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this.width=750'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10-22/U125P4T8D1923796F107DT20091022035906.jpg"
border=0>
昨日下午,顏炳強就抓捕詳細過程在接受記者采訪。記者 楊傑 攝
內蒙古公安廳副廳長顏炳強稱不計較誰開的槍,相信逃犯被亂槍打死;表示會兌現舉報獎勵
人物:顏炳強
身份:內蒙古公安廳副廳長、呼和浩特公安局局長
- 對話動機
從17日的呼和浩特第二監獄到19日的台幾村旁抓捕現場,警方經受了怎樣的等待和煎熬?
當和林格爾縣公安局政委的車撞向逃犯所乘的農用三輪車的時候,他是否考慮到人質的安全?
舉報逃犯半夜家中討水的台幾村王老漢是否能得到政府的萬元獎金?
“獄警被越獄逃犯砍斷手指”是否真的如民間傳言雲雲?
昨日下午,顏炳強就抓捕詳細過程接受了本報等四家媒體記者的聯合采訪。
警力部署開以後,是一個靜下心來、靜候佳音的過程。等待是非常艱苦的,它煎熬著我們。
不要計較是誰開的槍,萬一有人報複呢,我更相信高博是被亂槍打死的。
封閉9個出城路口追逃犯
我們對出租車行業進行了安全監督。各機關也加強了安保工作
新京報:經過67小時抓到罪犯,你心情怎樣變化?
顏炳強:挺複雜,第一個感覺就是非常憤怒。他們本來就侵害過社會和人民,現在又不思改造,策劃殺害獄警。其實我們是在失落到激動,激動又到失落的過程當中度過了60多個小時。
新京報:你是何時接到這個消息的?
顏炳強:我接到報告是17日下午3點半。負責看押這所監獄的武警部隊指揮員給我打的電話。可能是案發以後,他們也做過追捕努力。所以給我報告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1個小時)。
新京報:你接到消息後做了什麽?
顏炳強:3點半接到電話,我立刻通知各區局長開會。然後對兩點半以後的呼市報警進行分析。並立即讓公交分局將9個出城路口封閉。並增設哨卡和值勤人員。
4點開會,明確了幾項重要任務。設卡堵截;組織全城大清查,大搜捕;還有一點就是對重要行業進行安全監督,比如出租車行業。我們對銀行和運鈔車也進行了布控,黨政機關和重要機構也加強了安保工作。另外就是加大了宣傳工作,及時發布信息,也承諾懸賞。最後一點是監控社會反應,防止網上負麵炒作。
群眾舉報線索最重要
有和沒有、真和假都很難辨別,我們堅信,肯定能找到蛛絲馬跡
新京報:對於突然出逃的逃犯,我們是如何收集線索,發現他們蹤跡的呢?
顏炳強:收集情報線索,這是第一生命。
我們做的第一點,就是了解逃犯越獄的現有線索。當時可以說是一片茫然。4個逃犯消失在城市的人海中。
第二,就是和監獄局聯係。看看監獄監所內部有沒有對這次越獄了解的知情人員,也沒有得到線索。
第三,就是翻閱資料。看看他們犯過什麽罪,在哪裏犯的罪,他們的親朋好友,一一要從原始檔案中發現問題,這也非常複雜。
另外社會上新發案件線索也會反映過來,堵卡,大清查,但都沒發現可疑線索。最終,最重要的,還是在群眾舉報中發現線索。
警力部署開以後,是一個靜下心來、靜候佳音的過程。等待是非常艱苦的,它煎熬著我們,有和沒有、真和假都很難辨別,時間就這麽一秒一秒過去的,我們堅信,我們的警察,肯定能找到蛛絲馬跡。
新京報:我們對逃犯的心理也會有一定的猜測?
顏炳強:他們的目的企圖是我們想得最多的,是逃亡求生存?這是一個最理想的結果。他們為了更好地活著,銷聲匿跡了。
第二種考慮就是越獄圖報複。越獄了,越獄之前殺人了,下了這麽大的決心做了這麽大的一件事情,那麽他們到社會上幹什麽?這兩種可能都存在,或是交替發生。
逃犯被捕前夜藏身土坑
19日8點多到晚7點多,我們在150平方公裏的地方進行了大搜索
新京報:最終我們還是從人民群眾那裏得到了情報?
顏炳強:對。19號得到了比較確切的情報。所以才會有19號我們拉網式的大搜捕。
新京報:我知道的是,19號我們就將台幾村作為重點搜索區域?
顏炳強:是的。我們從早上8點多到晚上7點多,在150平方公裏的地方,進行了大搜索。台幾村是重點區域。
新京報:19號的晚上4個逃犯就是在台幾村,當時為什麽沒有搜到呢?
顏炳強:主要是這樣,當時在台幾村的北邊進行搜捕。到了晚上6點多,我們已經準備搜台幾村南部這條線。但是當時天黑了,考慮到了搜捕的效果和安全,我們及時地停止了搜捕行動。把大部隊調出了包圍區域,留下部分精幹人員控製相關地域。
新京報:那天晚上逃犯藏在哪裏?
顏炳強:藏在台幾村南側的一個土坑裏。
新京報:抓捕工作結束了,舉報的老百姓很關心獎金的問題?
顏炳強:地方政府根據承諾來分配。起關鍵性的信息是哪一條,我們最後還要界定。和林格爾縣的這兩條信息,肯定是要獎勵,其他的信息就不一定是精準的信息了。這麽問是不是怕政府說話不算數。
新京報:不是,是老百姓比較關心這個問題。
顏炳強:這個政府肯定會去核實的。不過還真有說假話的。第一天我們去(一家店鋪)核實信息的時候,實際上(逃犯的)棉襖就是從他那裏買的,但是店主就不說,把我們誤導了。
新京報:這個會有懲罰嗎?
顏炳強:懲罰還不好說,因為這是道德方麵的東西。
我們的撞車非常有技術
逃犯尖刀對著人質脖子,我們一撞,把他們的思路都打斷了
新京報:車上當時是有人質的,這樣會不會傷害她?
顏炳強:當時鳴槍示警無效的情況下,(和林格爾縣公安局)政委果斷地決定拿汽車撞擊農用三輪車。他打電話向我報告時講:“我快追上他們了,已經看到他們的車了。”我說:你能追上就追上,追不上就把他們撞了,想辦法把他們控製在當地,不能讓他們跑了。正在我倆說話的過程中,就發生了碰撞。
當時我還以為他被撞上了,非常著急。但這時幹警和犯罪分子近距離膠著,正是我們抓捕的最好時期。
新京報:如果不撞,會有怎樣的後果?
顏炳強:這一撞,使我們找到了最好的圍捕條件。如果不撞,這輛車就會瘋狂地在這個路上跑,他們再撞傷幾個老百姓,那麽我們的圍捕行動將會蒙羞。我們預想的犯罪分子繼續犯罪的惡果就會發生,如果沒有這一撞,那麽犯罪分子可能逃得很遠。
雖然撞車給幹警也帶來危險,但這一撞為後麵的圍捕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新京報:在警車撞擊農用三輪車的時候,效果非常好,人質也沒有什麽大的問題。
顏炳強:他們沒有來得及,實際上他們的尖刀一直對著人質的脖子。但是我們這一撞擊,把他們的很多思路都打斷了。他們在顧及自己生命的時候,也來不及顧及人質。人質她沒有能力麵對這4個窮凶極惡的歹徒,在翻車的一刹那,有能力逃跑的你就逃吧。沒能力跑的,包括這個婦女在內,就已扣在車裏了。
這時候我們幹警去了,第一件事是先救人質,然後是抓捕。
新京報:撞這一下是不是非常有技術含量?
顏炳強:非常有技術含量。本來從正麵撞效果最好,但要傷及人質,而且還有可能傷及民警。這種不得好處的動作,是不宜采取的。
新京報:我看是用車的側麵來撞的?
顏炳強:對,撞在他的後側,讓三輪車失去平衡,沒開幾步就翻車了。
區主席連說三個“太好了”
邢雲書記說這是內蒙古政法曆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式的戰役
新京報:我們今天在網上看到報道稱,這幾個罪犯越獄時把一個警察的手指砍了?
顏炳強:驗屍報告中沒有提到這點。這個屍體是我們檢驗的,如果少一個手指肯定要報告。驗屍報告隻是說紮了56刀,或者57刀。
新京報: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對他們進行審問了,他們的情緒現在怎麽樣?
顏炳強:情緒肯定是非常低落。
新京報:誰是這次越獄的主犯?
顏炳強:昨天才抓住,說出來還不一定準確;這個現在正在審。
新京報:您剛才提到這4個逃犯的反偵查能力特別強。這一點怎麽說?
顏炳強:因為他們是重刑犯,和公安有過多次交涉。他們為什麽不敢進城,就是反偵查能力的一個方麵。他們看到了滿街都是人在清查,他們也看到了每條道路上,每個路口都有卡。他們想進城已經不可能了。
他們隻能選擇相對安全的地方。哪兒人少,哪兒荒寂哪兒安全。
新京報:他們這次越獄你用了精心策劃四個字?
顏炳強:肯定是精心策劃的。不策劃,哪能4個人從那麽戒備森嚴的大牆裏出來啊。
新京報:他們有沒有什麽逃跑方向?
顏炳強:沒有,還在審。
新京報:有人說他們將會判死刑?
顏炳強:就看他們罪惡的定位了,我感覺差不多。
新京報:他們是什麽罪?
顏炳強:越獄後是搶劫罪,襲警罪,劫持人質罪,越獄時有殺警罪。
新京報:整個追捕活動你怎麽來評價?
顏炳強: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按照邢雲書記(內蒙古自治區政法委書記)的表述是,這是內蒙古政法曆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式的戰役。情況報告給儲波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和巴特爾主席(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的時候,儲波書記說:“很好,立即向中央報告”。巴特爾主席連著說了三個“太好了”。
立功的事情還在弄
太明確誰開的槍不好,萬一有人報複呢
新京報:關於立功的事情,現在如何了?
顏炳強:現在還在弄。
新京報:到底誰擊斃了高博?
顏炳強:應該是我們廳裏的王蘇榮。另外也有一個民警開槍了。不要計較是誰開的槍,太明確了也不好,萬一有人報複呢。我更相信他是被亂槍打死的。
記者 張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