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洛陽一山村高仿文物名聞天下 專家80萬搶購贗品(圖)

洛陽一山村高仿文物名聞天下 專家80萬搶購贗品

文章來源: icebreaker 於 2009-10-20 09:38: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zwp53p.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光影之下的古戰馬

  複製一匹三彩高仿馬能賣上萬元,更難以置信的是,一些複製“文物”還讓專家“打眼”。

  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就是這樣一個因製陶工藝和仿製文物而聞名的“唐三彩村”。10月16日,商報記者走進南石山村,探訪它的神秘之處。

  村內 一個村子20多家文物製作廠

  走在村子街頭,可見農家小院的屋脊、門樓之上,都是仿古的三彩、秦俑。且不說隨處可見“高仿唐三彩”標記,單看那些隨意擺放的高髻廣袖、悠然嫻雅的仕女俑,肌肉發達、怒目圓睜的武士俑,還有伸頸低頭,膘肥體壯的三彩馬,你便會悠然神會地陶醉在濃濃的三彩風姿之中。

  據當地人介紹,該村子雖隻有2000多人,但是大一點兒的文物製作廠就有20多家。小作坊更多,除少數廠子以生產工藝品,仿造、複製三彩、陶器作為工藝品出售外,大多都以仿造“文物”為主。

  上世紀90年代初是該村最繁盛的時期,那時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造古董。

  “你看這個村子裏的人多有錢,房子蓋得多好。”一名三輪車師傅指著一排排漂亮的農家小院說,南石山村造陶瓷可是有年頭了,祖祖輩輩都是以做這活兒謀生。

  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文物商販曾拿來實物讓村民複製,還有的幹脆讓村民直接仿造,在利益驅使下,一些村民放棄傳承多代的造陶生意,專門做起仿製、複製文物的生意。

  村中一些手藝高超的藝人也想盡辦法製造以假亂真的各代文物。

  由此,這吸引了國內外許多商販,村裏家家戶戶常加班加點生產,拉貨的各種車子也是絡繹不絕。

  故事 複製文物讓專家都“打眼”

  南石山村高仿文物聞名天下,還得說說早年曾轟動一時的“北魏陶俑事件”。

  1994年,北京潘家園古玩交易市場出現一批北魏時期的陶俑,國內掀起一場北魏陶俑收購狂潮。幾家國家文物單位也對北魏陶俑進行了“搶救性”收購,其中,中國曆史博物館用80萬元買3次,故宮用10萬元買兩次。

  但是隨後古玩交易市場上的北魏陶俑仍源源不斷,請專家鑒定陶俑真偽,也未取得一致結果。警方介入調查後發現,所有的“北魏陶俑”都出自洛陽南石山村,而且都出自高水旺之手。

  進了公安局,高水旺反複解釋“那幾件唐三彩是我燒造的高仿品”。警察請有關專家來到高水旺家,結果全傻眼了——像這樣的“唐三彩”,堆滿了高家後院。

  專家們突擊收購的那種“北魏陶俑”,在高家還有數百件。這種局麵讓專家們感到尷尬,提了兩件成品陶俑走人。

  原來,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客戶曾給高水旺下幾百個仿古陶俑的訂單,後來這些陶俑流入北京古玩市場,才引起這場軒然大波。

  自此,高水旺成就了他在洛陽乃至全國仿古唐三彩製作圈裏的聲名。

  如今,高水旺的仿古作品得了很多獎,同時他是河南省群眾藝術館和河南省民間藝術學會授予的“唐三彩仿古藝術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

  車間 產品擺設像座文物博物館

  可以看貨,但不能拍照。走進每一家作坊,主人都這樣告誡“參觀者”,原因是,自家剛研製的新產品,擔心被人仿製,不過,“九朝”不怕,他們喜歡宣傳,一些作坊主認為。

  他們說的“九朝”,是該村最有名的文物複製品廠——九朝唐三彩製作有限公司,高水旺就是該公司的總經理。

  “九朝”坐落在村鎮道路盡頭,這是一個占地約7畝的大院落,各種唐三彩半成品、次品在院子裏擺放著。

  窯對麵是寬大廠房,依照上釉、塑形、印模這三道不同工序被分成3個車間。

  車間內,製造模具、攪拌瓷土、白胎上釉,所有工人都在忙碌著,他們身邊到處都是半成品的陶馬、陶人,車間像一個囊括漢唐時期的文物博物館。

  陶器製作車間,有著近30年製作經驗的老技師張西印正用陶輪和“手拉坯”,製造三彩瓶等器皿的白胎。

  做一個陶器白胎需要多長時間?張西印師傅做了一個示範,他將一團泥放在陶輪上,開動機器:從一團泥——圓柱體——筒狀——陶器雛形,這個過程僅用3分鍾。

  與新工藝三彩靠機器灌漿不同,仿古唐三彩采取手工印坯法,工人們嫻熟地把陶土用手塞入一個個三彩俑部件的專用石膏模。

  奧妙 釉彩配方隻傳自己的兄弟

  文物是怎樣煉成的?張西印簡單介紹了其中的奧妙。

  “做高仿唐三彩,燒製時窯和火候是關鍵。”張西印指著位於院子西南角的兩座“饅頭窯”說,因為傳統三彩燒製過程慢,溫度低,不能采用新工藝三彩所用的現代電爐,必須用土窯,將溫度控製在850℃至900℃之間,兩次燒製才能製成。

  第一次是所謂“素燒”,燒製不上釉的白胎,上釉後第二道稱為“釉燒”。

  “素燒需要兩天左右,釉燒則僅用幾個小時,但是大一點的產品"釉燒"也要十多個小時。”張西印介紹,這些組成唐三彩胎質的原料亙古不變,而選料和配方則是高水旺引以為豪的家傳技術核心之一。

  原料經混合後,要用球磨機打磨均勻,加水調和,放在模裏在陽光下晾曬一天,最後,工人把這些半幹的陶土用手揉搓均勻才能達到塑形要求。

  據了解,村裏能夠做仿古唐三彩的基本都是高姓家族的成員,高水旺也隻把釉彩的配方傳給了弟弟,而徒弟隻能學到如何塑形。

  “釉料中蘊含著從鐵、銅,到錳等比例不同的各式金屬氧化物,在燒窯的高溫中,這些不同金屬成分就會使釉麵自然顯現出綠、赭黃、白、藍、紫等不同的色調。”高水旺說。

  算賬 一匹高仿三彩馬能賣上萬元

  這樣複雜的工序,複製出的“文物”價格也是驚人的。在該村一唐三彩仿古廠後院一片空地上,用手輕輕一摳就能發現埋在地下的“漢代寶馬”。

  “這匹馬現在當仿品賣也可賣一萬多,黑市上當真貨賣,價值肯定在數萬元以上;這個"胖妞"(唐代仕女),可賣一萬多塊。”一位知情者透露,這些“文物”經過燒製、處理等多道工序,最後要埋到地下一兩年,出來就能以假亂真。

  在洛陽市區,高水旺開一家“唐寶齋”,陳列部分高仿品。走進這座“陳列館”,一些三彩產品價格令人咋舌:一尊高87厘米的貴婦彩繪俑價7.8萬元,1.3米的天王彩俑高達9.8萬元。

  高水旺透露,“九朝”現在已是南石山村裏最大的仿古唐三彩製造企業,年銷售額已是千萬級別:“大部分訂貨來自沿海城市,零售的包括浙江、上海地區的商業人士,也有來自中國香港、台灣地區和日本、韓國的私人收藏家。”

  至於有些古玩市場業者把他的高仿品當真品出售的行為,高水旺略感無奈:“古玩行裏不打假,這是條不成文的規矩,隻要你覺得是真的,覺得值,就買回去,別人管不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文讀懂穀歌TPU:英偉達暴跌跟它有關
一代中國鞋王,是怎麽走到破產注銷這一步的
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中國嗎?
一針抵一套豪宅,1800萬/針天價救命藥獲批
美國白宮槍擊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絕不容忍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電話教導”高市早苗內容被披露 日本尬極了
香港大火疑人禍?工人竹棚架旁吸煙畫麵瘋傳
川普要高市"別刺激北京"?日本當局火速駁斥:不實報導
華盛頓槍擊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與美軍合作 在等綠卡
歐盟外長:應限製俄軍規模和軍費
美俄代表密談錄音泄露,誰幹的?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新高 專家:2026年或回6字頭
紐約時報:中日外交爭端讓高市早苗獲得政治優勢
普京:若烏撤離其目前控製地區 俄將停止武裝行動
竹棚架:香港標誌性符號及其背後的安全隱憂
美媒曝德秘密對俄作戰計劃 長達1200頁 涉80萬士兵
香港大埔火災,或揭露了高層小區最大的危險
錢誌敏帶走的400億比特幣,能歸還中國嗎?
大埔火警已致55死:63年來最嚴重,警拘三工程人員
香港大埔慘烈火災,為什麽警方覺得“不尋常”?
特朗普:不邀請南非參加明年G20峰會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洛陽一山村高仿文物名聞天下 專家80萬搶購贗品

icebreaker 2009-10-20 09:38:06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zwp53p.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光影之下的古戰馬

  複製一匹三彩高仿馬能賣上萬元,更難以置信的是,一些複製“文物”還讓專家“打眼”。

  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就是這樣一個因製陶工藝和仿製文物而聞名的“唐三彩村”。10月16日,商報記者走進南石山村,探訪它的神秘之處。

  村內 一個村子20多家文物製作廠

  走在村子街頭,可見農家小院的屋脊、門樓之上,都是仿古的三彩、秦俑。且不說隨處可見“高仿唐三彩”標記,單看那些隨意擺放的高髻廣袖、悠然嫻雅的仕女俑,肌肉發達、怒目圓睜的武士俑,還有伸頸低頭,膘肥體壯的三彩馬,你便會悠然神會地陶醉在濃濃的三彩風姿之中。

  據當地人介紹,該村子雖隻有2000多人,但是大一點兒的文物製作廠就有20多家。小作坊更多,除少數廠子以生產工藝品,仿造、複製三彩、陶器作為工藝品出售外,大多都以仿造“文物”為主。

  上世紀90年代初是該村最繁盛的時期,那時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造古董。

  “你看這個村子裏的人多有錢,房子蓋得多好。”一名三輪車師傅指著一排排漂亮的農家小院說,南石山村造陶瓷可是有年頭了,祖祖輩輩都是以做這活兒謀生。

  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文物商販曾拿來實物讓村民複製,還有的幹脆讓村民直接仿造,在利益驅使下,一些村民放棄傳承多代的造陶生意,專門做起仿製、複製文物的生意。

  村中一些手藝高超的藝人也想盡辦法製造以假亂真的各代文物。

  由此,這吸引了國內外許多商販,村裏家家戶戶常加班加點生產,拉貨的各種車子也是絡繹不絕。

  故事 複製文物讓專家都“打眼”

  南石山村高仿文物聞名天下,還得說說早年曾轟動一時的“北魏陶俑事件”。

  1994年,北京潘家園古玩交易市場出現一批北魏時期的陶俑,國內掀起一場北魏陶俑收購狂潮。幾家國家文物單位也對北魏陶俑進行了“搶救性”收購,其中,中國曆史博物館用80萬元買3次,故宮用10萬元買兩次。

  但是隨後古玩交易市場上的北魏陶俑仍源源不斷,請專家鑒定陶俑真偽,也未取得一致結果。警方介入調查後發現,所有的“北魏陶俑”都出自洛陽南石山村,而且都出自高水旺之手。

  進了公安局,高水旺反複解釋“那幾件唐三彩是我燒造的高仿品”。警察請有關專家來到高水旺家,結果全傻眼了——像這樣的“唐三彩”,堆滿了高家後院。

  專家們突擊收購的那種“北魏陶俑”,在高家還有數百件。這種局麵讓專家們感到尷尬,提了兩件成品陶俑走人。

  原來,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客戶曾給高水旺下幾百個仿古陶俑的訂單,後來這些陶俑流入北京古玩市場,才引起這場軒然大波。

  自此,高水旺成就了他在洛陽乃至全國仿古唐三彩製作圈裏的聲名。

  如今,高水旺的仿古作品得了很多獎,同時他是河南省群眾藝術館和河南省民間藝術學會授予的“唐三彩仿古藝術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

  車間 產品擺設像座文物博物館

  可以看貨,但不能拍照。走進每一家作坊,主人都這樣告誡“參觀者”,原因是,自家剛研製的新產品,擔心被人仿製,不過,“九朝”不怕,他們喜歡宣傳,一些作坊主認為。

  他們說的“九朝”,是該村最有名的文物複製品廠——九朝唐三彩製作有限公司,高水旺就是該公司的總經理。

  “九朝”坐落在村鎮道路盡頭,這是一個占地約7畝的大院落,各種唐三彩半成品、次品在院子裏擺放著。

  窯對麵是寬大廠房,依照上釉、塑形、印模這三道不同工序被分成3個車間。

  車間內,製造模具、攪拌瓷土、白胎上釉,所有工人都在忙碌著,他們身邊到處都是半成品的陶馬、陶人,車間像一個囊括漢唐時期的文物博物館。

  陶器製作車間,有著近30年製作經驗的老技師張西印正用陶輪和“手拉坯”,製造三彩瓶等器皿的白胎。

  做一個陶器白胎需要多長時間?張西印師傅做了一個示範,他將一團泥放在陶輪上,開動機器:從一團泥——圓柱體——筒狀——陶器雛形,這個過程僅用3分鍾。

  與新工藝三彩靠機器灌漿不同,仿古唐三彩采取手工印坯法,工人們嫻熟地把陶土用手塞入一個個三彩俑部件的專用石膏模。

  奧妙 釉彩配方隻傳自己的兄弟

  文物是怎樣煉成的?張西印簡單介紹了其中的奧妙。

  “做高仿唐三彩,燒製時窯和火候是關鍵。”張西印指著位於院子西南角的兩座“饅頭窯”說,因為傳統三彩燒製過程慢,溫度低,不能采用新工藝三彩所用的現代電爐,必須用土窯,將溫度控製在850℃至900℃之間,兩次燒製才能製成。

  第一次是所謂“素燒”,燒製不上釉的白胎,上釉後第二道稱為“釉燒”。

  “素燒需要兩天左右,釉燒則僅用幾個小時,但是大一點的產品"釉燒"也要十多個小時。”張西印介紹,這些組成唐三彩胎質的原料亙古不變,而選料和配方則是高水旺引以為豪的家傳技術核心之一。

  原料經混合後,要用球磨機打磨均勻,加水調和,放在模裏在陽光下晾曬一天,最後,工人把這些半幹的陶土用手揉搓均勻才能達到塑形要求。

  據了解,村裏能夠做仿古唐三彩的基本都是高姓家族的成員,高水旺也隻把釉彩的配方傳給了弟弟,而徒弟隻能學到如何塑形。

  “釉料中蘊含著從鐵、銅,到錳等比例不同的各式金屬氧化物,在燒窯的高溫中,這些不同金屬成分就會使釉麵自然顯現出綠、赭黃、白、藍、紫等不同的色調。”高水旺說。

  算賬 一匹高仿三彩馬能賣上萬元

  這樣複雜的工序,複製出的“文物”價格也是驚人的。在該村一唐三彩仿古廠後院一片空地上,用手輕輕一摳就能發現埋在地下的“漢代寶馬”。

  “這匹馬現在當仿品賣也可賣一萬多,黑市上當真貨賣,價值肯定在數萬元以上;這個"胖妞"(唐代仕女),可賣一萬多塊。”一位知情者透露,這些“文物”經過燒製、處理等多道工序,最後要埋到地下一兩年,出來就能以假亂真。

  在洛陽市區,高水旺開一家“唐寶齋”,陳列部分高仿品。走進這座“陳列館”,一些三彩產品價格令人咋舌:一尊高87厘米的貴婦彩繪俑價7.8萬元,1.3米的天王彩俑高達9.8萬元。

  高水旺透露,“九朝”現在已是南石山村裏最大的仿古唐三彩製造企業,年銷售額已是千萬級別:“大部分訂貨來自沿海城市,零售的包括浙江、上海地區的商業人士,也有來自中國香港、台灣地區和日本、韓國的私人收藏家。”

  至於有些古玩市場業者把他的高仿品當真品出售的行為,高水旺略感無奈:“古玩行裏不打假,這是條不成文的規矩,隻要你覺得是真的,覺得值,就買回去,別人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