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美國飛虎隊戰士在香港獲救 後代越洋尋恩人(組圖)

美國飛虎隊戰士在香港獲救 後代越洋尋恩人

文章來源: 卜人 於 2009-10-08 01:05:3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ga/news/2009/10-08/U102P4T8D1899603F107DT200910081017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今年3月,克爾的兩個兒子安迪和戴維攜家人特意從美國來到深圳尋找並拜訪鄧斌(原名鄧賢)老夫婦,並與他們以及東江縱隊的後代合影留念。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ga/news/2009/10-08/U102P4T8D1899603F116DT200910081017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戴維(中)在香港看望父親的救命恩人李石(左),右為戴維的女兒。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65年前,美國飛虎隊飛行員克爾中尉,駕機在香港九龍啟德機場上空與日本飛機激戰時,不幸機毀人傷。在日軍追捕中,克爾被東江縱隊營救,後經深圳回到桂林基地。64年後,克爾的兩個兒子及家人先後來到中國,尋找父親當年的救命恩人。

  拯救美國大兵

  幾經轉折送至安全區

  當年參與營救克爾、唯一健在的老戰士鄧賢(現名鄧斌),現居深圳,今年已89歲高齡,雖然聽力有些衰退,但每天堅持打太極拳,身體還很健康,思維也清晰。鄧賢講述了克爾當年被東江縱隊營救的過程:1944年2月11日,克爾率領20架戰鬥機從桂林起飛,護衛12架轟炸機襲擊香港日軍啟德機場。在機場上空,與敵機發生空戰。激戰中,飛虎隊擊落3架敵機,但克爾的戰機不幸遭到側擊,被打中汽油箱後起火,負傷的克爾被迫棄機跳傘。

  鄧賢回憶,棄機跳傘的克爾,最後降落在香港觀音山的半山腰,而大批日軍正火速從機場向觀音山方向撲來。當時年僅14歲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交通員李石,送信途經此地,目睹克爾遇險,便果斷上前營救,並迅速將克爾帶到觀音山外芙蓉別村附近的一個山坳裏,找了個深深的土坑隱蔽好。後來,在港九大隊民運員李兆華等的幫助下,將克爾轉移到離日軍據點較遠的北圍村後山安頓。

  由於久久找不到受傷跳傘的飛行員,日軍更加瘋狂,連日頻繁出動飛機在新界南北低空盤旋,出動艦艇在港九海峽穿梭巡邏,地麵動用一千多兵力,進行漁翁撒網的大規模搜索。為盡快突破日軍的包圍圈,將克爾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港九大隊一麵偷襲啟德機場,炸飛機,燒油庫,剪電線,毀道路,打據點,殺;一麵用貼標語、散傳單等“紙彈戰”配合,迫使日軍不得不撤回部分搜捕克爾的日軍,包圍圈被撕開。

  在克爾遇險的第七天,鄧賢等多名港九大隊戰士幾經轉折,將克爾從日軍包圍圈的縫隙中轉移走,送達港九大隊大隊部。2月底,調養了20多天的克爾,由港九大隊隊員乘船護送到駐紮在深圳坪山的東江縱隊司令部,受到司令員曾生等的熱情禮遇。養好傷後,輾轉送回桂林。

  親繪漫畫致謝

  裏根複旦演講念舊事

  同年3月8日,克爾自繪5幅漫畫,描述了自己在港九蒙難脫險的經過,寫下了致東江縱隊的感謝信,後一並刊登於《前進報》上。一年後,東江縱隊司令部又收到克爾從大洋彼岸寄來的美國雜誌,上麵也刊登有克爾自繪的5幅漫畫以及上述真實而感人的故事。

  1984年4月,美國前總統裏根來華訪問,在上海複旦大學演講時也提及此事:“我們和你們並肩抗戰……有些飛行員在中國上空機毀人傷,……你們(遊擊隊和老百姓)把他們藏起來,照料他們,包紮傷口,你們救了他們很多人的命……據不完全統計,1944年,除克爾外,東江縱隊共救過7名飛虎隊飛行員。”

  2006年7月19日,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將赴美訪問,在美國國防大學向美方贈送的見麵禮,就是克爾寫給東江縱隊的感謝信及自畫漫畫的仿真件,並向在場的美軍官兵和師生講述了中國軍民營救克爾的故事,和中美兩國二戰時並肩作戰的史實。美國國防大學威爾遜校長表示:要把這些體現中美兩國戰鬥友誼的珍貴史料,妥善收藏於國防大學的圖書館裏。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ga/news/2009/10-08/U102P4T8D1899604F107DT2009100810162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東江縱隊隊員鄧斌(原名鄧賢)與妻子在戰爭年代結下了戰地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ga/news/2009/10-08/U102P4T8D1899604F116DT2009100810162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圖為飛虎隊的美國飛行員。

  了卻父親夙願

  全家重走當年脫險路

  克爾被東江縱隊營救的故事,並未因脫險而中止。戰後回到美國的克爾,很少提及戰爭,但一直牽掛著營救過他的東江縱隊,並叮囑兩個兒子有機會要去中國,尋訪當年的遺跡和東江縱隊的老戰士,以表感激之情。

  1977年、2006年,克爾和他妻子相繼去世,克爾妻子彌留之際,一再囑咐兩個兒子要為父親了卻感恩心願。於是,克爾的兩個兒子安迪和戴維開始了他們赴中國的尋恩之旅。

  當年營救克爾的東江縱隊後代鄧力平、陳小燕、何雪夫,先後接待過戴維和安迪。鄧賢兒子鄧力平介紹,戴維費盡周折,2008年5月找到了東江縱隊老戰士及其後代。見麵時,戴維拿出一迭老照片,其中一張是中國人民向克爾贈送的寫著“空中英雄”三角錦旗的照片,還有一張是克爾手拄拐杖與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的合影。

  同年7月,戴維特意帶上妻子和兩個女兒再度來到中國,在東江縱隊後代的陪同下,從香港、深圳到桂林重走了克爾當年被營救的整個路線,並拜訪了當年參與營救行動僅餘的兩位老人李石和鄧賢。

  今年2月21日至3月6日,戴維的哥哥安迪也受弟弟影響,主動帶著夫人和戴維夫婦一起,來中國繼續友誼之旅,尋找曆史遺跡和感謝營救父親的恩人。期間,他們向東莞大嶺山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捐贈了克爾昔日當飛行員時的軍裝及兩張照片,一張是克爾夫婦的合影,另一張是克爾在為中美飛行員組成的空軍聯隊發布指令。

  身為深圳市東江縱隊曆史研究會聯絡員的何雪夫回憶,戴維說克爾生前經常督促他:“為了和平而工作,遠離戰爭,永遠不要與中國人民為敵。”采訪結束時,鄧賢也意味深長地說:“希望中美友誼延續下去,世代相傳。”據悉,東江縱隊後代成立的研究會,已把這個感人故事列為重點研究課題。

  小資料

  東江縱隊

  全稱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抵抗日本軍隊的遊擊隊。東江縱隊主要活動於廣東東江下遊的惠陽、東莞、寶安一帶,以及香港和廣州的周邊地區,抗日戰爭後期還把遊擊區擴展到粵北山區和韓江流域。

  東江縱隊最初起源於1938年成立的多支遊擊隊,包括由曾生等人創立的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由王作堯等人創立的東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等。這些隊伍在1939年4月至5月間接受“國民革命軍”的番號,被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戰區東江遊擊指揮所轄下的兩個大隊。1940年9月這兩個大隊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1942年1月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1943年12月2日部隊番號改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並發表宣言正式公開東江縱隊是由共產黨領導的軍隊。

  美國飛虎隊

  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空軍美籍誌願大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國成立,由美國飛行人員組成的空軍部隊,在中國、緬甸等地對抗日本。據悉,其飛機頭部畫上鯊魚頭,以嚇唬日本人。1940年前後,日軍掌控著中國作戰的製空權,直到1941年,飛虎隊參戰後,這種局麵才得以扭轉,日軍把飛虎隊視為眼中釘。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六代機新樣機使用矢量噴口,引外媒關注




24小時討論排行

賴清德稱中國目標2027武統,宣布高額國防特別預算
中日爭端中,台灣人吃日料對高市早苗表達支持
和平協議擋不住?學者示警:俄最快"停戰1年內"挑戰北約
日本研議放棄非核三原則,掀國內外安全疑慮
高市早苗越過紅線後:中日航線減少、文娛活動取消
美財長證實特朗普致電習近平,重申對台立場不變
特朗普:美方提出的烏克蘭和平方案從28點縮減至22點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鄭麗文追求終極統一
特朗普稱:習近平基本同意加快采購美國商品
特朗普正在考慮:是否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先進AI芯片
恒大清盤追資再獲突破,許家印前妻2.2億美元資產被凍結
"我的偽證導致三人被判終身監禁"美校園槍擊案證人告白
台灣因應“超高齡化” 擬放寬近親結婚 引爆倫理爭議
烏克蘭大砍"親俄條款",衛報:美版和平方案減為19點
被曝在俄烏問題上尖銳對立,魯比奧、萬斯回應
中方重申“敵國條款”,日本外務省曲解事實被“打臉”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國飛虎隊戰士在香港獲救 後代越洋尋恩人

卜人 2009-10-08 01:05:37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ga/news/2009/10-08/U102P4T8D1899603F107DT200910081017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今年3月,克爾的兩個兒子安迪和戴維攜家人特意從美國來到深圳尋找並拜訪鄧斌(原名鄧賢)老夫婦,並與他們以及東江縱隊的後代合影留念。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ga/news/2009/10-08/U102P4T8D1899603F116DT200910081017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戴維(中)在香港看望父親的救命恩人李石(左),右為戴維的女兒。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65年前,美國飛虎隊飛行員克爾中尉,駕機在香港九龍啟德機場上空與日本飛機激戰時,不幸機毀人傷。在日軍追捕中,克爾被東江縱隊營救,後經深圳回到桂林基地。64年後,克爾的兩個兒子及家人先後來到中國,尋找父親當年的救命恩人。

  拯救美國大兵

  幾經轉折送至安全區

  當年參與營救克爾、唯一健在的老戰士鄧賢(現名鄧斌),現居深圳,今年已89歲高齡,雖然聽力有些衰退,但每天堅持打太極拳,身體還很健康,思維也清晰。鄧賢講述了克爾當年被東江縱隊營救的過程:1944年2月11日,克爾率領20架戰鬥機從桂林起飛,護衛12架轟炸機襲擊香港日軍啟德機場。在機場上空,與敵機發生空戰。激戰中,飛虎隊擊落3架敵機,但克爾的戰機不幸遭到側擊,被打中汽油箱後起火,負傷的克爾被迫棄機跳傘。

  鄧賢回憶,棄機跳傘的克爾,最後降落在香港觀音山的半山腰,而大批日軍正火速從機場向觀音山方向撲來。當時年僅14歲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交通員李石,送信途經此地,目睹克爾遇險,便果斷上前營救,並迅速將克爾帶到觀音山外芙蓉別村附近的一個山坳裏,找了個深深的土坑隱蔽好。後來,在港九大隊民運員李兆華等的幫助下,將克爾轉移到離日軍據點較遠的北圍村後山安頓。

  由於久久找不到受傷跳傘的飛行員,日軍更加瘋狂,連日頻繁出動飛機在新界南北低空盤旋,出動艦艇在港九海峽穿梭巡邏,地麵動用一千多兵力,進行漁翁撒網的大規模搜索。為盡快突破日軍的包圍圈,將克爾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港九大隊一麵偷襲啟德機場,炸飛機,燒油庫,剪電線,毀道路,打據點,殺;一麵用貼標語、散傳單等“紙彈戰”配合,迫使日軍不得不撤回部分搜捕克爾的日軍,包圍圈被撕開。

  在克爾遇險的第七天,鄧賢等多名港九大隊戰士幾經轉折,將克爾從日軍包圍圈的縫隙中轉移走,送達港九大隊大隊部。2月底,調養了20多天的克爾,由港九大隊隊員乘船護送到駐紮在深圳坪山的東江縱隊司令部,受到司令員曾生等的熱情禮遇。養好傷後,輾轉送回桂林。

  親繪漫畫致謝

  裏根複旦演講念舊事

  同年3月8日,克爾自繪5幅漫畫,描述了自己在港九蒙難脫險的經過,寫下了致東江縱隊的感謝信,後一並刊登於《前進報》上。一年後,東江縱隊司令部又收到克爾從大洋彼岸寄來的美國雜誌,上麵也刊登有克爾自繪的5幅漫畫以及上述真實而感人的故事。

  1984年4月,美國前總統裏根來華訪問,在上海複旦大學演講時也提及此事:“我們和你們並肩抗戰……有些飛行員在中國上空機毀人傷,……你們(遊擊隊和老百姓)把他們藏起來,照料他們,包紮傷口,你們救了他們很多人的命……據不完全統計,1944年,除克爾外,東江縱隊共救過7名飛虎隊飛行員。”

  2006年7月19日,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將赴美訪問,在美國國防大學向美方贈送的見麵禮,就是克爾寫給東江縱隊的感謝信及自畫漫畫的仿真件,並向在場的美軍官兵和師生講述了中國軍民營救克爾的故事,和中美兩國二戰時並肩作戰的史實。美國國防大學威爾遜校長表示:要把這些體現中美兩國戰鬥友誼的珍貴史料,妥善收藏於國防大學的圖書館裏。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ga/news/2009/10-08/U102P4T8D1899604F107DT2009100810162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東江縱隊隊員鄧斌(原名鄧賢)與妻子在戰爭年代結下了戰地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ga/news/2009/10-08/U102P4T8D1899604F116DT2009100810162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圖為飛虎隊的美國飛行員。

  了卻父親夙願

  全家重走當年脫險路

  克爾被東江縱隊營救的故事,並未因脫險而中止。戰後回到美國的克爾,很少提及戰爭,但一直牽掛著營救過他的東江縱隊,並叮囑兩個兒子有機會要去中國,尋訪當年的遺跡和東江縱隊的老戰士,以表感激之情。

  1977年、2006年,克爾和他妻子相繼去世,克爾妻子彌留之際,一再囑咐兩個兒子要為父親了卻感恩心願。於是,克爾的兩個兒子安迪和戴維開始了他們赴中國的尋恩之旅。

  當年營救克爾的東江縱隊後代鄧力平、陳小燕、何雪夫,先後接待過戴維和安迪。鄧賢兒子鄧力平介紹,戴維費盡周折,2008年5月找到了東江縱隊老戰士及其後代。見麵時,戴維拿出一迭老照片,其中一張是中國人民向克爾贈送的寫著“空中英雄”三角錦旗的照片,還有一張是克爾手拄拐杖與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的合影。

  同年7月,戴維特意帶上妻子和兩個女兒再度來到中國,在東江縱隊後代的陪同下,從香港、深圳到桂林重走了克爾當年被營救的整個路線,並拜訪了當年參與營救行動僅餘的兩位老人李石和鄧賢。

  今年2月21日至3月6日,戴維的哥哥安迪也受弟弟影響,主動帶著夫人和戴維夫婦一起,來中國繼續友誼之旅,尋找曆史遺跡和感謝營救父親的恩人。期間,他們向東莞大嶺山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捐贈了克爾昔日當飛行員時的軍裝及兩張照片,一張是克爾夫婦的合影,另一張是克爾在為中美飛行員組成的空軍聯隊發布指令。

  身為深圳市東江縱隊曆史研究會聯絡員的何雪夫回憶,戴維說克爾生前經常督促他:“為了和平而工作,遠離戰爭,永遠不要與中國人民為敵。”采訪結束時,鄧賢也意味深長地說:“希望中美友誼延續下去,世代相傳。”據悉,東江縱隊後代成立的研究會,已把這個感人故事列為重點研究課題。

  小資料

  東江縱隊

  全稱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抵抗日本軍隊的遊擊隊。東江縱隊主要活動於廣東東江下遊的惠陽、東莞、寶安一帶,以及香港和廣州的周邊地區,抗日戰爭後期還把遊擊區擴展到粵北山區和韓江流域。

  東江縱隊最初起源於1938年成立的多支遊擊隊,包括由曾生等人創立的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由王作堯等人創立的東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等。這些隊伍在1939年4月至5月間接受“國民革命軍”的番號,被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戰區東江遊擊指揮所轄下的兩個大隊。1940年9月這兩個大隊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1942年1月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1943年12月2日部隊番號改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並發表宣言正式公開東江縱隊是由共產黨領導的軍隊。

  美國飛虎隊

  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空軍美籍誌願大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國成立,由美國飛行人員組成的空軍部隊,在中國、緬甸等地對抗日本。據悉,其飛機頭部畫上鯊魚頭,以嚇唬日本人。1940年前後,日軍掌控著中國作戰的製空權,直到1941年,飛虎隊參戰後,這種局麵才得以扭轉,日軍把飛虎隊視為眼中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