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讀者還是媒體的問題?百萬斤柑橘與王菲的較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28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王菲懷孕時與李亞鵬外出

 

“近千萬斤甘甜的桃源蜜橘,最多賣出了1/3,現在剩下的約600多萬斤無人問

津。因為信息的閉塞,大寨村的村民們急得愁眉苦臉,鄉政府想給他們做廣告又沒有資金,隻好來請你們幫幫村民了。”看到大寨村漫山遍野賣不出去的柑橘,修文縣六屯鄉的鄉長左軍在幫助村民尋找市場處處碰壁後,日前來到《貴州商報》求助,希望報紙幫助橘農宣傳一下

或許,這則新聞一經傳播,大賽村的柑橘就銷售有望了。問題在於,假如不是鄉長主動找到報社,大賽村600萬斤柑橘銷售無門的消息能夠傳播出去嗎?外界知道大賽村有這麽多柑橘無人問津嗎?

按理,現在的傳媒業十分發達,信息傳播應當非常迅速。但為什麽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卻經常會出現因為信息閉塞而導致生產銷售出現問題,並產生巨大損失呢?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農民搞生產缺什麽、有什麽困難,沒有記者前來報道或很少有媒體幫助宣傳,可一旦農民遭受巨大損失,立即就有大批記者前往采訪,媒體立即爭相報道。難道隻有出現了令人痛心的損失,記者才感興趣,才有傳播價值嗎?

我們說,作為記者和媒體來說,其主要職能應當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把黨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廣大人民群眾。同時,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要求,反映給黨和政府,反映給市場。毛澤東同誌曾經說過,“在報紙上正確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報紙加強黨和群眾的聯係”,鄧小平同誌也說過,“報紙真的同實際、同群眾聯係好了,報紙辦好了,對領導是最大的幫助。”

可是,現在有些媒體、記者,對此認識不清,理解不深,有意無意忽視了把媒體作為黨聯係廣大人民群眾的工具。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新聞價值,製造所謂的新聞影響。正因如此,一些記者就把大量的時間、精力消耗在捕捉吸引眼球的社會新聞方麵。一個十分明顯的例子,就是關於王菲生子的報道,何時生、生男生女、在哪個醫院生、取什麽名、長得像誰等,記者對此窮追不舍,媒體報道簡直到了事無巨細的程度。相反,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和工作,一些媒體卻很少關心、很少過問。

在媒體日益娛樂化的今天,筆者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記者能夠經常深入企業、農村,深入到普通群眾家中,了解群眾的疾苦,反映群眾的呼聲。是的,王菲生子這樣的新聞,確實能夠滿足一些人的獵奇心,但是,到底有多少社會價值,值得思考。而當事人王菲,也未必對一些記者、媒體的追逐心存感激。

新聞傳媒不是簡單的娛樂工具,它承載著公共責任和民生期望。麵對那些需要幫助的百姓,記者也好,媒體也罷,是到了應該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