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張藝謀鮮為人知的故事:年輕時期是大眾情人(組圖)

張藝謀鮮為人知的故事:年輕時期是大眾情人

文章來源: wd6298 於 2009-07-11 02:14:1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提要]
從很多細節可以感覺到張藝謀是個很有毅力,很執著的人,也是一很愛講故事、愛攝影的人,張藝謀當年的攝影創作有個特點,他特別喜歡在心裏預先建構一副圖案。他那時的很多靈感都來自古詩詞……   尋謀記

  張藝謀是西安人,這個誰都知道,但張藝謀是我們雜誌社的老作者,這就讓我有些意外。雖然不是追星族,但好奇心讓我找到了當年發表張藝謀作品的老編輯。

  張毓秀老師已經77歲高齡了,可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清晰。他和張藝謀早在1973年時就認識了。那時張藝謀還在陝棉八廠上班,張老的兒子張健也在八廠管道組,兩個人都酷愛攝影,所以來往較多。再加上張老多年的攝影經驗,張藝謀更是時不時地帶著自己的作品來張老家裏請他指導。在張老的記憶中,張藝謀是個話不多但很有想法的年輕人。不抽煙,也不怎麽喝酒。每次來家裏聊的話題幾乎都和攝影有關。給雜誌社投稿那會兒,他已經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了。學校放假回來,他就從家裏來雜誌社找張老,和他聊聊天。張藝謀家那時住在小南門裏,離雜誌社並不太遠。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m3sebd.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圖 1:《長城》(高海風攝);圖2:張藝謀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生宿舍(高海風攝);圖3:團省委合影;圖4:持槍的照片;圖5:點炮照片: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在1977年,當時在鹹陽地區舉辦工業學大慶展覽,幾個年輕人在鹹陽市文化宮的院子裏試一個相機。張藝謀提議,“構思”一個點炮的情節,於是找了火柴,幾張紙,拍了這樣一張照片。純屬擺拍。”

  張老說,他和張藝謀的接觸幾乎都是和攝影學習有關。對其生活的一些細節並不太清楚。反而他兒子張健和張藝謀接觸比較多,還一起爬過華山。如果我想知道可以去問他。

  根據張老的指點,我來到張健老師現在工作的地點交大醫學院國際交流處。張健老師很隨和。說起當年的事,他笑著說時間太久,很多事情也記不太清楚了,不過還是有幾件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

  下麵,就是他們當年一夥年輕人的故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55hv8n.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張藝謀早期作品

  逃票記

  那是一個假日,天氣比較好。

  張藝謀、楊西民還有我,我們三人一起去華山拍照。楊西民是當時鹹陽西北橡膠廠宣傳科的職工,也是攝影愛好者。

  逃票這個事是發生在從華山回西安的時候,其實說起來也不算是故意的,我們下山的時候耽誤了些時間,來不及買票就直接上車了。誰想到從華山到西安一路無人查票。等到了西安站我們一看沒買票,怎麽辦呢? 站台要查票肯定出不去,就順著西閘口往西走打算找個口出去,幾個人一路走一路聊拍照的事。誰想到沒走出多遠,迎麵走來了個鐵路職工。打量了我們一番,然後問:“你們幾個沒買票吧?從哪個站上的車?回去補票。”“從臨潼上的”張藝謀馬上說。因為臨潼離西安要近的多。當然那個職工是很懷疑的,他就說你們幾個去臨潼玩總是要帶個相機什麽的吧,你們有嗎?他不說這還好,我們當時正想怎麽讓他相信呢。聽他這話樂了,馬上拉開包,一人一台120雙鏡頭相機。

  看到相機,那位老鐵路自然相信了。

  補了三張票:臨潼——西安

  (還好不是數碼年代……)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yllmo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張藝謀

  滿城盡帶黃金甲

  當我第一次看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時,我的記憶在那一刻仿佛觸電般地被拉回到了70年代我和張藝謀一起拍照的時候,我覺得或許早在那時他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這樣的意象。

  那是在菊花盛開的季節,我和張藝謀還有幾個喜歡攝影的朋友一起去拍菊花,拍完後的當晚我們都聚在暗房裏衝膠卷,那會兒用的都是黑白膠卷。張藝謀就用水彩把黑白的菊花染成棕色,黃色。當時的效果出來非常好。

我還記得當時張藝謀拿著相片,點了根煙,盯著看了半天,然後緩緩地念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的詩在那時那刻讀出太有感覺了。一張普通的照片馬上就被負載了一種宏觀的曆史意象。

  其實張藝謀當時的攝影創作有個特點,他特別喜歡在心裏預先建構一副圖案,然後再將它具體化。他那時的很多靈感都來自古詩詞。我記得,他曾經拍過一張照片叫做“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是用兩張底片合成的,一張是一個牧童騎牛的裝飾品,一張是柳葉。出來後還真是那麽回事。還有一張叫做“獨釣寒江雪”,張藝謀用鹽和小船做的設計。當時拍出來在我們朋友圈內也是備受好評的。

  張藝謀平時還愛講故事,那時候,一停電,大家經常異口同聲地喊“聽謀謀講故事”。曆史的,傳奇的,神鬼的,他都講。而且非常能夠吸引聽眾。他一直都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所以說他後來當了導演,都是有很多很有力的東西在撐著。一種內發的東西。

  買肉記

  說起這個事比較有意思,那時我們大夥都是在八廠的食堂吃飯。當時每個人每月的肉是定量分配的,一個人發四張肉票,也就是說你一月隻能在食堂買四次肉。

  張藝謀那時在廠裏的織襪工藝設計車間工作,平時主要手繪一些織襪的圖案。他那個車間離食堂特別近。有一次中午吃飯,等我快走到食堂才發現沒帶肉票,就拐到張藝謀那裏去借一張,誰知道他早就用完了。我正打算拐回去取。張藝謀說:“等等,我給你畫一張。”他一邊說一邊就拿起筆。沒幾分鍾功夫,一張肉票就出來了。畫工之高足以以假亂真。

  接下來,就是打飯的師傅笑嗬嗬地接過我手中的票,然後抄起大勺就是一份肉。

  大眾情人

  在我們八廠未婚女工中經常流行一句話:“嫁人就嫁張藝謀,不行再找滑爾剛”。

  張藝謀那時在八廠裏是很有風頭的,他有才,人又帥。很多女職工都喜歡他。來廠裏第一個看上的也絕對是他。他平時也挺注意個人形象,穿的衣服在那時也算是比較時尚,中山裝,翻領襯衣,鴨舌帽。記得有一次我們幾個工友正在聊天,張藝謀樂嗬嗬地跑來,大家說謀謀,今天什麽事啊?你這麽高興。他指指腳上的皮鞋說:“看看!馬皮的!”

  胃痙攣.地震

  和張藝謀有關的還有兩件事情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第一個是在1976年9月份,那時毛主席剛去世,全國哀悼。廠裏的宣傳欄要放一些照片紀念。這些舊照片都是需要翻拍的,我和張藝謀必須連夜把它做出來。我記得那天白天的時候張藝謀胃就不舒服。一天什麽飯都沒吃。到了晚上在暗房工作的時候,他的病情越來越厲害,胃痙攣。他當時告訴我說胃部劇烈絞痛。我看到他臉色蠟白,頭上汗不停地往外冒,就勸他休息,但他還是忍痛堅持下來,在第二天將所有的照片貼在了宣傳欄裏。

  另一件是唐山地震後不久,那時傳言西安也要地震,人心惶惶。有一次我在廠裏碰見了張藝謀,他一臉嚴肅地說:“我最近一直都把我的相機隨身攜帶著,如果真要地震了,我一定要用它記錄下那一刻。”在那個時候,他依然想到的是攝影。

  從這些細節可以感覺到張藝謀是個很有毅力,很執著的人。所以很多年後我反思從前的事,都會覺得他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大導演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80年春節期間,當時張藝謀放寒假回西安,這是他和幾個朋友在本刊大院裏的合影。你不難找出他。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日本漂亮女市長與已婚男下屬開房10多次 被曝光後稱…
“巴菲特指標”預告美股將崩盤?這數字才更讓人害怕
馬斯克跨性別女兒紐約時裝周連走4場 一夜爆紅
美國信用市場兩家公司突然爆雷 引發擔憂
加州驚現“蒙麵搶掠團”25賊光天化日洗劫珠寶店




24小時討論排行

雞毛秀複播走紅 靠川普 播放量翻了數十倍
特斯拉又出事?華人連撞6車1死7傷 堅稱車輛自動加速
經濟學人“戰狼指數”:中國外交官為何減少咆哮?
FT:川普樂觀是假象 想將烏克蘭戰敗責任甩鍋歐洲
政府關門倒數7天 白宮警告或永久裁員 曆史罕見!
川普:10.1起向進口廚櫃征關稅50% 軟墊30% 浴室櫃…
震驚視頻!車禍擔心賠不起 他竟從高架橋一躍而下
達拉斯槍案:槍手目標是ICE人員 稱他們領肮髒薪水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貝再一次上演史詩級災難公關
誘騙辦會員 亞馬遜認栽!25億天價和解 每用戶可賠…
曾說“收複台灣捐5000萬”的他,怎麽也被封了?
25%,30%,50%,100%!特朗普官宣新一輪關稅
智利總統:我不想內塔尼亞胡被殺,我想他受審判
蔡國強“炸山”翻車 被揭妻女全外籍 “國外享受生活”
加州現“狂暴型”鬆鼠 多起攻擊民眾事件 2人送急診
三星家族財閥被曝“秘密選妃”!人均黑絲高跟 每周都玩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張藝謀鮮為人知的故事:年輕時期是大眾情人

wd6298 2009-07-11 02:14:14


[提要]
從很多細節可以感覺到張藝謀是個很有毅力,很執著的人,也是一很愛講故事、愛攝影的人,張藝謀當年的攝影創作有個特點,他特別喜歡在心裏預先建構一副圖案。他那時的很多靈感都來自古詩詞……   尋謀記

  張藝謀是西安人,這個誰都知道,但張藝謀是我們雜誌社的老作者,這就讓我有些意外。雖然不是追星族,但好奇心讓我找到了當年發表張藝謀作品的老編輯。

  張毓秀老師已經77歲高齡了,可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清晰。他和張藝謀早在1973年時就認識了。那時張藝謀還在陝棉八廠上班,張老的兒子張健也在八廠管道組,兩個人都酷愛攝影,所以來往較多。再加上張老多年的攝影經驗,張藝謀更是時不時地帶著自己的作品來張老家裏請他指導。在張老的記憶中,張藝謀是個話不多但很有想法的年輕人。不抽煙,也不怎麽喝酒。每次來家裏聊的話題幾乎都和攝影有關。給雜誌社投稿那會兒,他已經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了。學校放假回來,他就從家裏來雜誌社找張老,和他聊聊天。張藝謀家那時住在小南門裏,離雜誌社並不太遠。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m3sebd.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圖 1:《長城》(高海風攝);圖2:張藝謀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生宿舍(高海風攝);圖3:團省委合影;圖4:持槍的照片;圖5:點炮照片: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在1977年,當時在鹹陽地區舉辦工業學大慶展覽,幾個年輕人在鹹陽市文化宮的院子裏試一個相機。張藝謀提議,“構思”一個點炮的情節,於是找了火柴,幾張紙,拍了這樣一張照片。純屬擺拍。”

  張老說,他和張藝謀的接觸幾乎都是和攝影學習有關。對其生活的一些細節並不太清楚。反而他兒子張健和張藝謀接觸比較多,還一起爬過華山。如果我想知道可以去問他。

  根據張老的指點,我來到張健老師現在工作的地點交大醫學院國際交流處。張健老師很隨和。說起當年的事,他笑著說時間太久,很多事情也記不太清楚了,不過還是有幾件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

  下麵,就是他們當年一夥年輕人的故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55hv8n.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張藝謀早期作品

  逃票記

  那是一個假日,天氣比較好。

  張藝謀、楊西民還有我,我們三人一起去華山拍照。楊西民是當時鹹陽西北橡膠廠宣傳科的職工,也是攝影愛好者。

  逃票這個事是發生在從華山回西安的時候,其實說起來也不算是故意的,我們下山的時候耽誤了些時間,來不及買票就直接上車了。誰想到從華山到西安一路無人查票。等到了西安站我們一看沒買票,怎麽辦呢? 站台要查票肯定出不去,就順著西閘口往西走打算找個口出去,幾個人一路走一路聊拍照的事。誰想到沒走出多遠,迎麵走來了個鐵路職工。打量了我們一番,然後問:“你們幾個沒買票吧?從哪個站上的車?回去補票。”“從臨潼上的”張藝謀馬上說。因為臨潼離西安要近的多。當然那個職工是很懷疑的,他就說你們幾個去臨潼玩總是要帶個相機什麽的吧,你們有嗎?他不說這還好,我們當時正想怎麽讓他相信呢。聽他這話樂了,馬上拉開包,一人一台120雙鏡頭相機。

  看到相機,那位老鐵路自然相信了。

  補了三張票:臨潼——西安

  (還好不是數碼年代……)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yllmo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張藝謀

  滿城盡帶黃金甲

  當我第一次看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時,我的記憶在那一刻仿佛觸電般地被拉回到了70年代我和張藝謀一起拍照的時候,我覺得或許早在那時他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這樣的意象。

  那是在菊花盛開的季節,我和張藝謀還有幾個喜歡攝影的朋友一起去拍菊花,拍完後的當晚我們都聚在暗房裏衝膠卷,那會兒用的都是黑白膠卷。張藝謀就用水彩把黑白的菊花染成棕色,黃色。當時的效果出來非常好。

我還記得當時張藝謀拿著相片,點了根煙,盯著看了半天,然後緩緩地念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的詩在那時那刻讀出太有感覺了。一張普通的照片馬上就被負載了一種宏觀的曆史意象。

  其實張藝謀當時的攝影創作有個特點,他特別喜歡在心裏預先建構一副圖案,然後再將它具體化。他那時的很多靈感都來自古詩詞。我記得,他曾經拍過一張照片叫做“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是用兩張底片合成的,一張是一個牧童騎牛的裝飾品,一張是柳葉。出來後還真是那麽回事。還有一張叫做“獨釣寒江雪”,張藝謀用鹽和小船做的設計。當時拍出來在我們朋友圈內也是備受好評的。

  張藝謀平時還愛講故事,那時候,一停電,大家經常異口同聲地喊“聽謀謀講故事”。曆史的,傳奇的,神鬼的,他都講。而且非常能夠吸引聽眾。他一直都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所以說他後來當了導演,都是有很多很有力的東西在撐著。一種內發的東西。

  買肉記

  說起這個事比較有意思,那時我們大夥都是在八廠的食堂吃飯。當時每個人每月的肉是定量分配的,一個人發四張肉票,也就是說你一月隻能在食堂買四次肉。

  張藝謀那時在廠裏的織襪工藝設計車間工作,平時主要手繪一些織襪的圖案。他那個車間離食堂特別近。有一次中午吃飯,等我快走到食堂才發現沒帶肉票,就拐到張藝謀那裏去借一張,誰知道他早就用完了。我正打算拐回去取。張藝謀說:“等等,我給你畫一張。”他一邊說一邊就拿起筆。沒幾分鍾功夫,一張肉票就出來了。畫工之高足以以假亂真。

  接下來,就是打飯的師傅笑嗬嗬地接過我手中的票,然後抄起大勺就是一份肉。

  大眾情人

  在我們八廠未婚女工中經常流行一句話:“嫁人就嫁張藝謀,不行再找滑爾剛”。

  張藝謀那時在八廠裏是很有風頭的,他有才,人又帥。很多女職工都喜歡他。來廠裏第一個看上的也絕對是他。他平時也挺注意個人形象,穿的衣服在那時也算是比較時尚,中山裝,翻領襯衣,鴨舌帽。記得有一次我們幾個工友正在聊天,張藝謀樂嗬嗬地跑來,大家說謀謀,今天什麽事啊?你這麽高興。他指指腳上的皮鞋說:“看看!馬皮的!”

  胃痙攣.地震

  和張藝謀有關的還有兩件事情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第一個是在1976年9月份,那時毛主席剛去世,全國哀悼。廠裏的宣傳欄要放一些照片紀念。這些舊照片都是需要翻拍的,我和張藝謀必須連夜把它做出來。我記得那天白天的時候張藝謀胃就不舒服。一天什麽飯都沒吃。到了晚上在暗房工作的時候,他的病情越來越厲害,胃痙攣。他當時告訴我說胃部劇烈絞痛。我看到他臉色蠟白,頭上汗不停地往外冒,就勸他休息,但他還是忍痛堅持下來,在第二天將所有的照片貼在了宣傳欄裏。

  另一件是唐山地震後不久,那時傳言西安也要地震,人心惶惶。有一次我在廠裏碰見了張藝謀,他一臉嚴肅地說:“我最近一直都把我的相機隨身攜帶著,如果真要地震了,我一定要用它記錄下那一刻。”在那個時候,他依然想到的是攝影。

  從這些細節可以感覺到張藝謀是個很有毅力,很執著的人。所以很多年後我反思從前的事,都會覺得他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大導演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80年春節期間,當時張藝謀放寒假回西安,這是他和幾個朋友在本刊大院裏的合影。你不難找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