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桂蓮和外孫女馬安娜在聖誕節的溫馨留影。 (美國《世界日報》/楊心本律師提供)
日前在波莫那高院達成庭外和解,波莫那私立Sunbridge Healthcare、Olive Vista Rehabilitation Center及該院兩男一女共三名醫師,同意賠償馬玉及馬安娜200餘萬美元,以補償因醫療照顧疏失造成病人傷害。
遲到的賠償,令74歲的矯桂蓮和先生彭延緒老淚縱橫。為馬家祖孫三代贏得賠償的華裔律師楊心本說,雖然金錢無法挽回馬家多年的痛苦,年僅四歲的馬安娜還將在未來漫長的生活中麵對種種先天性病症。
18年前從中國遼寧移民赴美的矯桂蓮,腿部在二次大戰中被炸彈所傷,導致終生輕微殘障,本以為赴美能拓展新生活,卻墜入另一場苦難。移民後丈夫離她和一對兒女而去,當時她仍是綠卡身份,屆滿21歲的女兒必須排隊等候轉換身份。經濟問題外加找不到工作,導致女兒壓力過大,罹患精神妄想症,送往精神療養院診治。
2004年秋天,住在波莫那Sunbridge精神病院的馬玉悄悄告訴前往探望她的母親說,同院有一幫中東人經常對她動手動腳。在稍後的醫師、家屬會議上,矯桂蓮將情況告訴醫師,請院方注意。但數月後醫師發現馬玉懷孕時,胎兒已七個月。楊心本說,馬玉前後在該精神病院居住近一年,從未出院,也無男友,至今不知孩子父親是誰。
更讓馬家痛苦的是,2005年4月10日出生的馬安娜僅33周即早產。由於母親在產前接受多項藥物治療,內分泌紊亂和嚴重糖尿病,馬安娜出生就出現無咽反射、貧血和血小板稀少、膿血症、高膽紅素血、腎髒積水、顱頂畸形等多種先天性病症,在南加大醫院新生兒重症病房一住大半年,先後接受兩次手術,花費上百萬元。
而本來病情已好轉的馬玉在女兒出生後病情明顯加重、麵無表情、眼神癡呆,四肢不停顫抖。
今年四歲的馬安娜,被先天性病症困擾,身體發育不如正常孩子,目前由橙縣一名白人單身母親暫時看護。馬玉已從波莫那精神病院轉到洛杉磯市中心的一家療養院,能自己坐公交車前往華埠探望父母。住在華埠國泰老人公寓的矯桂蓮每月或隔月拖著殘腿坐火車前往橙縣看望外孫女。
“不管多難多苦,她們都是我的心頭肉”,矯桂蓮說,她餘生最大盼望是將外孫女和女兒都接回來,祖孫三人好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