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央視主播方靜的“諜報”迷局:我不是愛折騰的人(圖)

央視主播方靜的“諜報”迷局:我不是愛折騰的人

文章來源: skywalker2010 於 2009-07-13 01:02:2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141/1914176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141/1914176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資料圖:方靜主持《焦點訪談》

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出過名了,間諜門之前,我跟朋友開玩笑,說我這輩子再出名,也超不過小時候了。沒想到,這次我什麽都沒幹,莫名其妙地就出了這麽大的名

方靜4歲時就已經是北京城家喻戶曉的民歌童星,李先念看了她的演出,大為驚歎,特意對郭蘭英說了方靜的情況,並囑咐郭說,“民歌要後繼有人啊。”其後,郭蘭英專程來到方靜家,收她為弟子。

“我從小走到哪裏都有人指指點點,都有人指指點點,名氣這個東西對人的異化是非常可怕的,它會讓你害怕被別人忽略,害怕自己不是人群的焦點。”

在“間諜門”事件爆發之前,方靜曾經跟朋友開玩笑,“我再怎麽出名,也不會超過我小時候了。”

話顯然是說早了。

6月9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憶軍的一篇博客,把她瞬時推向了一個極速爆炸的輿論場。

他在博客裏寫到,“時下,敬大姐(敬一丹)太忙,小水(水均益)又有《高端訪談》要主持,而那端莊大氣的方靜妹妹,為便於謀取軍事情報外泄,申請去主持《防務新觀察》,終於5月12日夜晚被捕。”

周憶軍別號阿憶,曾為央視和鳳凰衛視多檔重要節目擔任總策劃和總撰稿,並曾出任央視新聞中心《實話實說》主持人。盡管此前網絡上已有方靜出事的傳言,但並未引起關注和轟動,阿憶的言之鑿鑿及他與電視圈的深度勾連使得傳聞迅速升級為“新聞”,11日已經有媒體公開刊登、播發方靜因間諜罪被捕的消息。

11日晚10點43分,方靜在某網開通個人博客(blog),發表聲明,“該文所述純屬子虛烏有,本人將用法律手段維護我的合法權利!”

12日,她的電話變成熱線,“我算了一下,沒有電話打進來的空白時間段,最長一段是5分鍾!”

13日下午她做客某網聊天,以公開露麵證明自己並未“被捕”。當天下午她得到通知,回到中央電視台錄製《世界周刊》。由於連日焦慮失眠,精神緊張,體力透支,“錄到最後一段,眼前一黑,連字幕提示都看不見了。”

她對本刊記者說,“按照我的本性,我不想再糾纏這個事情了,也不想去告阿憶。說清楚我自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過去就算了,但是如果不告他,似乎又陷入到炒作的說法裏去了,所以我還沒有放棄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考慮。”

6月14日,方靜在新聞頻道《世界周刊》亮相之後,《防務新觀察》的編導們一度非常興奮,跑去問領導,“方靜複出了,說明她沒事呀,是不是很快可以回來主持啦?”然而此後方靜再沒有在電視上露麵,各種傳言因之又起。

梳理“間諜門”的整個過程,會發現方靜在《防務新觀察》停播3個月是引爆整個事件的起因,令人困惑的是,迄今為止,央視方麵對內對外均沒有任何正式的解釋和通告。

方靜最後一次在《防務新觀察》上亮相是2009年3月1日,據該欄目工作人員透露,3月3日前後,編導們正在跟方靜溝通下一期節目的內容,組裏忽然得到通知,“換主持人了!不要問原因!”

在沒有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情況下,連續停播3個月,對於一位入行16年,且有較大影響力的主持人而言,這樣的情況頗不尋常。

“她平時在台裏獨來獨往,給人感覺特別冷,特別傲,出了事兒,有些人也樂意傳播一些對她不利的說法。”一位曾經在《東方時空》工作過的策劃說,“四五月份的時候,就有台裏人神神秘秘地跟我說,方靜出事兒了,並且已經被抓起來了。”

一位《防務新觀察》的編導至今難忘與方靜的第一次合作,“我在路上呢,接到她電話,真是連珠炮一般,劈裏啪啦對我的文案提了一堆意見,我都愣了,心想‘這位方姐姐果然是不同凡響啊’!”“跟她合作時間長了,發現她這個人其實就那樣,心直口快,並沒有什麽私心和惡意。她就是一個對工作極其認真的人,她能一眼看出你的稿子用了多少心力。說話很直接,但的確是有水平,每次都能直擊要害。我特別佩服她對文案的消化能力,每次錄像她都給我驚喜,她不是一個照本宣科的主持人,很多即興的問題非常精彩。”

“我覺得她這個人不像外麵說的那樣,她跟你熟了以後,特別隨和。也不追名牌,幾十塊錢的衣服她都能穿得好看,有她的個性,她還讓我們幫她在淘寶上買東西呢。”

方靜忽然被調離,《防務新觀察》的同事們也是一頭霧水,一位編導說,“傳她是間諜,傳得最厲害的時候,我也不相信。她平時很少上網,我們每次給她發文案和資料什麽的,都是要打印出來,讓司機專門送過去。有幾次因為送材料延誤什麽的,她都著急了。如果會上網,發個郵件就過去了,我們都說了好多次了,說她不能再這麽落後下去了。但她嫌上網麻煩,耽誤時間,這樣的人還能當間諜?”

據該欄目編導介紹,《防務新觀察》做過一係列走進軍營的節目,方靜和欄目編導一起下部隊采訪。“如果真是間諜,那肯定要好好利用一下下部隊的機會是吧。我們一起下部隊,吃住都在一起,她停播之後,我天天腦子裏過電影,拚命回憶,她那些日子說了些什麽,問了些什麽,還真是想不起來任何像間諜活動的東西。我們都不知道她為什麽給停了,我還問過她,她說她也不知道。”

6月14日複播後,網絡上“間諜門”已經變成了“炒作門”,不少人質疑方靜與阿憶是否存有某種默契,聯手炒作。更有網友留言,“阿憶不受到法律的懲處,方靜就不能算洗清罪名。”

方靜對本刊記者說自己最艱難的時間已經過去,接下來她要認真考慮是否要與阿憶對簿公堂,以及繼續等待台領導對她的工作安排。

她看上去有幾分心神不寧,折磨她的除了懸而未決的工作調整,還有一些新生的負麵傳聞。她告訴記者,這些天裏,她的手機間或會收到一些惡意信息,每次都是不同的電話號碼,信息內容卻都是相同的,“傳央視著名主持人方靜患乳腺癌,已經入院化療。”並附有她的多位領導及同事對此事的點評。從短信內容看,發信者對央視內部和方靜的社會關係均相對熟悉。

“好像有個人藏在某個角落,想逼著我崩潰……”恰在她說這話的同時,她的手機尖厲地響了幾聲,短信又來了。

我受到的汙蔑和攻擊到今天還沒有斷

——對話方靜

直到今天,我還在受著各種程度的誣蔑甚至是人身攻擊。沒有斷,從5月中旬到現在

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麽會被人如此傷害

人物周刊:以這種方式進入30歲的倒數第二個年頭,是不是很有一些別樣的感受?有時候生活比戲劇還要精彩。

方靜:從5月份網上的一些謠言就已經有了,5月中下旬,網上就已經是點名道姓了,說我如何如何的,五花八門什麽都有。對於網上這些傳言,我始終沒有出來說一個字,我個人認為辟謠最好的方式是置之不理,時間會自然澄清謠言的。大概從5月16、17號開始,就不停有人給我打電話,問我這事,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沒有過這樣經曆的人,可能永遠不能體會到這種完全莫名其妙地被人誣陷、指責的滋味。

而且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你們看到的隻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惡毒的指責實際上你們都沒有見到。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直到今天,我還在受著各種程度的誣蔑甚至是人身攻擊。沒有斷,從5月中旬到現在。(方靜拿出手機,給記者看她收到的惡意短信。)

人物周刊:你認為這種聲音出自哪裏?傳聞對你的生活,對你的親人造成了什麽樣的影響?

方靜:我不知道。我完全不知道。

在那個時候心情是非常矛盾的,就是說你非常渴望有電話,你的電話響了,那意味著還有人在問起你。但又非常怕電話響,因為這個電話常常是一種猜疑的,有的是嘲弄的,還有辱罵的,嘲弄辱罵我的都是我不認識的人。

到了公眾場合你會發現,認識你的人都在用一種警惕的、猜疑的眼睛看著你。你不知道你應該在家裏待著還是應該走出去。

更不用說給家裏人帶來的傷害,我心裏很內疚的,就是說,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然後你要讓年過半百的父母為你的事情,吃不了飯,睡不了覺,每天哭。我的外婆已經90多歲了,我們一直瞞著她,沒有想到她的一個朋友,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把外麵的傳言告訴她了……這大概就是我這一個多月的生活。

人物周刊:關於你的傳聞是怎麽生成的?為什麽會這樣呢?

方靜:不知道。

人物周刊:凡事它應該有個邏輯的起點。“間諜門”隻有兩個答案,一個是“是”,一個“不是”,對吧。

方靜: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人被傷害是一種痛苦,但是人最大的痛苦是莫名其妙地被傷害。我在新浪接受訪談的時候,包括一些電話采訪我的時候,我說過一句話,我現在仍然可以用我的人格來擔保說這句話,就是:第一,我此生沒有跟阿憶說過一句話,我真的不認識這個人;第二,沒有任何人、任何部門、任何單位向我了解任何情況。

人物周刊:按照你的說法,好像完全是空穴來風,有人故意製造了這樣一個信息源,製造出一個巨大的信息場。

方靜:我以前不相信人會被冤死,現在我真的能理解所謂“含冤而死”了,這個滋味是很難受的。比如說我殺了一個人,然後我要被判死刑,我覺得這個是你應該受的。但是我完全不知道我怎麽了,然後被人這樣地傷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141/1914176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1992年在央視實習,采訪施拉普納,與施拉普納夫婦合影。時任台長楊偉光看到方靜的采訪,大為讚歎,方靜得以順利留在央視工作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141/1914177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2002年,在美國福克斯新聞集團考察交流,與《60分鍾》節目主持邁克·華萊士和默裏·塞弗爾合影

停播3個月,領導對我說是工作調整

人物周刊:停播3個多月是不是造成傳言四起的重要原因?

方靜:我想可能是吧。我在電視上有一段時間沒露麵,這當然是製造謠言的最好時機。網上那些傳聞我一開始就不打算去理會的,隻要是個名人,就有各種各樣的傳聞,不可能天天去應付這個。但是沒有想到阿憶這樣一個公眾人物在自己的博客裏那麽不負責任、點名道姓地汙蔑我。

人物周刊:整個事情從始至終,中央電視台沒有任何官方的澄清或者說明,台裏通知你上《世界周刊》是什麽時候?經曆了一個什麽樣的過程?

方靜:台裏用了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我認為也是最好的一種方式來辟謠。從11號開始一直到我錄像的那天,我中間沒有睡過一分鍾,這個壓力,你能夠想象,吃安眠藥都睡不了覺。《世界周刊》是站著主持的,主持人的分量也比較多,我錄到很晚。錄最後一段的時候,眼前一片黑,連字幕都看不見了。後來我跟他們說,“讓大家陪我到這麽晚,很對不起大家,但是我真的錄不下去了,我要坐一會兒,我眼前全是黑的。”然後休息了大概有20分鍾,才把最後一段錄完。

人物周刊:錄完回家,是不是覺得心裏慢慢安定下來了?

方靜:回家也是很久睡不了覺,很困,但是絕對睡不著。大概快到天亮才睡著一會兒。如果不是親身體會,你永遠無法揣測當事人心裏是怎麽想的。好比說14號我看到我自己的節目播出的那一刻,我想一定所有人都覺得,我一定是欣慰、激動、百感交集,總之情緒會很不平靜才對。但當時我大腦真的是一片空白,多日來的疲憊一下子全都冒出來了,所以真的是心裏不起波瀾,我一點都不誇張,看著電視上播出的那個我,什麽感覺都沒有。後來,好多朋友給我打來了電話,他們在電話裏祝賀我,好幾個人都哭了,我給他們帶的,也痛哭了好幾次。

人物周刊:為什麽受到攻擊的會是你呢?

方靜:我想因為我是央視的主持人,如果我不是央視的主持人,那沒有人去在乎。一個國家電視台的知名主持人竟然是間諜,這在全世界哪家媒體都是大頭條啊!

我自己確實沒想到,最後這個謠言會造成這個樣了,以至於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上都有外國記者問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完全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我想也出乎造謠者的意料,不管這個人是阿憶,還是阿南還是阿北,我想這個不重要。

人物周刊:在台內有一種說法,我不知道你怎麽看,有人認為,你自己平時人際關係不是特別好,有些人在你有空白段的時候,樂於傳播各種於你不利的消息。

方靜:我想我不能接受。我不知道這個話是從哪兒來的,我是一個不太愛交際的人,與工作無關的場合、活動,我很少參加,可能有些人僅僅憑對我的一種感覺這樣說吧。這個你可以去找跟我合作過的同事了解情況,我想他們的說法比我自己的解釋更有力。

人物周刊:央視內部還有一些關於你的傳言,你是否也有耳聞,比如有人會對台裏作出硬性規定,你每個月必須在《焦點訪談》出幾次鏡。

方靜:(笑)出幾次啊?這個傳言從何而來,我不知道。我沒有任何所謂的背景,我的父母都是非常普通的人,我當年留在央視,是因為老台長楊偉光看了我做的一期專訪施拉普納的節目,我是用英語采訪,楊台覺得我不是學英語專業的,還有這樣的才能,就說應該把這個孩子留下來。就這麽簡單,他對我的確是有知遇之恩的。直到他退休之後,我在一次活動中遇到他,壯著膽子走過去,對他表達了我的感激之情。

有人說我能主持《焦點訪談》是因為我做了工作,實際上當時我申請了公派出國,已經通過了,正在辦相關手續,一切順利的話,我8月份就要去美國了。在我已經向台裏遞交了出國申請的情況下,2002年的6月份,台裏領導找我談,說決定讓你主持《焦點訪談》,說句實話,我心裏是很矛盾的。《焦點訪談》是那麽重要的一個節目,當時第一感覺確實是,這麽重要的一個欄目讓我主持了,那這國還出嗎?但是想來想去,覺得到國外去學習一段一直是我的一個心願,好不容易這個事情能夠辦成,我覺得我不應該打亂我長期的規劃。所以我當天晚上就給領導打電話,我說有一件事情我必須得向您匯報,我8月份出國,這樣的話我上《焦點訪談》一個多月就得走了,是不是不太合適。當時領導想了一下,說那你還是上吧。我還是服從了領導的安排,上《訪談》一個多月之後,就如期出國了。整個過程就是這樣的。

人物周刊:停播3個月是這個事件的核心,為什麽會被調離?

方靜:台裏麵通知我的時候是工作調整,我想也是工作調整,因為不是工作調整又能有什麽原因呢?

人物周刊:你播得好好的,欄目收視率節節攀升,為什麽不讓播了呢?

方靜:我真的不知道台裏在考慮哪方麵的因素,這個我真的不知道。

人物周刊:你現在有固定的播出欄目嗎?

方靜:沒有,我還在等待工作上的安排。

人物周刊:6月14號播出之後,你又錄過其他節目嗎?

方靜:沒有。



名氣這個東西,其實對人不是完全有益的


人物周刊:你在博客裏說要跟阿憶走法律程序來討個說法的,現在開始了麽?

方靜:這個事情說實話,我沒有想好。我不是一個愛折騰的人,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沒有什麽比央視在那樣一個壓力下讓我上鏡更能說明問題的了,我覺得說清楚了就行了。但是有人又認為是我跟阿憶在聯手炒作,所以我的那些朋友們就說,你本來已經是一個受害者,之後你要二度地被人傷害,他們覺得我還是應該把這個事情訴諸法律,我到現在還沒有想好這個事。

人物周刊:阿憶後來有沒有跟你聯絡?

方靜:沒有,一次都沒有。炒作這個事兒,我覺得其實蠻可笑的,我覺得有頭腦的人其實是不會這麽想的。間諜罪,這是個什麽罪啊,等同於叛國罪吧,這是個死罪吧!有人敢拿死罪炒著玩兒嗎,這樣玩兒的動靜也太大了點兒吧。我覺得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不會這樣想。

人物周刊:在這一個多月裏你有過絕望的時候嗎?

方靜:從理智上說,我沒有,我始終非常相信的是邪不壓正。但是情感上,的確有非常痛苦、承受不住的時候。我從來不喜歡喝酒,但是在這個事情的過程中,我確實是有過幾次,痛飲。這個痛飲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了友情。在我最難的時候,全世界都在懷疑我的時候,我的親人,我的一些朋友,他們對我的堅定不移的相信。

人物周刊:對這個大風大浪的6月,你自己有什麽感觸?

方靜:我在這件事情之後,自己有很多反思。一方麵,從阿憶這件事情上,我在反思如何做一個公眾人物,其實說到根本就是如何做人,就是說,不管你是出於不經意,還是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你的一句話,可以讓世界起風波,所謂的謹言慎行,我們做新聞工作的,要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我將來一定要做到,對於我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要負責,因為真的,你不經意地說的一句話,你不知道……可能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可能給別人,甚至是一個單位,甚至是國家帶來多大的影響,這是從中我要引以為戒的。

還有一點就是對我個人的反思,我在想我究竟錯在哪兒了。很多人如果第一次見我,或者不了解我的話,可能覺得我是一個很清高的人,或者很難接近的人。

人物周刊:你想改變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

方靜:我在為人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人,就是說,一是一二是二。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這是一個朋友告訴我的。我們幾個主持人那個衣櫃因為沒地方放,就放在另外一個欄目的辦公室裏。這個辦公室的很多人都是認識的,但是我每次去,都是飛快地拿了衣服,誰都不理,馬上走了。後來別人就說,你看你,再看看人家,人家進來之後,就跟大家所有人都打招呼,再拿東西。你進來,誰都不理,拿了衣服就走。你怎麽就那麽傲慢呢!我說我冤枉啊,我看你們都在工作,我認為我再跟你們打招呼多影響你們啊,我趕快拿了我就走,別在這兒搗亂,我是這麽想的。這樣的事情在我身上經常發生。

在電視台工作後,又成了一個公眾人物,就延續了走路不往兩邊看的習慣。有的時候在路上被熟人看見,人家想跟我打個招呼,然後發現我根本就不理……所以我在想,也許我無意中真的傷害了一些人。

人物周刊:本性難移,你能改得了嗎?你改了不就沒有麻煩事兒了嗎?

方靜:我在電視台這麽多年,為我個人的事情,很少,幾乎沒有跟別人紅臉。我經常發脾氣,全是因為工作,前一分鍾怒火萬丈地給編導們打電話,“什麽東西,怎麽能這樣弄”,第二分鍾全好了。我想這些東西都是我身上的很致命的東西。經過了這件事情,我會用心來改正這些問題。

人物周刊:如果的確不是你個人的問題,是有人故意造謠滋事,你覺得你得罪過誰嗎?

方靜:我想我沒有有意地傷害任何人,沒有做過讓我良心不安的事。至於是否被人誤解或對方被人排噦,我就不清楚了。另外,我覺得這裏麵是否有人在利用這件事情對央視造成傷害,我真的不知道。我覺得我個人不足以讓他們這樣,真的是不足以。

人物周刊:你的處境,在台裏有溝通和緩解的渠道嗎?

方靜:對這件事情的所有處理方式,我都是請示央視領導的。我所有遇到的問題我都是向央視領導反映的。

人物周刊:最近新聞頻道在籌備改版,你的工作有一些什麽安排?

方靜:我不知道。我在等著。

人物周刊:6月14號之後,你的博客再也沒有更新了,你不打算接著寫了嗎?這個世界多少人渴望被人關注啊,所以有人認為這是你的一個機會。

方靜:(笑)我本來也不是一個表達和傾訴欲望特別強的人,也沒有什麽可說的。這次是沒有辦法了,不把我逼到那份上我是不會開博客的。現在事情都說清楚了,我希望不寫了。再不要有那種萬不得已的時候了。

名氣這個東西,其實對人不是完全有益的,比如說你會習慣被人關注,你會不習慣別人不關注你,你會不習慣自己是一個普通的人,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出過名了,間諜門之前,我跟朋友開玩笑,說我這輩子再出名,也超不過小時候了。沒想到,這次我什麽都沒幹,莫名其妙地就出了這麽大的名,所以我覺得很荒誕,你要這個名氣幹什麽。

人物周刊:你覺得接下來一切都會順利恢複到出事之前嗎?

方靜:我不知道。因為你看我現在收到的這些短信,還有一些你沒有看到的一些具體的事兒,還在對我進行傷害,其實每天都有。每天無時無刻不在對我進行考驗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日本漂亮女市長與已婚男下屬開房10多次 被曝光後稱…
馬斯克跨性別女兒紐約時裝周連走4場 一夜爆紅
美國信用市場兩家公司突然爆雷 引發擔憂
三星家族財閥被曝“秘密選妃”!人均黑絲高跟 每周都玩
誘騙辦會員 亞馬遜認栽!25億天價和解 每用戶可賠…




24小時討論排行

FBI前局長被起訴 特朗普:他是這個國家最垃圾的人
特斯拉又出事?華人連撞6車1死7傷 堅稱車輛自動加速
雞毛秀複播走紅 靠川普 播放量翻了數十倍
中方檢出興奮劑物質近一年後,美方FDA承認了
震驚視頻!車禍擔心賠不起 他竟從高架橋一躍而下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貝再一次上演史詩級災難公關
川普:10.1起向進口廚櫃征關稅50% 軟墊30% 浴室櫃…
曾說“收複台灣捐5000萬”的他,怎麽也被封了?
默克爾自述:蘇聯解體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達拉斯槍案:槍手目標是ICE人員 稱他們領肮髒薪水
智利總統:我不想內塔尼亞胡被殺,我想他受審判
經濟學人“戰狼指數”:中國外交官為何減少咆哮?
25%,30%,50%,100%!特朗普官宣新一輪關稅
美國“戰爭部”頒布緊急全球召集令,要有大事發生?
中國首個移植豬腎的人,手術後存活超過200天
加州驚現“蒙麵搶掠團”25賊光天化日洗劫珠寶店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央視主播方靜的“諜報”迷局:我不是愛折騰的人

skywalker2010 2009-07-13 01:02:27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141/1914176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141/1914176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資料圖:方靜主持《焦點訪談》

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出過名了,間諜門之前,我跟朋友開玩笑,說我這輩子再出名,也超不過小時候了。沒想到,這次我什麽都沒幹,莫名其妙地就出了這麽大的名

方靜4歲時就已經是北京城家喻戶曉的民歌童星,李先念看了她的演出,大為驚歎,特意對郭蘭英說了方靜的情況,並囑咐郭說,“民歌要後繼有人啊。”其後,郭蘭英專程來到方靜家,收她為弟子。

“我從小走到哪裏都有人指指點點,都有人指指點點,名氣這個東西對人的異化是非常可怕的,它會讓你害怕被別人忽略,害怕自己不是人群的焦點。”

在“間諜門”事件爆發之前,方靜曾經跟朋友開玩笑,“我再怎麽出名,也不會超過我小時候了。”

話顯然是說早了。

6月9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憶軍的一篇博客,把她瞬時推向了一個極速爆炸的輿論場。

他在博客裏寫到,“時下,敬大姐(敬一丹)太忙,小水(水均益)又有《高端訪談》要主持,而那端莊大氣的方靜妹妹,為便於謀取軍事情報外泄,申請去主持《防務新觀察》,終於5月12日夜晚被捕。”

周憶軍別號阿憶,曾為央視和鳳凰衛視多檔重要節目擔任總策劃和總撰稿,並曾出任央視新聞中心《實話實說》主持人。盡管此前網絡上已有方靜出事的傳言,但並未引起關注和轟動,阿憶的言之鑿鑿及他與電視圈的深度勾連使得傳聞迅速升級為“新聞”,11日已經有媒體公開刊登、播發方靜因間諜罪被捕的消息。

11日晚10點43分,方靜在某網開通個人博客(blog),發表聲明,“該文所述純屬子虛烏有,本人將用法律手段維護我的合法權利!”

12日,她的電話變成熱線,“我算了一下,沒有電話打進來的空白時間段,最長一段是5分鍾!”

13日下午她做客某網聊天,以公開露麵證明自己並未“被捕”。當天下午她得到通知,回到中央電視台錄製《世界周刊》。由於連日焦慮失眠,精神緊張,體力透支,“錄到最後一段,眼前一黑,連字幕提示都看不見了。”

她對本刊記者說,“按照我的本性,我不想再糾纏這個事情了,也不想去告阿憶。說清楚我自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過去就算了,但是如果不告他,似乎又陷入到炒作的說法裏去了,所以我還沒有放棄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考慮。”

6月14日,方靜在新聞頻道《世界周刊》亮相之後,《防務新觀察》的編導們一度非常興奮,跑去問領導,“方靜複出了,說明她沒事呀,是不是很快可以回來主持啦?”然而此後方靜再沒有在電視上露麵,各種傳言因之又起。

梳理“間諜門”的整個過程,會發現方靜在《防務新觀察》停播3個月是引爆整個事件的起因,令人困惑的是,迄今為止,央視方麵對內對外均沒有任何正式的解釋和通告。

方靜最後一次在《防務新觀察》上亮相是2009年3月1日,據該欄目工作人員透露,3月3日前後,編導們正在跟方靜溝通下一期節目的內容,組裏忽然得到通知,“換主持人了!不要問原因!”

在沒有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情況下,連續停播3個月,對於一位入行16年,且有較大影響力的主持人而言,這樣的情況頗不尋常。

“她平時在台裏獨來獨往,給人感覺特別冷,特別傲,出了事兒,有些人也樂意傳播一些對她不利的說法。”一位曾經在《東方時空》工作過的策劃說,“四五月份的時候,就有台裏人神神秘秘地跟我說,方靜出事兒了,並且已經被抓起來了。”

一位《防務新觀察》的編導至今難忘與方靜的第一次合作,“我在路上呢,接到她電話,真是連珠炮一般,劈裏啪啦對我的文案提了一堆意見,我都愣了,心想‘這位方姐姐果然是不同凡響啊’!”“跟她合作時間長了,發現她這個人其實就那樣,心直口快,並沒有什麽私心和惡意。她就是一個對工作極其認真的人,她能一眼看出你的稿子用了多少心力。說話很直接,但的確是有水平,每次都能直擊要害。我特別佩服她對文案的消化能力,每次錄像她都給我驚喜,她不是一個照本宣科的主持人,很多即興的問題非常精彩。”

“我覺得她這個人不像外麵說的那樣,她跟你熟了以後,特別隨和。也不追名牌,幾十塊錢的衣服她都能穿得好看,有她的個性,她還讓我們幫她在淘寶上買東西呢。”

方靜忽然被調離,《防務新觀察》的同事們也是一頭霧水,一位編導說,“傳她是間諜,傳得最厲害的時候,我也不相信。她平時很少上網,我們每次給她發文案和資料什麽的,都是要打印出來,讓司機專門送過去。有幾次因為送材料延誤什麽的,她都著急了。如果會上網,發個郵件就過去了,我們都說了好多次了,說她不能再這麽落後下去了。但她嫌上網麻煩,耽誤時間,這樣的人還能當間諜?”

據該欄目編導介紹,《防務新觀察》做過一係列走進軍營的節目,方靜和欄目編導一起下部隊采訪。“如果真是間諜,那肯定要好好利用一下下部隊的機會是吧。我們一起下部隊,吃住都在一起,她停播之後,我天天腦子裏過電影,拚命回憶,她那些日子說了些什麽,問了些什麽,還真是想不起來任何像間諜活動的東西。我們都不知道她為什麽給停了,我還問過她,她說她也不知道。”

6月14日複播後,網絡上“間諜門”已經變成了“炒作門”,不少人質疑方靜與阿憶是否存有某種默契,聯手炒作。更有網友留言,“阿憶不受到法律的懲處,方靜就不能算洗清罪名。”

方靜對本刊記者說自己最艱難的時間已經過去,接下來她要認真考慮是否要與阿憶對簿公堂,以及繼續等待台領導對她的工作安排。

她看上去有幾分心神不寧,折磨她的除了懸而未決的工作調整,還有一些新生的負麵傳聞。她告訴記者,這些天裏,她的手機間或會收到一些惡意信息,每次都是不同的電話號碼,信息內容卻都是相同的,“傳央視著名主持人方靜患乳腺癌,已經入院化療。”並附有她的多位領導及同事對此事的點評。從短信內容看,發信者對央視內部和方靜的社會關係均相對熟悉。

“好像有個人藏在某個角落,想逼著我崩潰……”恰在她說這話的同時,她的手機尖厲地響了幾聲,短信又來了。

我受到的汙蔑和攻擊到今天還沒有斷

——對話方靜

直到今天,我還在受著各種程度的誣蔑甚至是人身攻擊。沒有斷,從5月中旬到現在

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麽會被人如此傷害

人物周刊:以這種方式進入30歲的倒數第二個年頭,是不是很有一些別樣的感受?有時候生活比戲劇還要精彩。

方靜:從5月份網上的一些謠言就已經有了,5月中下旬,網上就已經是點名道姓了,說我如何如何的,五花八門什麽都有。對於網上這些傳言,我始終沒有出來說一個字,我個人認為辟謠最好的方式是置之不理,時間會自然澄清謠言的。大概從5月16、17號開始,就不停有人給我打電話,問我這事,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沒有過這樣經曆的人,可能永遠不能體會到這種完全莫名其妙地被人誣陷、指責的滋味。

而且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你們看到的隻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惡毒的指責實際上你們都沒有見到。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直到今天,我還在受著各種程度的誣蔑甚至是人身攻擊。沒有斷,從5月中旬到現在。(方靜拿出手機,給記者看她收到的惡意短信。)

人物周刊:你認為這種聲音出自哪裏?傳聞對你的生活,對你的親人造成了什麽樣的影響?

方靜:我不知道。我完全不知道。

在那個時候心情是非常矛盾的,就是說你非常渴望有電話,你的電話響了,那意味著還有人在問起你。但又非常怕電話響,因為這個電話常常是一種猜疑的,有的是嘲弄的,還有辱罵的,嘲弄辱罵我的都是我不認識的人。

到了公眾場合你會發現,認識你的人都在用一種警惕的、猜疑的眼睛看著你。你不知道你應該在家裏待著還是應該走出去。

更不用說給家裏人帶來的傷害,我心裏很內疚的,就是說,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然後你要讓年過半百的父母為你的事情,吃不了飯,睡不了覺,每天哭。我的外婆已經90多歲了,我們一直瞞著她,沒有想到她的一個朋友,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把外麵的傳言告訴她了……這大概就是我這一個多月的生活。

人物周刊:關於你的傳聞是怎麽生成的?為什麽會這樣呢?

方靜:不知道。

人物周刊:凡事它應該有個邏輯的起點。“間諜門”隻有兩個答案,一個是“是”,一個“不是”,對吧。

方靜: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人被傷害是一種痛苦,但是人最大的痛苦是莫名其妙地被傷害。我在新浪接受訪談的時候,包括一些電話采訪我的時候,我說過一句話,我現在仍然可以用我的人格來擔保說這句話,就是:第一,我此生沒有跟阿憶說過一句話,我真的不認識這個人;第二,沒有任何人、任何部門、任何單位向我了解任何情況。

人物周刊:按照你的說法,好像完全是空穴來風,有人故意製造了這樣一個信息源,製造出一個巨大的信息場。

方靜:我以前不相信人會被冤死,現在我真的能理解所謂“含冤而死”了,這個滋味是很難受的。比如說我殺了一個人,然後我要被判死刑,我覺得這個是你應該受的。但是我完全不知道我怎麽了,然後被人這樣地傷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141/1914176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1992年在央視實習,采訪施拉普納,與施拉普納夫婦合影。時任台長楊偉光看到方靜的采訪,大為讚歎,方靜得以順利留在央視工作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141/1914177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2002年,在美國福克斯新聞集團考察交流,與《60分鍾》節目主持邁克·華萊士和默裏·塞弗爾合影

停播3個月,領導對我說是工作調整

人物周刊:停播3個多月是不是造成傳言四起的重要原因?

方靜:我想可能是吧。我在電視上有一段時間沒露麵,這當然是製造謠言的最好時機。網上那些傳聞我一開始就不打算去理會的,隻要是個名人,就有各種各樣的傳聞,不可能天天去應付這個。但是沒有想到阿憶這樣一個公眾人物在自己的博客裏那麽不負責任、點名道姓地汙蔑我。

人物周刊:整個事情從始至終,中央電視台沒有任何官方的澄清或者說明,台裏通知你上《世界周刊》是什麽時候?經曆了一個什麽樣的過程?

方靜:台裏用了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我認為也是最好的一種方式來辟謠。從11號開始一直到我錄像的那天,我中間沒有睡過一分鍾,這個壓力,你能夠想象,吃安眠藥都睡不了覺。《世界周刊》是站著主持的,主持人的分量也比較多,我錄到很晚。錄最後一段的時候,眼前一片黑,連字幕都看不見了。後來我跟他們說,“讓大家陪我到這麽晚,很對不起大家,但是我真的錄不下去了,我要坐一會兒,我眼前全是黑的。”然後休息了大概有20分鍾,才把最後一段錄完。

人物周刊:錄完回家,是不是覺得心裏慢慢安定下來了?

方靜:回家也是很久睡不了覺,很困,但是絕對睡不著。大概快到天亮才睡著一會兒。如果不是親身體會,你永遠無法揣測當事人心裏是怎麽想的。好比說14號我看到我自己的節目播出的那一刻,我想一定所有人都覺得,我一定是欣慰、激動、百感交集,總之情緒會很不平靜才對。但當時我大腦真的是一片空白,多日來的疲憊一下子全都冒出來了,所以真的是心裏不起波瀾,我一點都不誇張,看著電視上播出的那個我,什麽感覺都沒有。後來,好多朋友給我打來了電話,他們在電話裏祝賀我,好幾個人都哭了,我給他們帶的,也痛哭了好幾次。

人物周刊:為什麽受到攻擊的會是你呢?

方靜:我想因為我是央視的主持人,如果我不是央視的主持人,那沒有人去在乎。一個國家電視台的知名主持人竟然是間諜,這在全世界哪家媒體都是大頭條啊!

我自己確實沒想到,最後這個謠言會造成這個樣了,以至於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上都有外國記者問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完全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我想也出乎造謠者的意料,不管這個人是阿憶,還是阿南還是阿北,我想這個不重要。

人物周刊:在台內有一種說法,我不知道你怎麽看,有人認為,你自己平時人際關係不是特別好,有些人在你有空白段的時候,樂於傳播各種於你不利的消息。

方靜:我想我不能接受。我不知道這個話是從哪兒來的,我是一個不太愛交際的人,與工作無關的場合、活動,我很少參加,可能有些人僅僅憑對我的一種感覺這樣說吧。這個你可以去找跟我合作過的同事了解情況,我想他們的說法比我自己的解釋更有力。

人物周刊:央視內部還有一些關於你的傳言,你是否也有耳聞,比如有人會對台裏作出硬性規定,你每個月必須在《焦點訪談》出幾次鏡。

方靜:(笑)出幾次啊?這個傳言從何而來,我不知道。我沒有任何所謂的背景,我的父母都是非常普通的人,我當年留在央視,是因為老台長楊偉光看了我做的一期專訪施拉普納的節目,我是用英語采訪,楊台覺得我不是學英語專業的,還有這樣的才能,就說應該把這個孩子留下來。就這麽簡單,他對我的確是有知遇之恩的。直到他退休之後,我在一次活動中遇到他,壯著膽子走過去,對他表達了我的感激之情。

有人說我能主持《焦點訪談》是因為我做了工作,實際上當時我申請了公派出國,已經通過了,正在辦相關手續,一切順利的話,我8月份就要去美國了。在我已經向台裏遞交了出國申請的情況下,2002年的6月份,台裏領導找我談,說決定讓你主持《焦點訪談》,說句實話,我心裏是很矛盾的。《焦點訪談》是那麽重要的一個節目,當時第一感覺確實是,這麽重要的一個欄目讓我主持了,那這國還出嗎?但是想來想去,覺得到國外去學習一段一直是我的一個心願,好不容易這個事情能夠辦成,我覺得我不應該打亂我長期的規劃。所以我當天晚上就給領導打電話,我說有一件事情我必須得向您匯報,我8月份出國,這樣的話我上《焦點訪談》一個多月就得走了,是不是不太合適。當時領導想了一下,說那你還是上吧。我還是服從了領導的安排,上《訪談》一個多月之後,就如期出國了。整個過程就是這樣的。

人物周刊:停播3個月是這個事件的核心,為什麽會被調離?

方靜:台裏麵通知我的時候是工作調整,我想也是工作調整,因為不是工作調整又能有什麽原因呢?

人物周刊:你播得好好的,欄目收視率節節攀升,為什麽不讓播了呢?

方靜:我真的不知道台裏在考慮哪方麵的因素,這個我真的不知道。

人物周刊:你現在有固定的播出欄目嗎?

方靜:沒有,我還在等待工作上的安排。

人物周刊:6月14號播出之後,你又錄過其他節目嗎?

方靜:沒有。



名氣這個東西,其實對人不是完全有益的


人物周刊:你在博客裏說要跟阿憶走法律程序來討個說法的,現在開始了麽?

方靜:這個事情說實話,我沒有想好。我不是一個愛折騰的人,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沒有什麽比央視在那樣一個壓力下讓我上鏡更能說明問題的了,我覺得說清楚了就行了。但是有人又認為是我跟阿憶在聯手炒作,所以我的那些朋友們就說,你本來已經是一個受害者,之後你要二度地被人傷害,他們覺得我還是應該把這個事情訴諸法律,我到現在還沒有想好這個事。

人物周刊:阿憶後來有沒有跟你聯絡?

方靜:沒有,一次都沒有。炒作這個事兒,我覺得其實蠻可笑的,我覺得有頭腦的人其實是不會這麽想的。間諜罪,這是個什麽罪啊,等同於叛國罪吧,這是個死罪吧!有人敢拿死罪炒著玩兒嗎,這樣玩兒的動靜也太大了點兒吧。我覺得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不會這樣想。

人物周刊:在這一個多月裏你有過絕望的時候嗎?

方靜:從理智上說,我沒有,我始終非常相信的是邪不壓正。但是情感上,的確有非常痛苦、承受不住的時候。我從來不喜歡喝酒,但是在這個事情的過程中,我確實是有過幾次,痛飲。這個痛飲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了友情。在我最難的時候,全世界都在懷疑我的時候,我的親人,我的一些朋友,他們對我的堅定不移的相信。

人物周刊:對這個大風大浪的6月,你自己有什麽感觸?

方靜:我在這件事情之後,自己有很多反思。一方麵,從阿憶這件事情上,我在反思如何做一個公眾人物,其實說到根本就是如何做人,就是說,不管你是出於不經意,還是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你的一句話,可以讓世界起風波,所謂的謹言慎行,我們做新聞工作的,要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我將來一定要做到,對於我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要負責,因為真的,你不經意地說的一句話,你不知道……可能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可能給別人,甚至是一個單位,甚至是國家帶來多大的影響,這是從中我要引以為戒的。

還有一點就是對我個人的反思,我在想我究竟錯在哪兒了。很多人如果第一次見我,或者不了解我的話,可能覺得我是一個很清高的人,或者很難接近的人。

人物周刊:你想改變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

方靜:我在為人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人,就是說,一是一二是二。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這是一個朋友告訴我的。我們幾個主持人那個衣櫃因為沒地方放,就放在另外一個欄目的辦公室裏。這個辦公室的很多人都是認識的,但是我每次去,都是飛快地拿了衣服,誰都不理,馬上走了。後來別人就說,你看你,再看看人家,人家進來之後,就跟大家所有人都打招呼,再拿東西。你進來,誰都不理,拿了衣服就走。你怎麽就那麽傲慢呢!我說我冤枉啊,我看你們都在工作,我認為我再跟你們打招呼多影響你們啊,我趕快拿了我就走,別在這兒搗亂,我是這麽想的。這樣的事情在我身上經常發生。

在電視台工作後,又成了一個公眾人物,就延續了走路不往兩邊看的習慣。有的時候在路上被熟人看見,人家想跟我打個招呼,然後發現我根本就不理……所以我在想,也許我無意中真的傷害了一些人。

人物周刊:本性難移,你能改得了嗎?你改了不就沒有麻煩事兒了嗎?

方靜:我在電視台這麽多年,為我個人的事情,很少,幾乎沒有跟別人紅臉。我經常發脾氣,全是因為工作,前一分鍾怒火萬丈地給編導們打電話,“什麽東西,怎麽能這樣弄”,第二分鍾全好了。我想這些東西都是我身上的很致命的東西。經過了這件事情,我會用心來改正這些問題。

人物周刊:如果的確不是你個人的問題,是有人故意造謠滋事,你覺得你得罪過誰嗎?

方靜:我想我沒有有意地傷害任何人,沒有做過讓我良心不安的事。至於是否被人誤解或對方被人排噦,我就不清楚了。另外,我覺得這裏麵是否有人在利用這件事情對央視造成傷害,我真的不知道。我覺得我個人不足以讓他們這樣,真的是不足以。

人物周刊:你的處境,在台裏有溝通和緩解的渠道嗎?

方靜:對這件事情的所有處理方式,我都是請示央視領導的。我所有遇到的問題我都是向央視領導反映的。

人物周刊:最近新聞頻道在籌備改版,你的工作有一些什麽安排?

方靜:我不知道。我在等著。

人物周刊:6月14號之後,你的博客再也沒有更新了,你不打算接著寫了嗎?這個世界多少人渴望被人關注啊,所以有人認為這是你的一個機會。

方靜:(笑)我本來也不是一個表達和傾訴欲望特別強的人,也沒有什麽可說的。這次是沒有辦法了,不把我逼到那份上我是不會開博客的。現在事情都說清楚了,我希望不寫了。再不要有那種萬不得已的時候了。

名氣這個東西,其實對人不是完全有益的,比如說你會習慣被人關注,你會不習慣別人不關注你,你會不習慣自己是一個普通的人,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出過名了,間諜門之前,我跟朋友開玩笑,說我這輩子再出名,也超不過小時候了。沒想到,這次我什麽都沒幹,莫名其妙地就出了這麽大的名,所以我覺得很荒誕,你要這個名氣幹什麽。

人物周刊:你覺得接下來一切都會順利恢複到出事之前嗎?

方靜:我不知道。因為你看我現在收到的這些短信,還有一些你沒有看到的一些具體的事兒,還在對我進行傷害,其實每天都有。每天無時無刻不在對我進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