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1日,上海,工作人員正在滬寧高速更換新指路標誌
上海高速路在本月起開始“變臉”。據官方透露,上海有約5000塊路牌需要更換,需花費兩億元。這引起韓寒質疑,並稱之為“最貴的鐵皮”,一時引發強烈關注。此後官方又有更正,稱需更換的路牌不是5000塊,而是35000塊,“這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工程。”
高速公路路名“變臉”
全國高速公路統一編號和命名工作近日正在展開,路牌也將全部更換。上海市日前宣布,從本月起,上海市域範圍內的17條高速公路命名編號將全部統一調整,均將對照國家路網進行重新命名。各條高速公路的指路標誌、路牌和信息牌將同步更新,預計整個更換工程將於明年3月前完成。
據上海市建設交通委透露,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是分階段、分區域實施的,各地在給高速公路命名時也各有不同,往往采用“點到點”的命名方式,這就使得一條完整的高速公路國道上有可能分布著多個路段名稱。目前全國高速公路總裏程已經突破6.
5萬公裏,高速公路網絡效應日益顯現。為了與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編號保持一致,上海市高速公路也開始“變臉”。
更名後的國家高速公路,將統一以“G”打頭,而省級高速公路將以“S”打頭,原先上海以“A”打頭的高速公路名稱則廢棄不用。並且,這些高速公路今後將以全國範圍內路網的起訖點作為中文簡稱,取消所經過路段的原有名稱,如:原滬蘇浙皖高速公路途經滬、蘇、浙、皖、鄂、渝兩市四省,上海段叫A9公路(滬青平高速),而江蘇、浙江叫滬蘇浙高速,今後將統一命名為“上海—重慶高速公路”,簡稱“滬渝高速”,編號G50。
此事很快引發作家、車手韓寒的質疑。10月13日,韓寒在博客中發文《G8高速公路》,調侃說:“這個世界突然都變了,以前去我家,是A8轉A5轉A30,現在是G2轉G15轉G1501,你很難相信自己還是生活在昨天的那顆星球上……”上海鐵道學院的公路管理專家陸曉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路牌與路名有相似性,它應該有比較長期的恒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這不僅會給道路消費者帶來很大的麻煩,而且也容易造成車禍事故。
公路的突然“變臉”確實讓駕車族有些措手不及。有9年駕齡的黃欣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我要重新研究地圖,不然鐵定走錯。配副好的眼鏡,以免看錯。出門保持車距,以免大家都在看路牌不看路了。估計還能拉動GPS產業,都要去更新了。當然是出行很麻煩呀,高速公路走錯路的話,是相當難搞的。”
不少依賴車載GPS導航儀的車主也擔憂,路牌調整會影響到導航儀的正常使用。知名汽車零部件公司德爾福科技設計研發中心的技術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的車載GPS確實還不能識別新路名,還需要等一段時間。電子地圖公司需要一定時間更新路名,設備廠也還需要一段時間將新的資料庫上傳。這給廠商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更新完畢後,現有的GPS用戶可到網站或是4S店更新係統。”至於此次更新是否需要付費,該技術人員說:“我的理解這應該是一次免費服務,不太可能向用戶收費。”
不過,在今年10月至明年3月的路牌更換期內,新舊兩套路牌都會存在,方便駕車族識別對照。此外,公路部門已在高速公路收費窗口發放最新版的上海高速公路命名編號調整宣傳圖,供駕駛員免費領取。
路牌數量的懸疑
在媒體10月12日刊發的報道中,也對上海市更換路牌的數量及總價進行了披露。報載:“據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總隊副隊長左天福透露,為配合編號調整,上海將有約5000塊指路牌需要調整、更換。包括高速公路的標誌更換在內,本市高速公路命名編號調整工作花費將達2億元。”
韓寒更做了個算術題,2億元更新5000塊路牌,除一下,“每塊路牌的費用是4萬。一塊鐵皮4萬塊,耳熟嗎?是的,和你車上的那一塊的價格是一樣的(注:上海的汽車牌照要拍賣,動輒幾萬元)。這說明這麽多年了,上海的車主其實是冤枉了上海市政府,你以為這是敲詐嗎?不是的,這4萬其實是原材料費用。要不他們自己給自己的鐵皮怎麽也得收自己這麽多錢呢?”
韓寒此文很快引發強烈關注。網民甚至掀起競價潮:“包給我,隻要2萬一塊。” “樓主太黑了,我1萬就笑不動了”,“給我8000元,還你2000元回扣”,“6000元一塊保修終身”……
10月14日,上海市公路管理部門進行澄清:“認為2億元全部投在這5000塊指路牌上,乃屬於一種誤讀。”相關人士表示,“2億元”的花費預算說的是此次高速公路命名編號更換的總開銷,包含高速公路、地麵道路兩部 分。所謂的“5000塊”,這一數量說的隻是地麵道路的輔助指示牌,整個高速公路需要更換的遠遠不止這個數目。上海媒體則報道稱,“據記者掌握的數字,這5000塊指路牌隻占到此次調整總量的約1/5。”而上海市公路管理處則對《南方都市報》聲稱,“此次路牌更換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係統工程。”
對此,韓寒又有回應。10月15日,韓寒又發博文《這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工程》,再次調侃:“據悉,上海的高速公路總裏程是600公裏左右,這25000塊牌子中,假設有1000塊做了高速公路附近公路引路牌的更換,那麽還有24000塊是用在了高速公路上,於是,我們再做一下除法(學會做除法很重要),我們發現,上海的高速公路每公裏需要更換的路牌是40塊,也就是說,你在上海的高速公路上開車,每開25米,你就能看到一塊牌子,假設你的速度是120公裏每小時,也就是說,你每秒鍾行進了 33.333333333米,這代表著,你在上海的高速公路上開車,兩秒鍾內你能看見三塊路牌。太狠了,如果我開得足夠快,上海市公路管理處在路牌上畫點圖,我就能看動畫片了。”
而現在上海高速公路上的路牌密度,黃欣告訴記者:“一般出入口和收費站等地方很集中,十來塊在一起很正常,一般路段估計十來公裏左右有一塊,每個口之間的距離也不相同,10公裏到50公裏都有。”
至於網友們熱議的“4萬元一塊”的路牌造價,韓寒在博文中建議:“這2億裏有沒有貓膩,其實很簡單,公路管理處把賬目公開了就行了嘛,包括你把這個工程承包給誰了,那事情就好說了嘛。”
據公路部門最新消息,整個高速公路網需要調整更新的各類標誌總數超過3萬塊,另有城市快速路(高架路)及地麵配套道路需更換交通標誌約5000塊。即上海市需更換的路牌總計是35000塊。
信息公開程度未知
就民眾質疑,記者采訪了上海市公路管理處王先生。他告訴記者,最近他們內部有紀律,不能隨便接受采訪,所以他隻能以個人身份談一些看法。他認為,這事的起因主要是公路管理處的表達不清晰,所以才造成了韓寒和民眾的質疑,就這點而言,後者不存在誤讀的問題。“但是,這一工程確實是非常龐大和複雜,並不是造5000塊牌子就能解決的。”
對“龐大而複雜的工程”一說,陸曉夫卻並不認可:“龐大是可能的,複雜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其實就是一個算術問題,不需要大學問的。”
高速公路更換路牌數量,短短幾天內即有5000、25000和35000三種官方口徑,準確的數字到底是多少?王先生告訴記者:“牌子的具體數量我也不清楚,我不是分管這方麵具體工作的。” 陸曉夫則認為:“我參與過很多路牌設置工程,公路隻有600多公裏,肯定不需要35000塊牌子,這樣信口開河的說法是要貽笑大方的。”
2億元的路牌總造價,讓網民懷疑其中有腐敗的可能。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即在一篇文章中質疑:“讓人不解的是,同樣的工作,江蘇省的工程概算費用(不含數據庫修改、軟件調整等其他費用)也隻有大約2億元。江蘇省的高速公路裏程為3725公裏,而上海市的高速公路裏程在2008年末僅為637.42公裏。”
對此,王先生表示,他也知道,在政府的合同中,確實存在著腐敗的因子。“但是,民眾也不要過於敏感,因為我們還是有監督的嘛。當然,我們也歡迎媒體與社會的監督。”
這個工程的財務信息,今後會不會公開?王先生說:“按照政策,能夠公開的就應該公開,可以方便社會的監督,至於公開到什麽樣的程度,我個人也確實不清楚。”
陸曉夫則認為:“信息一定要公開,因為眾所周知,在這種項目裏,很可能滋生腐敗。抑製腐敗因子的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信息公開,讓社會與媒體監督。也需要有更多的像韓寒這樣的有經驗的道路消費者,給予不斷的質疑與拷問。我個人認為,用多少錢造多少牌子,這裏麵不存在什麽國家機密。這樣的信息應該而且也必須完整而全麵地公開,讓納稅人心裏明白。”
路牌成本遭質疑
“4萬元一塊”的路牌,確有些天方夜譚的味道。一塊標牌究竟價值幾何?上海一個中型路牌承包商告訴記者,關於標牌的價碼,出入是非常大的。有些幾百塊一平方米就可以了,有些要到幾千元。“這裏麵涉及的問題非常微妙,也非常複雜,要看你的合作方是誰。跟政府合作,價格一般而言都會走得比較高。因為需要以各種冠冕堂皇的形式返還給政府,比例大約是利潤的一半。比如說,一塊標牌1萬元,成本大致在3000元,剩下的7000元大約要有3500元返還給政府,還有下層的各種機關也需要適當的打點,要刨去1000-1500元,我們所賺的真正有限。”
該承包商告訴記者,承包商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比如工傷事故,或是由於信息溝通不夠,做得不對等等問題,都由他們承擔。
“依我看,像這樣的質量比較高的標牌,真實造價在每平方米1000-1500元,它的尺寸是在2-2.5平方米,基本上3000元一塊差不多了。”他說。
按現有慣例,政府工程一般都會采用競標形式,來決定由誰承包。然而,該承包商告訴記者:“像這麽大的工程,競標隻不過是個形式罷了,政府早已心有所屬,像我們這種中小承包商是不可能接到這種單子的,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本跟政府進行很隆重奢侈的公關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