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西班牙科學家: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源於視覺誤差(圖)

西班牙科學家: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源於視覺誤差

文章來源: 鬼雨 於 2009-10-23 17:58: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iv/main/todaynews/200910/23/W02009102329987540937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蒙娜麗莎
北京時間10月23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報道,西班牙兩位科學家通過神經學和光學分析,對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進行了新的解讀。兩位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蒙娜麗莎的微笑係視覺誤差所致。她的笑容之所以時有時無,是因為我們在注視她的時候,眼睛會向大腦輸送不同的信息。

  意大利著名畫家萊昂納多-達芬奇創作的《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肖像畫傑作。畫中蒙娜麗莎的嫵媚笑容具有一種如夢似幻的千古奇韻,被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為什麽剛剛還容光煥發,轉瞬間就神情嚴肅?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令無數欣賞者和研究者感到困惑。

  西班牙阿利坎特神經科學院科學家路易斯-馬丁內斯-奧特洛與迭戈-阿隆索-帕布羅斯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認為,視網膜上不同的細胞在向大腦傳遞不同類別的信息或“頻道”。這些頻道會將視覺範圍內物體的大小、清晰度、亮度和位置進行編碼。奧特洛說:“有時一個頻道會覆蓋另一個頻道,那麽你就會看到微笑;有時其他頻道占優勢,那麽你就看不到笑容了。”

  為了詳盡分析蒙娜麗莎若隱若現的微笑,馬丁內斯-奧特洛和阿隆索-帕布羅斯讓誌願者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賞蒙娜麗莎,並了解他們所看到的笑容變化,來研究不同的視覺頻道。

  一開始,二人要求誌願者在不斷變化的距離觀賞畫像。在距離很遠時,看到的圖像很微小,誌願者很難分清其麵部表情。隨著距離接近,畫麵變大,他們開始看到笑容——畫像越大,笑容越容易看到。這表明中央視覺細胞與外圍視覺細胞一樣能夠傳遞出笑容信息。

  接著,他們比較了光線是否會對觀察蒙娜麗莎的笑容產生影響。兩種細胞會決定物體在環境中的亮度:一種是“集中細胞”,隻有在物體中心明亮時才會受到刺激,它讓我們看到夜空中的明星;另一種是“分散細胞”,當物體中心黯淡時才會被激活,讓我們能夠分辨出書本上的文字。

  馬丁內斯-奧特洛讓誌願者分別注視30秒鍾的白色屏幕和黑色屏幕,然後再讓他們觀賞蒙娜麗莎畫像。誌願者在注視白色屏幕後更容易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白屏減弱了“分散細胞”,因此奧特洛得出結論:“集中細胞”能夠感知蒙娜麗莎的微笑。

  眼睛長時間注視也會影響誌願者觀察到笑容,奧特洛說。他們利用軟件跟蹤20名誌願者注視畫像的位置,同時分析他們眼中蒙娜麗莎的笑容變化。在注視了一分鍾後,誌願者傾向於集中到蒙娜麗莎嘴巴的左側,並判斷出她在微笑,這進一步證明中央視覺細胞在解讀笑容。

  這當然也不是此次研究的全部結論,因為當誌願者在瞬間分辨出微笑時,他們的眼睛會不由自主轉向她的左臉頰,這說明外圍視覺也在發揮作用。

  難道說達芬奇試圖給觀賞者增加困擾,而不是為科學家提供靈感?奧特洛說:“這是確定無疑的。他曾在筆記中寫道,他要畫下豐富變化的表情,因為那才是他眼中的芸芸眾生。”

  這當然不是科學家第一次試圖解讀萊昂納多-達芬奇的名作了。1993年,加拿大美術史家蘇珊-吉魯公布了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成果,她說蒙娜麗莎那傾倒無數觀賞者的口唇,是一個男子裸露的脊背。美國馬裏蘭州的約瑟夫-鮑考夫斯基博士則認為:“蒙娜麗莎壓根就沒笑,她的麵部表情很清楚地說明她想掩飾自己沒長門牙。” 法國裏昂的腦外科專家讓-雅克-孔代特博士認為蒙娜麗莎剛得過一次中風,半個臉的肌肉是鬆弛的,臉歪著所以才顯得微笑。

  2000年,對藝術史有著濃厚興趣的哈佛醫學院神經科學家瑪格麗特-利文斯頓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時隱時現,是與人體視覺係統有關,而不是因為畫中人表情神秘莫測。她將人們的視覺分為中央視覺和外圍視覺,而蒙娜麗莎的微笑在外圍視覺區域會比中央視覺區域更加清晰。利文斯通說:“如果看著她的嘴巴,便永遠無法捕捉她的笑容。”

  2005年,一個美國研究小組表示,從視網膜至視覺皮質間路徑上的幹擾因素會決定我們看到的是笑容還是其他的表情。(唐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文讀懂穀歌TPU:英偉達暴跌跟它有關
一代中國鞋王,是怎麽走到破產注銷這一步的
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中國嗎?
一針抵一套豪宅,1800萬/針天價救命藥獲批
美國白宮槍擊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絕不容忍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電話教導”高市早苗內容被披露 日本尬極了
華盛頓槍擊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與美軍合作 在等綠卡
川普要高市"別刺激北京"?日本當局火速駁斥:不實報導
美俄代表密談錄音泄露,誰幹的?
歐盟外長:應限製俄軍規模和軍費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新高 專家:2026年或回6字頭
紐約時報:中日外交爭端讓高市早苗獲得政治優勢
普京:若烏撤離其目前控製地區 俄將停止武裝行動
香港大火疑人禍?工人竹棚架旁吸煙畫麵瘋傳
竹棚架:香港標誌性符號及其背後的安全隱憂
美媒曝德秘密對俄作戰計劃 長達1200頁 涉80萬士兵
錢誌敏帶走的400億比特幣,能歸還中國嗎?
香港大埔火災,或揭露了高層小區最大的危險
大埔火警已致55死:63年來最嚴重,警拘三工程人員
香港大埔慘烈火災,為什麽警方覺得“不尋常”?
特朗普:不邀請南非參加明年G20峰會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西班牙科學家: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源於視覺誤差

鬼雨 2009-10-23 17:58:38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iv/main/todaynews/200910/23/W02009102329987540937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蒙娜麗莎
北京時間10月23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報道,西班牙兩位科學家通過神經學和光學分析,對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進行了新的解讀。兩位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蒙娜麗莎的微笑係視覺誤差所致。她的笑容之所以時有時無,是因為我們在注視她的時候,眼睛會向大腦輸送不同的信息。

  意大利著名畫家萊昂納多-達芬奇創作的《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肖像畫傑作。畫中蒙娜麗莎的嫵媚笑容具有一種如夢似幻的千古奇韻,被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為什麽剛剛還容光煥發,轉瞬間就神情嚴肅?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令無數欣賞者和研究者感到困惑。

  西班牙阿利坎特神經科學院科學家路易斯-馬丁內斯-奧特洛與迭戈-阿隆索-帕布羅斯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認為,視網膜上不同的細胞在向大腦傳遞不同類別的信息或“頻道”。這些頻道會將視覺範圍內物體的大小、清晰度、亮度和位置進行編碼。奧特洛說:“有時一個頻道會覆蓋另一個頻道,那麽你就會看到微笑;有時其他頻道占優勢,那麽你就看不到笑容了。”

  為了詳盡分析蒙娜麗莎若隱若現的微笑,馬丁內斯-奧特洛和阿隆索-帕布羅斯讓誌願者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賞蒙娜麗莎,並了解他們所看到的笑容變化,來研究不同的視覺頻道。

  一開始,二人要求誌願者在不斷變化的距離觀賞畫像。在距離很遠時,看到的圖像很微小,誌願者很難分清其麵部表情。隨著距離接近,畫麵變大,他們開始看到笑容——畫像越大,笑容越容易看到。這表明中央視覺細胞與外圍視覺細胞一樣能夠傳遞出笑容信息。

  接著,他們比較了光線是否會對觀察蒙娜麗莎的笑容產生影響。兩種細胞會決定物體在環境中的亮度:一種是“集中細胞”,隻有在物體中心明亮時才會受到刺激,它讓我們看到夜空中的明星;另一種是“分散細胞”,當物體中心黯淡時才會被激活,讓我們能夠分辨出書本上的文字。

  馬丁內斯-奧特洛讓誌願者分別注視30秒鍾的白色屏幕和黑色屏幕,然後再讓他們觀賞蒙娜麗莎畫像。誌願者在注視白色屏幕後更容易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白屏減弱了“分散細胞”,因此奧特洛得出結論:“集中細胞”能夠感知蒙娜麗莎的微笑。

  眼睛長時間注視也會影響誌願者觀察到笑容,奧特洛說。他們利用軟件跟蹤20名誌願者注視畫像的位置,同時分析他們眼中蒙娜麗莎的笑容變化。在注視了一分鍾後,誌願者傾向於集中到蒙娜麗莎嘴巴的左側,並判斷出她在微笑,這進一步證明中央視覺細胞在解讀笑容。

  這當然也不是此次研究的全部結論,因為當誌願者在瞬間分辨出微笑時,他們的眼睛會不由自主轉向她的左臉頰,這說明外圍視覺也在發揮作用。

  難道說達芬奇試圖給觀賞者增加困擾,而不是為科學家提供靈感?奧特洛說:“這是確定無疑的。他曾在筆記中寫道,他要畫下豐富變化的表情,因為那才是他眼中的芸芸眾生。”

  這當然不是科學家第一次試圖解讀萊昂納多-達芬奇的名作了。1993年,加拿大美術史家蘇珊-吉魯公布了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成果,她說蒙娜麗莎那傾倒無數觀賞者的口唇,是一個男子裸露的脊背。美國馬裏蘭州的約瑟夫-鮑考夫斯基博士則認為:“蒙娜麗莎壓根就沒笑,她的麵部表情很清楚地說明她想掩飾自己沒長門牙。” 法國裏昂的腦外科專家讓-雅克-孔代特博士認為蒙娜麗莎剛得過一次中風,半個臉的肌肉是鬆弛的,臉歪著所以才顯得微笑。

  2000年,對藝術史有著濃厚興趣的哈佛醫學院神經科學家瑪格麗特-利文斯頓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時隱時現,是與人體視覺係統有關,而不是因為畫中人表情神秘莫測。她將人們的視覺分為中央視覺和外圍視覺,而蒙娜麗莎的微笑在外圍視覺區域會比中央視覺區域更加清晰。利文斯通說:“如果看著她的嘴巴,便永遠無法捕捉她的笑容。”

  2005年,一個美國研究小組表示,從視網膜至視覺皮質間路徑上的幹擾因素會決定我們看到的是笑容還是其他的表情。(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