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那些毒藥般致命迷人的男明星們(4)(組圖)
那些毒藥般致命迷人的男明星們(4)
文章來源: 娛樂雜誌 於
2009-07-15 11:04:0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古今中外那些毒藥般致命迷人的男明星們
今天,就讓男明星們作為帖子的主角吧。在光影世界中....那些讓女人心動的,英俊瀟灑,性感偉岸,風流倜儻,多姿多彩的男明星們!
他們都是真正的極其英俊完美的男子。他們的作品帶給了我們無數美好的回憶。
他們中,有的幸福美滿,有的卻孤獨一生,伴隨他們的有掌聲也有爭議,但是他們都是經典,都是不可磨滅的經典!
他們的一生,讓人唏噓感歎。
這個帖子裏,一共35位左右,西方的東方的,中國外國的都有一些.。有很多珍貴照片,還有一些文字,其實我也喜歡欣賞美男子。隻是喜歡美女更多一些.
嗬嗬。
我慢慢發,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耐心慢慢欣賞?相信一定有你欣賞的。
謝謝大家!!!!!!!!
點擊: ★╰☆╮ :: 那些毒藥般致命迷人的男明星們(1) ::╭☆╯★
點擊: ★╰☆╮ :: 那些毒藥般致命迷人的男明星們(2) ::╭☆╯★
點擊: ★╰☆╮ :: 那些毒藥般致命迷人的男明星們(3) ::╭☆╯★
第十位
洛克·哈德森——假麵告白
命運之初
洛克·哈德森1925年11月17日出生於伊利諾斯州的一個勞工家庭,父親在大蕭條時棄家出走,與母親相依為命。中學時代起哈德森便對表演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
哈德森在二戰期間加入了海軍,複員後,做過搬運工、卡車司機和外銷員等工作。一次在給攝影棚送貨時,哈德森因為英挺的外表而被環球公司的星探發現,從此開始了夢寐以求的電影生涯。好萊塢的男子漢
哈德森身高一米九,相貌英俊不俗,身材健美挺拔,是傳統意義上的美男子。環球公司看到了哈德森的巨大潛力,對他進行了強化培訓,著力把他塑造成銀幕上的好男人,女人眼中的好情人好丈夫。哈德森在此後一係列影片中的出色表現也驗證了電影公司當初英明的決斷。
1954年,哈德森主演了《莊麗的迷戀》,並因此片一舉成名。1956年,與詹姆斯·迪恩和伊麗莎白·泰勒主演的《巨人》一片使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逐漸確立了在好萊塢不可動搖的地位。
此後,哈德森主演了《枕邊話》、《重修舊好》、《男人最喜愛的遊戲》和《不要給我送花》等一係列成功愛情影片,其硬朗粗獷又不失溫文爾雅的君子形象征服了廣大女性影迷,讓她們迷戀癡狂。此後七年裏,哈德森連年被觀眾評選為“最具男子漢氣概的演員”,並獲得五次金球獎。
中國的媒體習慣於把哈德森譽為美國的周潤發,此舉或者對哈德森有失公允,卻言簡意賅地說明了哈德森當時在好萊塢的地位。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8.tinypic.com/2z51xf7.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0.tinypic.com/2mwv602.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9.tinypic.com/1jmczr.jpg">
洛克·哈德森
果敢告白
1985年7月25日洛克·哈德森對外公布了一個令人聳動的消息: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不久將離開人世。與此同時,哈德森終於揭下麵具,公開承認自己同性戀者的身份。
這件事震驚了整個美國社會。作為一個名流之輩,哈德森顛覆了人們對艾滋病患者的傳統偏見,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對艾滋病問題的極大關注。
1985年9月,好萊塢第一次舉辦了為艾滋病募捐的慈善晚會,由伊麗莎白·泰勒主持。哈德森因病情加重無法親臨,但他寄去了如下致語:“我對自己的病情並不感到快樂,我對自己有艾滋病並不感到快樂,但如果這番真相能夠幫助別人,我至少知道自己的不幸能夠為他人造福。”這次募捐會原定隻有五百人,由於哈德森病情的公告,最終吸引了一千五百人前來參與。
(伊麗莎白·泰勒有著一個傳奇女子非同常人的膽魄。盡管婚姻生活並不成功,但她總能同好萊塢的同誌演員如洛克·哈德森、詹姆斯·迪恩、加裏·格蘭特建立非同一般的友情,其中尤為令人稱道的是她和蒙哥馬利長達一生、不離不棄的傳奇友誼。)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0.tinypic.com/iwhcsw.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8.tinypic.com/2d3xvr.jpg">
釋然落幕
1985年10月5日,洛克·哈德森病逝。
盡管難逃一生孤獨的宿命,相對他人,哈德森多少是幸運的——在生命的最後關頭,扯下麵具,如釋重負之後,相信他是麵帶微笑著進入另一個世界的。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0.tinypic.com/2iqc0mt.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1.tinypic.com/ndr620.jpg">
第十一位:最高尚的美男子!
一個耳熟能詳的銀幕角色,一個並非耳熟能詳的名字-----卡爾海因茨伯姆!
提起那部,電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相信無數女孩子都難以忘懷,童話般的愛情故事。並且感到親切而浪漫.盡管曆史上真正的“茜茜公主”是個悲劇性人物。但是這個電影,留給我們的仍然是溫暖浪漫和感動。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這個電影,就會覺得輕鬆而舒暢和溫暖。
這部電影就是《茜茜公主》,這個熟悉有陌生的人,就是“茜茜”的皇帝丈夫的扮演者------卡爾海因茨伯姆!
他不僅僅英俊儒雅,不僅僅富有成功,還是一位把“慈善”做得無比真實而偉大的完美男人,最高尚的美男子!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7.tinypic.com/wwnudl.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2.tinypic.com/33tm5wi.jpg">
卡爾海因茨伯姆
他是一個演員,因為一部片子而被銘記在奧地利的曆史中 。
他是一個高尚的人,因為二十五年的無悔付出,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帶去了生存的希望和文明的火種
世界電影史上,他可能隻是滄海一粟,但對很多埃塞俄比亞人而言,他和他的組織,為他們照亮了一生的路。
至今,他那俊朗的樣子,高貴親切的氣質,特別是高尚的人品,讓我欣賞讓我崇敬!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8.tinypic.com/2zywi74.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0.tinypic.com/3479nh2.jpg">
詳細介紹:
卡爾海因茨。伯姆,是德國電影演員,1927年生於達姆斯塔特,係著名指揮家卡爾8226;伯姆之子。他曾就讀於格拉茨大學,主修哲學。卡爾早年致力於舞台事業的追求,於1952年登上銀幕,曾在德國、奧地利、意大利、法國、英國和美國等國的影片中擔任角色,通常扮演舉止優雅、聰穎明智、具有浪漫色彩的男主角。
《希茜公主》這套係列影片,以曆史上伊麗莎白女皇和她的丈夫弗蘭茨;約瑟夫的故事為藍本,敘述了一個傷感的愛情故事。它的上映,一次又一次地轟動德國,也使卡爾海因茨;伯姆一舉成名,成為千百萬觀眾心中的寵兒。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8.tinypic.com/dgrqci.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7.tinypic.com/158b036.jpg">
卡爾海因茨,從1952年到1975年參加拍攝了20多部影片以後,在他的事業和生活道路上發生了一個傳奇式的變化。非洲大陸由於連年災荒所造成的悲慘景象,使他深受觸動。卡爾作出了一項重大抉擇。他決定走出銀幕,為掙紮在死亡線上的黑人兄弟實實在在地幹一番事業。卡爾通過聯邦德國“我為人人協會”,在電視台的幫助下,從國內募捐了近400萬馬克。1981年5月16日卡爾和妻子埃瓦帶著這筆巨款和他的宏偉計劃踏上了去非洲的旅程。
卡爾在德國慕尼黑擁有一套近10萬平方米的豪華別墅,但他卻甘願來到非洲農村,住在一間用漆布代替地毯,僅有一張床,一張寫字台、一個櫃子及一台收音機的簡陋房子裏。他雖然從銀幕上消失了,但卻投身到另一項甘願付出重大犧牲的偉大事業之中。
卡爾在埃塞俄比亞一個叫埃雷爾的穀地駐紮下來。他向當地人傳授科學種田的方法,經常頭頂烈日手把手地教人們幹活。卡爾在村裏辦起了一所學校,親自為學生們講課,他和村裏的老老小小相處得十分和睦。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這些異國朋友身上。
當地的人們熱愛他、崇拜他。他走到人群中,就會響起一片“卡爾,卡爾”的呼喊聲。在他的辛勤努力下,荒蕪的土地上出現了綠油油的莊稼和整齊的房屋。
在25年裏,伯姆創辦的基金會在菲洲建立了140所學校,打了1000多口水井。300萬人的生活條件因伯姆的工作得到了顯著改善。伯姆的埃塞俄比亞妻子阿爾馬茲在協助丈夫工作,接替丈夫擔任基金會主席。目前這家援助機構累計募捐2.75億歐元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7.tinypic.com/ohr7zt.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6.tinypic.com/2j4em1e.jpg">
卡爾海因茨伯姆的埃塞俄比亞援助機構在慕尼黑舉行了紀念建立25周年的慶典。
慕尼黑市長克裏斯蒂安烏
德在致辭中說:“在政界使用‘持續生’這個流行詞之前,卡爾海因茨伯姆已將其付諸實踐。”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京特費爾霍伊根也稱讚伯姆的工作:“卡爾海
因茨伯姆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歐洲人之一。沒有什麽比用他的盛名來做這件事更好的了。”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5.tinypic.com/29qimxj.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7.tinypic.com/33c7mf9.jpg">
卡爾海因茨伯姆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7.tinypic.com/168tzlu.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5.tinypic.com/e10cn.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0.tinypic.com/2jdj1ms.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2.tinypic.com/2nvcsur.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2.tinypic.com/k04s93.jpg">
卡爾海因茨波姆, 他是一個電影明星,因為一部片子而被銘記在奧地利的曆史中 。
現實生活中,他是一個高尚的人,因為二十五年的無悔付出,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帶去了生存的希望和文明的火種
世界電影史上,他可能隻是滄海一粟,但對很多埃塞俄比亞人而言,他和他的組織,為他們照亮了一生的路。
中年和老年的卡爾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7.tinypic.com/b8toxd.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8.tinypic.com/2vhycs6.jpg">
一個人做一天一件好事容易,而30年一日,就真實一種精神了.
本來他可以在德國童話般小鎮的別墅裏,享受生活,享受星光燦爛的光輝,但是他把愛和希望都給了那片土地.
這些事情,別說一個普通電影明星,連有的ZHENGFU官員都不見得能做到.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0.tinypic.com/260x2s0.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6.tinypic.com/qqsjzn.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2.tinypic.com/2eutrus.jpg">
卡爾海因茨波姆
隻是他這個埃塞俄比亞的妻子,讓我有點點。。。其實關我們啥事呢?嗬嗬
讓人崇敬的美男子!人美心更美!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7.tinypic.com/14d3vr6.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6.tinypic.com/2nb94i1.jpg">
第十二位
傳奇的一生 ---- 詹姆斯·斯圖爾特
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1908.05.20 - 1997.07.02
原來是他!《費城故事》裏的他。美國電影、電視、舞台劇演員。美國空軍準將。
嚴格說,從外型上他並不是我特別喜歡的類型,但是,他真的是一位傳奇一樣的人物,不僅僅是明星,還是空軍將領,而且同樣忠於愛情和婚姻,一生隻一次婚姻,無任何緋聞。實在令人景仰。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2.tinypic.com/33a3shv.jpg">
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於1908年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郡(Indiana,
Pennsylvania),一個蘇格蘭後裔,基督教喀爾文教派長老會虔誠信仰的家庭。父母都是大學畢業,他們讓兒女有同等機會受大學教育。吉米·斯圖爾特是家中長子,有兩個妹妹。父祖三代都經營五金行,家境富裕;而母親的音樂及美術素養,對三名子女的影響更大,音樂經常充滿了這個和樂的家庭。
童年時期的吉米·斯圖爾特,一個害羞的小男孩,課餘的時間常躲在家裏的地下室做飛機模型、繪製機械設計圖、還有自己寫了劇本與妹妹們排演、以及在家鄉的默片戲院打工。家人主要希望他能夠繼承父業。他曾一度想要就讀海軍學院,但並未得到父親同意,飛行則是吉米·斯圖爾特自幼的夢想。
1932年斯圖爾特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係。中學則畢業於位在賓州,人才輩出的梅瑟斯堡學院(Mercersburg
Academy)。他的中學及大學時期,在學校社團都極為活躍,他專長演奏手風琴,因此加入學校的管弦樂團。他亦是美式足球隊、棒球隊、田徑隊隊員,擅長跳高、擲標槍,尤其更是長跑健將。他還是唱詩班及合唱團團員、暑期的建築研究社社員、童軍團成員及終身的支持者、年監的美術編輯、文學協會的成員,他也有寫詩的天份,並在多年後出版詩集。斯圖爾特在普林斯頓大學參加的社團,尚包括兩個全美國聞名,至今皆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的「普林斯頓美食社」(Princeton
Charter Club)、以及話劇團「普林斯頓三角俱樂部」(Princeton Triangle
Club)。他在建築係的成績依舊非常優異,擅長工程製圖及化學等科目,並且曾經以一篇機場設計的論文獲得獎學金。
然而吉米·斯圖爾特是在大學時期參加的話劇團,發掘自己真正的興趣,他在學校話劇團已經當上主角。從斯圖爾特的大學時代開始,那時適值經濟大恐慌期間,百業蕭條,即使是當時美國最熱門的建築業也不免受到影響;不過其時也是有聲電影開始發展、「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初期。在普林斯頓建築係,成績優秀的斯圖爾特決心成為演員。
不同於多數其他的演員,吉米·斯圖爾特不但未曾上過戲劇學校,也沒上過任何表演專門的課程。他憑藉的,除了天份,再來就是學校社團的經驗。他在Princeton
Triangle
Club時,認識長他一個年級的同學約書亞·羅根(1908~1988),畢業以後受到羅根之邀,參與在波士頓的學生劇團,之後再轉往百老匯參與舞台劇演出,並認識亨利·方達(1905~1982)、瑪格麗特·蘇利文(1909~1960)(先後成為亨利·方達與導演威廉·惠勒的第一任妻子),並結為朋友。
吉米·斯圖爾特來到百老匯的數個月後,又成為舞台劇的主角,演出獲致成功,而且被當時的媒體加以報導。在1932年到1934年之間,這4位好友並肩為自己的夢想-以及經濟不景氣的壓力-而奮鬥著。之後羅根前往莫斯科進修,其後回到百老匯;蘇利文、斯圖爾特和方達,他們各有際遇,都到好萊塢發展。約書亞·羅根後來成為普立茲獎、東妮獎得主的舞台劇導演、斯圖爾特和方達皆是一代銀幕傳奇、瑪格麗特·蘇利文亦是1930、1940年代著名的一線女星。這些年輕人後來都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名。
吉米·斯圖爾特於1935年,與亨利·方達相偕進好萊塢從影,他們都是從與米高梅公司簽約開始。斯圖爾特和方達從百老匯到好萊塢一直都是室友。熱衷於參加派對與跟小女星約會的亨利·方達,詫異的發現他的室友斯圖爾特,盡管頂著普林斯頓高材生的光環而頗受異性矚目,可是依舊堅持著規矩的私生活,迥異於其他年輕演員。不過吉米·斯圖爾特仍然很高興有進好萊塢的機會,以每周6到7天在製片場勤奮工作著。
起先,吉米·斯圖爾特大男孩般害羞、謙遜的個性、以及瘦高的身形,似乎成為他職業上的阻礙。不過在1936年,他得到了第一個戲份重的角色,出現在導演伍迪·範戴克的影片迷霧重重,是演員名單排名第三的配角,飾演一名精神異常的殺手。其實斯圖爾特後來整個演員生涯,尤其在成名以後,就沒再演過反派。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1.tinypic.com/6s6koi.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2.tinypic.com/10qvuhv.jpg">
1938年,吉米·斯圖爾特被出借至米高梅的姊妹公司哥倫比亞公司,比斯圖爾特早兩年來到好萊塢的朋友瑪格麗特·蘇利文,在那裏稱讚他的才華;而導演法蘭克·卡普拉早在斯圖爾特還在飾演小角色時,就已注意到他的潛力,並且在即將拍攝的作品中,打消了原本要找克拉克·蓋博、賈利·古柏等成名影星主演的念頭,決定重用這位新人。吉米·斯圖爾特此後就晉升為影片的主角,與法蘭克·卡普拉展開數次成功的合作。
他們的合作始於1938年、改編自普立茲獎作品、奧斯卡得獎的電影浮生若夢,一部經濟大恐慌時期溫暖人心、又有人生哲理內涵的喜劇片。女主角是珍·亞瑟(1900~1991),演出男主角女友。片中另一位男主角李昂·巴-(裏)-摩(1878~1954),演出主角女友睿智的外祖父。法蘭克·卡普拉發現吉米·斯圖爾特不但能夠充分理解自己所要詮釋的角色,並且幾乎不需要什麽指導,卡普拉後來稱讚斯圖爾特「可能是最出色的銀幕演員」。
在卡普拉1939年奧斯卡得獎的政治題材喜劇片史密斯遊美京中;女主角也是珍·亞瑟;吉米·斯圖爾特出演一位曾經遭受威脅利誘,最後仍然勇敢揭發弊案的年輕參議員,初步確立了他正人君子的形象。此片在當時大受歡迎,至今仍聲名不減,被選在百年百大電影係列、以及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吉米·斯圖爾特在此片真正成名,得到了第一次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男主角。
同樣是在1939年,吉米·斯圖爾特演出他的第一部西部片:導演喬治·馬歇爾的警探奇俠,女主角是瑪琳·黛德麗。這是一部喜劇風格的西部影片。劇中他是個行俠仗義的青年神槍手,是一位西部大俠的後代。此片後來在電影及舞台劇被數次重拍;被選為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收藏。
然而即使在吉米·斯圖爾特開始名揚好萊塢,問鼎奧斯卡獎項時,他的父母仍舊反對他投身影界,在身為虔信教徒的老斯圖爾特夫婦的觀念中,他們憂慮兒子會在這個浮華、罪惡的電影之都學壞,並且一直試圖勸兒子回到他原本就可以從事的,體麵、正派的職業。吉米·斯圖爾特秘密的跑到歐洲旅行,以得到一段休息的時間,當他回到美國時,正值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0年與導演恩斯特·劉別謙合作的浪漫喜劇街角的商店;飾演女主角是他的朋友瑪格麗特·蘇利文;男女主角是相戀的筆友,卻不知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一起工作、而且互相看不太順眼的同事;此片在美國電影學會百年百大愛情類電影,與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之列;於1998年被重拍為由湯姆·漢克斯及梅格·萊恩主演的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新片與經典老片情節類似,隻是隨著時代演進,男女主角由寫信的筆友變成使用電子郵件的網友。
1940年斯圖爾特與凱瑟琳·赫本、卡萊·葛倫主演喬治·丘克的經典脫線喜劇費城故事。他出演一名卷入別人多角戀愛鬧劇,為情所苦的記者。此片在1956年被重拍為葛莉絲·凱莉主演的上流社會。《費城故事》除了名列百年百大電影係列、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以外,更讓他以生動的演技,拿到1941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吉米·斯圖爾特把獎座寄回去他的家鄉,他所堅持的夢想終於得到雙親肯定,這座小金人在他父親開的五金行櫥窗裏放了25年。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8.tinypic.com/fmopcx.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1.tinypic.com/w6qlat.jpg">
二戰空軍英雄
吉米·斯圖爾特早在從軍的數年前,於事業起飛、經濟寬裕後,就開始實現從小的夢想。他先自費考取機師執照,並累積400多小時的飛行時數。
從軍報國於詹姆斯·斯圖爾特來說並不遙遠。他的母係祖先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祖父和外祖父都參加過南北戰爭、父親參加過美西戰爭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成為年幼的吉米·斯圖爾特心目中的模範。早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前,他已敏銳觀察到戰爭對國家的威脅一觸即發,因此向美國陸軍航空軍(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為美國陸軍航空隊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的前身,後者又為美國空軍前身)請求入伍。
入伍後的吉米·斯圖爾特,謝拒了所有軍方想到加諸於他的公眾宣傳形象,堅持要得到與所有入伍士兵相同的待遇。他繼續在飛行學校受訓,日以繼夜的準備他的飛行考試、專業科目考試、以及成為軍官的學科考試。他順利取得B-17空中堡壘式(B-17
Flying Fortress)與B-24解放者式(B-24
Liberator)兩種重型轟炸機的駕駛資格,以少尉起用,擔任轟炸機飛行員。先駐往英國,再前往歐陸,對納粹德國作戰,在德國服勤時,升至少校。之後再升為第445轟炸大隊第703轟炸中隊中校中隊長,帶領過至少二十次戰鬥行動,然後又調往第453轟炸大隊。
吉米·斯圖爾特從軍時,父親寫給他一封信。後來在整個戰爭期間,吉米·斯圖爾特一直將這封家書放在他隨身的衣袋中。
斯圖爾特中校在第453轟炸大隊領導過「不計其數」深入納粹占領區的最危險任務,這一切都在他的命令下,在當時並未公開。有記載的二十次僅指他在445轟炸大隊的「正式」任務而言,其實遠多於此數目。此後詹姆斯·斯圖爾特再升任陸軍航空隊第8航空隊第2戰鬥轟炸聯隊上校參謀長。
斯圖爾特上校曾任軍事法庭的審判主席。1945年3月,發生了意外轟炸到中立國瑞士的蘇黎世一案,兩名飛行員及航炸員被控失職。考量到當時惡劣的天氣,以及證實儀器故障是事件發生的主因,宣判被告無罪開釋。
詹姆斯·斯圖爾特因戰功彪炳,受頒優異服務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美國陸軍及空軍第三高榮譽)、法國英勇十字榮譽勳章(Croix de Guerre with
Palm,約與美軍第四高榮譽銀星勳章對等)、兩度得頒飛行優異十字勳章(Distinguished Flying Cross with
Oak Leaf Cluster)、四度得頒航空勳章(Air Medal with 3 Oak Leaf
Clusters)、三軍嘉獎獎章(Army Commendation Medal);其他還有本土防禦服役獎章(American
Defense Service Medal)、歐洲-非洲-中東作戰獎章(European-African-Middle Eastern
Campaign Medal with 3 Service Stars)、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章(World War II
Victory Medal);與後來的預備役服役獎章(Armed Forces Reserve
Medal)等榮譽。
他從士兵晉升至上校僅花了不到4年的時間,隻有極少數的美國軍人有這樣快的晉升速度。他在1950年代前期,擔任喬治亞州道賓斯空軍預備役基地(Dobbins
Air Reserve
Base)指揮官。於1959年再被擢為預備役準將。在越戰時,身為預備役軍官的斯圖爾特將軍,雖已過了飛行員年齡上限,仍以隨機觀察員身分,參與了一次B-52同溫層堡壘式(B-52
Stratofortress)轟炸機對北越作戰的行動。斯圖爾特拒絕將這次任務公之於眾,因為他不希望當他盡一名預備役軍人應盡之責時,被當成是名人在作秀。詹姆斯·斯圖爾特於1968年退役。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0.tinypic.com/23r7g2u.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9.tinypic.com/1043pk9.jpg">
他的將軍身為空軍預備役軍官一共27年,是好萊塢軍階最高的演員。但是身為真實的空軍英雄,卻對他的軍旅生涯非常低調。當他戰後返鄉時,婉拒了英雄式的歡迎。他甚少提及其戰爭經曆、亦絕少願意拍戰爭片,這點在好萊塢一線男星中十分罕見。除了從軍期間,他應陸軍航空隊要求,錄製的愛國宣導影片以外,斯圖爾特終其一生92部作品中,隻有2部戰爭片。或許這正是因為他將從軍視為責任,而非用來自誇的事跡。
好萊塢眾位戰時從軍的電影從業人員,多數進入海軍。其他加入陸軍航空隊的著名演員還有:對納粹德國作戰,在B-17空中堡壘式重型轟炸機,擔任機炮手的克拉克·蓋博少校;還有駐阿留申群島,在B-25米契爾式(B-25
Mitchell)中型轟炸機,擔任通訊士官的卻爾登·希斯頓上士;以及在陸軍航空隊電影小組,製作訓練和教育用影片的羅納德·雷根上尉。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0.tinypic.com/ivy1ol.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8.tinypic.com/wjho8w.jpg">
戰後重返影壇
詹姆斯·斯圖爾特曆經戰爭的殘酷,一度對電影娛樂的價值感到懷疑,但這時再應卡普拉一通電話之邀,演出為他量身訂作的百年經典:風雲人物。斯圖爾特飾演小鎮青年George
Bailey,多次想離開家鄉一展抱負,但因為對父母、弟弟、妻兒、朋友、鄉親的責任感太強而無法抽身,隻得再三委屈自己的誌向。一次突發的嚴重事故,使他企圖於聖誕夜尋短,幸好得到守護天使開導,讓他看到他從小到大幫助了多少人,他的存在對多少人有著重大的意義。後來曾經得到George
Bailey夫婦幫助的眾多鄉親朋友,一起助他們順利渡過難關。讓他明白,其實他是最富有的人。
戰前的詹姆斯·斯圖爾特幾乎都出現在文藝喜劇片,形象往往是俊雅、正直、害羞的年輕人。評論多認為,兵凶戰危的經曆,反而讓斯圖爾特完全成熟。他在1949年成家、擁有遲來但美滿的婚姻。戰爭讓他從青澀靦腆,變得可以更「dark」與「hard」,使他可以勝任更複雜而具挑戰性的角色,戲路也從既有的文藝、喜劇,推廣到了驚悚、西部、傳記等類型影片。
詹姆斯·斯圖爾特在戰後回到好萊塢時,並未與米高梅續約。他成為最早的「自由演員」之一,不再受到導演及製片廠的限製,有更大的自由選擇想要嚐試的角色。當時即使是大牌影星也很少敢這樣做。後來在經典時期好萊塢的八大影業:米高梅、哥倫比亞、環球、雷電華、二十世紀福斯、派拉蒙、聯藝、華納兄弟等,都有吉米·斯圖爾特的多部電影。不過米高梅仍是斯圖爾特最稱許、也推出較多作品的製片廠。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7.tinypic.com/2415eed.jpg">
詹姆斯·斯圖爾特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9.tinypic.com/10psi20.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1.tinypic.com/21bj5t2.jpg">
詹姆斯·斯圖爾特,我覺得他老了以後比年輕時更帥更有味道!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2.tinypic.com/24cw2dl.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2.tinypic.com/11t6f44.jpg">
詹姆斯·斯圖爾特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2.tinypic.com/ym55d.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0.tinypic.com/jpdl39.jpg">
60年代後寶刀不老的斯圖爾特和導演約翰·福特合作了兩部經典西部片《浴血雙雄》和《雙虎屠龍》。之後又重回自己的戲路,拍下了《鳳凰劫》、《娛樂世界》等片。
1976年的《英雄本色》是他的最後一部著名影片,而除了電影以外,他還活躍在廣播和電視舞台。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9.tinypic.com/33k3cax.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31.tinypic.com/282nmm1.jpg">
1980年獲美國電影研究院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1983年獲肯尼迪中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作為美國最受愛戴的明星之一,詹姆斯·斯圖爾特在今天與其說是一個演員,不如說是美國的一個文化象征,一個優雅傳統時代的化身。
1997年7月2日,89歲高齡的斯圖爾特在洛杉磯去世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7.tinypic.com/fd4jnr.jpg">
950) this.width=950'
src="http://i25.tinypic.com/2i7vm04.jpg">
::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