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一帶一路” 成美國爸給娃講的睡前故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不斷捉摸、探索對外輸出“軟實力”的過程中,中國官媒也算是用盡了渾身解數。“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之際,由一位美國“奶爸”給5歲的金發乖乖女講“一帶一路”睡前故事的係列視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中國日報“奶爸”給女兒睡前講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原視頻截圖)
 
5月14日,由中國政府主辦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在北京拉開帷幕。在各大"黨媒"紛紛用頭條位置齊聲為習近平提出的這個新絲綢之路的主張高唱讚歌的聲音中,一係列由一位美國"奶爸"給5歲的金發乖乖女兒講"一帶一路"睡前故事的視頻,成為了這片讚歌中一個更容易吸引人注意的"小插曲"。

以"說明中國、點評世界"為己任的中國官媒、黨媒《中國日報》接連推出了一部由5個不到兩分鍾的係列短片組成的"美國小萌娃"聽爸爸講"一帶一路"睡前故事的網絡視頻。視頻場景隻有一個,就是跟隨老爸,在北京上學的"美國小萌娃"京晶·尼爾森(Liliana Mei Nilsson)的臥室。故事主線也隻有一個,就是萌娃的爸爸把有關"一帶一路"最重要的知識點,編成睡前故事將給女兒聽。

體製內"老外"的讚歌

在女兒的一係列追問下,"奶爸"跟她說,幾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倡議,要像以前的海陸絲綢之路那樣,開辟一條新的交易路線,"但是規模要更大"。目的是讓更多的商品可以在全世界流轉,"人們可以更方便的四處遊玩,還能幫其他國家建大樓。"鏡頭前,女兒對這些信息的回應是:"這挺不錯,爸爸(That´s good, baba)"。《中國日報》的字幕翻譯是:"哇,老爸,那聽起來超棒啊"。



中國“一帶一路 ”的概念版圖
 
接下來的這幾個"一帶一路"睡前故事視頻也基本延續了這種用"老外"的嘴,給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唱讚歌的套路。敘事的主線由"小萌娃"的一係列"問題"被推進,其中不乏許多看上去不太符合這位"小萌娃"年齡的問題。比如說:"為什麽會有全球化?"父親的回答是:"因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啊,合作可以讓大家生活得更快樂。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國家樂意加入到'一帶一路'中。所以才更需要這次的北京論壇,讓更多人了解'一帶一路'。"

除了"小萌娃"一係列不太符合年齡的追問以外,"奶爸"還特別指出,美國不參與"一帶一路",並強調:"其實啊,任何國家都可以參與其中。"因為,"一帶一路"的想法雖然"是中國提出的,但它屬於全世界……很多國家也加入其中,因為這可以幫助每一個人。"與不少中國領導人最近在各大國際公開場合的表態一樣,京晶的爸爸在給女兒的講的睡前故事裏說:"有些國家離全球化越來越遠了,所'一帶一路'是個好機會,可以推動全球化的發展。尤其是它有很多關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當然,這也就引發了"小萌娃"提出了關鍵的問題:究竟應該由誰給"一帶一路"出錢呢?

反響不一

這也是"一帶一路"睡前故事最後的第五集所關注的焦點,爸爸告訴京晶,'一帶一路'的資金來源就像她的存錢罐一樣,隻不過這一次是許多國家投錢進去,然後通過合作建設項目賺錢。爸爸強調:"存進去的錢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多,是因為他們建的新項目,可以幫助所有的國家去賺錢,再去分享"。毫無懸念,京晶對此的反應是:"這是個好主意哎"。爸爸補充說:"但我們必須得讓所有人都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老爸就得去這次的論壇。"總共不到10分鍾的五集視頻過後,京晶希望大家都能懂'一帶一路',"就像我一樣。"

視頻製作完成後,《中國日報》近日來更是通過自己在YouTube,臉書、推特的賬號來全方位推廣這一係列"睡前故事"視頻,雖然這三個社交媒體平台都完全遭到中國政府的屏蔽。截至發稿,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視頻的第一集所得到的"踩"比"讚"的數量更多。視頻下方的評論部分也是以批評的聲音為主。許多網友表示視頻的內容相當糟糕,完全是在替中國政府做宣傳工作。署名"Paul"的YouTube用戶表態稱:"在隱藏國際關係的複雜性和潛在受益者的情況下,千萬別想試圖說服我們這(一帶一路)很容易,很直白。"

如果看臉書上的反應,受眾對這一係列的視頻反響則尤其熱烈。截至發稿,係列視頻的第三集在臉書上已經獲得了1760個讚、13萬次播放、9條評論和152次分享。但臉書與YouTube不同,沒有"踩"的這個選項。與YouTube和臉書每個視頻數萬的播放次數相比,該係列視頻在中國各大相關網站上的關注度極低。《中國日報》通過官方賬號在優酷視頻網站上發布的第一集視頻隻有100多次播放。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之際 北京的一個主題花壇突出一帶一路的橋梁作用

視頻中的美國爸爸名叫艾瑞克·尼爾森(Erik Nilsson)。根據求職信息平台領英(linkedin)的信息,艾瑞克·尼爾森(是中國日報的助理主任。在中國日報的臉書帳戶上,也可以看出他是被該報派往報道"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記者之一。在接下來的幾天內也會通過臉書從論壇現場發布直播視頻。這也引起了細心的Youtube用戶對視頻中一個細節的疑問,一位用戶發問,既然父女倆兒都在北京,"一帶一路"論壇也是在北京舉行,為什麽之前Liliana的奶爸還說"過段時間要出差幾天"。

靈感源於生活

《紐約時報》也關注了這一係列視頻,並在報道中稱尼爾森(Erik Nilsson)沒有回複該報請其置評的電話和電子郵件。但尼爾森向法新社表示,"一帶一路"睡前故事的概念是他基於出差前和女兒的對話,與中國同事們共同設計開發的,他說:"'一帶一路'係列視頻基本上來說是自然的。因為它基本上反映了我出差前她(女兒)和我的對話。"尼爾森指出,他的團隊相信可以通過這種形式向所有包括外國人和中國人在內的受眾簡單的介紹這一無比複雜的項目,讓他們都能理解一帶一路。

其實,這也不是中國官媒第一次嚐試用看上去"接地氣"的方法完成政治宣傳任務。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包括《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在內的官方媒體紛紛發布了一個名為"十三五之歌"的視頻。這是一個由歐美歌手以說唱的方式解釋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以及"十三五"規劃具體內容和執行完善計劃的音樂視頻,被網友們譽為"洗腦神曲"。2016年6月,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的黨媒,播出了另一個由中國共青團員製作的名為"這是中國"(This is China) 的英文說唱視頻。該視頻用成熟的美國嘻哈風格完成了告訴世界"拋開過去的種種偏見……重塑世界對中國的印象……還原那些長期以來被外媒編纂的不實報道"的任務,強調"紅色巨龍絕不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