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電影《南京!南京!》的導演和幾位主演來到南京,為該片的首映宣傳造勢。來到了南京大屠殺的發生地,各位主創的心頭都是別有一番滋味。導演陸川稱,自己“回”到南京倍感親切,電影在這個時機上映正好。他還借此機會解釋了影片采用“日本人視角”的爭議,稱這樣的選擇是電影走向世界的需要。 陸川:用日本人視角更震撼 現在上映時機剛好
發布會一開始,陸川就借著天氣說起了南京和自己的淵源:“今天的天氣忽然就陰了下來,就像每年的12月13號一樣。好像是為了這部電影而準備的。”陸川說,自己在南京上了四年學,在這裏真正了解到了南京大屠殺的曆史:“我想通過電影告訴大家,南京是‘抵抗之城’、‘光榮之城’。”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wnxsvl.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主創人員大合影
陸川對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南京!南京!》上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是這部電影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拖延到現在才上映,陸川並沒有因為電影錯過了一年前的檔期而遺憾,反而說“現在上映剛剛好”:“這四年的等待是讓我成熟的過程,時間給了我們充分的教育。”
另類視角隻是“簽子”
《南京!南京!》由中影、江蘇廣電總台、星美投資,該片在杭州點映時,曾經有觀眾對陸川的“日本人視角”的敘事方式表示了質疑。對此陸川打了個比方來解釋:“ 用誰的視角來拍電影,隻是個敘事策略。就好比你吃羊肉串,用竹簽子還是鐵絲串起來都不是最重要的。”陸川更表示,這樣的敘事策略是影片走向世界的選擇:“ 在這場戰爭裏,中國和日本就好比一張紙的兩麵。如果你覺得一個日本人的視角有點奇怪,隻是因為在過去的此類電影中,這樣的視角都是缺失的。可是如果要說‘ 反思’,從日本人的視角來反思比從中國人的視角更為震撼。”
日本演員很“勇敢”
電影的主題沉重,讓人不禁為這部電影的票房和反響擔心,尤其擔心年輕人對這部電影的接受程度。但是陸川卻麵露喜色地告訴媒體,這部電影已經在北京、上海和杭州點映,都獲得了出乎意料的好評:“北京和上海都是場場爆滿,幾千個座位的大放映廳座無虛席。觀眾的反響好得出乎我的意料。”陸川更表示,這部電影在年輕人當中也贏得了好評:“很多觀眾都是‘80後’、‘90後’,但是看完電影之後非常激動,給我提意見也是發表自己對這段曆史的看法。還有人說,將來自己有了孩子,第一部要讓孩子看的電影就是《南京!南京!》。”
當然,也有偏激的觀眾。在杭州有激動的觀眾對著日本演員大罵,但是其他觀眾立刻發出聲音製止,還有人站出來用日語對日本演員表達了敬意:“謝謝勇敢的日本演員。”
中泉英雄:能理解觀眾的憤怒
日本演員中泉英雄和木幡龍在記者會上表示,作為日本人拍攝這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壓力其實是很大的。對於陸川提到的“罵日本演員”事件,中泉英雄表示了理解:“在拍攝電影之前,我學習了很多材料,覺得自己對這段曆史的了解還不夠……但是我可以理解他們。”中泉英雄更用一個日本演員的身份提出了自己的心願:“我希望大家可以通過《南京!南京!》有更多的認識。”
範偉:我的角色是“純爺們”
範偉在該片中的戲份很重,但是也很有爭議:“我拿到本子的時候也想,這不就是‘’嗎?但是當時導演就跟我說,看問題不能非對即錯。這個角色不是壞人。 ”範偉進一步分析“唐先生”這個角色說:“他其實是太單純,以為戰爭隻是軍人的事情,以為日本人是守信用的。他以為告訴日本人難民營的情況,他們就會放過難民營,誰知道是引狼入室。他自己的家人受害之後,才漸漸醒悟,最後毅然赴死被處決,說明這是個‘純爺們’。”範偉最看中的一句台詞是“我太太又懷孕了 ”,他說:“唐先生是在告訴日本人,自己的生命已經在延續了,中國人是不會亡的。”
劉燁:我給自己打85分
扮演守城將領的劉燁昨天晚上才現身南京的特別首映式,一出現就直呼陸川為“川兒”,陸川則叫劉燁“燁子”,足見二人交情匪淺,劉燁說,陸川籌拍《可可西裏》的時候就邀請過自己:“當時我怕高原反應,所以沒去,結果《可可西裏》出來之後我特別後悔。後來《南京!南京!》他又找我,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麽這麽看重我……不過這次我一口就答應了。”
劉燁的電影裏的台詞很少,是戲裏名副其實的“硬漢”。劉燁說,自己的“硬漢路線”是刻意為之:“演了《滿城盡帶黃金甲》中那個‘大太子’之後老有人說我窩囊,我一生氣就接了好多個‘硬漢’。”但是《南京!南京!》裏的守城將領和傳統意義上的硬漢又有不同:“ 那種‘硬’不是表情上可以展現出來的,是內在的一種強大,‘矯情’的台詞反而多餘,所以能不說就不說。”劉燁至今沒有看到完整的電影,但是他說可以給自己打85分:“85分比較合適,也不會討人厭……不過最終還是要看觀眾的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