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毛寧以2009意大利超級杯北京賽“文化使者”的身份,用意大利語放歌“鳥巢”,演唱參賽隊拉齊奧隊隊歌。毛寧的演出大氣深情,讓許多觀眾對這位曾以《晚秋》、《彎彎的月亮》等歌曲風靡全國的紅歌星的複出充滿期待。
8月6日,毛寧作為寧夏銀川西夏啤酒節壓軸演出嘉賓出現在晚會上,本報記者受啤酒節操盤手深圳嘉年華明星經紀機構總裁周行之邀,赴銀川進行了獨家采訪。沒有發福,無論是體態還是精神狀態都甚佳的毛寧,鮮有地和記者了聊了許多,包括緋聞和關於複出的確切消息等。他說,可能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實報道,他變得越來越低調,麵對媒體的時候也越來越寡言少語。但這次遇到了本報記者,卻打開了話匣子。
毛寧,1969年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拉大提琴,母親唱美聲。可年少的毛寧卻愛上了田徑,並加入了遼寧體校。長大後的毛寧繼承了父母的音樂天賦,開始轉向歌壇發展。1990年,毛寧南下廣州,推出了他的經典之作《濤聲依舊》。這首歌很快傳遍大江南北,使毛寧一舉成為國內最紅的男歌星之一。1992年,他又推出了至今仍廣為傳唱的流行金曲《藍藍的夜,藍藍的夢》,再次奠定了他在國內歌壇的一線紅星地位。
2000年11月22日晚,毛寧被紮傷入院搶救。同年11月29日晚9時,北京市公安局連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毛寧被刺一案告破,凶手為從事色情活動的男子關銘。之後,傳出是“同性戀”的毛寧開始淡出歌壇和觀眾視線。
談緋聞
雖然毛寧總是保持低調,對於很多傳聞也少有回應。但關於他的緋聞卻從未間斷:遇刺,同性戀,和男性友人一起逛街並去按摩……
記者問題:緋聞總是和複出傳聞一樣
此起彼伏,是炒作還是無奈?
毛寧回應:好的演員要有好的心理素質。
網上充斥著毛寧的緋聞,隔三差五地出現以“同性戀”為主線的新聞,有的還寫得繪聲繪色,撲朔迷離,但有的一看就是有人想借毛寧之名炒作一把。往好了想,至少毛寧還有關注度,還有人惦記著。
“我這個人特別不愛八卦,不喜歡上網。我19歲入行,到現在快20年了。那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去防備,媒體也很單純。現在社會在變,媒體也不斷在變。現在做藝人,要做好思想準備,誰都有一些不公平和無奈。前陣子有個人在網上說是暗戀我多年,很多我的朋友看了新聞都給我打電話了,瞿穎也給我打電話了。說這種東西一看就是假的,挺惡心的。我說什麽事情啊?我還不知道呢。”毛寧笑了,充滿無奈。這是他首次正麵回應關於某三線男演員傳出“斷臂之交”的傳聞。“現在做演員,得有好的心理質素,別人怎麽說,說什麽,別太在意。正麵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要接受,但有些事情,發展到這種程度,自己清就行了。”
“現在很多女藝人挺委屈的,像最近瞿穎遇到的不公平傳聞,說她和誰誰誰有染,不可能!我太了解瞿穎了,我和她那麽多年的好朋友,我有時候真想替她說句公道話。但她選擇了低調不回應,用工作來證明自己。我挺服她的。”看得出來,毛寧特別心疼朋友,盡管自己有著滿腹的委屈,還為朋友打抱不平。
談複出
每隔一段時間,網上都會出現毛寧要複出的消息,這個或那個年輕的音樂人也不時站出來說正為毛寧製作新專輯,已經製作完5首深情的歌曲,另外幾首將分別是R&B和電子音樂風格等。可是,讓歌迷期待了將近5年,毛寧至今沒有行動。是他曲高和寡,還是他對現在的自己失去了信心?
記者問題:久未複出的原因是曲高和寡還是失去信心?
毛寧回應:蕭條的唱片市場給了我更多時間去準備。
“我知道歌迷的心態,真的有很多人希望我能出新專輯。4、5年了,是我太懶了。”
毛寧說到複出的問題,低頭若有所思,數秒後他又抬起頭接著說道:“其實,我對現在的唱片市場比較失望。一些好的作品,加上歌手花再多的心血,整個製作團隊、宣傳人員花再多的精力和時間,做成的一張專輯,放到蕭條的唱片市場以後,得不到擲地有聲的回應。不能說唱片市場讓人失望,但現在我確實還在等待最佳時機。”毛寧舉例,像孫楠、那英、韓紅等內地的很多優秀歌手也已經很久沒有出新專輯了,他們對市場也許同樣不夠有信心。
“港台和國外歌手的宣傳陣勢,和有素質、有策劃,以及資金雄厚的包裝,這些都是很多內地歌手可望而不可即的。”毛寧說,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向身邊的製作人們邀歌,沒有停止過對音樂的執著和追求。“我動用了所有的資源,向熟悉的,不熟悉的,資深的,年輕的製作人邀歌,也陸續去錄音棚錄製一些歌曲。告訴你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去錄音棚錄音的時候,經常能聽到年輕的錄音師說,我是從小聽你的歌長大的。剛開始的時候還覺得有點怪,後來我就習慣了,覺得現在的新人和我們隔了好幾撥,看來我是老前輩了。對於出專輯,作為老前輩來說,我想還是不要太急功近利,再準備一段時間吧。但不出專輯不等於我不從事與音樂相關的事業了,我會一直唱下去的。”接受采訪時,毛寧否認了網上對其將在今年內發行新專輯的說法,看來喜愛毛寧的歌迷朋友們隻能繼續翹首期待了。
談未來
早前在話劇中嚐試過演出,也在一些影視劇中作客串或友情演出。有評論說,毛寧做了很多嚐試,但都沒有成功,也回不到《濤聲依舊》時代的毛寧了。對於未來的演出形式和事業發展,毛寧自己有什麽樣的規劃?他還是否期盼自己能像《濤聲依舊》時代那樣紅?
記者問題:對未來的構想是怎樣的?
毛寧回應:舞台挺好的,我想繼續走下去。
“萬梓良大哥上個月來北京找我聊了一次,他說想執導一部電影,想找我來出演。對我來說,他是影帝級的人物了,《流氓大亨》時代的當紅小生,他演什麽角色都是出神入化的。他找我的時候,我都不敢相信,雖然我們一直很好,演出的時候會碰上,他像大哥一樣。但我沒想到他會看上我的演技,畢竟我自認為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影視作品。他跟我說,你相信嗎?有的人身上有閃光點,但自己發現不了,他說他希望去挖掘我身上的閃光點。”
毛寧講起電影,眼裏充滿著憧憬。“我挺羨慕演員的。在每一出戲裏,把自己完全釋放,投入到角色當中去。我演話劇的時候,在舞台上釋放開了,回到現實生活以後,我無法想象那個人是毛寧。我覺得好像不認識他一樣,同樣會給自己帶來驚喜。藝術這個舞台挺好的,我希望自己能夠不斷走下去,走到老。走紅與否,不是我關心和能夠主導的。”是的,堅持做藝術,有一天會憑借實力和作品得到觀眾的認可,而那些亦真亦假的流言蜚語也會被大家遺忘或忽視。
幾年前在北京一個劇場裏看過毛寧和瞿穎演的話劇《淡了就加點韭菜花》。在街口的巷子裏,我遇到了提前到達劇場做準備的毛寧,他駕著嶄新的寶馬 X5,穿著一身休閑而時尚的裝束,熱情地和瞿穎打招呼,勾肩搭背,儼如兄弟。這一次,在銀川活動現場,又見毛寧,穿得還是那麽時尚,多了份講究。哪怕遇到了密密麻麻圍觀的歌迷,甚至有人在他演出時跳上舞台抓他的衣服,他臉上都帶著微笑。記者很好奇,是什麽讓毛寧保持著良好的心態和體態?
記者問題:遇上煩惱的時候,你怎麽排解?
毛寧回應:別太急忙奔向終點,要學會享受生活。
“我現在還開著那台寶馬車,那麽多年了,還跟新的一樣。因為我總不在北京呆著,除了經常赴各地演出,我還喜歡旅行。有些事情繞不過來的時候,我就放下,出去走走,回來以後就想通了。”毛寧跟記者說了兩件事,是他從別人那兒聽來的,記住了。一是有個國外的老太太說,為什麽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人們的生活節奏會越來越快?人的生命總要終結的,不要讓自己那麽急急忙忙地衝向終結。要放慢步子,學會生活。“於是我開始享受生活,放慢節奏,少上網,少八卦”;二是有人說過,你現在對別人怎麽做,就是對你自己怎麽做。“意思就是對別人好點唄。”
“前陣子我在日本參加古樹西斯的演唱會,他年紀都那麽大了,還在舞台上忘情地唱著。觀眾們男士都穿著禮服,女士們都穿著傳統的和服觀看,非常感動。在演唱會臨別時,每個人手上都拿著黃手帕在揮舞。我希望喜歡我的歌迷能跟著我一輩子,這是我要追求的理想。”如果毛寧70歲的時候開一場演唱會,相信還會有很多人去欣賞,到時候可別忘了帶上一塊黃手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