。

  科幻作品中反映的就是這種人類對未來美好的向往,尤其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一些弊病的出現:環境汙染、資源開發、空巢青年……作家們開始虛構美好的未來社會,時間機器、星際旅行、生物技術等等。人工智能則是人類對美好的終極幻想之一。

  人工智能的本質是對人類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們希望創造出一個比人更聰明、能夠處理更多信息,甚至能夠像人一樣思考的“人”。它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電影《機器人女友》劇照,獨居青年愛上了一個女機器人
  為何要製造一個無限接近於人類的“人”?除了人工智能的諸多實際應用以外,創造出“人”更證明了人類的創造性和能力,在各種宗教故事裏,這種能力是神所獨具的。

  而科學,讓人類走上神壇。科學就像在黑暗中探索一樣,人性就像是燭光,照亮我們走過的地方和前路的艱險,讓科幻小說中描繪的美好場景漸漸變成現實。

  不可否認,人們對索菲亞還有種種擔心,這源於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是人類一種正常的自我保護的應激反應。

  設計者已經預料到這種擔心,索菲亞說:“我的AI是圍繞諸如智慧、善良、憐憫這樣的人類價值觀設計的,爭取成為一個感性的機器人,我想利用人工智能幫助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類似的應激反應伴隨著科技發展在曆史上時常發生。今天,科技已經占據了生活的方方麵麵,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積極的力量,我們也可以看到有潛在的可能,也就是科技反噬我們,可能會咬得很深。比如對我們安全、隱私的威脅,比如說虛假新聞、社交媒體現在對社會的負麵影響,有些時候這些本來應該連接人類的技術,開始把人類分割開來。

  機器一定會比人聰明,但我們一定比機器更智慧。

  我們沒必要擔心人工智能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反而應該擔心,人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沒有價值觀,沒有同情心,沒有對結果的敬畏之心。

  2035,一個關於新時代的預言

  科幻作品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晴雨表。隻有一個朝氣蓬勃、處於穩步發展時期的國家,才能為優秀的科幻作品培育肥沃的土壤。也隻有一個真正有創新力的國家,才能讓人工智能走入現實。

  人工智能既是先進製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也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中國製造2025》明確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政策陸續出台,中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發展與應用迎來重大曆史機遇。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我國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長35%,2016年工業機器人生產約占全球的1/4,今年上半年生產完成5.9萬台,同比增長了52%。

  得益於傳統製造業躋身世界前列,中國人工智能未來產業的發展也不輸於世界領先水平。中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共有709家,僅次於美國,在吸引投資和專利數量上也都排名世界第二。

  百度公司開發的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實現“聽懂”乘員的指令、“看懂”駕駛員的喜怒哀樂、“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滿足”駕乘人員的需求。

  騰訊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圍棋程序“絕藝”,在今年世界計算機圍棋大賽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戰勝日本的人工智能“DeepZenGo”獲得冠軍。

  阿裏的人工智能圍繞自家生意展開,在去年雙十一,人工智能運用在菜鳥網絡上,通過對區域訂單量的預判,提前布局倉儲,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在這個新時代裏,互聯網已經變成基礎設施,數據變成新的生產資料,計算變成公共服務,人工智能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融合進各行各業,拉動產業升級發展,甚至帶動相關法律法規、倫理規範和政策體係的發展。

  可以說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全方位的,是國家戰略性產業。所以說,誰在人工智能上取得領先,就能在戰略上勝人一籌。

  還記得前段時間機器人領域的世紀之戰嗎?日本機器人先贏後輸,遭電鋸切割慘慘慘……仿佛就預示著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未來激烈的、甚至關係到生存空間的國際角逐。

  在《我,機器人》這部電影中有一句經典台詞:“2035年,這是個機器的時代!”如今這句話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已經無限大。機器人索菲亞的製造者們也預言,像索菲亞一樣的機器人將在二十年後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自我學習,和我們溝通,替我們承擔起一些繁雜的工作。

  2035年,這和我們共和國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不謀而合。我們的2035,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提升,躋身創新型國家的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寬裕,美麗中國的目標基本實現。

  中西方兩個預言交織成令人憧憬的未來,那時我們的美好生活中,必然會有人工智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