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毀於集體意淫 轟動之外還是原來故事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色戒》靜靜躲在張愛玲文集(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第一卷的尾端,我以前一定看過它,可是沒太注意,以至於連它的內容都不大能記得起。這套四卷本的文集初版時,我還是窮學生,借了來讀,記住了這套文集以及《十八春》、《紅玫瑰白玫瑰》、《傾城之戀》,當然還有那句“出名要趁早”。隨後又找了餘斌的一本《張愛玲傳》,從文字裏找尋女作家的人生脈絡,可放下書,就又幻化成一個模糊不清的影像。

工作後逛書店,在三聯書店裏見到了張愛玲的這套文集,當即買了下來。回去重讀,有點兒回想學生時代的味道--年輕時看張愛玲,是當言情風月來看,看到是情愛,而不是蒼涼,當然也就記不住這薄薄幾頁《色戒》。從開始寫它,到最終發表,相隔30多年。不多的文字裏,透著塵世滄桑,真讀得懂,需要閱曆。

這篇短短的小說重又被提及,而且成為公眾熱點事件,是因為李安,因為國際影壇大獎;更重要的是因為情色。媒體熱鬧地渲染電影《色戒》中的激情戲,它成為最最激動人心的賣點。《色戒》的大陸版刪除了多少分鍾的片長,新加坡版又刪除了多少激情戲等等的新聞隨之而來。以至黃金周前有消息說,去香港的看點之一,就是全版的《色戒》。在一片曖昧的意淫中,影片像是隻為床戲而存在。

對了,還有影星,梁朝偉和湯唯。前者已經是影帝和大牌,有沒有《色戒》倒也無足輕重;後者算新人,一舉成名,那張“純靜,沒太多欲望”的臉,走上全球諸多大雜誌的封麵。

大豐收了。這恐怕不是大導演李安想要的全部。他應該真正理解張愛玲的《色戒》,那肯定不是激情戲或者床上表演。

這是一個什麽樣的故事呢?一個青年團體裏的進步女學生,演過自由解放、暗殺之類的舞台劇,有過感情的受挫經曆,在團體裏並不是很受歡迎。她受某個有“背景”的人的指派,親近一個親日的特務,配合完成行刺任務。女青年的資本是年輕漂亮,她的手段隻能是色相相誘,這是任務的指派者和執行者都心知肚明的事情。行動按別人的計劃進行,女主角將騙至了逼仄幽暗的珠寶店,在他給她買鑽戒時,她從他的表情裏看到,他是愛她的。瞬間心軟,讓他逃離。舞台上表演性質的殺人,最終成為她的個人結局。

壓抑和晦暗,看不到一點亮色;緊密厚實的文字,讓人有些喘不上氣來。你需要一點點讀,然後慢慢想,慢慢消化。這或許是張愛玲作品中唯一一篇有 “政治性”的小說,但是背景及傾向都不清不楚。她原本就對政治沒多大興趣,卻在無意中沉陷其中。上海的孤島時期,絕大多數作家都投身政治,張愛玲卻渾然不覺。並且,她愛上,至少是同一個大,胡蘭成,關係密切。不管世人的眾說紛紜,她自己如何看待這一段情感?記住,對方是,特務頭子,更有妻室。《色 ·戒》裏多多少少有自己的影子吧--不是經曆,而是情感;經曆是另一個故事,有它的原型。小說寫出來了,卻壓在箱底兒好多年,直到胡蘭成的回憶錄發表,她才讓它公之於世。算是回應嗎--胡蘭成說,他們之間有愛情;張愛玲說,它隻是情欲。

好了,我們說說《色戒》這個故事的原型吧。據說是當時發生在上海的一件被視作桃色新聞的刺殺案。被刺者叫丁默cun,,胡蘭成的同僚;行刺者是位有錢人家的小姐,《良友》的封麵女郎,熱情漂亮自由的鄭蘋如。一個中日混血兒(母親是日本人),和當時日本政壇的上層人物關係不錯。可這麽個有日本血統的大家小姐,卻成了國民黨的編外特工,為其提供日本方麵的情報,參與綁架日本高官的兒子。後來,接受指派暗殺丁默cun,行動失敗後(當然不是因為愛上了丁),稀裏糊塗不明不白被特務組織殺掉。至死,她都是個不受重視的“客串”,國民黨的特工人員名錄裏,根本就沒有她的名字。

有人說,作為同僚,胡蘭成了解這一事件的內幕,他肯定在閑談中說過此事,這些飯後談資成就了張愛玲這篇《色戒》的草稿。

好些年過去了,不顯山不露水的《色戒》終於引起轟動。可這個頂著激情戲招搖過世的作品,還是原先那個故事麽?有過多少曆史我們不知道啊,它們可能隻在小說裏和記憶中。那些個鮮活的主角,男人和女人們,曾經像絢爛煙火一般燃燒,然後悄然消逝,被遺忘或者不被記起。